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6600000017

第17章 茶与文化(1)

“传”

陆文学自传传记。唐代陆羽作。该自传近1100字,传为陆羽29岁时所写。自传记述了陆羽的出生、经历、性格以及著作。据自传可知,在公元761年前,陆羽已写成《茶经》一书。自传首段述其身世和性格:“陆子名羽,字鸿渐,不知何许人也,或云字羽名鸿渐,未知孰是。有仲宣、孟阳之貌陋,而有相如、子云之口吃,而为人才辩,笃性褊躁,多自用意。朋友规谏,豁然不惑。心与人宴处,意有所适,不言而去。人或疑之,谓生多嗔。又与人为信,纵冰雪千里、虎狼当道而不愆也。”自传又述及求学、著书及一度为伶工的坎坷经历,与《新唐书》本传大同小异。自传称与释皎然为忘年交,及安禄山之乱中写《四悲诗》等,表明陆羽不是闭门研究茶道的隐者。自传收入《文苑英华》卷七九三。

叶嘉传散文小品。传北宋苏轼作。南宋陈善《扪虱新话》推测可能为陈之规手笔。全文以拟人手法为建茶立传,形象全面地介绍荷叶的历史与效用。其以“叶嘉”县名,源于陆羽《茶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先叙叶嘉生长在“上谷”,举家于“武夷”,繁衍于“郝源”(壑源)。后写叶嘉兴衰际遇:传入宫廷,得到天子赏识,遂命地方进奉。天子见其“容貌如铁,姿质刚劲”,命人烹之,饮之觉其“风味恬淡,清白可爱”,赞其“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敕封为“钜合侯”,用于朝廷宴饮。天子一日三啜,也曾不堪其“苦”,一度想弃而不用,但在“思闲”之时,又再思之如渴。后因国家战事频繁,财政见绌,遂行榷茶之法,一年即国库“半赡”。从此榷茶之法,遂为历代袭用。结尾的“赞语”与开头相呼应:“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喜之功裔也。天下叶氏虽夥,然风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全文言辞委婉,情节曲折,风趣幽默,起伏跌宕。对叶嘉的身世和品格的评判:“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若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实际上蕴涵着作者自身遭遇的体验和慨叹。

“记”

顾渚山记山水小品。唐代陆羽作一卷。有今人张宏庸辑校本,载1986年《陆羽研究集刊》。全文共五节,第三节“绿蛇”、第四节“报春鸟”虽为顾渚山事,却仅有“采茶人呼为报春鸟”一句似与茶有关。而第一节《获神茗》,则载录晋代王浮所撰《神异记》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获大。第二节《飨获报》,收录南朝宋刘敬叔《异苑》的剡县陈务妻与二子茶祀古冢而得钱十万。第五节《昙济茶》,则为《宋录》载豫章王子尚访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饮茗而称之为“甘露”。此三节均与顾渚山无关,陆羽撰《茶经》均又收入《七之事》。通考全文,《顾渚山记》似为未完之作,或虽以《顾渚山记》题名,却仅为顾渚山时的民辑撰,并非专为顾渚山茶事而作。

大明水记读书杂记。北宋欧阳修作。全文约6000字,夹叙夹议,言情达性。先叙唐代陆羽《茶经》论水要旨,次谈张又新《煎茶水记》所排宜茶水品的座次。接着,开门见山地指出,张氏说陆羽评为第四季的虾蟆品水,第八等的西山瀑布,第十七等的天台山千丈瀑布,“皆(陆)羽戒人勿食,食而生颈疾。”另外,还有“江水居山水上,井水居江水上”的现象,“皆与《茶经》相反”。欧阳修认为,陆羽不会说出自相矛盾的话,“疑羽不当二说以自异,使诚羽说,何足信也。得非析妄附益之耶”。大概是张又新信口开河,随意将二十种水的品评附加到陆羽头上。最后,欧阳修得出结论:“水味有美恶而已,欲举天下之水一二而次第之者,标榜分辩水质美恶即可的见解,条分缕析,颇有见地。后人曾将张又新列为“等次派”,而将欧阳修视为“美恶派”。两种观点纷争一千多年,盖源于《大明水记》的独特魅力。

