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36100000050

第50章 母爱的港湾

我坐在教室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窗看渐渐暖起来的日子在阳光下舒展、绵长,北国的春天,4月末,天地间还漫天飞舞着杨花,雪白、轻盈,在眼前轻轻地掠过,留下一片朦胧。诗一般的季节让人产生诗一般的梦,然而,梦里梦外我仍只是一个人,迈着不变的脚步,平静地踏过寂寞,踏过繁华。

总是记得,曾经无数个春日里,那落英缤纷的熟悉的小径上,母亲与我两个人,手拉着手,一边谈笑,一边慢慢走着;风一起,粉白色的红叶李的花瓣就踏着绝美的舞步翩跹而下,萦绕在母亲的指尖,萦绕在我的发梢,萦绕在母亲和我之间……那是我记忆中最美的时刻,是我在一个人的日子里常回的梦境;谈笑的内容,要走向何方,都已模糊,我不记得,也不必记得,只希望那一径小路可以一直绵延,绵延到远方,我们就那样,默默地走下去,有柔风,有白云,有母亲在我身旁,倾听我快乐和感恩的心。

小时候,看到书里把家比作港湾,我不解,问母亲为什么,为什么我看不出来我的家和那个叫港湾的地方有什么相似之处呢?母亲笑了,她说,因为船航行得再远,最终也要回到港湾;一个人走得再远,也总有一天要回家的呀。家,是我们每个人的归宿,是给我们安全感的地方啊。见我仍是不解,她又说,就像静静无论长多大,都是妈妈的女儿,妈妈会永远在你身边,会永远爱你、保护你,是不是?我点点头,依偎在母亲怀里,母亲就是我全部的世界,全部的依赖。

看过母亲为我写的“宝宝日记”,第一页踏着我的小脚印,那个小小的脚印落在纸上,也踏进了母亲心里。从此,我的一生就再也走不出她的爱与关怀。那一道道清晰的纹路则如同纽带,今生让我们骨肉相连。那一页页的文字带着我重溯成长的足迹,一笔一画,写满了我逝去的岁月,蘸满了母亲的牵挂。

母亲疼我,向来是出了名的。我小时候她因为工作忙无法照顾我,只能将我放在一个小镇上开中药房的姥姥家。听姥姥说,母亲那时常常半夜一个人骑几个小时车回到小镇上,叫开门看我一眼,抱抱我,又紧接着得赶回去上班。彻夜不眠地奔波只为看一眼睡梦中的我,姥姥亦是不解。母亲说她只是躺在床上就开始想我,有时想着想着就怎么也记不起我的样子,于是再也无法入睡,慌慌张张地赶到姥姥家。及至看到我,心里才觉得踏实了。那种想念的焦虑,哪怕只是看一眼,也就足够。直到小学四年级以前的日子里,大多数时间,我与母亲是不在一处的,只有逢年过节或到寒暑假时,我才回家,才得以与母亲在一起。每到那些日子,母亲总是时时将我带在身边。她待我,在我现在看来,甚至是有些孩子气的。闲暇时,让我坐在她怀中,把我的头发散开,然后细细地编着各式辫子;编好,让我看一看,然后又拆了,梳平,再换一种。最后,问我觉得哪一种最好看。我总是笑着轻轻地说,“随便,都好。”她就撇撇嘴。然后微笑着给我梳好她认为最好看的那种辫子。一边梳一边问我,“静静,姥姥平时都给你梳什么样的辫子呢?”“姥姥做的饭你爱吃吗?”“姥姥是不是管你管得很严啊?”“她让你出去玩吗?”我知道,她有那么多的顾虑,那么多的放不下,所以,尽管姥姥管得很严,尽管我从来不被允许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尽管我每一个细小的言语和行为都要符合她的要求,尽管我常常为此有满心的委屈,我知道我不能对母亲说“不能”我总是笑着告诉她“一切都好。”

