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3900000027

第27章 贤相脱脱的尴尬

文宗在位五年,1332年病死。文宗在病危时,立下诏书,传位给哥哥明宗的儿子。明宗有两个儿了,长子妥懽帖睦尔,13岁,明宗生前曾说过长子不是他生的。次子懿璘质班,当时只有7岁。文宗死后,懿璘质班即位,即宁宗。可是这位小大汗只做了53天龙椅,就病死了。随后在燕铁木儿的支持下,要立文宗的儿子燕帖古思为汗。可文宗皇后以秉承文宗的遗愿为由没有同意,主张让明宗“非己所生”的儿子,妥懽帖睦尔即位。在文宗皇后的全力支持下,燕铁木儿派人把妥懽帖睦尔从静江接到了京城。不久,燕铁木儿就病逝了。

燕铁木儿死后,1333年6月,元顺帝妥懽帖睦尔即位,他就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36年),也是最后一位统治中原地区的大汗,元顺帝。

顺帝统治的36年,是元朝的衰败时期。他即位时只有13岁,摆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祖先们留给他的一个混乱局面:权臣擅权、吏治腐败、财政空虚、社会动荡。当然,对于一个13岁的少年来说,他这个时候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些。但很快顺帝就意识到了自己与燕铁木儿家族间存在分歧。燕铁木儿虽然死了,燕铁木儿家族的势力仍十分强大。顺帝表面上对燕铁木儿家族顺从,在暗中为维护自己的权力,却扶植起另一位武宗旧臣伯颜(他是蔑儿乞人,和平定南宋的大将伯颜只是同名而已),任命他为中书右丞相,加封太师、秦王。这样伯颜就成为了能和燕铁木儿家族抗衡的势力。1335年,燕铁木儿家族人密谋政变。伯颜事先得到密告,首先采取了行动,擒获并处死了密谋者,抄没了燕铁木儿家族的家产,彻底摧垮了燕铁木儿家族。就这样,伯颜的家族势力迅速膨胀,取代了燕铁木儿家族。

伯颜在面对元朝统治出现的严重动荡不安时,采取了极端的稳定方法。他推行“变乱祖宗成宪”的政策,排斥汉人、南人,加强民族压迫政策,下令停止了科举考试。对蒙古统治集团内部的异己者,他也同样排斥、打击。伯颜出身的蔑儿乞部在被成吉思汗击败后,部众大多被俘为奴。所以伯颜小时候曾为剡王彻彻秃家做奴隶。剡王彻彻秃是宪宗蒙哥的第三子玉龙答失的孙子,军功赫赫,地位显耀。伯颜当权时,每次见到剡王时仍要称呼他为“使长”。这让伯颜的心里极不舒服。他曾说:“我现在是太师,位极人臣,怎么能容忍自己的上边还有一个使长呢!”于是伯颜就向当时不过十来岁的顺帝诬陷剡王图谋不轨,要杀剡王。顺帝不允许,伯颜竟然强行传旨杀死了剡王和王子。在伯颜执政的7年时间,对元朝末年危害最大的是他滥发纸币,大肆敛财的举动。伯颜将大量钱财攫为己有,仅得赐田一项就达1万多顷。当时人说:“天下贡赋,大多都进了伯颜家。”

顺帝20岁时也意识到了伯颜对天下的危害。这个时候他重用了元代最后一位名臣脱脱。

脱脱是伯颜的侄子,自幼生长于伯颜家里,骄横一时的伯颜做梦也没想到过自己会被脱脱赶下台。

脱脱对汉学有一定的认识,童年曾向浙江名儒吴直方学习。1338年,脱脱当上了御史大夫。这个时候,伯颜与顺帝的矛盾日益尖锐。脱脱就被伯颜派入内廷,监视顺帝。可没料到,在这场斗争中,脱脱站在了顺帝一边,这和他受到儒家中的忠君思想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脱脱入宫时,顺帝在伯颜威势面前敢怒不敢言,随时有被伯颜废掉的危险。脱脱就与他的老师吴直方商议,作出了他“大义灭亲”的计划。

