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94900000001

第1章 “韩世家第十五”

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晋,得封於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後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於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後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於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字徙居州。

晋平公十四年,吴季札使晋,曰:「晋国之政卒归於韩、魏、赵矣。」晋顷公十二年,韩宣子与赵、魏共分祁氏、羊舌氏十县。晋定公十五年,宣子与赵简子侵伐范、中行氏。宣子卒,子贞子代立。贞子徙居平阳。

贞子卒,子简子代。简子卒,子庄子代。庄子卒,子康子代。康子与赵襄子、魏桓子共败知伯,分其地,地益大,大於诸侯。

康子卒,子武子代。武子二年,伐郑,杀其君幽公。十六年,武子卒,子景侯立。

景侯虔元年,伐郑,取雍丘。二年,郑败我负黍。

六年,与赵、魏俱得列为诸侯。

九年,郑围我阳翟。景侯卒,子列侯取立。

列侯三年,聂政杀韩相侠累。九年,秦伐我宜阳,取六邑。十三年,列侯卒,子文侯立。是岁魏文侯卒。

文侯二年,伐郑,取阳城。伐宋,到彭城,执宋君。七年,伐齐,至桑丘。郑反晋。九年,伐齐,至灵丘。十年,文侯卒,子哀侯立。

哀侯元年,与赵、魏分晋国。二年,灭郑,因徙都郑。

六年,韩严弑其君哀侯。而子懿侯立。

懿侯二年,魏败我马陵。五年,与魏惠王会宅阳。九年,魏败我澮。十二年,懿侯卒,子昭侯立。

昭侯元年,秦败我西山。二年,宋取我黄池。魏取硃。六年,伐东周,取陵观、邢丘。

八年,申不害相韩,脩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十年,韩姬弑其君悼公。十一年,昭侯如秦。二十二年,申不害死。二十四年,秦来拔我宜阳。

二十五年,旱,作高门。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二十六年,高门成,昭侯卒,果不出此门。子宣惠王立。

宣惠王五年,张仪相秦。八年,魏败我将韩举。十一年,君号为王。与赵会区鼠。十四,秦伐败我鄢。

十六年,秦败我脩鱼,虏得韩将宧、申差於浊泽。韩氏急,公仲谓韩王曰:「与国非可恃也。今秦之欲伐楚久矣,王不如因张仪为和於秦,赂以一名都,具甲,与之南伐楚,此以一易二之计也。」韩王曰:「善。」乃警公仲之行,将西购於秦。楚王闻之大恐,召陈轸告之。陈轸曰:「秦之欲伐楚久矣,今又得韩之名都一而具甲,秦韩并兵而伐楚,此秦所祷祀而求也。今已得之矣,楚国必伐矣。王听臣为之警四境之内,起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使信王之救己也。纵韩不能听我,韩必德王也,必不为雁行以来,是秦韩不和也,兵虽至,楚不大病也。为能听我绝和於秦,秦必大怒,以厚怨韩。韩之南交楚,必轻秦;轻秦,其应秦必不敬:是因秦、韩之兵而免楚国之患也。」楚王曰:「善。」乃警四境之内,兴师言救韩。命战车满道路,发信臣,多其车,重其币。谓韩王曰:「不穀国虽小,已悉发之矣。原大国遂肆志於秦,不穀将以楚殉韩。」韩王闻之大说,乃止公仲之行。公仲曰:「不可。夫以实伐我者秦也,以虚名救我者楚也。王恃楚之虚名,而轻绝彊秦之敌,王必为天下大笑。且楚韩非兄弟之国也,又非素约而谋伐秦也。已有伐形,因发兵言救韩,此必陈轸之谋也。且王已使人报於秦矣,今不行,是欺秦也。夫轻欺彊秦而信楚之谋臣,恐王必悔之。」韩王不听,遂绝於秦。秦因大怒,益甲伐韩,大战,楚救不至韩。十九年,大破我岸门。太子仓质於秦以和。

