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英雄战歌
现在人们习惯把过去的那些老歌叫做红歌。所以红,是因为那些歌大多诞生在枪林弹雨的年代,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荡涤,打印着鲜明的时代烙印,背负着老一辈英烈们的光荣与梦想。每当唱起或者听到这些老歌,总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冲撞着我的心胸。
这些老歌当中,由桂涛声作词、冼星海作曲的《在太行山上》就是我最爱听的一首歌。虽然我没有经历他们的那个年代,但我却被歌曲中流露出来的昂扬斗志所震憾。我曾在不同场合和联欢晚会上听到过它,每听一次,脑海中都会闪现出那个血色年代军旗飘飘狼烟滚滚痛杀敌寇的场面。雄壮的歌声,激情的旋律,都给人强烈的时代感和号召力。正是在这首歌曲的鼓动下,数不清的中华儿女从四面八方汇集在太行山上,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而这首歌曲,也成了当时振奋中华民族精神的进行曲。
陵川,位于山西东南部,地理位置处于太行山南端的最高地带。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那段时期,陵川县云集了国共两党的军政要人,各种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使这个山区小县到处散发着滚烫的抗日激情。可以说,那时的陵川是整个华北抗日的心脏,吸引了无数爱国青年和文化学者。这些人当中,就有一位身材瘦削的年轻人,当时他的身份是山西陵川国民革命军第47师司令部的工作人员。就在这个太行山的山区县城,他亲身体验和目睹了地方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奋勇杀敌的感人场面,于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就着桌上的油灯,他提笔写下了《在太行山上》的歌词。几天后,他把歌词寄给了在武汉的冼星海。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经过洗星海谱曲的《在太行山上》,先在武汉唱响起来,并迅即在各抗日根据地传播。当洗星海把歌片寄给他时,《在太行山上》已经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一首抗日战歌,并很快在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传唱开来,成为我八路军痛杀日寇的冲锋号角。
“红日照遍了东方,
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
看吧!
千山万壑,
铁壁铜墙,
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气焰千万丈。
听吧!
母亲叫儿打东洋,
妻子送郎上战场;
我们在太行山上,
我们在太行山上,
山高林又密,
兵强马又壮,
敌人从哪里进攻,
我们就要他在哪里灭亡!”
铿锵动感的节奏,浪漫强烈的抒情,使这首二部合唱歌曲,成为当时最红的一首歌。而这首歌的词作者桂涛声却一直鲜为人知。尽管他在陵川的日子不是很长,但他却为太行山和陵川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首歌既有抒情的旋律,又有雄健的进行曲鼓点,加上人民音乐家洗星海谱的曲子,《在太行山上》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生动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和豪情。
一首诞生在太行山区陵川县的歌曲,就这样传唱风行73年,成为不朽的抗日英雄战歌,成为太行精神和文化的核心内容,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人们诵唱着,鼓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太行儿女,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前进!前进!前进!进!
回来吧,父亲!
庚寅年国庆长假,我和几个朋友去黎城县采风,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整整六十八年,一位叫彭娇娥的农村妇女始终守卫着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旧址一个山崖下的二十座坟墓。从当地百姓口中得知,老人有儿有女,她的儿女都住在县城附近,但她却一个人住在山上,刨了一些小块地,种上粮食,守候着这些坟墓。从春到夏,从乌发到白发,一直在等候着父亲的归来。
那是1941年的冬天,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遭到敌人的围困,坚守七天七夜后,早已空空如也的兵工厂才被日本鬼子占领。敌人恼羞成怒对当地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进行了残无人道的屠杀。彭娇娥一家二十口也未能幸免,惨遭敌人杀害。她的爷爷、父亲和怀着她的母亲躲过了这场劫难。父亲彭保就在那年寻找八路军为亲人报仇去了,家里只留下彭娇娥的爷爷和母亲。后来,爷爷去世,彭娇娥就和母亲二人生活在八路军兵工厂一个山崖下的窄小石屋里,两人相依为命。母女两人也曾讨饭去过河南找过父亲,但都是失望而归。母亲在世时对彭娇娥说,就是狼把你吃了也不能下山,你要等你爹回来。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彭娇娥一直铭记着母亲生前对她的嘱托,生活在原八路军水窑洞兵工厂的一个山崖下,守候着亲人的二十座坟墓,等候着自己的父亲。如今,主人公彭娇娥的情况我已不得而知,但她对亲人的那份孝心和忠贞,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据当地民政部门资料显示,彭娇娥的父亲彭保是1941年参加八路军的,1945年在河南失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1982年已给彭娇娥的父亲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但彭娇娥还是始终不渝地铭记着母亲临终前的一句话,几十年如一日地守候着山下的二十座坟茔,等父亲回来。
我曾把故事讲给我的朋友们听,他们都说人已经死了,没必要这样做。我说,这才是天下真正的大孝,大爱。这是只有太行山水才能养育出来的真情故事。若苍天有眼,彭娇娥死去的父亲九泉有知,他一定也会为女儿的这份孝心感到欣慰和自豪。
作者:庞玉生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