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42400000047

第47章 山西宅院与北京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与山西老宅院同属北方民居系列,然而,从建筑体系、建筑文化等方面看,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的地方,而且有不少细微的差异。

主体结构

山西宅院虽说可以称得上对称结构的四合院,宅院的每一进单体院落大多是四面或三面房屋围合的院子,大多盖成下窑上房的二层楼式,北京则不然,清一色的平房四合院。有学者认为,山西、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住宅民居,都属北京四合院的体系,这是不够准确的。从讲究风水、讲究尊卑秩序来说,北方的宅院大都有正门,有影壁,有屏门,有厅房,有正房,有耳房,有厢房,有围墙,功能齐全,生活方便。这是带有共性的建筑物,但也有不少相异之处。比如山西大多为堡寨式的宅院,北京则为齐整方正的四合院;山西宅院的正房,大多是二层以上的建筑物,北京的四合院则统统都是平房;山西宅院围墙高厚密实,北京四合院的围墙大多是与房屋屋背墙高度相等,甚至还要低矮一些等等。同是北方的院落,或长或方,与江南的天井大相径庭,不过北京四合院的庭院通常比山西的庭院宽敞,基本上是方正的;而山西宅院大多为二层楼式建筑,院子如山西地图那般,呈现东西狭南北长的长方形院子。通俗地说,与北京四合院比较,山西的庭院有一种逼仄的感觉,而北京四合院的视觉效果要舒畅一些。这既有四合院建筑风格上的差异,也不乏当年京城的建筑规定,较外省还有一些不同。

有人称北京四合院是木建筑,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与南方一些民居建筑比较,南方民居使用的木材肯定要比北京四合院多,而北京四合院与山西宅院相比较的话,北京四合院中所用的木材又要多一些。山西的许多宅院依托一种下窑上阁的建筑形式,用砖用瓦的时候更多一些。而北京四合院是清一色的带脊平房,从檩、柱、梁、椽以及门窗、隔扇等等装修的材料,无一不是木制,所以在材料上看,北京四合院较山西宅院使用木材的时候多一些。

建筑规模

北京四合院由于环绕紫禁城而建之缘故,建筑规模上通常比山西宅院要小一些,通常为一两进的院子,且都是平房建筑。研究中国历史闻名世界的海外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所著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认为,明代中国的富商并不很多,而且明代国家财政是节约型的财政,这种财政给中国也留下了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清代的制度则基本沿袭了明代,没有多少创举。正是在这种节约型的经济体制下,才产生了诸如国家向商人要钱物、商人向政府要官职这类的难解之题,商人与政治的关系在权钱交易中不断靠近,日趋密切。被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的曾国藩,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致友人陈源兖的信中谈到:“长安居,大不易,虽贤者无如何也……渠(寄云)近徙宅顺成大街,华榱高栋,赫然巨家矣……戴莲溪于三月丁外艰,渠在京多年,习宅置物,费亦不赀,内外差一无所得,闻其一无负累,不审是何神通。”这里说的“华榱高栋”,京城间或有之,但并不多见。我们看到的京城里的古宅老房,大都是这类富商兼政客的宅子。而历来孔圣人教诲信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读书人,寒窗苦读,皓首穷经,若是没有官做,没有经营活动,修建此类宅子也终究是南柯一梦。

