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16600000028

第28章 茶与圣(2)

这孩子在李家抚养了两三年之后,由陈妈悉心照料,衣食周全,他的胃口就好起来了,身子也逐渐强壮了,人也一天一天长大只是讲话有些口吃。每当李老教他的女儿季兰读书写字时,季疵也在旁静听,而且领悟能力很强,这使李老大为高兴,认为孺子可教就索性让他和季兰同窗伴渎。功课完毕,季兰时常牵着他的手,同到庭前玩耍,二人犹如兄妹,玩得很开心。

季兰有了游戏的伴侣之后,就不常去打扰陈妈,这样,陈妈也乐得清静,且鼓励季兰去和季疵混在一起,使她自己有时间多做些家务。

如此这般,时光荏苒,不觉之间过了三年。此时,季兰与季疵两人正所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读书的时候相伴,游玩的时候相邀,出双入对,他对她甚为爱护,而她对他也很喜欢。当然这是亲情,并非爱情,但这亲情也为他所感受,自幼嵌入他的心灵里,根深蒂固,无法泯灭。

积公经常去看季疵,几年来应诺供养季疵的米粮银两也按期送到李府,从不拖欠。

李老有书生的本色,教导季兰和季疵很是严厉,而且把那两个孩子当作大人看待,竟然讲解许多孔孟的做人之道,授以诵文吟诗的学理,这使季疵印象极深。对于诗,季兰很有兴趣,领会要比季疵迅速,往往吟出惊人的佳句。但论及孔孟之道,则季疵就比季兰更有心得。若论面貌,季兰乃是绝色佳人的胚子,而季疵就只有像仲宣和孟阳那样。(王粲,字仲宣,三国魏高平人,年少短小,博学多识。张载,字孟阳,西晋文学家,安平人)。此外,季兰的性格骄气颇盛,狡黠聪明,常发小姐脾气,季疵性辩而守信,稍微带着褊躁,多自用意,但很诙谐,往往能博得季兰的欢心。

有一天,李老看到庭前蔷薇盛开,一时高兴,就抱着爱女季兰,叫她以此花为题咏一首诗。那时,她只有七八岁,竟然吟出:“经时未架却,心结乱纵横。”

李老听了,心里既气又愁,说道:“此女子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又过了两三年,在季兰十来岁时,李老承蒙朋友推荐,又要重新出仕,离开竟陵,到江南去担任幕僚,于是他就把季疵交还给积公,携带了妻女和陈妈,向四邻八舍告辞,当然积公和季疵也送他们离乡而去。临别时,季疵与季兰人虽幼小,但彼此也流露依依不舍的感情。

从这时起,季疵就开始受到师父积公的训导,过着佛门的生活。积公是个诚敬的出家人,精通梵文,对梵经深有研究。他勤念经文,但有时却因体力不足,要依靠浓茶来醒脑,使精神振奋,才能日夜诵经拜佛。

唐代各地的名山古刹常有施主信徒前往敬佛观光,寺僧接待他们,风气所趋,少不得烹茶供应。所以在各地寺院的茶圃里都种植茶树,当然,龙盖寺也不例外。积公嗜茶,且对此道颇有造诣。季疵平时服待师父,除了被差遣奔走之外,煮茶也是他的职责之一。由于他受到积公的指导,天天烧水煮茶,日子久了,就对茶叶有了感情。他一方面煮茶奉师,另一方面他自己也能顺便享受到茶的滋味,且对它有了嗜好。这种嗜茶的习惯逐渐形成一种对茶的特别热爱,导致日后写成与茶有关的许多文章,此为后话。

积公觉得自己日渐衰老,需要一个传人。当然他已选中季疵。

其实,季疵的身世确是做和尚最适合的人选。因这个幼年孤儿既无父母,又乏六亲,已与世俗隔绝亲缘关系,若能训练他勤修佛道,精通禅理,以这个孩子的灵气悟性,将来必是释门高僧无疑。

可是造就一个高僧,必须要有种种条件配合。例如:本身能看破世情,四大皆空,清心寡欲,精研佛学禅理;慈悲为怀,舍己渡人;广修功德,以无为之心,作有为之事,而不自居其功;若只为自己修练,而不普渡众生,独善其身者,亦无补于人群,也难成佛道。所以要做高僧,谈何容易?

