在现实生活里,一个人必须要搞好的几种关系是:居所的左邻右舍;工作单位里的同事、朋友。因为你们天天相处,低头不见抬头见,就像在河上驾船的船夫说的那样:“船头不见船尾会。”
一个人跟自己的邻居共住一单元、一栋楼,或者与自己工作单位的同事、朋友,共同工作在一座写字楼,进出上下,共一个楼道,难免有相互磕磕碰碰的时候。如何与他们和平相处?恐怕只有善听善待、凡事宽容才能获得一团和气。善听善待,必须有坦荡的胸怀。即使有了磕碰,上班时吵了架,下班在家门口相遇了,笑一声,然后打招呼迎上去,两人不是就没事了?这使人想起在河上行船的船家,遇上河面狭窄时,两只船并排都想抢上风头,结果拼呀拼呀,谁也不相让。两个船老大站在船头上都急了眼,就相互骂起娘来。到了傍晚,两家的船都归航了,下锚在一处码头,船头相衔,船尾相挨。看见那边的船老大坐在船尾抽烟,这边的船老大就夹着一支烟去对火,然后两人并排坐着抽起烟来,有说有笑,好像白天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两人的心都坦荡如水面,风平浪静。
无论你与人交往的目的是什么,都要学会掌握听人讲话时应该注意的事项,即掌握听的规则,从而提高交往的效率。先做一个耐心的听取别人说话的人,才是谈话态度中的正确表现。一个善于静静聆听别人谈话的人,才有可能是一个富于思想、有缜密见识和具备谦虚柔和性格的人。这种人在人群中,也许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后必定是最受敬重的。因为他虚心,所以容易被他人所喜欢;因为他善思,因此才能为他人所信任。
人们常常说,言不在多,有味就行,这里所说的“味”就是指思想。任何知识、思想、情感,都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由此可知,语言确实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但是,如果语言牵强,绝非好事。
聪明人总是少说话,少用嘴,多用耳,多用心,慎言多思。在这里,我们罗列一些建议,供读者参考。
(1)要搞清自己听说话的习惯
首先要了解,自己在听人讲话时有哪些好的习惯,有哪些坏的习惯,是否对别人的话匆忙作出判断,是否常常打断别人的话,是否经常制造交往的障碍等等。了解自己听的习惯是否正确是运用听的技巧的前提。
(2)不要无动于衷的听说话
要记住,交往的双方缺一不可,既有说话者,也有听话者,而且每个人都应轮流扮演听话者的角色。作为一个听话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不明白对方说出的话是什么意思,就应该用各种方法使他知道这一点。在这里,可以向他提出问题,或者积极地表达出你听到了什么,或者让对方纠正你的听错之处。如果一言不发或者一点表示都没有,又有谁能知道你是否听懂了对方的话。
(3)听话也要注意姿势
要面向说话者,同他保持目光接触,要以你的姿势和手势证明你在倾听。无论你是站着还是坐着,与对方要保持在对双方都最适宜的距离上。要记住,说话者都愿意与认真倾听、举止活泼的人交往,而不愿意与“木头人”交往。
(4)注意力要集中在对方的话上
既然每个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你在听话时就要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起来,要努力把环境的干扰压缩到最小限度,避免走神分心。积极的听话姿势有助于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方所说的话上。
(5)努力理解话中的言语和情感
也就是说,不仅要听懂对方传达的信息,而且要“听出”对方表达的情感。假设一个工作人员这样说:“我已经把这些信件处理完了。”而另一个工作人员却这样说:“谢天谢地,我终于把这些该死的信件处理完了!”尽管这两个工作人员所发出的信息的内容相同,但后者与前者的区别在于他还表达了情感。因此,不仅倾听讲话的内容,而且理解他人的情感的细心的人,在自己发言以前,就已经取得了交往的主动权。
(6)要观察话中的非语言信号
既然很多信息是在话中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那么,就不仅要听对方的语言,而且要注意对方的非语言表达方式,这就是要注意观察说话者的面部表情、如何同他保持目光接触、说话的语气及音调和语速等。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站着或坐着时与你的距离,从中发现对方的言外之意。
(7)要对讲话者保持称赞态度
如果有必要的话,对讲话者保持称赞态度更能增加良好的交往气氛。讲话者感到你称赞的越多,他就越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相反,如果你对讲话者表现出消极态度,则会引起他的防御反应,产生对你的不信任感和警惕性。
(8)适当地表示出理解的信息
在与人交谈时,要努力弄明白对方的感觉如何,他到底想说些什么。如果你能全神贯注地听对方讲话,不仅表明你理解他的情感,而且有助于你准确地表示出理解对方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