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2400000043

第43章 听戏组班之风

中国人对戏剧表演的喜爱,简直可以用“痴迷”来形容,尤其到了清代以后,戏剧更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娱乐。

中国戏剧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8世纪的唐明皇时代。然而,当时的戏曲也只能是宫廷里的特权享受,离普通百姓和民间的富商们遥遥无期。中国人在理念上对戏曲演员是极端鄙视的,这是儒家道德教化的结果,儒家正统学说毫不妥协地谴责戏剧对社会风气的败坏。然而,如同儒家的其他教条一样,这种理论上的东西在实践中却遭到多数人的漠视和抛弃。中国戏曲在元蒙时代有了大的发展,那是一个读书人非常苦闷的时期,升官发财的光荣梦想在蒙古人的武力压迫下破灭,一些读书人的才华转到了文化消遣和娱乐上面,元杂剧应运而生,中国戏剧开始了大发展。

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适应有闲阶层消遣的戏剧也得到空前发展,听戏和组班成为一种时尚。然而,中国除了几个大城市以外,在普通的商埠、县城和市镇上,却没有西方文化里的那种有座位、有围墙、有屋顶的大戏院。据当时在中国停留过的美国人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VILLAGE%LIFE%IN%CHINA)载:“这里的舞台非常简单,完全可以公开参观。有时它建得像一个寺庙,前面开着一个门。不过,至今大部分农村地区戏班的演出都是在临时搭起的台架上进行的。这种台架就是专门为当天晚上的演出而搭建的,等到演出结束,台架也就要拆掉了。戏班的演员类似于古希腊的戏班子,到处流动,哪里能签约,就在哪里演出……乡村的戏班子总是将自己的生存与某位富人连结起来,而这位富人也以此作为一种投资的形式……(他)并不是期望一定要有多大的利润回报,只是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娱乐了。”这位清末到中国北方各地游逛的外国人,提及政府对戏剧的态度:“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个非常明智的县官发布公告,在他所管辖的区域内严格禁止戏剧演出,敦促人们节省钱来买谷物和救济穷人,或是建立公共学堂……公共学堂和慈善团体对于那些追求‘新鲜火辣’刺激的人们来说,太平淡了,而戏剧演出却最能满足这些人的口味。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有着许多矛盾的事情,其中一个就是:尽管演员很少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如果为某人提供戏剧演出,却是给予他的一种巨大荣誉。这种情况在中国随时随地可见。”尽管官府明令禁演,戏剧仍以其显露、炫耀的方式,吸引着普通民众,中国人特别喜好这种方式。清代有钱人家听戏组班取乐,也是常事,《扬州画舫录》载,当时的两淮盐商财大势大,每每拥有私人戏班子,称为内班,将四方名角聘入内班,演戏一出,馈赠千金。

被誉为中国明清社会百科全书的小说《红楼梦》,不少篇目描写大观园里的公子王孙与戏子们的频繁交往,也提及大家庭里搭台唱戏的盛况。第十五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提到贾府公子贾蔷在姑苏城采买的十二个女戏子,聘来教习,置得行头,将梨香院整修一番,铺开习戏的阵势。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谜贾政悲谶语》,说的是薛宝钗过生日时,两府的首脑贾母吩咐在上房摆了几席家宴,内院搭起个家用小戏台,定下一班新戏,昆弋两腔都有。然后依照每个人的性子,各自点了喜欢的曲目。唱罢戏文,贾母给了那小旦小丑们一些赏钱。雇主和戏子,各得其所。

《红楼梦》中描写的戏班子、戏台子,我们在明清山西宅院人的生活方式中可以找到完整的注解。晚清乡绅刘大鹏的日记里记载:光绪十二年(1886)十月二十八日,太谷“北街一宅中亦演剧,甚为热闹。言其中观者,男女混杂,不成事体,风俗如此,太谷县令并不禁止,一任愚夫愚妇肆行,殊失父母斯民之义矣……街市上亦有讲耶稣教蛊惑愚民者,如晋省城中一样,或者自此以后,各村庄皆有讲耶稣者乎……自太谷自南席,一路上有民勇巡察,且有寓铺以寓勇,每铺竖旗一杆,勇四五名,以备寇贼抢夺”。十二年(1866)十一月初三日,“余坐馆,里中演剧,为五道将军开光也。这一班戏从前未曾看过,今日在此演,人皆稀罕,戏价才九千钱”。听戏看戏,实为时尚消遣活动。