在龙盖禅寺住持门下,虽有十二弟子,但在积公的心目中,除季疵外,他们都不是可以传衣钵的对象,何况此儿又是从河滨捡来的,业已收养多年,人又不笨,必然肯听师父的话,于是积公打定主意,要等先做好基本功夫,开始教季疵学习“旁行书”,那是从西域传入佛经上的文字。

出乎积公意料,季疵却不肯学“旁行书”,而且小小年纪,竟然敢与师父作对,振振有词地答道:“季疵从古书上得闻:终鲜兄弟,无复后嗣,染衣削发,号为释氏,使儒者闻之,得称为孝乎?我没有兄弟,如果我做了和尚,不能娶妻生子,断绝了后代,这样算得了是‘孝’吗?”

这算是什么话?听到那些话,即使是佛,也要发怒。积公失望之余,大光其火,不许季疵煮茶了,要罚他做体力劳动,挑水、洗厕以及干修筑墙垣等苦活。此外,积公还叫他去放牧牛群。

季疵从小就生成褊躁心理,富有自主的性格,加上他从童蒙时期开始,就已在李老的薰陶之下,发蒙于孔孟之道,在他的小脑子里早已渗透了儒家的学说和理论,且牢牢地记在心里,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先人为主的观念,对他一生的影响非常大。所以他胆敢与师父分庭抗礼,坚持儒者的立场,反对学习“旁行书”,不肯皈依佛门,削发为僧,宁愿去做那些污秽而粗贱的劳役,而不觉得苦。孔孟之道影响了他,使其能充分发挥敢作敢为的自主个性,在客观的环境里,依靠主观的努力,刻苦勤学,立志要做一个儒者。

他在牧牛时,也不去照顾那些牲畜,只让它们随意吃草。时间空闲,就偷偷地用竹枝在牛背上写字,且引以为荣。有一天,偶然得到一篇张衡所作的《南都赋》文章,他也不会读,却正襟危坐,仿效附近村塾里许多学童那样,摇动着头,嗫嚅地乱读起来,正在自鸣得意,乐极忘形之际,不料恰被积公看到。师父恨他沉缅“外道”,心里又发火了,把这小鬼拘了起来,限制他的行动。罚他到寺外山野去割草,以作为群牛的饲料。

这样过了多年,季疵已经长大,为人狂放诙谐,所记的文字,糊里糊涂,不是忘记了这句,就是遗漏了那句,一切不知所云。做事也精神恍惚,得过且过,今天做了,明天又不再去做,所谓是一事无成,惹得主事的师兄非常愤怒,常常把他鞭打。他感到痛苦非常,叹息道:“岁月往矣,奈何不知书!”接着,不禁呜咽起来。

季疵受不住生活的压迫,就此逃出禅寺,离开了师父积公,把自己藏匿着,改名不改姓,去做伶人,同时又替戏班里编剧本过活。

他认为自己名“疾”字“季疵”并不好听,因此,拿了一本《易经》用它来占卦,占得的卦是蹇之“渐”,卦中说:“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他就把自己的姓名改为陆羽,字鸿渐。改名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也可以避开师父积公的追查。

