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需要累积,累积需要一个过程。一年365天,每天耕耘一点点,才能收获一大点。古语说:“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栽梧成林,凤凰来栖。”一个人,只有懂得进行优势积累,才能得到机遇乃至成功的青睐。
21
才气就是坚持不懈
莫泊桑是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写了340多篇短篇小说和6部长篇小说,形象地揭露了资产阶级虚伪、自私的反动本质。
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他写出了《羊脂球》、《项链》等一大批精品。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13岁那年,考入了里昂中学,在老师和舅父的帮助下,他拜福楼拜为师。
福楼拜是世界闻名的作家,当时在法国享有崇高的声誉。他看了看莫泊桑的作品,对他说:“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才气,在你带给我的东西里表明你有某些聪明,但是,你永远不要忘记,照一位作家的说法,才气就是坚持不懈。你得好好努力呀!”
莫泊桑点点头,把福楼拜的话牢牢记在心里。
福楼拜想考一考莫泊桑的观察能力和语言功底。一天,福楼拜带莫泊桑去看一家杂货铺,回来后要莫泊桑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的货商必须是杂货铺的那个货商,所写的事物只能用一个名词来称呼,只能用一个动词来表达,只能用一个形容词来描绘,并且所用的词,应是别人没有用过甚至是还没有被人发现的。
莫泊桑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他写了改,改了写,反反复复,直到指导老师露出满意的笑容……
在福楼拜的严格要求下,莫泊桑的学业进步飞快。后来,他就写剧本和小说了,写完就请福楼拜指点,福楼拜总是指出一大堆缺点。莫泊桑修改后要寄出发表,但是福楼拜总是不同意,并且告诉他,不成熟的作品,不要寄往刊物上发表。
刚开始,莫泊桑唯命是从,福楼拜不点头,他就把文稿放在柜子里。慢慢地,文稿堆起来竟有一人多高,莫泊桑开始怀疑,福楼拜是不是在有心压制自己?
一天,莫泊桑闷闷不乐,到果园去散心。他走到一棵小苹果树跟前,只见树上结满了果子,嫩嫩的枝条被压得贴着了地面,再看看两旁的大苹果树、树上虽然也果实累累,但枝条却硬朗朗地支撑着。这给了他一个启示:一个人,在“枝干”未硬朗之前,不宜过早地“开花结果”,“根深叶茂”后,是不愁结不出丰硕的“果实”来的。从此,他更加虚心地向福楼拜学习,决心使自己“根深叶茂”起来。
1880年,莫泊桑已经30岁了,可是他在文坛上还是默默无闻。这一年,他写了篇题为《羊脂球》的短篇小说,并把它送给福楼拜请求指点。
福楼拜读完这篇小说后,兴高采烈地向他的学生祝贺说:“这篇小说写得太好了,说明你的作品已经成熟了,可以问世了。
不久,《羊脂球》正式发表。这篇小说一问世,就震动了法国文坛,使莫泊桑一举成名。人们争相传颂莫泊桑的名字,但他们哪里知道,这部作品是他长期顽强训练的结果,其中还凝结着他老师福楼拜的心血。
人生哲理
莫泊桑的故事告诉我们,能否成大事的关键不在于一个人力量的大小,而在于他能坚持多久。人生就好像是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可能成为优胜者。莫泊桑从拜福楼拜为师并坚持写作开始,磨炼了近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的时间里,莫泊桑坚持不懈,一天也不敢懈怠,在老师福楼拜的指点下,他最终厚积薄发,一举成名。
作为小学生,我们不应只看到花朵光鲜亮丽的外表,更应看到花朵在成长背后经历的风风雨雨。一个人的天赋固然重要,但就像福楼拜说的,才气就是要坚持不懈。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22
成功需要进步
美国着名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装饰品,那就是窗帘上、衣架上、柜橱上、床头上、镜子上、墙上……到处贴满了各色各样的小纸条。杰克·伦敦非常喜爱这些纸条,几乎和它们形影不离。这些小纸条上面写满各种各样的文字:有美妙的词汇,有生动的比喻,有五花八门的资料……
杰克·伦敦从来都不愿让时间白白地从他眼皮底下溜过去。睡觉前,他默念着贴在床头的小纸条;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他一边穿衣,一边读着墙上的小纸条;刮脸时,镜子上的小纸条为他提供了方便;在踱步、休息时,他可以到处找到启动创作灵感的语汇和资料。不仅在家里是这样,外出的时候,杰克·伦敦也不轻易放过闲暇的一分一秒。出门时,他早已把小纸条装在衣袋里,随时都可以掏出来看一看,想一想。
人生哲理
纸条虽小,却代表着一个人的进步。杰克·伦敦即便是一个着名作家,也不忘利用小纸条来不断学习和进步。
一个成功人士,不一定有高学历,但他一定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具备超强学习能力是成功人士的特质。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善于用知识武装头脑,并转化为行动力的人,最终一定会成功。
作为小学生,更应该爱学习、会学习、善于学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人们比的不是财力,也不是学历,而是能力和学习力。要想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努力学习,学习能力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23