二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於丹阳。」是岁,宣惠王卒,太子仓立,是为襄王。

襄王四年,与秦武王会临晋。其秋,秦使甘茂攻我宜阳。五年,秦拔我宜阳,斩首六万。秦武王卒。六年,秦复与我武遂。九年,秦复取我武遂。十年,太子婴朝秦而归。十一年,秦伐我,取穰。与秦伐楚,败楚将唐眛。

十二年,太子婴死。公子咎、公子虮虱争为太子。时虮虱质於楚。苏代谓韩咎曰:「虮虱亡在楚,楚王欲内之甚。今楚兵十馀万在方城之外,公何不令楚王筑万室之都雍氏之旁,韩必起兵以救之,公必将矣。公因以韩楚之兵奉虮虱而内之,其听公必矣,必以楚韩封公也。」韩咎从其计。

楚围雍氏,韩求救於秦。秦未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且救韩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南郑、蓝田,出兵於楚以待公』,殆不合矣。」公仲曰:「子以为果乎?」对曰:「秦王必祖张仪之故智。」楚威王攻梁也,张仪谓秦王曰:『与楚攻魏,魏折而入於楚,韩固其与国也,是秦孤也。不如出兵以到之,魏楚大战,秦取西河之外以归。』今其状阳言与韩,其实阴善楚。公待秦而到,必轻与楚战。楚阴得秦之不用也,必易与公相支也。公战而胜楚,遂与公乘楚,施三川而归。公战不胜楚,楚塞三川守之,公不能救也。窃为公患之。司马庚三反於郢,甘茂与昭鱼遇於商於,其言收玺,实类有约也。」公仲恐,曰:「然则柰何?」曰:「公必先韩而後秦,先身而後张仪。公不如亟以国合於齐楚,齐楚必委国於公。公之所恶者张仪也,其实犹不无秦也。」於是楚解雍氏围。

苏代又谓秦太后弟琇戎曰:「公叔伯婴恐秦楚之内虮虱也,公何不为韩求质子於楚?楚王听入质子於韩,则公叔伯婴知秦楚之不以虮虱为事,必以韩合於秦楚。秦楚挟韩以窘魏,魏氏不敢合於齐,是齐孤也。公又为秦求质子於楚,楚不听,怨结於韩。韩挟齐魏以围楚,楚必重公。公挟秦楚之重以积德於韩,公叔伯婴必以国待公。」於是虮虱竟不得归韩。韩立咎为太子。齐、魏王来。

十四年,与齐、魏王共击秦,至函谷而军焉。十六年,秦与我河外及武遂。襄王卒,太子咎立,是为釐王。

釐王三年,使公孙喜率周、魏攻秦。秦败我二十四万,虏喜伊阙。五年,秦拔我宛。六年,与秦武遂地二百里。十年,秦败我师于夏山。十二年,与秦昭王会西周而佐秦攻齐。齐败,湣王出亡。十四年,与秦会两周间。二十一年,使暴烝救魏,为秦所败,烝走开封。

二十三年,赵、魏攻我华阳。韩告急於秦,秦不救。韩相国谓陈筮曰:「事急,原公虽病,为一宿之行。」陈筮见穰侯。穰侯曰:「事急乎?故使公来。」陈筮曰:「未急也。」穰侯怒曰:「是可以为公之主使乎?夫冠盖相望,告敝邑甚急,公来言未急,何也?」陈筮曰:「彼韩急则将变而佗从,以未急,故复来耳。」穰侯曰:「公无见王,请今发兵救韩。」八日而至,败赵、魏於华阳之下。是岁,釐王卒,子桓惠王立。

桓惠王元年,伐燕。九年,秦拔我陉,城汾旁。十年,秦击我於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於长平。十七年,秦拔我阳城、负黍。二十二年,秦昭王卒。二十四年,秦拔我城皋、荥阳。二十六年,秦悉拔我上党。二十九年,秦拔我十三城。

三十四年,桓惠王卒,子王安立。

王安五年,秦攻韩,韩急,使韩非使秦,秦留非,因杀之。

九年,秦虏王安,尽入其地,为颍州郡。韩遂亡。

太史公曰:韩厥之感晋景公,绍赵孤之子武,以成程婴、公孙杵臼之义,此天下之阴德也。韩氏之功,於晋未睹其大者也。然与赵、魏终为诸侯十馀世,宜乎哉!