违师入伶初显俊才

这时,陆羽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要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艰苦挣扎,谋求生存。最初他匿身于杂耍戏班里,充当丑角。这戏班包罗许多节目:木偶、杂技、歌唱,以及注重故事情节与艺术表演的地方杂剧(即参军戏)等等。这个戏班子就是用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来欢娱群众、慰劳兵卒,或为当地官家富室在婚丧等事中表演地方杂剧。混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做小丑、玩木偶、编导剧本、粉墨登场,在这一行业中,他渐露头角。在戏班里,陆羽细细地思前想后,他的脑海中一幕幕地回忆过去在寺院里的生活。那时师父积公三番四次拿着佛经要教他进修出世之业,但被他固执地拒绝。陆羽坚决要学习儒典,对师威一点也不退让屈服。他决不愿染衣削发,去做和尚。当然师父是怕他沉缅外典,才吩咐大弟子督促他,试做杂务:扫寺地、洗泥墙、负瓦施屋,甚至放牧群牛、剪除榛莽。借以磨练他的意志,和消弭他的锐气。但他对那些劳役都无所谓,且不以为苦,只要能读孔圣的书就好了。他曾经为师父抄写经文,又问字于村塾的教师。偶尔得到一篇张衡的《南都赋》,但其中有许多字不识。因此,他才偷着去用功读。大师兄嫌他懒惰,往往寻他的晦气,把他鞭打。他自叹岁月往矣,一个人怎么可以不读书呢?终于情不白禁,呜咽地哭起来,可是大师兄却误会了,还以为他不受教训,故意以哭泣向其示威,心里更为生气,义狠狠地打他的背脊,一直要到鞭子断了,才肯把他释放。又因此,厌倦报这种生活,毅然离寺出走。

现在陆羽投入伶党,环境比较自由,他有时间勤读孔盂的书,这种生活,很适合他狂放的个性,加上他能说善辩,诙谐多趣,往往说出一句话,引得戏班里的男女听了哈哈大笑。所谓满堂皆欢,所以众人都对他有好感,愿意和他接近。

陆羽在戏班子里十分用功,他撰写《谑淡》三篇,在戏台上表演多次,博得观众好评,卖座极好。从此之后,他的名气逐渐响了起来,地位也与初来时不同了,他在空闲时手不释卷勤渎学业,较前更加进步。

除了勤渎,他也专心于诗歌和戏剧的研究,又利用木偶表演有情节的戏剧,演出十分成功,替戏班里赚了很多钱。

在这个戏班里,有好几个年轻女孩,色艺俱全,在陆羽所编导的剧本中轮流充任主角,常为当地士大夫及名流吹捧。陆羽本人也偶尔参加演出杂剧(当时称为参军戏),担当起编、导、演三者合而为一的角色,他的声誉也日高一日,有口皆碑,遐迩闻名。

戏班里有一个女孩香姑对于陆羽的多才多艺,暗加倾慕,常去与他接近。可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他老是手握着书,妈学不倦,有时闭目静思,到了心有所得的时候,睁开眼睛,看到案亡放置一杯香茗,不知是谁送来,因心中爱茶,他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就慢慢品饮。忽然他又发觉香姑立在旁边,含情脉脉,心里就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但他对她心里虽有好感,表面上则显示着无动于衷的样子。

难道陆羽是个铁石心肠的男子吗?手不释卷,难道书中真有比香姑更为美艳的玉人吗?

都不是。

陆羽是个堂堂男子,岂有不想女人之理?不过他所想的并非香姑,而是那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共同读书游戏的幼年伴侣——李季兰。她随父离乡远去,陆羽的脑子里却一直深深地印映着她的影子,尤其是当他回忆起当年他与师父积公为李老一家送行时,她对他依依不舍的情景,使他永久不忘,牢牢地嵌在心坎里。他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够再看到她。幼年的事情,常会使人终生牢记,陆羽也不例外。

过了一个时期,陆羽在戏班里混迹的事情,终于给竟陵大师积公查出。他率领了本寺的大弟子专程赶来,准备要追陆羽回寺,重修佛业。

陆羽看到师父积公带了一个打手——大师兄,气势汹汹而来,不禁大吃一惊,连忙跪倒地上,纳头便拜,恳求师父慈悲为怀,不要追他回去。戏班里班主和许多人也都向这老和尚苦苦求情,又异口同声地说:“陆羽现在是本戏班里的台柱,我们需要他,他是走不得的,否则我们都没有饭吃了。”

香姑不甘人后,陪着陆羽跪在尘埃,叩头求情。

积公见此情形,不由叹了口气,道:“想不到你这孽障竟然丧失佛道到这地步,可惜!可惜!”