在中国几乎无人不晓得北京有个中南海,那里潜藏着神秘,同时也有威严,有着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中南海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禁苑,旧称西苑,以丰泽园和勤政殿为主要建筑物。丰泽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最初园内建筑并不多,而且以朴实为特色,前后稻田数亩,桑树几十株。从南海北岸的西端东行,看到面南的第一个大门就是丰泽园的正门。园内主体建筑是颐年堂,还有一系列被过厅和走廊分割开的大小不等的、相互沟通又相对独立的院落。每个独立的院落或厅堂房室,悬挂匾额,各有雅称。菊香书屋是丰泽园的东配院,“菊香书屋”匾,悬在院落西向出入的门额上。院落的西厢房,主要作用成了院门过道。故当时的知情者都称此院为“菊香书院”。穿过门厅,是一圈标准的老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它是菊香书屋的主院,在它周围,还通连着几个小院子。楹联上书写着“庭松不改青葱色,盆菊仍靠清净香”的佳句,院内几棵苍劲挺拔的古松柏,分布甬道两旁,渲染出几分凝重和几许沧桑。入院以后,沿着北去的甬道20余步,就到了北房的门前。北房台阶较高,显得比东西南房都要高大,也是传统建筑文化北房为上的体现。北房门双开,上横木匾,雕刻、彩涂的“紫云轩”三个大字,更有轩敞之感。“紫云轩”的北房5间,是清代皇帝栖身西苑、读书览章之所,有宽裕的藏书室。1949年的初秋,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主席,由北京的香山别墅搬进了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在此一住就是27年,直到1976年去世。常有人说毛泽东住在紫云轩,也有人说住在菊香书屋,还有的说是住在丰泽园,其实说的是一回事。丰泽园是整座宅第,菊香书屋是丰泽园的其中一个院落,紫云轩则是菊香书屋院里的一栋房子。提及丰泽园的布局和规模,只是想衬托比较一番山西的老宅院,当年山西人盖的那些正房为五间的阔大宅院,与丰泽园这样的具有帝王气派的建筑相比,也有几分相似。

当然,北京一些王府的宅邸总归要比山西宅院更讲究一些。2001年7月底,笔者与老同学张庆杰、王灵善、何瑜等人同游王家大院,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何瑜教授说,王家大院整个就是一座王宫,太宏伟了。明清山西宅院中,榆次车辋常家庄园、阳城的陈廷敬相府等等,从建筑规模和建筑等级看,都与静升王氏不相上下。清人笔记中,记载着乾隆宠臣和珅被抄没家产之后的住宅清单,提及和府宅院里仅中间的一路,就有13进的院子,这就意味着一条中轴线上,有13座大四合院相连相通。这种大四合院,平均每进深10丈,粗略计算一下,总深度约为130丈,实际还远远不止。也就是说,仅仅从正院笔直进去,就有四五百米长。由此可以看出昔日权相邸宅的规模之大,建筑之复杂了。

单进与多进院

皇城根下,民间建筑的规矩就特别多。北京的四合院,一进、二进的居多,布局上非常相似。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好友李玲的家里住过两天,李玲大我10多岁,她那时寄住在婆婆的四合院里,门牌号是西单大沙果7号,离民族文化宫和北京邮电大楼很近。我们去西单商场闲逛,也在附近买菜回去做饭,路过的几条胡同,看到的大体都是结构相同的院子,当然那一带也都是清末民初有钱人住的地方。扁宽的院子,水暖设备不太齐全,却也让人觉着安宁和舒坦。20世纪80年代末,因为撰写《战动总会史稿》的原因,去了一位抗战初期曾经参加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统一战线组织战地动员委员会、后来担任过国家邮电部部长的成安玉先生家,当时成部长住在崇文门内小报房胡同5号,那是一处两进的四合院子,因为只有成先生一家人居住其中,显然是比大沙果的那个院子宽敞许多。当然北京也不乏四进、五进院落的,毕竟那是昔日京城王公贵族们的府邸。

北京四合院大多比较低矮,按照工部颁布的营造法则,民房必须低于皇宫建筑,所以京城里的四合院,也就都是平房,而不能建楼。等而推之,普天之下各县城的民居建筑,也只能低于知县衙门。北京四合院的围墙,除了故宫10多米高的围墙严严实实地将紫禁城封闭以外,通常不单另修建围墙,每个四合院的房屋后背就是一堵天然的围墙,大概有丈余之高。《大清会典》中对修建第宅有这样的规定:“雍正十二年议准:京师重地,房舍屋庐,自应联络整齐,方足壮观瞻而资防范。嗣后,旗民房屋完整坚固,不得无端拆卖。倘有势在迫需,万不得已,只许拆卖院内奇零之房,其临街房屋,一律不许拆卖。”为了整齐划一,为了辇毂之下的体面,北京四合院的建筑规模、建筑格式大体上也就趋于一致,北京四合院较之山西宅院少了些变化。

与北京四合院结构单调有很大的不同,明清山西宅院由于地形地貌的关系,也由于明清山西人资财积累的缘故,像故宫围墙那般高大的宅院并不罕见,山西多有两层、三层的楼房建筑,如晋中的统楼、牌楼在内的城堡式建筑,晋东南和晋西北那些依山建势、错落有致的靠崖式建筑,也都有高大厚实的围墙护院。一些城堡式的建筑中,另外还加建了防护短墙,真正是铜墙铁壁、森严壁垒的民居建筑群。而且因为地形地貌的变化,组合形式也呈现多样化。所以山西宅院在感观上更加封闭,更加坚实,历史感、沧桑感也更加厚重一些。

