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8300000043

第43章 明代汉族风俗文化(6)

明代家庭风俗基本承宋元,而少有变化。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家族组织发展到明代,则更趋完善和周密。故数世同堂、百年合食的大家族、大家庭得以流行。如安徽《徽州府志》曰:“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环;千丁之家,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浙江《临安县志》曰:“俗重迁徙,数十世不忍析居,故着姓较他邑独蕃。”浙江《严州府志》曰:“文献则三元及地,风俗则九世同居。”同时,宗族制度风俗也发育得更加完备。据清人刘献廷《广阳杂记》载,明末镇江赵氏宗族有2万余人,其族有总祠长1人,族长8人佐之;举族人聪明正直者4人为评事,复有职勾摄行杖之役事者8人。祠有祠长,房有房长。族人有讼,不鸣之官而鸣之祠,评事议之,族长判之,行杖者决之。对于违犯族规家法的,宗族施以重惩,从鞭挞、刑杖,直至“缚而沉之江中”。

为了维系宗族制度和组织的稳定,在宋元时期已经出现的祠堂、家谱和族田风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收族”作用被进一步强化。祠堂制度经过宋元的发展,到明时已比较完备,各地较大的宗族一般均建有祠堂,有的则更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重建、改建或扩建。如处州叶氏,“念先祠旧在所居东偏,规制浅陋,无以展其孝思”[76],乃加以扩建。宁海童氏,“兄弟义不忍析,聚族而居”,“相与作祠堂以奉其先祖”[77]。祠堂供奉祖先神主牌位,每逢春秋,合族子孙在此隆重集会,祭祀祖先,并于此向族众灌输族规家法,惩罚违犯族规家法的不肖子孙。同时,各地宗族编修族谱非常普遍。当时风俗,子孙如果不定期续修家谱、族谱,被认为是不孝,要受家法处罚。如南丰符氏规定:“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78]

明初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贵贱之别,望而知之”[79],反映在社会交际上,则“犹遵礼法,见尊长多执年幼礼”。明中叶以后。在日常社交中,越礼逾制者日益增多,在金钱观念的侵袭下,“冷暖观门第,礼貌看衣服”[80],许多社交礼仪正在被重新改造。

明代的官场社交师友关系,除传道授业解惑一路外,另有仅以一时科举之故而系之者,称为座主门生。座主门生在官场上互结同党、互相提携者,不绝于史。《明史·万安传》曰:“安在政二十年,每遇试,必令其门生为考官,子孙甥婿多登第者。”并有以科举同科为同年之俗。《日知录》曰:“今日人以同举为同年。”同年间经常聚会,以笼络感情,有时也有“请分子”之举。徐树丕《识小录》曰:“都会,具柬遍召同年寅好、乡亲,假馆设席,延宾至,具贷金,主人受贺,演戏终日,谓之请分子。”

明代官场社交多尚送礼,并称礼包为“书帕”。徐树丕《识小录》载:“往时书帕惟重两衙门,然至三四十金至矣。自今上严旨屡申,而白者易以黄矣,犹嫌其重,更易以圆白而光明者(珠)。”迨至晚明,官场送礼之风越演越烈,范濂《云间据目钞》曰:“近来各学及士夫承奉有司,每遇庆贺,必用上等泥金册页手卷,遍索诗画,装缀锦套玉轴,极甚琛重。”官场交际,虚应故事者多,真心者少。如年节拜谒,俞弁《山樵暇语》曰:“国初京师士夫不尚虚礼,往谒必设拜,或偶不值遇,则投刺而已。”

在民间,则交际重感情,讲究礼尚往来,如嘉靖《宁波府志》曰:“端午为角黍骆驼糕……亲戚各相馈。”弘治《衢州府志》曰:衢民“争自濯磨,顾朋惜友”。亲邻间,节日互相馈送时俗食品之举,各地方志载之颇众,与上流社会形成极大的反差。

明代社会,集会结社风俗颇盛。文人学士以文会友,通过结社聚会,一方面联络感情,广交朋友;另一方面切磋学问,议论时政,是明末社会知识界的一种风气。在明代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文人结社当数崇祯年间张溥领导的复社,立有社规,建有社祠,以共同振兴学术、培养人才、拯救明室为先务,“党羽半天下”,成为全国性的学术、政治组织。此外,还有以探讨音乐艺术为宗旨而建立的琴川社和丝社等。琴川社和丝社均以探讨七弦琴艺术为宗旨,前者活动以常熟虞山为中心,后者活动于浙江绍兴。此时城镇商人也多有集会结社习俗。这些行会商社或以地域为纽带,或以共行同业为范围,均有一套成约定规,当时的扬帮、苏帮、徽帮、晋帮、陕帮等均在营商之地建有会馆、商社,且有一套相沿成习的商风行俗。(图116)如“浙之候潮门外徽国文公祠,即徽商本业公所也”[81];又如徽商的大兴会馆,“供奉关圣、朱子神位,以为本商集议”之“公所”。