这时,陆羽已经呜咽地哭起来,嘴里不断地哀求师父大发慈悲。但大师兄却看不顺眼,勃然大怒,伸出手掌,要向陆羽头上击下去,好在众人眼快,连忙合力阻止,才使陆羽没有吃到苦头。

积公毕竟是个高僧,知道事已如此,无可挽回,终于合十道:“阿弥陀佛!我有十二个弟子,早就想派一个到世俗去降伏外道,现在我就让你来完成这个任务,希望你不要违背佛道,好自为之。现在我成全你,从此以后,你可以随心所欲了!”他说完话,转身拂袖而去,后面跟随着性情暴躁喜欢动手打人的大弟子。

一场风波,这样结束,总算上上大吉,于是皆大欢喜。

天宝五年,(公元七五六年),复州官方为了欢迎太守李公齐物履新之庆,特地筹备了一个隆重的娱乐节目,包括歌唱和木偶剧等,凡是本州善于歌唱的艺人都在罗致之列,参加登台比赛,以评甲乙,优胜者可获重赏。在此期间,还准备大排筵席,以便合群欢饮,与民同乐。

官方知道陆羽精于此道,才艺卓绝,素有盛名,就委任他为伶正之师。那就是众艺人的头头,领导演出。这是一个殊荣,陆羽非常高兴,连忙编撰新稿,配合悦耳的音乐,事前准备非常充分,希望演出的那一天,获得哄动的场面。

此外,陆羽特别为香姑创制雅俗共赏的新乐,歌词内容丰富,并亲自教导韵音节拍,使她大展歌喉,能在比赛中夺取头筹。这是陆羽存心要捧香姑成为名伶,以报答她平时常常为他煮茶的情谊。可是香姑却误会了陆羽的原意,以为他对她发生爱情,于是受宠若惊,芳心暗喜。她聪明绝顶,新曲一教便会,试唱之后,果然不同凡响,这事使陆羽心中大悦。

这天,在竟陵的沧浪道上,搭起一座戏台,会场富丽堂皇。戏台上挂满许多五色锦缎所制的横幅,上面绣缀着赞美词,无非是“色艺双全”、“歌声嘹亮”、“歌坛巨擘”等字句。那都是当地官吏士绅,各为其平时所爱慕的优伶而赠送,特借这次难得的盛会,群出捧场,以便博取对方的欢心。

竟陵城里另有许多戏班,当然也都被召集参加,他们也拥有不少名伶,男女都有,各出奇谋,门新争异。谁不希望在这种场合博得胜利?所以群伶会唱,都已先时而到。筵席座位,井井有条,四周自有官方的许多公差衙士,维持秩序,以防不法之徒混入捣乱。有资格参加盛会的人们,都已争先恐后到场。公宴新太守上任的一切费用,在官民同乐的原则下,事前均由本城官吏和豪绅富商所奉献。是以酒菜特别丰盛,大家都以参与这盛会而感到无上的光荣。

不久公差前来,高声报告:“新任太守大人驾到!”