1340年初,伯颜邀顺帝外出打猎。顺帝知伯颜图谋不轨,可又没有办法,正进退两难时,脱脱劝顺帝让皇太子代行。顺帝同意了脱脱的建议。有了皇太子在手中,伯颜就想趁机挟持皇太子,号召天下兵马,发动政变,废掉已经不再受控制的顺帝,拥皇太子即位。可伯颜万没料到,自己刚走出京城,脱脱就抢先发难了。脱脱先把大都内伯颜的亲信全部逮捕,马上连夜派人把皇太子接回了都城,用顺帝的名义下诏,宣布了伯颜的种种罪状,将这位叔叔贬到了河南。伯颜接到诏书后知道自己大势已去,赶回都城,被脱脱在城楼上奚落一番后,只好南下。伯颜没走多远,又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将他贬到了更远的广东省。在郁愤交加中,伯颜刚走到江西,就被毒死了。

伯颜死后,脱脱取代了伯颜在朝中的位置。1341年,顺帝开始起用脱脱当政,改元至正,希望能使元朝中兴。脱脱在这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开始施行他的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脱脱更化”,可见还是取得了一些成就的。脱脱的改革内容主要是:首先,为取得儒士的支持,恢复了被伯颜废除的科举制,置宣文阁,恢复太庙的祭祀。跟着脱脱开始平反昭雪一批冤案,这就使得满朝惊恐不安的人心得到了稳定,进而得到了众多朝臣的支持。对待百姓,脱脱下令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这样就在一定条件下缓解了阶级矛盾。

脱脱的“更化”不只表现在政治上,也体现在文化上。正是在这一时期,元人完成了对前代历史的编修工作。在脱脱的主持下,编成了宋、辽、金三史。自元朝建立以后,宋、辽、金代历史的编修就一直因以谁为正统这一点而争持不下。脱脱用汉族史学家欧阳玄,畏兀儿族人廉惠山海牙、沙剌班,唐兀人余阙,蒙古人泰不花等人一起修史,并决定宋、辽、金三朝全为正统,结束了这长达几十年的争论,且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正是“久乱思治”,脱脱在四年多时间里,由于改革得当,使元朝末年的昏暗政治一度转为清明,取得了可人的成就。而就在元朝渐显中兴局面的时候,1344年,脱脱因病辞职了。这以后的5年,顺帝亲政,也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是元朝积弊过深,加上灾荒频繁,导致国库吃紧。1349年,脱脱被再次起用时,他错误地更改钞法,印行至正交钞,使货币大量贬值,最终让自己陷入了尴尬局面。后来,黄河泛滥,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1352年,脱脱率元军百万攻击元末各地方农民起义势力。就在他的军事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时,多疑的元顺帝接受了脱脱朝中政敌对他的弹劾,将脱脱流放到了云南。1355年脱脱被人毒害。

脱脱一死,元朝的灭亡也就成为了定局。

点评

有时也可以半开玩笑地说,蒙古人的政权,是被蒙古人所喜爱的酒灭亡的。

大汗窝阔台喜欢喝酒。他是蒙古的第二位君主,肩负着进一步开疆拓土与完善帝国制度的任务。可这些他都只完成了一部分,就在吃着野味,抱着酒坛子的时候死去了。他的猝死不仅挽救了欧洲,也带来了蒙古帝国诸多的继承问题。终于到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相互争夺汗位的时候,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分裂。

到了元代中期,成宗的死似乎和酒没有关系,因为历史上并没有像记载窝阔台那样明确说:成宗是喝酒喝死的,尽管他只活了40多岁。历史上既然没有记载,我们也不用去推测成宗的死因。但对他以后的两位继承者,武宗和仁宗,史书上说的很明确:武宗是既好色也好酒,而他的弟弟只喜欢酒。结果两人只活了30多岁(哥哥31,弟弟36)。武宗的死也许还不能完全怪到酒精身上,但仁宗的英年早逝,就应该和酒大伤身有关系了。

元代的中期,本应该是对国家各项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应该思索如何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时期。可惜这些大汗们都死得太早了,以至于给权臣提供了可乘之机,让元朝的统治从内部先开始了崩溃。元朝中期,大汗们的早逝现象也就自然成为了元朝过早灭亡的众多原因之一。

看来,喝酒真的要适度啊!