浮槎山水记读书杂记。北宋欧阳修作。约600字,主要描写浮槎山之水品质极佳,而张又新《煎茶水记》中未予列入,于是“颇疑”张又新的评水方法,十分赞同陆羽的评水原则:“山水上,江次之,井为下。山水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同时,倡导“听山溜之潺谖,饮石泉之滴沥”的“山林之乐”。

斗茶记随笔小品。北宋唐庚(公元1071~1121年)作。全文近500字:“政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以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赉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祐七年,亲享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瓶支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馀,上宽不诛,得与诸公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此非吾君之力欤?夫耕凿食息,终日蒙福而不知为之者,直愚民耳,岂吾辈谓耶?是宜有所记述,以无忘在上者之泽云。”此文记叙宋政二年(公元1122年),作者与几个友人进行斗茶的情景,为研究宋代斗茶的珍贵资料。《斗茶记》开始讲斗茶之事,接着叙唐代李德裕(李卫公)的千里取水,再议宋代欧阳修把贡茶藏了七年还未吃掉。根据作者的看法:不管什么样的茶叶,新茶是最可贵的;不管任何水,活水是最可贵的。作者便能有机会享受的新茶和活水。

煮茶梦记散文随笔。元代杨维祯(公元1296~1370年)作。全文为:“铁龙道人卧石床,移二更,月微明及纸帐,梅影亦及半窗,鹤孤立不鸣。命小芸童汲白莲泉,燃槁湘竹,授以凌霄芽为饮供。道人乃游心太虚,雍雍凉凉,若鸿濛,若皇芒,会天地之未生,适阴阳之若亡,恍兮不知入梦。遂坐清真晖之堂,堂上香支帘拂地,中著紫桂榻,绿琼几。看太初易一集,集内悉星斗文,焕烨熠,金流玉错,莫别爻画,若烟云日月,交丽乎中天,漾玉露凉,月冷如冰,入齿者易刻。因作《太虚吟》,吟曰:‘道无形兮兆无声,妙无心兮一以贞,百象斯融兮太虚以清。’歌已,光飙起林末,激华氛,郁郁霏霏,绚烂淫艳。乃有扈绿衣若仙子者,从容来谒,云‘名淡香,小字绿花’,乃捧太玄杯,酌太清神明之醴以寿予,侑以词曰:‘心不行,神不行,无为而万化清。’寿毕,纾徐而退,复令小玉环侍笔牍,遂书歌遗之曰:‘道可受兮不可传,天无形兮四时以言,妙乎天兮天之先,天之先兮复何仙?’移间,白云微消,绿衣化烟,月反明于内间,予亦寤矣。遂冥神合元,月光尚隐隐于梅花间,小芸呼曰:‘凌霄芽熟矣!’”作者命童子小芸煮茶,自己忽然睡去,梦中到了天上,遇见一位名叫淡香、小字绿花的仙女,实为茶的化身。她拿出仙酒招待作者,等到梦醒时,小芸已把茶煮好了。作者梦中遨游仙境,煮茶亦有神味,其作《太虚吟》,及对仙女寿茶所答之词,所赠之歌,均为“道家”之言,一种太虚之间的怡然之气充溢在作品内。铁龙道人,作者自指。凌霄芽,云雾茶。鸿濛,宇宙形成前的混沌状态。芒同“茫”,皇芒谓宇宙的广大。爻(yáo摇)是组成《周易》中卦的基本符号。有“一”、“--”两种。莫别爻画,意即这《易》一集中的爻的符号无法辨认。交丽,交相辉映;中天,天空。这句和上文联系起来的意思是:这些如烟云日月的星斗文,像是在天空交相辉映。(xū需),忽,如火光之一现,言迅速;玉露:秋露。无为,道家的哲学思想,即顺应自然的变化;万化,四时阴阳之变化,广大之德化;清,清平。此句意即如能顺应自然的变化,那么万化得以清平。