接着众人听到场外鞭炮声大作,又夹杂锣声和喝道声,知道李公业已驾临。众官吏连忙率领众人赶出来迎接,把太守大人前拥后推,恭敬地迎人首席座位。果然新太守相貌堂堂,威仪出众,在红毡毯稳步行走,态度从容不迫,一边含笑向众人点头,随即坐定。

这时戏台上早已掠起了丝竹之声,悠扬而动听,奏出一曲迎宾。乐队是由陆羽亲自指挥。

陆羽貌虽不扬,但他穿着新制长袍,非常合身,看起来倒也不俗,所谓三分人,七分装是也。他指挥乐队,此起彼落地吹弹,快慢合拍,乐声入耳成趣,始知他对此道颇有造诣,博得太守大人点头称许,便对此人刮目相看。

迎宾乐停止后,值筵高唱欢宴开始。

于是厨工杂役就忙碌起来,筵开二十多桌,酒肴佳酿送向各席,众官吏士绅等都立起来举杯向太守大人敬酒。

李公先站立一下,表示谢意,然后坐了下去,高举酒杯,一饮而尽。

当时陆羽走到台前,先向众官作礼,再向各士绅名流作了一个环揖,朗声报告道:“《木人戏》开始,聊助雅兴,敬请批评指教。”说完话,退立台旁。

这是陆羽改良的佳作,与备不同,台上搭起了一道小幕帷,接着奏起了音乐,表演了一段《天官赐福》。当木偶拿出“指日高升”的小旗时,李公顿时兴奋起来,连忙吩咐僚属,将百贯的库票一张,外面加套红封,掷上台去。

陆羽手执大红漆盘,走向台前,屈身拾起红封包,放置盘上,然后双手高捧漆盘,半屈膝地向太守大人作礼,高声道:“多谢太守大人厚赐,并祝官运亨通,指日高升。”

这个马屁拍得不卑不亢,恰到好处。这是陆羽的聪明之处,无怪李公心里高兴,赐予赏钱。

这是什么道理呢?

同类推荐
  •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最经典的文化常识

    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果,有很多的表现形成,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体现为文化的积累。本书选取了其中经典的一部分,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了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
  •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每天读一点国学常识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严格来讲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作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国学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对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这本书就像一部入门级的国学大辞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把每一个问题压缩在数百字之中,以小见大,深入浅出,让读者可以更轻松、更快速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不仅对整个国学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更从中撷取精华,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完美呈现。
  •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

    《古方术研究导引》是马保平教授继《中国方数文化思想方法研究》,《论语另释解读》之后的又一力作。该书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中国古代的方技与数术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分析与研究探索,在大量分析与长期探索的基础上揭示了“古方术”的理论根基和各门类方术的连接主线与基本方法,并依此序对方术基础知识,方术之根,方术联机以及古方术的方法基础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该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县:中国寿星文化之乡

    寿阳不仅流传着大量与老寿星南极仙翁有关的传说和歌谣,还保存了寿星洞、寿星桥、万寿阁、寿星祠等大量的传说遗迹,并保留了许多古老而独特的与寿星相关的风俗, 所以素有“寿星故里”之称。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笑椅天下

    网游之笑椅天下

    玩网游这么久,潇潇从未想过被前夫盗号这样狗血的剧情会出现在她身上,就像恶狗咬了你一口,难道咬回去,比一比谁的牙利?不,潇潇选择的是让这只恶狗上天堂。就在潇潇怒杀恶狗时,却不慎成了大神跟班,好吧,为了还人情,可是,快把自己给搭上了这算什么?十九年来感情史一尘未染的潇潇不知道此时爱神已悄悄降临…….(纯宠,一对一,不喜勿进)
  • 千亿聘礼:总裁求婚请排队

    千亿聘礼:总裁求婚请排队

    他是权倾一方富可敌国的霸主,是她旧时遗忘的小哥哥。再见面,她是到处躲藏被人盯上的小白兔,一个扑身躲到了他的羽翼下。送上门的食物,哪有不吃的道理?司空爵麻溜的吃干抹净,只是占身难占心,要想得到小白兔的心,难!追妻路上,前有情敌带着萌宠弟弟刷存在感加分,后有难搞小舅子搅局!她说:“我想找一份工作。”“来给我当贴身跟班,月薪十万。”她双眼发亮:“税前还是税后?”司空爵笑得意味深长:“睡后翻倍。”某天,佣人来报:“少爷,准少奶奶跟十三少约好一起去看画展!”司空爵冷笑,看画展?还挺有情调!大手一挥,“关门,放儿子!”
  • 一切早已注定