勇于进取者永远长生
1878年初,当爱迪生的秘书问他对成功的认识时,爱迪生说:“成功其中有99%是对什么路子走不通的认识,剩下的也许是天才的成分。因为据我所知,要想成功,就要坚持不懈地耐心观察。除此别无他法。”
爱迪生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他研制电灯经历了1300多次失败,研制摄影机用了5年的时间。几乎每一项发明都是一次次失败换取的。只是因为爱迪生对实验从来都是夜以继日地进行,几乎不眠不休地行动。所以从统计数字看,似乎他发明得十分轻松,但只有爱迪生本人能体会到其中的艰辛。这也许就是他留下来的照片大多是一付疲惫不堪的样子的原因。爱迪生的儿子回忆他与父亲一起工作时的场面说:“一次,其他成员都坚持不住,走了。我陪着父亲坚持。过一会儿,我不知不觉要睡着了,这时已是夜里1点钟。老头子看到我如此困乏,就说:‘如果你一定要睡,就躺在墙角那里的桌子下面,这样就不会踩着你了。’”当他一觉醒来,母亲要把他带走时,他发现父亲还埋头于桌上,聚精会神地做着实验。
爱迪生是个凡人,而不是什么超人。对生活和事业的热爱是他工作的最大动力,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他常常对劝他娱乐的人们不解地反问道:“既然我现在有如此激动人心的事业要做,为什么把时间花在闲荡上呢?”
他常说,人生需要时常都有收获,决不能一生就收获一次。爱迪生一生共度过了84个春秋。要是从他16岁的第一项发明——自动定时发报机算起,几乎平均每过12天半就有一项新的发明问世。而1882年一年,居然平均不到三天就有一项新发明。
人生哲理
歌德的《浮士德》中有这样一句话:“勇于进取者永远长生!”一个在生活中奋斗不息、时常有所收获的人,不管其生命的长短,其精神会永远留在后人的心中。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进取的伟大科学家。他给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他的发明创造,更是他不知疲倦,不断进取的精神。
作为小学生,更应该将这种精神贯彻于平目的生活和学习中,把每一天都当做自己能够有所收获的一天,这样就能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正像爱迪生说的,人决不能一生就收获一次,人需要时常有所收获,时常有所进步。
24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三国时期,吕蒙是吴国有名的大将军,因为家里很穷,没有办法让他念书,所以,他常常被人笑说:“吴国的吕蒙只不过是会打仗而已,其实也没有多了不起。”为了这句玩笑话,他一直非常生气。
有一天,吴国的君主孙权严肃地说:“你现在已经是吴国的大将军,拥有很大的权力,只有一身武功是不够的,我还希望你可以多读点书。”吕蒙说:“在军中经常苦于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做编纂文档经典的博士,只是想让你多涉猎一些历史典故,你说军务繁忙,再忙也不能比我忙呀,我小时候读《诗》、《书》、《礼记》、《左传》、《国语》。一直到统帅江东以后读三史、各家的兵书,自己觉得大有益处。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当年光武帝统帅兵马的时候还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是老而好学,更何况是你们。”
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就开始学习,终日不倦,以至于他所看的书,连老儒生都比不了。后来,当他和鲁肃一起讨论军事的时候,鲁肃觉得吕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已经跟过去完全不同了。吕蒙听到鲁肃的话,也高兴地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人生哲理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但这句古话到现在还很实用一勤奋学习终究会有回报。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意思是说,不可小看别人的进步,即使几天不见,也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别人。吕蒙听了孙权的劝解,拾起书本开始学习,只有几天的时间,便已经有所进步了,因此,他绝对有资格说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样的话来。
对小学生来说,只有不轻易放过闲瑕的一分一秒,劳逸结合,才能构筑成功的基础。记住:人生的意义不在于享受和幻想,而在于做事,在于每天都要有进步。
25
进步就是要敢于挑战自身缺陷
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罗斯福8岁的时候,有着一副极“抱歉”的面孔,一副暴露在外、参差不齐的丑牙齿,那种畏首畏尾的神态,任谁看见了都觉得好笑。当他在教室里被教师唤起来背书时,更显得局促不安,他的呼吸急促得好像快要断气了,两腿站在那里只是发抖,嘴唇牙齿也颤动得像要脱落下来似的。他背出的句子含糊不清,几乎没人听得懂;背完后,便颓然坐下,就像是身经百战、疲惫不堪的战士,突然获得了休息。