明代汉族社会的民间宗教组织异常活跃,教派众多;正德以后,其势力遍及大半个中国。其教派和组织,主要有罗教、南无教、净空教、红阳教、大乘教、龙天教、黄天教、还源教、圆顿教、涅盘教、悟明教、南阳教、金山教、收源教、弓长教、金禅教、老官斋教、三一教、无为教、老子教、顿悟教等。明代的民间宗教组织对后世帮党组织的形成影响极大,如清代的安清道友、青帮、红帮等帮会组织,就是明代的罗教发展、演变过来的。

在明代民间争讼、健讼与械斗的陋俗普遍存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如在徽州地区,民间健讼、争讼频繁,举凡地土山林、婚姻继子、风水墓地、主佃、主仆关系等,无不在争讼之列。由于处理不当,往往形成宗族之间的械斗。在福建泉州府,“郡府械斗最为恶习,有大小族会、东西佛会,勾结数十姓,蔓延数十乡”[82]。又有赌博恶俗,有明一代,参预赌博活动的,从官员士大夫到社会底层的娼妓、流氓、丐帮等,无不有之,其形式,则有叶子戏、骨牌、马吊牌、麻将牌、压宝、博弈,以及斗鸡、斗鸭、斗蟋蟀、斗鹌鹑、斗牛等,真是五花八门,别出心裁。此时社会上还出现了赌博业的秘密语,如妓院中隐语谓赌为“拽条”;江湖切口谓赌客为跳生、浑是胆或珠履三千,输为伤手,赢为上手等等。明代社会又流行嫖娼宿妓的陋习。尤其是嘉靖、万历以后,以南京、北京为中心,大同、扬州等地的娼妓也大量发展起来。谢肇淛《五杂俎》云:“今时(万历时)娼妓布满天下,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其他穷州僻邑,在在有之。”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六、明代风俗学史概况

1.明代志史对风俗采录的兴盛

方志编纂的发展,并走向兴盛,是明代风俗史学向社会深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方志起源很早,在汉代已有了方志撰述,经魏晋南北朝和唐宋的发展,至元明清走向它的全盛时期。明代的方志,正处在这个不断发展的全盛时期的中间阶段。据近年出版的《中国地方志联合书目》着录,明代方志有900多种,而实际撰述之数则远不止于此。

明代的方志,已重视了社会风俗的采录和撰述,洋洋大观的900多种明代方志,大都辟有专门的“风俗”内容,此外在“土产”、“寺观”、“祠庙”、“仙释”、“镇市”、“杂志”等门类下,也杂有大量的风俗记述。在明代的方志中,较为着名的志书有明成祖永乐十六年(1418年)诏修的《天下郡县志书》,“遣使遍采天下郡邑图籍”,志书内容包括建置沿革、分野疆域、城池、山川、坊郭、镇市、土产、贡赋、风俗、户口、学校、军卫、郡县、廨舍、寺观、祠庙、桥梁、古迹、宦迹、人物、仙释、杂志、诗文等。有代宗朝于景泰七年(1456年)撰成的《寰宇通志》,凡38目、119卷,由陈循等主修;有英宗朝于天顺五年(1461年)撰成的《大明一统志》,凡19目,90卷;由李贤等主修。《寰宇通志》与《大明通志》皆依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编次,分记各目有关内容,是流传至今的两部明代全国总志。此外,还有各布政使司的“通志”,《明史。艺文志》地理类着录了《山西通志》、《山东通志》、《河南通志》等10余种,而现存明代各种通志的数目则大于此,再加上各地府州、县的志书,以及各种镇志、卫志等,构成了“郡县莫不有志”的方志系统,其中的“风俗”专目,极大地丰富了当时对汉民族社会风俗的记录和评述。