布局和功能

山西宅院经常是比较狭长的院子,南北长,东西窄,这与北京四合院落的方方正正,有时甚至是东西宽、南北短的扁宽结构截然不同,比较而言,北京四合院的采光条件好一些,这是由于北京四合院统统是清一色的平房的缘故。清代建筑的最高成就,就是修造有山水衬托的园子,皇家大兴园林,达官贵胄乃至于一般的富有者都在竞相仿效,因而北京的庭院建筑文化较之山西丰富一些。占地面积大的人家修建专用的花园,供家人休息赏玩,占地小的也可以在宽敞的院子里,通过花墙、影壁、仪门一类的集装饰和实用为一体的建筑佩物或构件,得到与自然沟通的诸多乐趣。许多建筑师称北京四合院的庭院,就是屋外的起居室,四周围竖向的面是房屋的檐廊和门窗,地上砖面铺砌,可以铺出一些几何形的图案,只有朝天的一面是开敞的。这个空间是有形制的,是一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空间,家人可以在院子里聊天、看报,可以种花、养鱼、养猫、养狗,中秋赏月,冬天堆雪,过节放炮,对内开放,对外封闭,关起大门,自成一体。一位三四十年代在北京生活过的人文学者邓云乡,他在《北京四合院》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进入他视野中的标准北京四合院:一块宽5丈、长8丈的长方形地皮,可以盖建一处很标准的四合院。这个地方应在街道的北面,坐北朝南,临街5大间,开间每间1丈,一色砖墙。最东头一间是大门,大门西面第一间是门房,房门开在大门洞中,是看门人的居室,应门时随时开门关门。大门一打开,迎门看到的是什么?磨砖的影壁墙,这是紧贴东屋南面的山墙砌成的装饰建筑。在影壁前往左手一转弯,就是南房窗前,按照标准格局,在转弯处,有一个圆形的月亮门,四扇绿色屏门,两扇终日敞开着。进来以后三间南房,外面看和里面看并不一样。外面看中间一间开门,左右各一间,进屋一看,则只有西面一间,东面是墙,因为这间已做了门房,房门由大门洞出入了。南屋进去,一般两间掏空,长方形,大约20来平方米,西墙有门,通到里面一间,十分幽静。南屋的屋门,正对着通向里面的垂花门,垂花门左右两面,短短的墙垣,接到两边月亮门的短墙上。这就是“一宅分两院”,把里面的北屋、东屋、西屋和外面的南屋分开。在垂花门与南屋之间,形成一个丈把宽、3丈长的长条院落,这是外院,进了垂花门,则是里院。里院是一处正方形的院子,近百平方米。正面3间大北屋,东屋3间,西屋3间,如果北屋有廊子,东西屋没有,便在北屋左右和东西屋山墙之间,有短墙连接,各有一个月亮门,和外院的月亮门一样,也各有4扇绿油漆的木板门,上油4个红斗方,或4个飞金汉瓦纹。这格式都和外院一样。北房中间三间格外高大,两边两间比较矮小,这就是习惯上说的“三正两耳”。北房是作为正房的。一座大四合,房间总数,以两柱一檩的自然间计算,北屋三正两耳五间,东西房各三间,南屋不算大门四间,连大门洞、垂花门洞全部计算在内,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则全部建筑面积为200平方米。

