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德意志支持改革的诸侯改信新教,他们代替教皇成为教会的首脑,经济、政治、宗教权力因此而加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为限制诸侯的权力,在斯拜尔召开帝国议会,再次强调1521年沃尔姆斯会议反对异端的禁令。新教诸侯秘密结成“施马尔卡登同盟”反对皇帝,1546年同盟军队被查理五世打败。1548年在奥格斯堡召开神圣罗马帝国议会,天主教和新教达成临时协议,6月30日作为帝国法律颁布,即“奥格斯堡临时敕令”,敕令主要反映了天主教的观点。1548年12月,新教教会在莱比锡帝国会议上另行通过了坚持新教教义的“莱比锡临时敕令”。1550年查理五世颁布“血腥诏令”,凡刊印、抄写、持有、保藏、出售、购买以及在教堂、街头或其它地点散发宗教改革的宣传品,侮辱圣母像,私自谈论传播异端邪说,以及阅读《圣经》等行为,都以破坏社会治安和国家秩序论罪,处以死刑,没收财产。皇帝的胜利使皇权增长,不仅在新教诸侯中而且在天主教诸侯中也激起不满。新旧教诸侯在法王的支持下结成反对皇帝的同盟,1552年查理五世在与新旧教诸侯同盟的战争中战败经过长期谈判,于1555年2月5日在奥格斯堡市签定和约。和约规定“教随国定”,各邦诸侯拥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承认路德宗的合法宗教地位。奥格斯堡和约是德意志第一项确定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路德宗共存的永久性法律。
卢浮宫的兴建
12世纪,法王腓力二世在巴黎塞纳河畔建筑城堡用作宫邸。16世纪时,法国大建筑师莱斯科运用古典建筑风格,于1546年对宫邸进行重建,使之成为法国建筑与古典建筑特征融为一体的典范。以后屡经改建扩建,至18世纪形成现存规模,占地约18公顷。1793年起辟为博物馆。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和近代艺术馆收藏包括法国历代国王珍藏的珠宝玉器、陶瓷制品和各式家具。希腊罗马古物馆则展出建筑雕刻、镶嵌工艺、青铜制品等。网球陈列室展出历代名画,其中包括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1826年建立埃及古物馆,在那里珍藏着拿破仑在埃及战役中的战利品。1954年又建有基督教古物室,主要展出早期基督教会、拜占廷教会和科普特教会的作品,其中有雕刻、陶瓷制品、玻璃器皿、纺织品、金银器以及希腊与俄罗斯的圣像等。卢浮宫是法国国家博物馆和艺术品陈列馆,成为世界上收藏绘画作品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其中法国绘画为世界之冠。
阿克巴的改革
1556年阿克巴即位后,在治理莫卧儿帝国内政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加强中央集权,他在中央设置了宰相、财务、宗教事务等大臣。全国分为15个省区,设总督专理军务,另设财务、司法官员,直辖中央。对归顺的印度教王公,采取加强控制的措施。在税收上实行新税制,以确保国家财政收入。以土地作为征收租税的标准,由官员直接征收固定数额的租税。他对土著统治阶级改用怀柔政策,任命印度教徒担任各级官员,实行和亲政策,笼络土著王公和他们的骑兵。对非伊斯兰教徒改用宽容政策,废除了印度教徒的圣迹巡礼税和人头税,并颁布敕令(1593),允许被迫改宗伊斯兰教的印度教徒恢复先前的宗教信仰。他还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措施,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建道路,扩大商业交通,本人也投资商业,以支持工商业的经营,并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和水利灌溉事业;他改革印度教徒的某些传统陈规陋习,禁止寡妇殉夫、杀婴、童婚、神灵裁判等,承认寡妇再嫁的合法地位。阿克巴改革加强了统治基础,缓和了矛盾,安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帝国开始步入“黄金时代”。
胡格诺派的出现