相关链接

元圣皇后答己小传

元圣皇后答己,和察比皇后一样也是弘吉剌氏人。答己是真金太子的次子答剌马八剌的妃子,武宗海山与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生母。

大德九年,成宗病危,卜鲁罕皇后秉政。因为成宗子英年早逝,成宗就立答己长子海山为太子。卜鲁罕皇后想要专权,为防止答己母子继承汗位,就将他们从大都迁到了怀州居住。大德十一年正月,成宗逝世。答己长子海山这时正总兵北边,右丞相哈剌哈孙暗中将成宗逝世的消息通知给了答己母子,使答己与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连夜赶回了大都。

答己母子回到大都后很快取得了朝臣的支持,他们一同迎武宗海山还朝,即位,稳定了局势。开始,答己入朝后,曾想拥立次子爱育黎拔力八达。为了寻找废黜武宗的借口,她找来阴阳家推算,阴阳家推算的结果是:“重光大荒落有灾,旃蒙作噩长久。”重光是武宗生年,旃蒙是仁宗生年。于是太后答己就派近臣朵耳对武宗说:“你兄弟二人,都是我所生,哪里有亲疏的分别。但阴阳家说你在位时间太短,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啊!”武宗听后回答说:“我捍卫北边10年,又是长子,太后用阴阳家的话来劝我让位,太让人难以相信了。我现在正合于天心民望,就是只在位一天,也足以垂名万世。怎么能凭阴阳家的话,就废黜成宗立我为大汗的托付呢!”随后武宗率领漠北三万大军开往大都。太后答己只好说:“你在位短暂是阴阳家的推算,我为你的长远考虑,爱惜你的生命才这么说。你既然什么也不在乎,那就快点来即位吧。”说也奇怪,后来武宗真就只在位3年时间,31岁就死了。武宗死后他的弟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就是仁宗。

答己后十分聪慧,她一生共辅佐过武宗、仁宗和英宗三朝大汗。对内宫的管理也非常有方法。可惜答己后以太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等身份干预朝政,宫内宠信黑驴母亦烈失八,朝中亲信失烈门、纽邻及铁木迭儿,相互间狼狈为奸,致使浊乱朝政,最终导致了元朝中后期的混乱局面,为元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同类推荐
  • 战国之天下无双

    战国之天下无双

    传说,神农氏尝百草化身东海之屿,燧人氏钻木取火于天干地支,伏羲氏排演八卦万里荒山。传说,黄帝借天玄地遁战蚩尤于逐鹿,青帝万古长青亘古不灭。传说,九霄云天存在真正的神邸,建天宫于天之涯。战国时代,百国林立,诸强争霸,谁与争锋,天下无双!
  • 蒙尘传说

    蒙尘传说

    “大丈夫生而在世,诺比千金,要以守信为生存的第一准则”自盘古开天以来,大地由鸿蒙到洪荒,再到后世以人为首的世界,不知道过了多少万年,中古的蜀山剑派早已成为了脍炙人口的传说,而今的世界,正道魔道早以混乱不清,人们追求长生不老,因为人们对死亡的惧怕,因为对世间的憧憬,对红尘的留恋。
  • 封神后傳

    封神后傳

    封神百年后封王转世,是否能够从新夺回江山?通天教主招感众仙下凡从立截教,是否能够成功?封神台被谁摧毁?新一轮封神又由谁来指掌?这是一个架空在平行世界的故事,也是遗漏在历史洪流中的一段轶闻,如今,由我们揭开这个未曾记录的历史……
  • 吴楚争雄