    一切早已注定

    一次简单的偶遇,带出一段不可思议情缘,缘分让你爱上了我,可我却已经心有所属。当我的爱终于可以实现,却又要历尽千辛。难道,爱你真的成了一种奢侈,还是我们的缘分未到。到最后,我才恍然,原来真相是什么?你一直在保护着我,可当我知道这一切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一切早就注定.......上天能否垂帘,让我再见你最后一次。
  • 初夏半凉

    初夏半凉

    原本生活幸福的金家少小姐金伊,因为一场疾病渐渐的发现,自己的家庭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的纯粹。而她为了调查也放弃了和自己心爱的人韩易轩的爱情,一切都在变得糟糕,那些秘密也在浮向水面。可是当爱情真的遇到真相,金伊该怎么抉择……
  • 将门医妃

    将门医妃

    蕙质兰心,满腹才华的将门庶女,嫁给满腹权谋算计,不受宠的三皇子。她护他,他防她。她爱他,他负她。当他幡然醒悟时,她却为他徘徊生死之间,病入膏肓。“活下去,我允你一事,否则,大将军府和相府将血流成河!”沉稳腹黑,算无遗策的三皇子,从未说过,他的心,早已为慕子衿着迷,恨入骨髓、宠如心。魔,且无药可医。
  • 未焚诗

    未焚诗

    本书收录的诗篇有:路不拾遗、跳舞好吗、俯瞰、对面、外景、无情诗、飞机、田园诗、寓言、笔记簿、练习曲、新旧句、家居诗等。
  • 虐,爱,恨——新的开始

    虐,爱,恨——新的开始

    我不想成为什么善良的人,也不想当什么滥好人,我只要想尽一切办法不择手段的得到你,再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用一生的时间去补偿你,爱你。本作为,“虐,爱,恨”言情小说第一部,二次元作品”直到最后的微笑“同人小说,希望读者喜欢!
  • 石榴花开的季节

    石榴花开的季节

    本书是作者出版的一部散文作品集,全书分为“悠悠乡情”“浓浓亲情”“漫漫闲情”“缕缕心情”“泛泛友情”“幽幽性情”共六辑。
  • 仙剑奇缘之巫盟灵蛊

    仙剑奇缘之巫盟灵蛊

    相传苗寨巫蛊食人心魄,以饲主肉身为食或以他人尸身喂养。各种蛊虫都有不同的饲养方法,其邪气渗人,令听着闻风丧胆,其蛊虫在苗寨更加盛行。后以巫盟出现限制苗人外泄巫蛊秘法,其一时无人敢踏入苗疆一步,但谁不想称霸,谁不想唯我独尊?苗族一先辈从蜀山求学回归利用道学仙法养出灵蛊以制衡巫蛊。她以为自己拥有过,到最后却发现一切都是骗局。他以为自己掌控一切,最后才知道自己才是满盘皆输的哪一个。他以为自己不爱,等发现时却无一人能相伴其左右。他愿意为她颠覆一切,哪怕吝啬的不愿多给他一个小小的角落。
  • 无人及你

    无人及你

    也许那天阳光并不刺眼。微风轻轻起。抓紧了顾西安的手。爱他笑靥。爱他面容。爱他嘴角的弧度。就这么认为的相濡以沫。就把他当成命的时候。他的突然离去。林一年啊。你要好好的。没了顾西安的世界林一年该怎么坚强?又是谁的来到让她心灰意冷?到底他们该怎么继续?纵使万劫不复。也待你眉眼如初。岁月如顾。他是顾西安。她是林一年。无人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