玉泉天下第一泉记记事散文。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作。文中说道:“水之德在养人,其味贵甘,其质贵轻。然三者正相资,质轻者味必甘,饮之而蠲疴益寿。故辨水者恒于其质之轻重分泉之高下焉。尝制银斗较之:京师玉泉之水,斗重一两;塞上伊逊之水,亦斗重一两;济南之珍珠泉,斗重一两二厘;扬子江金山泉,斗重一两三厘。则较之玉泉重二厘、三厘矣。至惠山、虎跑,则各重玉泉四厘;平山重六厘;清凉山、白沙、虎丘及西山之碧云寺,各重玉泉一分。是皆巡跸所至,命内侍精量而得者。然则是无轻于五泉之水者乎?曰:有。有何泉?曰:非泉,乃雪水也。尝收积素而烹之,较玉泉斗轻三厘。雪水不可恒得,则凡出于山下而有冽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乾隆皇帝一生,塞外江南无所不至,每次出巡,都带有一个特制的银质小方斗,命侍从精量各地泉水,然后以精确度很高的秤称其重量。因现北京颐和园西玉泉山泉水最轻,定为“天下第一泉”。该文即记此事。选“轻水”沏茶,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凡每升钙、镁离子含量不到8毫克的均为软水,如雪水、雨水。泉水、江水,大多为天然软水:大于8毫克的为硬水。用软水沏茶,香高味醇。

中泠泉记记事小品。清代张潮作。记述作者到江苏镇江金山寺寻水、取水经过。大意是金山寺内有中泠泉水,作者尝后觉得与一般江水差不多,遂认为非真正中泠水。他便遍山寻找,发现一块石碑,上写中泠泉在金山脚下的郭璞墓旁,取水时间要在子时(半夜)和午时(正午),提水的工具要有铜瓶和长绠(长绳),提水时铜瓶系在长绠上下垂到石窟中,深度为寻(一寻为八尺)若干尺,这样才能取得真正的中泠水。作者没有这套提水工具,只能望泉兴叹。过了几天,又一次前来金山,路上遇到张道士,带着一个特制的水葫芦,说他是专门来取中泠泉水的,并约作者同往。他俩在子时到达中泠泉,道士拿出水葫芦取水,真正的中泠水终于取到了。烹而尝之,果然好水,但觉清香一片,从齿颊间沁人心脾,二三盏后,则熏风满两腋,顿觉尘襟涤尽。于是作者赞叹道,古人的话没有错:“水哉!水哉!古人诚不我欺也!”

序、跋

三月三日茶宴序序文。唐代吕温(约774~约813年)作。全序为:“三月三日,上巳禊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乃拨花砌,憩庭阴。清风逐人,日色留兴。卧指青霭,坐攀香枝。闲莺近席而未飞,红蕊拂衣而不散。乃命酌香沫,浮素杯,殷凝琥珀之色,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座右才子南阳邹才、高阳许侯,与二三子顷为尘外之赏,而曷不言诗矣。”三月三日修禊的日子,本应饮酒,但诸子却以茶代酒。序文简单描述了茶宴场景:品尝着琥珀色的茶汤,觉得像仙浆一样美;这是一次脱离世俗的高雅饮赏,却又不挥写美妙的诗章。

《茶经》序(1)序文。原为唐代皮日休《茶中杂咏》的序文,后作为陆羽《茶经》代序(第一篇序),参见“茶中杂咏并序”。

《龙茶录》后序序文。北宋欧阳修作。全序为:“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序所谓上品龙茶者是也。盖自君谟始造而岁贡焉。仁宗尤所珍惜,虽辅相之臣,未尝辄赐,惟南郊大礼致斋之夕,中夕、枢密院各四人,共赐一饼,宫人翦金为龙凤花草贴其土。两府八家,分割以归,不收碾试,相家藏以为宝,时有佳客,出而传玩尔。至喜祐七年,亲享明堂,斋夕始人赐一饼,余亦忝预,至今藏之。余自以谏官供奉仗内,至登二府,二十余年,才一获赐,而丹成龙驾,舐鼎莫及,每一捧玩,清血交零而已。因君谟著录,辄附于后,庶知小团自君谟始,面可贵如此。治平甲辰七月丁丑,庐陵欧阳修书还公期书室。”序中极言“龙凤团茶”的珍贵和得之不易。《龙茶录》即蔡襄所著的《茶录》。