大院人对唱戏这种娱乐情有独钟。榆次聂氏王家第十世的王钺,就是个晋剧迷。起先常去榆次的晋剧班社听戏,后来在大院中自建了一座戏台,请戏班到家中演出。戏台的对面两侧有两个看台,一个是明台,一个是暗台,专供家人看戏。王钺还曾组织了一个戏班,名“四喜班”,名伶有大嘴丑、八百黑、棒槌红、秃儿、王彩生、秃丑、一条鱼、盖陕西、人参娃娃、一杆旗、福喜喜等,皆为蒲人。王钺的孙子王棣在家里还办了自乐班,成员是家里人以及佣人、丫环,常常吹拉弹唱闹到深夜。

在曹家的三多堂里,有一个精巧别致的家庭戏台院,戏台东西宽3米,南北长4米,除亭柱外,实有面积为9平方米。台高仅有1尺,四周加设护栏。戏台小巧玲珑,具有苏州园林建筑特色,当年这里该是梨园艺人常来一显身手的地方了。祁、平、太秧歌多,小调多,恰恰就反映了那个时代这些地方的戏班子是非常活跃的。

唱戏原本就是有钱人家办的事情。清朝咸丰十年(1860)前后,祁县富商渠氏一族办起了“三庆戏班”。同治年间(1862—1874)渠源淦又组织了一个“聚梨园”班子,盛极一时。渠家五进院的主院有一处戏台院,戏台坐南朝北,歇山顶式明楼,面阔5间,中间3间较大,门前有凸出的卷棚顶抱厦,用明柱支撑。将屏门卸除,便与抱厦连成一片,形成20平方米的戏台。东西厢房门面饰有木制隔扇,拆除隔扇,便是典型的包厢看台。当年渠家曾不惜重金,组班承戏,高朋满座,笙歌悦耳。渠家后人一位叫渠川的人,是渠本翘之嫡孙。1929年出生于天津,曾入燕京大学学习,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新华分社记者,1980年起在浙江省温州市任《文学青年》主编,199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金魔》。《文学报》评论说:《金魔》“艺术地再现了一幅晚清社会的历史画卷”。1993年,《金魔》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昌晋源》,在全国公映,引起极大的反响。由渠家后人创作渠家人的故事,并在渠家老宅院里拍摄完成,也是渠家人喜爱戏剧的一次回报吧!

晋东南壶关县里有一家以贩铁起家的富商王氏,传到第四代时,有一位叫王大旦的,曾投资10万两白银,组建一个戏班子,与当地富商斗富,取名就叫“十万班”。他买来一些小戏子,挖来一些名角,编排了10余出新剧目,使“十万班”成为上党剧种最全、演员阵容最强、戏装道具最多的戏班子。“十万班”最盛时,有戏箱24驮48箱,当时一般的戏班只有3—5驮6—8箱。这个戏班子常去京城亮相,光绪二十年(1894),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十万班”进京贺寿,得到太后老佛爷的奖赏,并改名为“乐意班”。

平遥县有一种人称“纱阁戏人”的绝活。陈列在平遥县博物馆的“纱阁戏人”,出自晚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遥“六合斋”纸活铺民间艺人之手,共36阁。纱是用纸或泥加工成的专门材料,阁是陈设戏中人物的木阁小房。纱阁戏人本是正月元宵节闹社火时,陈设在平遥市楼上供人观赏的,一阁一戏,每阁陈列三四位戏剧人物,生末净旦丑,行当齐全。纱阁戏选择戏剧中最精彩的场景和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陈列,剧目多取材于百姓熟悉的晋剧、京剧、昆曲等剧种,表现的内容有神话故事、宫廷演义、民间生活、侠义传奇等。由平遥纱阁戏人推测,当年听戏观剧,是有钱人家的一种主要娱乐活动。