    吴楚争雄

    伍子胥为吴王阖闾的大事奔走多年,如今大事都已完成。子胥一心要借兵报仇,可是阖闾总是不给子胥开口的机会,借故一拖再拖。阖闾此时最大的心事是自己的次子姬旦与长孙夫差之间的储位之争。姬旦锋芒毕露,用尽心机;夫差拜子胥为师,他隐忍谦逊,声色不露。在历经围猎风波、巫蛊冤案等等事件之后,过于心急的姬旦死在了自己的手上。但他的“密友”不知去向。此人在后来的各大事件中以多重身份亮相,此人究竟是谁?
  • 东吴的脊梁

    东吴的脊梁

    每个人都有梦想,周瑜自然也有。如果周瑜少了世人对他或褒或贬的评价,他也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比普通人多的,只是一点智慧、一点勇气。如果周瑜不会英年早逝,或许历史就会重写……这本小说讲述周瑜的故事。我只是想把东吴的那些英雄们重新展现给您,把那段故事做一个延伸……
热门推荐
  • 弑妖天

    弑妖天

    弑妖天第四十三代传人,唐镇林在此!偶然觉醒的前世记忆,神秘的九尾天狐,今世的儿时兄弟竟然是妖?且看我如何弑妖灭魔,找出这一切之因!
  • 佛说老母经

    佛说老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白虹明玥

    白虹明玥

    天地不仁以为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是否天下苍生都只能沦为刍狗?
  • 武绝凌天

    武绝凌天

    九万年后复活,迷雾重重。天地翻覆,沧海桑田,是谁撒下弥天大局。众生为棋,如何超脱其中?笑伴佳人舞,怒饮仇敌血。只手破苍穹,碧血染苍空。只身单影战群雄,天地唯我傲风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中界

    花中界

    有一个很聪明的光头曾经说过: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方一净土,一念一清静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传说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还真的就包裹在一朵七彩冰花之中,此花无名。或许它并不是真的无名,而是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黄泉一指莲花殇,血海无边浪滔天,乾坤转,时空乱,花开花落花满天。皆在花中界。
  • 大学那点破事

    大学那点破事

    作为当代大学生所必须经历和不必经历的故事——年轻人的热血和激情,女生们的暗斗和张扬。一个小女子的大学奋斗史,是现代大学生的真实成长。80,90纯真现实的大学生活,记忆深处里那最柔弱,美好,伤痛的回忆,怀念青春的稚嫩,慰藉成长后的自己。当时的年少和疯狂,是成长后最美好的留恋。。。。。。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 无双之门

    无双之门

    ······欢迎来到这个符纹至上的奇妙世界。
  • 高唐梦

    高唐梦

    李饮家贫,从小习毛体,喜诗词,上高中不久,便开始了大唐开元之旅。本书风格写实,文笔先下重墨,之后会浓淡相宜。——这是芹菜的第一本书,肯定会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真心希望得到大家的宽容、理解与支持。——以下附庸风雅——香草美人,当从那馨香之物始。至于仗剑去国,游历天涯的情志,大唐除了这白之侠气和饮之儒雅,竟是难寻其右。饮穿大唐,唯有缚鸡之力,未得莫测神功。此人生存之道太差,只运气极佳,又因儿时于那诗词歌赋的些许嗜好,竟在大唐成了正果。至于正果究竟为何物,以愚拙见,当是免不了正头娘子以齐家,偏枕美妾以风流。再如治国、平天下者,当是凭栏浊酒咏醉之词,不足为据,只做流年笑谈罢了。
  • 转身遇到你

    转身遇到你

    曾几何时,一直以为放不下,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爱的有多深,但当自己真的放下那段执着转身时,还好你还在哪里等着我
  • 穿越之盛开在角落

    穿越之盛开在角落

    你好,欢迎来到时空安全局,不管你是古穿、未来穿、书穿、平行世界穿还是黔驴技穷穿,你都会被送往时空安全局,在这里,你将接受到最体贴的关怀,最人性的服务,以及最坑爹的人生设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