进《茶录》序序文。北宋蔡襄作。全序为:“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谕臣先任福建转运使目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闻有。臣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伏惟清闲之晏,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谨序。”序文介绍了《茶录》写作因由及其特色,表达了把此书进呈御览的愿望。

《茶经》序(2)序文。为陆羽《茶经》撰写的序。北宋陈师道(1053~1102年)作。全序为:“陆羽《茶经》,家传一卷,毕氏、王氏书三卷,张氏书四卷,内外书十有一卷。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文;张氏书简明,与家书合面多脱误。家书近古,可考证,自‘七之事’其下亡。乃合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夫茶之著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者也。上白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亦狄,宾祀燕亭,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商贾以起家,又有功于人者也,可谓智矣。经曰:‘茶之否臧,存之口诀。’则书之所载,犹其粗也。夫茶之为艺下矣,至其精微,书有不尽,况天下之至理欲求文字纸墨之间,其有得乎?昔先王因人而教,同欲而治,凡有益于人者皆不废也。世人之说曰:‘先王诗书道德而已。’此乃世外执方之论,枯槁自守之行,不可群天下而居也。史称羽持具饮李季卿,季卿不为宾主,又著论以毁之。夫艺者,君子有之,德成而后及,所以同于民也;不务本而趋末,故业成而下也,学者慎之。”该序说明作者对陆羽《茶经》校订整理情况,同时肯定了陆羽对于茶事和对于世事的功绩。

《品茶要录》序序文。宋代黄儒(生卒年未详)作。全序为:“说者对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盖前此茶事未甚兴,灵芽真笋,往往委翳消腐,而人不知惜。自国初以来,士大夫沐浴膏泽,咏歌升平日久矣。夫体势洒落,神观冲淡,惟兹饮为可喜,园林亦相与摘英夸异,制卷粥新而趋时之好,故殊绝之品,始得自出于榛莽之间,而其名遂冠天下。借使陆羽复起,阅其金饼,味其云腴,当爽然自失矣。因念草木之材,一有负瑰伟绝特者,未尝不遇时而后兴,况于人乎!然士大夫间为珍藏精试之具,非尚难好真,未尝辄出,其好事者,又常论其采制之出入,器用之宜否,较试之汤火,图于缣索,传玩于时,独未有补于赏鉴之明耳。盖园民射利,膏油其面,色品味易辨而难详。予因收阅之暇,为原采造之得失,较试之低昂,次为十说,以中其病,题曰《品茶要录》云。”作者认为建安茶叶的出名,是与茶叶生产进一步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和国家安定也是分不开的。作者根据平日积累的资料,对建茶品质的优劣,分为十个方面进行评说。

《茶经》序(3)序文。为陆羽《茶经》撰写的序。明代李维贞(生卒年未详)作。系竟陵(今湖北天门)知县林明甫为陆羽《茶经》校对重新时所书。序文稍及茶叶历史,主要篇幅是评价陆羽及其《茶经》,结尾概括道:“鸿渐穷厄终身,而遗身、遗迹百世之下宝爱之,以为山川邑里重,其风足以廉顽立懦,胡可少哉?夫酒、食、禽、鱼、博、樗蒲诸名经者伙矣,茶之有经也奚怪焉!”顽,贪婪。博簺(b6sài)、樗蒲(chū簺pú),均有古代博戏。言陆羽虽然一生穷愁困厄,但是他的遗书、遗迹,受到后人的重视和珍爱。陆羽的高风亮节,足以使贪婪者廉洁、懦弱者坚定。陆羽其人是不可缺少的。既然如酒、食、禽、鱼、博簺、樗蒲等许多东西都有经为名的专书(酒最早的专书为宋代朱肱撰《北山酒经》),那么,茶之有经(《茶经》)又为什么要奇怪呢?