同类推荐
  • 林徽因全集(3):建筑

    林徽因全集(3):建筑

    这些文章,或写亲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或是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诗文玲珑剔透、感情细腻、风格婉丽,颇富美感;建筑相关作品深入浅出、审美独特,古典韵味十足。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上塘论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践和思考

    上塘论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实践和思考

    本书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各项工作进行深入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各个日常工作领域的论文,为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水平、提升人员科研素养打好基础。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热门推荐
  • 极品冤家杠上头

    极品冤家杠上头

    第一次见面,他的表白只是招来她的白眼。渐渐的,他与她越来越近。简介无能,请实看内容
  • 超级老师纵横天下

    超级老师纵横天下

    他很普通,也很牛笔,喜欢空手套白狼,在校园内外逐步建立巨大财团等强势产业。这是一位普通大学老师,因缘际遇得到一本武功秘籍而踏上,一路桃花,四面楚歌,八面威风的传奇人生的故事!
  • 冷帝独宠:倾世狂傲妃

    冷帝独宠:倾世狂傲妃

    她,上官飞雪,二十一世纪的才女,拥有倾城倾国之姿,闭月羞花之貌,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天性开朗,聪慧过人,一身铮铮傲骨,俯视万物。他,萧天灏,一代千古帝王,霸道冷酷,孤高绝傲,威震朝野,权倾天下。就那么一次意外,她便成了他的雪妃,然而已经心有所属的她,该如何去面对身为帝王的他,友情与爱情相衡,她又该如何抉择。他要囚禁,她偏要释放,他要处死,她偏要营救。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然,他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独揽天下大权的他到底该怎样处置这个无法无天的上官飞雪?
  • 一块大陆

    一块大陆

    六块在地球各方漂泊上万年之久的大陆终于再次合并归一,在兽潮不断的冲击下,此消彼长,人族数量不断减少,兽潮越扩越大。人类在看着同胞一个接一个地在自己面前死去时,终于感觉到了自身是多么地渺小卑微,多么地无能为力,但他们也万分刻骨的认识到了“自身强大才是真的强大”。这是用无数同类的死亡得到验证的真理。千年后...
  •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知识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展现了力量之美、科技之美、谋略之美。驰骋欧亚的蒙古铁骑,英勇善战的希腊重装步兵,长枪如林的马其顿方阵,锐不可挡的英国长弓,崇尚风度的中世纪骑士,桀骜不驯的哥萨克骑兵,充满了浪漫和唯美色彩,勾起今人的无限遐想。虽败犹荣的汉尼拔
  • 丹武双绝

    丹武双绝

    丹武双绝笑傲天下在一个最少都背着一条人命的军士所组成的特殊军营里成长的少年身负离奇身世拜得异人为师故事也就开始了
  • 倾世狂妃:王妃太难追

    倾世狂妃:王妃太难追

    她是夜府的九小姐,却是个世人皆知的白痴废物无盐女。她是现代杀手界让人闻风丧胆的冥刹,却惨遭背叛,含恨而亡。一朝穿越,她成了她,是偶然还是命运?他是天云大陆的冷王,苍穹大陆的君王,当他遇上了她,两个不同世界的王者,又该擦出怎样的爱的火花?
  • 疯魔

    疯魔

    世间若有仙,我必踏仙而立!!世间若有天,我必踏天而行!!
  • 血族传

    血族传

    “不要触摸骨头里开出的花,否则白天将降为永夜。”一场噩梦开始,四个年轻人不约而同的走到一起。一个是威尔斯(吸血鬼)家族的亲王——伊万;一个是血族猎手(吸血鬼天敌)的年轻领主——卡特凡;一个是热衷变身吸血鬼获得永生的精神变态——迪克;一个是不明所以被命运选中拯救世界的普通人类——娜莎斯。他们的相遇就像流星擦肩,而命运偏偏如此造次,将他们牢牢栓到一起,不可分解……
  • 雄霸万古

    雄霸万古

    整个世界都毁灭了,我却流着仇人的血液活下来了。从今天开始这诸天万界我为主,这万族苍生的生死我说了算,万古苍空诸天大道皆在我脚下,万古岁月我为霸主。待我君临时,天地我为脊,古今我为主,众生皆平等。这个一个弱肉强食为法则的世界。天地已灭,万族已亡,亡界之奴,尚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