韩氏之先,实宗周武。事微国小,春秋无语。後裔事晋,韩原是处。赵孤克立,智伯可取。既徙平阳,又侵负黍。景赵俱侯,惠又僭主。秦败脩鱼,魏会区鼠。韩非虽使,不禁狼虎。

同类推荐
  •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

    《闽侯简史》是一部简明介绍闽侯历史的通俗读本,面向青少年读者以及文史爱好者。记述时限,上溯远古,下迄1949年。按历史编年体例,划分若干发展阶段,分专题纪事。本书记述重点是史事及其相关人物,包括各时期重大政治活动、军事事件、经济贸易与文化成就等,并根据地方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而有所侧重。本书由曾江主编。
  • 匈汉演义

    匈汉演义

    他是约早于成吉思汗1400年的草原第一传奇人物,他的族群叫“匈奴”。冒顿单于,号“撑犁孤涂”,史书是这样记载的:滥杀部属、杀己爱马,杀妻,射父坐骑,弑父,残杀后母和弟弟,屠戮旧臣,把爱妻送给东胡王,拿月氏王的颅骨当酒杯。活脱脱一尊魔头。然而《匈汉演义》这么想:莫道其性格张力,连“爱”也绝非凡响。恰恰是早期历史记载的简约与观念局限,给文学留下了能动的演绎空间。冒顿,不输秦皇汉祖,足令无数英雄瞻其项背;再莫说广阔背景上还有色彩斑斓的草原生存和战争传奇。读懂了冒顿和他的匈奴,才足以回归秦汉,来审视我们或未真正走近的汉高祖刘邦和看似豪迈的《大风歌》,去体验不一样的中原忧思。读一读,作品看重你的视角。
  • 穿越异界当皇帝

    穿越异界当皇帝

    我,秦戈,一个只会吃饭睡觉打游戏的标准宅男,穿越到了异世界,居然当上了皇帝?
  • 剑霸春秋

    剑霸春秋

    这是一个真正属于剑的时代。纯钧湛卢,折冲伐敌;干将莫邪,惊天动地;巨阙鱼肠,勇士无惧;龙渊太阿,水击鹄雁。君主佩剑,以彰其威严。士子佩剑,以明其意志。将军佩剑,以展其宏愿。刺客佩剑,以成其道义。美人佩剑,以为郎君舞。宝剑争相出世,虽不是江湖,胜似江湖,名将更以万军作剑,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养一国以为势。此剑一用,如雷霆之震也,四封之内,无不宾服,则九州定矣!!
  • 元首之路

    元首之路

    这是一个英雄与枭雄并存的大时代,一个穿越者来到民国,他是当英雄?或是成为枭雄?冯乐:“我来了,你们统统都要被踩在脚下!”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无论是英雄亦或是枭雄,首先,他只是这个大时代的一个小人物。这是一个小人物的成长之路!
热门推荐
  • 国民老公登堂入室

    国民老公登堂入室

    这是一本男主拖家带口,誓要追回爱妻,将她的名字写在红本本上的故事,绝暖!绝宠!附带萌宝出没!相亲篇:某海归富二代相亲男:“希望你能同意,我们以结婚为前提交往。”门开启,一团可疑物体飞奔而来,打滚撒泼抱大腿,眼泪汪汪的说:“妈妈,你不要我了吗?”门边,冷峻威严的男子,问:“我都没死,你就急着给我儿子找后爸了?”看着一大一小的两只,顾澜无力扶额。亲,我们认识么?认识么?
  • 妄想暴走

    妄想暴走

    那一天他以45度的忧伤仰望天空,久违的品尝到装13的“恶果”。那一刹那他看见了睡美人的梦,伸手,梦境居然被抓了出来。然后,他被梦吃了下去。那时候他无法想象这个奇异的遭遇,影响之大以至于……日常的生活变成了非日常,各种光怪陆离的事物接踵而来。许多的现实常识开始倒转,YY众(妄想者)开始了新生。
  • 洛克王国魔幻记