然而,我还是个会一不小心就让她担心的孩子。那时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奶奶过生日,一家人都回去给她老人家祝寿。姑父的车停在门口,中午吃过饭的时候,刚学会开车的二叔突然心血来潮问姑父要了钥匙要去试试手。我当时也兴冲冲地和他上车,要他带我去玩。可是,车刚上路,就出了事。二叔倒车时没倒正,向前开时眼见着就要撞着路右边的树上,他猛然向左打了几把方向,左边是一个长满了蓠草的大沟,我只觉得天翻地覆地颠簸,然后脑子里就是一片空白。再睁开眼时,眼前是一片昏黄,漫天的黄土。我挣扎着要起来,却只觉得左脚被什么东西死死地压住,无法抽出。我叫了一声“妈妈”,声音已是出不来,正在我陷入绝望的时候,看到一个人从坡上不顾一切地跑下来。十几米的深坑,她是那么跌跌撞撞地往下冲,我看不清,但知道,那是母亲。那一瞬间,我只觉得混沌的世界一片清明,她是一切的希望与安慰。她跑到我身边,见我的左脚压在翻倒的车轮胎下,于是抱着我用尽气力把我往外拽,然而,只是徒然。她又放下我,用手试图刨掉我脚下的黄土,我只觉得她那时仿佛已是失掉意识,不顾一切了。直到爸爸、姑父他们随后赶来,用锄头把我脚下的土弄走,将我抱出来,母亲搂着我,才仿佛如梦初醒般地开始大哭。也许是母亲的真情感动了上天吧,我的脚压在车下居然没有事,连医生也觉得不可思议。那样一场车祸中我除了脸上和身上有被蒿草叶划破的几处伤痕,竟安然无恙。事后,母亲又很孩子气地将我的脚得以安全的原因归为她买的鞋质量好。“你看,多亏了妈妈给你买的鞋吧,你当初还嫌不好看呢。”她点点我的鼻尖撇撇嘴说。然而,那以后很长时间,除非爸爸开车,她再也不许我坐车了。她只是在我面前表现出孩子般的轻松。可是,我看到了她的惊恐,我知道,对这件事,她是多么的后怕。后来听爸爸他们说,那天,他们一屋子人眼睁睁地看着车从坡上一路翻滚下去,都已经呆掉了;及至车已到沟底,有那么几秒钟。他们仍是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站着,不知所措。突然,母亲飞跑了出去,这时,大家才清醒过来,跟着往外跑。我看着母亲,她只是平静地微笑着,眼睛里亮亮的。我说,妈妈,你是听到我叫你了吗?她点点头说“是,妈妈听到了”。我听了,傻傻地笑着,笑得一脸幸福,却不曾记得,自己那天已经失声的嗓子无力呼出“妈妈”二字,母亲怎么可能听见,但她依然来了,来到我身边了,她依然说自己听见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心灵感应吧。

小学四年级以后,我搬回家长住了。母亲有着孩子气的一面却决不表示她对我的要求不严格。她也是姥姥带大的,当初受到的严厉要求如今已成了她的习惯,她将这些习惯亦同样要求于我,“这个世界上没有谁可以总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许多时候,我们都要学会忍受。刚开始,也许你会觉得痛苦,但以后的更多的日子里,它会让你更释然地面对生活。”母亲说。现在,我已体会到她的用心,在我还小的时候,就磨光了我的棱角,培养了我的顺从,避免我长大后与他人相处时可能的冲突。这也许是从姥姥到母亲一套特有的处世哲学吧。

母亲的严格是对于我的为人处世,她常说:“一个人只有心存大善,老天才会福泽你。”而在学习上,她对我向来没有过高的要求,也从来是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我沟通交流。她把自己当作我的朋友、知己,听我倾诉,为我解忧。一直以来,我都是个有些脆弱、有些自卑的孩子,做什么都缺乏自信。然而,母亲对我所做的一切总是表示满意。在我高三最后的那段日子里,身体原本就不好,再加上学习的负担,几次要到医院靠打能量合剂来维持体力。我躺在床上,挂着点滴,母亲看着我,叹口气说,“我一想到给你打能量就觉得自己好残忍,女儿都那么疲惫了,我居然不让她休息,反而给她打针让她继续振作。有时,看到自己给你生命却不能掌握你人生中将承受的痛苦,我就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母亲是多么的不尽责啊。”我看着她脸上的心痛,看着她眉宇间淡淡的忧伤,觉得自己的心像被什么东西充满了,幸福、知足,也带着微微的胀痛。母亲,能生为您的女儿,我更有何求?十几年的岁月中,让您为我一日日操劳,一次次牵挂,这份恩情已不知如何来报,又怎忍得让您自责?