也许你以为他一定十分内向、神经过敏、文静怕动、不喜交际、常常自怨自艾,但是你完全错了,他绝不因有了种种的缺陷便气馁,反而却因为有了这些缺陷而加紧了他的奋斗,这种奋斗并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缺陷造就了罗斯福一生的奋斗精神,这无疑是他经营一生伟业最可贵的资本。绝不把自己看作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当他看见别的孩子在操场上嬉笑、跳跃、东奔西跑、做着种种激烈的运动时,他也踊跃参加,从不退让。他也能和人家一样地游泳、骑马、赛球、竞走,而且常常名列前茅,成为业余的运动家。他常常以那些坚定勇敢的孩子们为榜样,自己也常常体验冒险的精神,勇敢对付种种恶劣的环境。当他和别人在一起时,他总是用着亲密和善的态度去对待任何同伴,去与人家接近。这样一来,他即使有着内向的自怜心理,也被自己的行动克服了。他深知待人处事,只要自己心境舒泰快乐,一切都将顺利得像预先安排好的一般。
在他升入大学之前,就自我鞭策用有节律的运动和生活,恢复了他的健康。他使自己一改以前的懦弱,变成精力超众、强健愉快的人了。他常常乘假期之暇,到亚历山大去追逐牛群;到洛杉矶去捅熊;到非洲去捉狮子。他那种勇敢强壮的姿念,谁还会想到他就是曾在学校里受窘的那个小学生呢?
人生哲理
一个杰出的人绝不会在缺陷面前退缩和消沉,而是充分、全面地认识自己,进行顽强地努力和抗争,甚至努力把缺憾加以利用,使它变为资本,变为登上名誉巅峰的扶梯。罗斯福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身体上的缺陷,就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相反,他把每一天都看做进步的一天,直到有一天,他真的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运动,恢复了健康。
作为小学生,更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不要小看一天的努力,把每一天的努力相加起来,就是一个大的进步。人就是靠着一点一点的进步,才得以靠近成功的。
26
进步一点,离成功就近一点
半个世纪前,在美国洛杉矶郊区有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叫约翰·戈达德,他把这一辈子想干的大事列了一个明细表,他给那张表命名为《一生的志愿》,那年他才15岁。
这张明细表上列着: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特荷恩山;驾驭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机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着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游览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结婚生孩子;参观月球……《一生的志愿》这张明细表中的每一项都编了号,一共有127个目标。
半个世纪后,戈达德不仅是一个经历过无数次探险和远征的老手,还是电影制片人、作者和演说家。当有人向他提起多年前的那张志愿表时,他不无激动地谈起了自己的年少岁月。
“我写那张表,”他解释说,“是因为在15岁时我已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阅历贫乏。我那时思想尚未成熟,但我具有和别人同样的潜力,我非常想做出一番事业来。我对一切都极有兴趣,旅行、医学、音乐、文学……我都想干,并且我还想去鼓励别人。我制定了那张奋斗的蓝图,心中有了目标,我就会感到时刻都有事做。我也知道周围的人往往墨守成规,他们从不冒险,从不敢在任何一个方面向自己挑战,我决心不走这条老路。”
迄今为止,戈达德已经完成了127个目标中的106个。他获得了一个探险家所能享有的多种荣誉,其中包括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会员和纽约探险家俱乐部的成员。沿途他还受到过许多着名人士的亲切会见。
人生哲理
想要看到进步并实现进步,就需要将进步“量化”,也就是将进步付诸实践。当一个人能够针对自己的理想,而列出一系列奋斗目标时,就开始了他的进步旅程。故事中的人物,在他15岁时,就为自己一生的进步列出了127个目标,并一直为实现这些目标而不断进取,不停努力。
作为小学生,也应该确定我们的起跑线,也就是确定我们准备干什么,然后把目标清楚地表述出来,限定一下目标实现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在自己设定的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拼搏。目标实现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只要不断地在正确的轨道上行动,那么,离成功也就不会太遥远了。
27
才能需要累积
巴尔扎克小时候很爱好文学,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他就是不服从父亲的旨意,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
面对时常打击他的父亲,巴尔扎克摇摇头,非常自信地说,“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的信心和努力。”
后来,父亲拗不过巴尔扎克,答应给他两年的时间,如果两年之内,巴尔扎克没有在文学上出人头地,就要改学法律。
从此,巴尔扎克被父亲关在房子里,整天埋头写作。这期间,他写了一个历史剧,由于自己的阅历有限,对剧本的特点了解不够,没有成功。但巴尔扎克并没有丧失信心,他坚信,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