北京最豪华的清代四合院,当数坐落在北京西城区后海柳荫街的恭王府,是清代道光皇帝第六子恭亲王奕的府邸。曾是乾隆宠臣和珅的府邸,最后的一代府主人则是恭亲王。据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弟子王其明教授所著《北京四合院》一书的描述,恭王府占地约3万平方米。建筑分中、东、西三路,中路为主轴,是王爷执政用的。东路为起居会客用房,西路为居住宅院。三路的最北端,有长达160多米的后罩楼一座。恭王府的中路建筑,都是由多进的四合院落组成。在王府的大门外,原来有四排纵列的房屋,将大门前的场地分隔成3个院子。王府大门为三开间,左右各接配房3间,成为明三暗九的府门,豪华和气派由此可见一斑。坐北朝南的大门楼,门前一对石狮子镇宅。二门上五开间的,左右有配房各1间。东路中院的正厅称做“多福轩”,为五开间,是恭亲王的会客厅。西路居住区内,中院正厅为“葆光室”,五开间,两边各有厢房3间。后院的垂花门前种有翠竹,垂花门内有“天香庭院”匾额,该院的正房名“锡晋斋”,七开间,前出廊,后出五间抱厦。装修非常考究,正中3间大厅的3面设两层的会仙楼。楼上楼下均是楠木精雕隔扇,与故宫宁寿宫的装修规格大致相当。这是北京城除了故宫之外的最高等级建筑物。

山西大宅院与北京最豪华的四合院相比,并不逊色。在山西,可以找到七间七檩的建筑,可以找到占地面积几万平方米的几处大宅子,正房、厢房五间的建筑比比皆是,而且山西宅院中错落有致、起伏层叠的建筑,北京的四合院里难以见到。精雕细刻的门板隔扇,几乎所有的山西宅院里面,都可以找见踪迹。院中套院,门中套门,是山西宅院与北京四合院共有的建筑物。另外像仪门、月亮门、大门洞一类的建筑构件,山西宅院建筑中也都娴熟地使用了这样的技术,装点美化着黄土高原上生活的人们的生活空间。

窗户的异同

窗是建筑的眼睛,门是建筑的嘴巴,因此说门窗对美化建筑物的作用尤其关键。

北京四合院的门扇窗户与山西宅院有一些区别。北京房舍的窗户与山西相比,要阔大一些,几乎是占据着整个建筑物的门面。这是因为四合院里的平房结构特点,决定了窗户可以修成很宽的格局。而在山西宅院里,由于靠山式的窑洞不少,窗户大多较北京的四合院狭窄得多。小门窗既是窑洞建筑与平房建筑构建中的差异,也是防风沙和便取暖的建筑要求,所以山西宅院中,屋子里的光线一般比不上四合院那般敞亮。另外,北京四合院的门与窗几乎是连在一起的,而且位于窗台下的那堵被称做槛墙的砖墙,大多低于1米,约80厘米左右,与山西宅院里较高的槛墙相比,也是北京四合院采光条件充足的一个原因。而且北京四合院的门窗所用木材较山西宅院更多一些,这是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然。山西位于黄土高原,风沙大,温差大,较小的窗户便于防范风沙的侵袭,也是山区人对保暖隔热条件的一些改进。山西不少宅院里都是窑洞式的,在窑洞顶部加上规避风雨雪霜的挑檐廊檐,屋里的光线就会更差一些。

北京四合院的窗户变化是很多的,有槛窗、支摘窗、什锦窗等等,如正房用槛窗,普通房都用支摘窗,游廊等处用圆形、多边形、扇形的什锦窗等,山西宅院窗户的变化则主要体现在窗户的雕刻工艺上,所以山西宅院里木雕艺术的主要体现是在门窗上面。

同类推荐
  • 土楼秘境

    土楼秘境

    这是土楼建筑史,这是风情民俗画,这是忧患沉思录。土楼,是闽西南乡村的一枚徽章-别在中国的胸前:土楼,是中国的一枚徽章,别在世界的胸前。
  •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针对农民工从事装饰镶贴工而编写,主要介绍墙体涂装、镶贴饰面、金属装饰、木装饰、玻璃装饰等基本知识、施工要求和技能、技巧。《"金阳光"新农村丛书:我是装饰镶贴工能手》由常用装饰镶贴工具、墙面与顶棚抹底灰、一般抹灰工程罩面施工等十二部分构成。
  • 我是钢筋工能手

    我是钢筋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本书以钢筋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钢筋工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钢筋识图,钢筋材料的基本性能,钢筋的代换,钢筋的配料、成型与绑扎,钢筋的焊接及新型连接技术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世界建筑文化