母亲总是说,我是她的女儿,因此,她对于我,只是期待我可以幸福的,我平凡而幸福的生活就是她全部的期待与盼望。而于学习、高考、上大学,她只是任我自己来,不论结果,一切尽力就好。其实我知道,母亲只是不愿给我任何压力,因为她知道我是一个不自信的孩子,她用一种近乎放任的态度把最大的信任给了我,让我得以在这种无言的鼓励中一天天的成长。

18岁,一个百般滋味交织在一起的年龄。那个夏天,我踏上北上的列车,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我人生一段新的旅程。是分别,是独立,有太多事该靠自己。最初的半年,难免有些不适应。我如此,母亲亦如此。那半年中,“北京”两个字,成了母亲心头解不开的结。她关注着这座远方城市的一切,新闻,天气,物价……许多时候我一个人走在校园静静的小路上,冬日的风刮过脸颊,冰冷彻骨,我却不觉,只是猛然想到,远方的家里是否又正忐忑着一颗牵挂的心。等到寒假回家的日子,第一次久别重逢,过分的喜悦却只化为彼此淡淡的相视一笑。没有过多要说的话,早已在电话里,信里都说了。我们只是一日一日形影不离地待在一起,我忆起小时候母亲说过的那关于家和港湾的比喻。是啊,只有与母亲在一起,我才可以让自己的心好好休息,才可以享受这异常的安逸与平静。母亲,就是我的港湾,我的归宿,我的温暖与幸福的源泉。

暮春时节,我走在晴朗朗的阳光下,看到校园里那几株仅有的红叶李已开了花,花期比家乡晚了几周,却是不变的美丽、轻盈。馥郁的馨香弥漫起每个人心中的梦。我看到许多的小孩子被父母牵着,仰着明媚的脸走在暮春的小径上。每当此时,我总会不由自主伸开自己的手,恍惚中,掌心就会流过一股暖意,我仿佛看到母亲那张熟悉的面孔,嘴角的微笑,眼中的怜爱。母亲,女儿已经长大了,已经可以不再让您担心了。春天已走到尾声,而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可以携手走过。芳华逝去,亦有绿荫弥途。但顾四季,只因有您,寒冷不再,凄清不再,徜徉在您爱的港湾里,一切只是美好,完美如初……

同类推荐
  •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叛逆的灵魂(纪伯伦全集)

    此书将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首次完整集结,并配有纪伯伦为该书特别绘制的插图,十分精美。纪伯伦的小说及话剧作品充满了反叛的精神,正如他所说:是在深渊最深处对自由之神的呼唤。《叛逆的灵魂》呼吁人民打破奴性的桎梏,纪伯伦也因此激怒了当局政府而被驱逐;《草原新娘》歌颂了爱情的纯洁,并控诉舆论与礼教对爱情的摧残;《被折断的翅膀》是作者以自己的一段经历为蓝本而作的凄美的爱情故事,文中的哀恸与绝望扣人心弦。此书没有纪伯伦在《先知》等其他作品中一贯的包容、温柔的模样,而是满满的愤怒与不平,他将他一生中所有的无奈与绝望都借文中主人公的口呐喊出来,震撼人心。
  •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

    《呼唤清风》尤以为“清风”呐喊的篇什多些,故而作者许咨新把书名取为《呼唤清风》,也表达了本书的倾情关注,寄托了笔者的真诚愿望。 全书分为三辑,共99篇。“清风篇”,以反腐倡廉为主题,劲吹清正廉洁之风的杂文、时评。“随想篇”,多为贴近社会、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有感而发、不妨一说的杂谈、随感。“拾贝篇”,则为杂文、随笔、散文及数篇初涉文学的萌芽之作。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
  • 重返巴格达