2.文人笔记对风俗记述的增多

随着汉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记述汉族社会政治制度朝章典故、社会经济和风俗人情的笔记史料以及稗官野史,也随之日渐增多。如《宛署杂记》,沈榜着,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初刻,全书20卷,记载了明代北京宛平属区各方面的情况,经济比重较大,政治制度、风俗掌故也多有记载。书中寺观、铺舍、街道、铺行、土俗、方言等目,均富有风俗学价值。尤其第十七卷“民风”,更是专记风俗,分“土俗”与“方言”二项。“民风一”所记土俗,从隋、唐、宋、元直至明代,并以明代为主。记有明代北京岁时习俗,包括灯市、走桥、摸钉、放焰火、打鬼、引龙、熏百虫、东岳庙、耍戒坛、游高梁桥、女儿节、藏水、曝衣、浮巧针、馈月饼、送寒衣、造腊八粥以及冠、婚、丧、祭、产子等习俗,并多有细注。“祠祭”则有祀亲、礼神、祀功等数种,并记述各祀之庙、宫建始、变迁及神只、祝祭之词等,是难得的风俗史料。

记述明代北京风俗人情的书,明末又有《帝京景物略》,着者为刘侗、于奕正。该书对风俗的记述,以岁时为主,且较为详细,并有所考索。如“灯市”条,从“张灯之始也,汉祀太乙,自昏至明”开始写,直叙到“上元十夜灯,则始我朝”,“今北都灯市,起初八,至十三而盛,迄十七乃罢也”。对“灯市”的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得清清楚楚。这种考索,依据史料,追本溯源,时间层次十分清楚,文字简明,一目了然,有理有据。卷之二“春场”一节,描绘鞭春牛、劝耕,亦较他书为细,神采生动。另如对帝京之祈雨、救日月、叩星、闻雷、见霓、风车等风俗记载,特点鲜明,充分反映出各种民俗心理和讲究,有较高的民俗科学价值。

对明时江南地区的风俗民情有所记述的书籍有张岱的《陶庵梦忆》,该书所写的均是作者昔日生活中一些琐事的回忆,对明时江南地区的茶楼酒肆、歌馆舞榭、说书演戏,放灯迎神、养鸟斗鸡、打猎阅武等社会生活和风俗人情都有所反映,是研究明代江南地区文人士大夫阶层生活风俗的重要资料。

《菽园杂记》,明陆容撰,全书15卷,以记明代朝野掌故为主,同时也记有不少有关手工业生产和明代社会风俗的材料,内容涉及生产、服饰、饮食、器用、婚姻、丧葬、祭祀、节日、称谓、信仰等习俗,其中卷一记吴中俗讳,卷三记江西民风,卷十二记严州山区水车风俗,卷十三记江南各郡种植习惯等,基本反映了明代汉族社会的风俗概貌。

明末姚旅的《露书》,全书14卷,所记多为作者客游所见,诸如京洛、西北、太原、洪洞、大同等地风俗人情、社会风气等,在书中均有所记述。

此外,王世贞《贪州山人别集》、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朱国祯《涌幢小品》、李翊《戒庵老人漫笔》、谢肇涮《五杂俎》、周晖《琐事剩语》、文震亨《长物志》、杨慎《丹铅总录》、孙国枚《燕都游览志》、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刘若愚《酌中志》、蒋一葵《长安客话》、史玄《旧京遗事》和屈大均《广东新语》等,都不同程度地对当时汉族社会的风俗文化有所记载。

3.考索性风俗研究书籍的大量出现

明代风俗学史发展的另一个明显特征是各种考索性风俗研究书籍陆续出现,其中比较着名的有《万历野获编》、《三才图会》等。

《万历野获编》20卷,《续编》12卷,沈德符撰,取“谋野则获”的古意而用以名书。首编成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续编》成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唐人钱枋“苦其事多猥杂,难以查考,因割裂排缵,都为三十卷,分四十八门”,每门之下更立细目,便于查阅,此书内容丰富,对典章制度、治乱得失、山川风物、社会风俗等都有记载。

《三才图会》106卷,王圻编次,汇辑诸书图谱以表成编,包括天文、地理、人物、时令、宫室、器用、身体、衣服、人事、仪制、珍宝、文史、鸟兽、草木等类,其例先图后文。其中时令、宫室、器用、衣服、人事、仪制类对明代的社会风俗有较多的反映,该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可资研究的明代汉族社会的日常风俗生活资料,还为后人提供了形象直观的习俗活动画面,具有较高的风俗史学价值。

注释:

[1]《谩录评正》卷三。

[2]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三。

[3]《吴江县志》卷三八。

[4]《肇域志·山西二》。

[5]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三九。

[6]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

[7]龚炜:《巢林笔谈》卷五。

[8]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

[9]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

[10]《古谣谚》卷六四。

[11]《续见闻杂记》。

[12]顾炎武:《肇域志·山西》。

[13]《山东通志》卷四。

[14]彭时:《学记》。

[15]《山西通志·大同》。

[16]《吴县志》。

[17]龚炜:《巢林笔谈》卷二。

[18]谢肇淛《五杂俎》卷十四。

[19]《潜书·吴弊》。

[20]《林石逸兴》卷八。

[21]《荀子·王制》。

[22]宋濂:《洪武圣政记》。

[23]《明律集解附例》卷十三。

[24]张瀚:《松窗梦语》卷八。

[25]《万历通州志》卷二《风俗》。

[26]《万历兴化县志》卷四《风俗》。

[27]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七。

[28]《郓城县志》卷七。

[29]范濂:《云间据目钞》卷二。

[30]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十三。

[31]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十九。

[32]龚靖:《江阴县志》卷四《风俗记》。

[33]龚炜:《巢林笔谈》卷五。

[34]王鏊:《震泽编》卷三。

[35]嘉靖《江阴县志》卷二《市镇》。

[36]万历《沃史·风俗》。

[37]嘉靖《耀州志》卷四。

[38]顾炎武:《肇域志·浙江》。

[39]汤尹宾:《睡庵集》卷二三。

[40]嘉靖《徽州府志》卷八。

[41]《贵州图经新志》卷十三。

[42]《江西通志》卷四九。

[43]《明神宗万历实录》卷三六一

[44]龚炜:《巢林笔谈》卷二。

[45]谢肇潮《五杂俎》卷十四。

[46]《林石逸兴》卷八。

[47]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

[48]范濂:《云间据目钞》。

[49]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五。

[50]陈继儒:《万宝全书》卷五《文翰门》。

[51]曹蕃:《郡乘补》。

[52]于慎行:《毂山笔尘》。

[53]《天工开物·乃粒》。

[54]陈文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简明图表》,农业出版社1978年版。

[55]何乔远:《闽书》。

[56]屈大均:《广东新语》。

[57]《本草纲目·魁蛤》。

[58]赵吉士:《寄园寄所寄》。

[59]顾炎武:《肇域志·江南苏州府》。

[60]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

[61]李松龄、屈春梅:《话说抓周习俗》,载《文史知识》1991年第10期。

[62]谢肇淛:《五杂俎》卷十四。

[63]成化《东阳县志》。

[64]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海宁县志》;《嘉靖宁波府志》。

[65]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66]《归安县志》;《建昌府志》。

[67]沈榜:《宛署杂记》。

[68]史玄:《旧京遗事》。

[69]沈榜:《帝京景物略》。

[70]刘若愚:《酌中志》。

[71]《嘉兴府志》。

[72]刘若愚:《酌中志》。

[73]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

[74]陆启浤:《北京岁华记》。

[75]张岱:《夜航船》卷十九《物理部》。

[76]宋濂:《叶氏先祠记》,《宋学士文集·芝园前集》卷九。

[77]方孝孺:《逊志斋集》卷十二《童氏族谱序》。

[78]宋濂:《符氏世谱序》,《宋学士文集·翰苑续集》卷九。

[79]叶梦珠:《阅世编》卷八。

[80]《林石逸兴》卷八。

[81]张海鹏编:《明清徽商资料选编》,黄山书社1985年版。

[82]陈盛韶:《问俗录》卷三《仙游县》。

同类推荐
  •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人杰的抒情志(中华千年文萃)

    读史可以明智,读史亦可以知兴衰,最真实的是历史,而最模糊的也是历史,历史的魅力与精彩就在于此。“人杰”是历史中极具魅力的一群人物。顾名思义,“人杰”简单地说就是人中之杰,是芸芸众生中的杰出人物。既包括那些定国安邦、成就霸业的人杰,也包括那些心怀壮志的豪侠之士,而那些忧国忧民、满怀豪情的文人墨客,也可以称之为人杰。人杰应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

    《异域文化之旅——体悟23个国家的文化象征》一书把文化象征当作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思维和比较不同民族的文化思维的方式。例如通过美国人对橄榄球的痴迷,意大利人对歌剧的热爱,德国人对交响乐的推崇,西班牙人对斗牛的狂热,巴西人对桑巴舞的陶醉,等等,描述不同国家的特色和这些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思维。这样,文化象征就成了向异或地图,引导我们进行一次探索世界文化的旅行,从而真正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如何运行的。
  •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中国当代电影审美批判