1517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后,路德的思想和著作也传到法国,法国也展开了宗教改革运动。但是这一时期法国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甚至教会也屈从君王,成为专制王权的支柱。法国君王和教会极力镇压宗教改革运动,1534年卡尔文等新教人士被迫逃亡,新教徒遭受迫害。其后卡尔文教在法国有了相当的力量,在法国南部的手工业者、雇工和一部分资产阶级中广泛流传,他们以卡尔文教为旗帜反对封建主义。一些贵族也利用卡尔文教反对国王实行专制主义,要求保持地方贵族的封建特权。1559年法国的49个卡尔文教会在巴黎举行全国会议,正式确认卡尔文信条,在法国称他们为胡格诺派。胡格诺派和法国的天主教贵族相互对立,1562年导致了法国宗教战争的爆发。1572年天主教贵族在国王支持下突袭胡格诺派,造成了著名的“圣巴托罗缪惨案”,暴行扩展到法国全境。胡格诺派与旧教派进行了30余年的胡格诺战争。1576年法国农民起义反对胡格诺派和旧教同盟,迫于这一形势,新旧教贵族双方妥协。法王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允许胡格诺派有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治自由。17世纪20年代法国重新爆发内战,胡格诺派战败。1629年6月签订阿兰和约,胡格诺派仍保有信仰自由。1685年10月路易十四撤销《南特敕令》,新教徒被迫逃亡他乡。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国民议会确认宗教自由,胡格诺派重又组成社团,1802年获国家正式承认。
立沃尼亚战争
1558年,沙皇伊凡四世借口立沃尼亚骑士团没有履行伊凡三世时期同俄罗斯缔结的50年和平协定(该协定于1553年到期),缴纳尤利耶夫省的贡税。于是决定对立沃尼亚采取军事行动,挑起了立沃尼亚战争。战争分三个阶段,1558—1561年为第一阶段,由于立沃尼亚骑士本身势力消弱及境内频繁的反日耳曼起义,因而迅速败迹。俄罗斯夺得立沃尼亚要港纳尔瓦和尤利耶夫省,打开了通向波罗的海的门户。对伊凡的胜利而忧心忡忡的西方诸国,包括波兰、立陶宛、瑞典、丹麦等,于1561年纷纷起兵向俄罗斯宣战,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即1561—1570年。俄罗斯军队也多次获得优势,于1563年夺取立陶宛的要镇波洛茨克,并进军立陶宛首都维尔诺城。但1564年俄罗斯在军事上失利,双方僵持几年后于1570年议和。1569年后波兰、立陶宛合并,国势强大。东方的土耳其和克里米亚汗国也决定支持波兰。丹麦—瑞典间七年战争结束,瑞典也腾出手来迎击俄罗斯。于是1570--1577年立沃尼亚战争进入第三阶段并演化为国际战争。在北欧诸国的联合打击下,俄罗斯处于劣势,被迫停战。1582年,俄罗斯与波兰一立陶宛王国签定十年休战协定,1583年又同瑞典缔结三年休战协定。俄罗斯不仅未从战争中得到任何好处,而且丧失了不少波罗的海领地。
伊凡雷帝特辖区的建立
1565年为加强沙皇权力,伊凡四世(1533—1584在位)开始实行“特辖区”制度。伊凡四世是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之子,即位时只有3岁。国事大权因而落于母后及莫斯科大贵族集团之手。未及成年,他就耳染目睹了宫廷显贵之间争权夺势的残酷斗争。1547年伊凡亲政,加冕称沙皇,开始实行国政改革,以限制和打击大贵族势力为己任。1552年以后,伊凡稳定了政局开始向外扩张。他以武力征服了东方的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1558年卷入立沃尼亚战争。1560—1570年,俄罗斯在立沃尼亚战场的连连失利,加深了伊凡对权臣及显贵的不信任感,于是决心肃清反对派势力。在莫斯科商贾、市民及教会支持下,伊凡开始实行特辖制改革。他把全部中央机关(包括宫廷主管部门,大部分政厅及国库)分为两部,分别叫作特辖区宫廷和普通区宫廷。同时,网罗小贵族精英建立了沙皇特辖军团。全国领土也随中央变化分为普通区和特辖区,前者由地方领主杜马为首的地方机构管辖,后者由特辖宫廷管辖。未获准留在特辖区内的廷臣及显贵,被强行迁至普通区,重新分得一块领地,其原有土地则收归国有,供特辖官员分配。这一措施削弱了旧有贵族在地方上的政治、经济力量。对于不服从沙皇的反对派贵族和城市、农村,沙皇动用特辖军团予以血腥屠杀,1570年在诺夫哥罗德造成血流成河的大血案。1572年以后,沙皇废除了特辖制,但其总的统治方向并没有改变。一些特辖机关以“陛下宫廷”的名义继续保留下来,伊凡也因此获得伊凡雷帝(恐怖的伊凡)之称号。
尼德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