同类推荐
  • 突围中的农村

    突围中的农村

    摆在读者面前的是—部引人入胜的书。它呈现的事实,它引发的思考,它展示的人格,都是一般书所难以具备的,并形成了其独特的魅力。逐字逐句的阅读打动了我,也相信会打动你。这部书对问题的感受为常书所不及……这部书对问题的思考为常书所不及……这部书作者的人格魅力为常人所不及……这本《突围中的农村》(李桂平编写)展现的事实,所引发的思考的价值可能远远超过那些尽管精细却似曾相识、千人一面的著作。相信你可以读后收益不少。
  •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诗性的飞翔与心灵的冒险

    本书系国内实力派青年文学评论家张宗刚博士的评论自选集。书中所收文字及所评对象,显示了作者诸体兼擅的能力和评论多面手的风采。全书好处说好,坏处说坏,高屋建瓴,激浊扬清,既具美文路数,亦富思辨色彩,整体上堪称剑与歌的合鸣。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鬼门关》分为鬼门关地理概况;鬼门关称谓流变等六篇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热门推荐
  • 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本书是一套家庭教育类图书,它是从多个角度全方位打造教育新理念,为广大父母排忧解难,以中外历史上的优秀家庭教育实例来引导读者,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
  • 枭王宠妻:绝色小尼姑

    枭王宠妻:绝色小尼姑

    帝业颠覆,谁让明珠蒙尘;乱世飘摇,且看谁主沉浮。她说:“这天下不尽是男人的天下!”
  •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佛说父母恩难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御封神医:王妃很高冷

    御封神医:王妃很高冷

    我没想到傻子老公需求如此强烈!因为在医学上太出色,被嫉妒的男友害死,一朝穿到侯府嫡女身上,就遭遇被后母庶妹谋害、拒嫁痴傻皇子的处境。尤其该皇子还有个冷酷霸道的同胞皇兄,苏云遥惊呼不要太倒霉。且看她左手医术,右手现代知识经验,撕碎恶毒母妹,打趴幕后BOSS,和忠犬男主并肩比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90后麻辣女天师

    90后麻辣女天师

    她天生命骨轻贱,多灾多厄,却死不认输!她桀骜执拗,但为了好友,明知是龙潭虎穴,却敢只身独闯,将自己深陷死地也无怨无悔!她不解风情,却可以为了那个爱着自己的男人,独闯无间地狱!她真诚热情,她乐天达观,她勇敢坚韧,她无惧无畏!她有点萌,有点虎,有点傻,还有点......真!她叫苏花雨,梨花带雨,这是她的故事。
  • 英雄无敌之召唤千军

    英雄无敌之召唤千军

    兽族、海族、亡灵族,百族齐放的剑魔大陆,从来只遵守红果果的丛林法则!在疯狂地兽潮之下,人类势弱,濒临灭种……如果给你一个英雄无敌系统,里面囊括了历代的9大种族,甚至更多……
  • 魔蝠

    魔蝠

    中欧时代,古罗马,光明和黑暗的斗争不断。一个原本是神职人员的少年,却被光明的圣主抛弃,穷途末路时,却意外的被黑暗的仆人吸血鬼一族,给予初拥,彻底变成堕落的吸血鬼。从此以后,光明与黑暗的争斗,无穷无尽,愈演愈烈!
  • 相公是猎户

    相公是猎户

    为了一头猪的聘礼,方琳的继母要把她嫁给一个无赖,被逼无奈之下,她只好找了个人把自己娶回家。她的相公是猎户,会打猎来会煮饭,还会闷不吭声买朵花给媳妇戴。
  • 血起天惜,雨落天宁

    血起天惜,雨落天宁

    一死三失踪案件将他拉入一个又一个神秘的案件,凶手到底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