    本书是一部对中国当代电影思潮发展历史进行理论批评的专著,同时分析了一些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论述了它们之间必然的本质联系。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热门推荐
  • 先婚后爱:腹黑总裁霸宠妻

    先婚后爱:腹黑总裁霸宠妻

    他,是N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寒氏大少爷,风流倜傥;她,是温氏企业的美艳二小姐,妖娆多姿,有相恋四年的男朋友,却被迫与他签下三年的婚姻契约。“签了这份合约,你以后就是我在法律上的合法太太,你放心,时间不长,有效期才三年。”她无奈的颤抖着手强装镇静的签下这个婚姻契约。他的唇角勾起一抹淡笑,走过去,将她抱在怀里,如愿以偿的压倒在了沙发上,一夜痴缠......
  • 太上之剑

    太上之剑

    龙家,一个落魄的豪门,千年的封印,第一任家族族长用族人的血液,千年破咒。千年的落魄,在今朝,出现在一个少年身上。吾要出剑,天下无剑!吾要永恒,则永恒于世!太上之剑,剑指寰宇!诸天位面,唯吾独尊。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乱世儒将

    乱世儒将

    河转金堤近,天高魏阙新。千夫奉儒将,百兽伏麒麟。---苏轼此儒将,学识渊博,武艺无双,乃继周瑜后,东吴又一庭柱之才……且看张渊如何观将军勇,叹谋士智,又会带给三国历史何种改变……
  • 皇后娘娘要溜走

    皇后娘娘要溜走

    她估计是穿越以来最幸运的了,大家都宠她爱她。有武功高强的侍卫倒贴门,阿弥托佛......她毫不客气的收了!大街上甩卖毒女,善哉善哉......她也一起要了!她在古代风生云起,却没想到总有一天还会失去她所拥有的一切。明明只是替代,当初为什么还要把她留在身边?谜团解开后她才发现,真心待她的人没有当初那么多。
  • 仙魔之云淡风轻

    仙魔之云淡风轻

    她对他爱的执着,而他却一心只为天下。她为爱成魔,誓与他生生世世为敌,他为天下成仙,两度抛弃她。终于这一次,东方云朔,是我抛下了你。爱本是一念之间,一念成恨,一念执着,只是这爱,却生生世世相随,叫我如何真正的放下你?!
  • 惊奇生涯

    惊奇生涯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强者覆灭,大教倾塌。身世神秘的少年背负了怎样的使命?鸿图城、三门七派、三清教、冥道宫.....一处处惊险神秘的古地,一桩桩离奇的遭遇...这是否都是命中注定?
  • 清宫美人

    清宫美人

    许她一城秋水,便化作那愁肠无数。她曾百般忍让、委屈求全,却只换来他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与欺骗。她跪在父亲的墓前,泣血发誓,生生世世与他皆为陌路。谁覆了谁的城池,谁剑指了谁的心。不过化作纷飞红雪,只余那空城晚遗恨。
  • 洗冤师

    洗冤师

    人有冤,抱恨终生;鬼有冤,难下九泉。我是一名洗冤师,专替冤鬼还愿,送亡者上路。我的诡异经历接连不断。鬼玺、蛙人、双鬼拍门、公鸡下蛋、人面狗,总之是举头三尺有冤魂。别喘气,别瞪眼,跟我走进那个神秘诡谲的地方。
  • 阎魔王

    阎魔王

    此生面具为伴,白袍相守……此情不会辜负,生死相随……此愿只有半个,平平淡淡……此为天道不公,颠覆苍穹……此去刀山火海,万死,不回头……
  • 有狐来兮:总裁的神秘萌妻

    有狐来兮:总裁的神秘萌妻

    一场迫不得已的联姻,名不见经传的慕家幺女和权倾一国的叶家公子皆为夫妻。婚后,叶公子平静的生活彻底天翻地覆。“总裁,叶太太做饭的时候把厨房烧了!”“总裁,叶太太在给您送饭的路上和纪小姐吵起来了!”“总裁,叶太太说您要是再不吃饭她就把你的古董都低价出售!”直到那一天“总裁,我们没有找到叶太太。”那一天,叶先生抱着另一个女人与叶太太擦肩而过,那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叶太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