    洛克王国魔幻记

    一个叫蒂诺的人类,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洛克王国,开始了一场与宠物和伙伴一起的永无止境的大冒险。小诺也因此解开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 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

    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

    面对浩瀚的人海、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交往,只要以完美的做人哲学为指导,拥有讨人喜欢的本领,学会说话、办事、做人的本事,便可以使你赢得知心的好友、甜美的爱情、成功的事业……《哲学大师的人生智慧课》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泓甜美的清泉,浇灌每一位读者的心田。第一条做人哲学都是一道营养的火锅,滋补每一位读者的心灵。衷心祝福每一位读者看完本书后能够学习到一些做人哲学,能够有所长进,能够得到幸福的生活,在完美的人生道路上潇洒畅游。本书由吴伟丽编著。
  • 万里追妻:邪王独宠小舞伶

    万里追妻:邪王独宠小舞伶

    她轻抿朱唇,微微一笑:“公子莫要说笑,梨婴只卖艺不卖身,公子何苦为难我这小小舞女。”在场的人皆是哗然,一个嫲嫲在旁边心急道:“梨婴!休得无礼!你可知这位公子是谁?他可是连皇上都要忍让三分的晏凌王爷!”梨婴眼波流转,似不曾听见一般,轻笑转身,丝毫不顾及身后一道灼热的视线,款款走远。宇文晏凌剑眉一挑,仍带着笑,望着她款摆着的盈盈一握的细腰,恨不得当下就生吞了她。身旁人大气都不敢出,刚才的嫲嫲只好弱弱的开口:“王爷,这梨婴死丫头不识抬举,您等着,我这教训她去!”宇文晏凌把手里的茶杯轻缓放下,彬彬有礼的笑了:“嫲嫲说话小心,梨婴姑娘的这幅身子早晚是我的了,从今天起谁敢伤她一毫,城门前斩立决。”
  • 司命赋

    司命赋

    她名为虞秀,我被叫做虞苏。我的名是她给的,姓的她赐的。她是这世间最尊贵的神,所有人都称她煜龙神君,我原也是这样称她,她只是告诉我,叫她师父便是。她说,因为我是这世间她最后的亲人。我是司命,司管万仙命格,气运。我不受天明轮回的管束,可为了她,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神威。我道不清这其中的缘由,也许这就是人世间所谓的情爱吧。我只知道,我心里无时不刻想要告诉她:为了你,逆了这狗屁天命又如何。
  • EXO之幸福未满的恋人

    EXO之幸福未满的恋人

    女主冰紫曦因为学习差,而来到韩国,之后遇上了EXO哥哥们,从此变纠缠在了一起,之后冰紫曦惊奇的发现自己闺蜜的初晴竟然。。。‘紫曦…你没有想要解释些什么吗?’男子用充满质问的语气说,眼神里满满的不相信。“你们不要怪紫曦了,都是我的错,我就不应该来找你们,但是我没想到,我曾经最好的闺蜜会对我下手”说着某女还装模作样的捶捶了捶胸口,用水汪汪的眼睛看着冰紫曦,让人眼见尤怜,但是也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装,你继续装,你继续在这儿装,反正他们都不相信我了,你还在这儿装什么可怜?”冰紫曦愤怒到了极点,要不是有人拉着,应该就上去打人了“够了你走吧”“走,好我走但是请你不要后悔‘’此文是作者原创禁止转载
  • 灭世重置

    灭世重置

    远古的记忆,现在的爱情,卑微的众神,逍云即将带着废物的名声,吃猪扮虎杀上神界!
  • 重生之女流医圣

    重生之女流医圣

    前世,她流落在外,本以为回到黎家是一切好运的开始,可是,却不想那是噩梦的开端。父亲欺瞒,姊妹怨恨,男友背叛,一步一步的罪恶之手将她推向深渊。生日当天,二十七岁年华姊妹断送。可老天怜她,让她重活一世。重生之后,她不会再如此懦弱,甩了渣男,一展雄风;创立公司,渣父求饶;修得道行,看得天机;一步一步,修得良缘。
  • 碧海青龙传系列一

    碧海青龙传系列一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