    世界建筑文化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都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它们散布于世界各大洲,点缀于高山、雄踞于平原、展翅于海滨、沉埋于黄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足迹。它们在承载人类的历史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主要向读者展示了五大洲各个国家地区的建筑文明,包括历史传承、建筑的类型与风格,以及建筑技法等,本书集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相信通过浏览本书能使你对世界建筑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晰的了解。
  •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人类在最初的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并不知道建筑房屋,仍然是与鸟兽混杂一起,或栖身在天然的洞穴中。《易·系辞》就有“上古穴居而野处”的记载。从对石器时代人类穴居的遗址发掘来看,许多人类化石和石器都是在洞穴里发现的。如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了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和距今缘万年前山顶洞人居住的洞穴等。在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也都有类似的洞穴。
热门推荐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本书内容极其丰富多彩,包括了爱情故事、冒险故事、幻想故事、伦理故事、骗子故事、寓言故事、教诲故事等。人物不但有神魔精灵,还有帝王将相、王公贵族、商贾渔夫、裁缝僧人、奴隶婢女、艺人工匠等,这些故事和人物,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阿拉伯民族对美好事物的热烈向往和执著追求。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我们从《世界文学名著典藏:一千零一夜(选译本)》卷帙浩繁的故事中精选了《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十一篇最著名的故事,以期读者从中窥一斑而知全豹。
  • 横刀断水流

    横刀断水流

    且看我横刀断水流,策马狂奔五十里,饮尽碗中酒水,岂不快哉?大漠北望,子丘城中繁华更盛,待他日,一脚踏破城门,博得好去处。写这本书大概是因为少年的武侠情结,在钢铁铸造的森林里肆意挥洒书写心中快意江湖。说是写书,更恰当地是你我交流,谈我所想,听你所言。不是作家,是朋友。不是小说,是江湖。虽武侠已成旧梦,但仍时常夜回子丘。横刀断水流成了自己抒发情怀的方式,到现在我不奢求成绩好坏,我保证会坚持更下去,即使看的人只有我。会坚持到完本的。
  • 九零后小农民

    九零后小农民

    也许农民有着不被世人所了解,如今的社会,9零后非主流,跟随社会的步伐,这里有着不一样的9零后,而且还是一个农民的9零后。神马....想吃桃子,现在的桃子刚冒出形状来,这哪能吃呀。不要紧,我这里有,味道绝对甜而又脆........神马.....想吃大闸蟹,那只有阳澄湖才有的,我总不至于去阳澄湖里抓吧。不要紧,我家里有,纯地道的阳澄湖大闸蟹........不多说........看了就知道.《9零后小农民》不一样的乡村种田生活....
  • 这一刻,我懂爱

    这一刻,我懂爱

    明明恋上你,却又因为他。而现在,他也离我而去,傻傻的我却还不懂得珍惜,这一刻,也许已凋零破碎,而你,还在吗?我只想说:许我毕生所爱,换你今生所在。
  • 佛说七女经

    佛说七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王

    阴阳王

    世间万物皆有阴阳。阴之极致既是阳。阳之极致既是阴。而独一无二的阴阳体。更是百万年不见其一。天下万物皆阴阳,不入轮回逆苍天。万体皆现独阴阳,阴阳霸绝天下间。阴阳王粉丝群253145318
  • 铁血豪情

    铁血豪情

    四位战友望着已经离开他们的老团长,悲痛地流着眼泪,用哽咽的歌声送走了这位同他们出生入死几十年的老首长、老战友。他们一接到郑华的电报便星夜兼程,驱车几千里终于在老首长、老战友临终前赶到了。
  • 无限之只为生存

    无限之只为生存

    这里是无限的世界,没有任务!也没有抹杀!更没有奖励!如果说有,生存便是奖励,死亡就是惩罚!只有改变世界,你方能改变自己,谁都无法改变其他人,包括所谓的神!罗候,被莫名选入这个诡异的主神空间,等待他的又将会是什么?
  • 锁情计

    锁情计

    在古代的豪门千金小姐,会有哪些奇遇,卷入怎样的权势争斗?心之所属是谁?是风度翩翩的豪门大少还是文武双全的青年俊才?是豪气冲天的铮铮将军还是又萌又有才的太子?亦或是那未曾谋面的神秘人才是她的真正归宿?
  • 温情深似海

    温情深似海

    一年前,莫子期和柳言琢举行了盛大的婚礼,甚至于惊动了这座城市,因为作为富豪的他,迎娶的柳言琢还是个大学学生,社会舆论对于柳言琢是十分的巨大,甚至于影响到了柳言琢正常的生活,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