    重返巴格达

    本书是唐师曾在海湾战争结束10年后,持私人护照自费重返制裁中的巴格达,只为追踪和记录战争带给人类的深重而长远的伤害。家庭分崩离析、生命灰飞烟灭、辐射贻害无穷……伊拉克由曾经的富裕、文明、稳定的国度转变为贫困、混乱、尊严扫地、大批失业、男盗女娼的社会。本书一以贯之唐师曾的英雄激情,他历陈战争伤害,真实记录国家的多舛遭遇与人民的悲惨命途,以警现世。本书累计销量近30万册。
  •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和心灵一起等待:文摘精品全集(激情卷)

    本书摘取了许多有关于成功励志的精品故事,以此来激励人们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原型传说

    原型传说

    当世间传说统合于一人身上,等待他的将是什么?传奇佣兵,行走在大陆之上,身后留下的唯有传说。
  • 绝密组织护宝战

    绝密组织护宝战

    这是一部描写中国最绝密的民间组织“梅花会”守护巨额民族宝藏的传奇故事,突出地展示了以李德龙为首的梅花会人为保护民族宝藏、实现中国梦,誓死与军阀势力、土匪、地痞、国民党特务、日伪军、76号特务、青帮流氓、不法分子等作生死斗争的艰难历程……
  • 一棵树的死亡方式

    一棵树的死亡方式

    小说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张床的 “意识流”,作品以一棵被打成床的树的口吻和视角看待生活,讲述人性、爱情和婚姻,深蕴着其想帮人类留住爱和温情的无能为力。小说语言细细浸入人心,细密的讲述令人动容,营造出一种无奈感。故事的展现虽荒诞不经但行文中自有一股别具一格的清新之气和深邃悠长的寓意。
  • 赤宋

    赤宋

    巍峨大殿金碧辉煌,御座下群臣高呼万岁。你兴奋的以为自己是皇帝,结果身边响起了一句:“众卿平身。”金戈铁马战场,骑着高头大马,手握一杆方天画戟。你兴奋的以为自己是大将军,结果身边响起了一句:“拿我兵器来,且看爷爷与他大战三百回合。”春兰秋菊,个个花枝招展,拂袖长歌,酥胸半掩。你兴奋的以为自己是风流才子,结果身边响起了一句:“念奴,快去取上等的梨花白招呼大爷。”唐笑穿越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没当成主持,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和尚。如何脱贫致富?如何富民强国?如何一步步走上功高盖主的道路?唐笑蹲在御座下叹息:“哥只是想贪点小财,没想过功高盖主。”
  • 八荒剑帝

    八荒剑帝

    天剑大陆,皆修武道,三千武道,独尊剑道。一代剑圣陆凡穿越而来,剑指苍穹。剑道无涯谁为锋,陆凡一剑道成空!
  • 武尊神境

    武尊神境

    武尊神境,一个高不可攀却又有人到达过的境界,为何中间断了数万年没有人再次登顶,究竟是尊气的匮乏,还是其他种种原因,终究没人知道。却又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秦风的神境,欲知事情详情,那就请君入瓮(咳咳,这个词好难听啊。。。。。。)
  • 我在爱情里等你

    我在爱情里等你

    我亦只有一个一生,慷慨赠与我爱之人。你是否相信会有一人待你始终如一,会有一人与你惺惺相惜?我信。在爱情里等你,我洗净纤尘,如履薄冰。
  • 迷失胡家大宅

    迷失胡家大宅

    剩女小雅和最爱的男友烨因其前女友老是吵架,终于在一次吵闹后分手不复,小雅也因情伤除外旅行,不想途生变异,迷失到了胡家大宅,迁生出一系列的故事。。。。。。。。
  • 鬼节夜谈

    鬼节夜谈

    你们听老一辈讲过灵异事件吗,我相信大部分人没有!本篇小说写的是发生在我身边的各种灵异事件,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如果你信的话那就好好看吧,如果不信那你就当做故事看吧。
  • 酒店男公关

    酒店男公关

    社会上一些“三无”男人,居然常常能骗到美女,不仅能骗到她们的色,还能骗到她们的钱,朱晓明就是这样一个“三无人渣”,竟在短短几年间,在全国各地骗到了几十个美女,其中有女白领,女官员,女教授,女老板,女大学生和女高中生等。那么,这个“人渣”为什么能屡屡得手?而那些美女们又为什么不断上当受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