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1800000027

第27章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着平西王世子吴应熊即刻出狱,正月十五元宵之日入宫晋见,商讨云贵驻军军饷一事。钦此。”

顺天府那充满血腥味的大牢中,户部尚书王煦念完那份短得不能再短的圣旨,本以为差事已经办完,可跪在圣旨前的身着囚衣的吴远明却一言不发,跪在吴远明旁边的葛楮哈误以为吴远明得逃牢狱,高兴得痴了。葛楮哈便轻轻一捅吴远明,低声道:“世子,该谢恩了。”可吴远明仅仅是撇撇嘴,还是一言不发。

“世子,圣旨的意思,你还有什么不明白吗?”王煦也很奇怪吴远明的反应,忍不住问道。吴远明又是一撇嘴,抬头问道:“圣旨的意思,微臣当然清楚,不就是放微臣自由吗?”

“那世子为何还不接旨谢恩?”王煦想到国库每年被吴三桂拿走的大笔银子,就恨不得提起菜刀把吴三桂一家剁了。言语之中,王煦忍不住带上了威胁,“或者说,世子准备抗旨不遵?”

“不错,微臣是准备抗旨!”吴远明的回答不仅让王煦大吃一惊,即便是葛楮哈、皇甫保柱、吴福父子和闻讯赶来的顺天府尹鲁遥等人都张口结舌开了,吴福更是大惊道:“世子,你被吓糊涂了吗?违抗圣旨那可是死罪啊!”

“那要看怎么个违法,如果是为了维护万岁的权威,朝廷的颜面,那就不是罪,是功!”吴远明又是一撇嘴,抬头向王煦说道:“王尚书,你可听好了,微臣吴应熊今天不遵旨,是因为微臣要维护万岁的龙威和朝廷的颜面。所以,有道明君不应该处罚微臣,还应该奖励微臣。”

“吴世子,王煦可真被你说糊涂了。”王煦一头雾水的问道:“你违抗圣旨,怎么就维护了皇上的权威和朝廷的颜面了?王煦不才,还要请世子指教一二。”葛楮哈和鲁遥等人也竖起了耳朵,想听听吴远明怎么个回答法。

“很简单,这道圣旨中皇上只是叫微臣出狱,却并没有说放微臣出狱的原因,更没有说昨天把微臣关进大牢原因。”吴远明理直气壮的说道:“我大清以孝治天下,以法立国,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本来王子犯法,与百姓同罪,微臣吴应熊虽为王子,倘若犯法入狱,本当伏法,可皇上没有给任何理由就把微臣提溜进了大牢,今天又不给任何理由就把微臣放了,微臣倘若遵旨,那岂不是证明了皇上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将皇上置于无视法纪、无视纲常之地?”

“这个……。”王煦当然知道康熙关吴应熊和放吴应熊都是不依法纪,但这样的事如果换在别的大臣或者百姓身上,被无缘无故释放出狱,只会谢天谢地磕头谢恩,象吴远明这样的泼皮无赖,王煦不仅从没听说过,更没有遇上过。但王煦没想到的是,吴远明竟然还没完,又更加理直气壮的说道:“还有一点,微臣昨夜在牢狱之做遭遇刺客,身受重伤险些丧命,而我主万岁乃是恩慈博爱之主,遇此情况,理应赏银压惊,赐药疗伤!如果微臣就此接旨,岂不是让世人说万岁爷是刻薄寡恩之主?这可是大逆不道之事,所以,微臣绝不接旨!”

“这……。”王煦彻底傻了眼睛,心说这世上还有这么厚颜无耻之人,要皇帝赏赐压惊银?还有脸说如果不接赏银就是大逆不道?直把王煦气得是三尸神暴跳,咬牙问道:“世子,你说你身受重伤,可我听说在昨天晚上,因为平西王麾下的皇甫将军及时赶到救出世子,大牢之中虽伤了二十三名囚徒,世子你却安然无恙。今天再看世子,全身上下毫发无伤,何谈身受重伤?”

“谁说我没受伤?”吴远明举起左手,露出有少许淤血发青的尾指指甲——那是皇甫保柱昨天晚上把他推倒时压伤的,眼泪汪汪的说道:“王大人请看,这不是伤吗?十指连心啊!疼啊!疼得微臣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呜呜……。”说罢,吴远明竟然真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了起来,王煦无奈,只得说道:“既然如此,世子请稍等,王煦这就回宫去请圣上处置。”

“送王大人。对了,压惊银不要太多,随便给个万八千两银子就行了。”吴远明抹着没多少水份的眼角,恬不知耻的说道。等王煦一走,吴远明马上从地上跳起来,大模大样的说道:“吴喜,去滇菜馆叫一桌云南菜来,再打十斤茅台,我要感谢皇甫将军的救命之恩和葛楮哈将军的相救之情,顺便等下一道圣旨。还有,准备好马车装银子。”

“是。”吴喜应声而去,皇甫保柱却一言不发,就象木头人一样,只是紧紧站在吴远明身旁。倒是吴福乘葛楮哈和顺天知府鲁遥离开的时候,悄悄的问吴远明道:“世子,你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过份了?皇上抓你,是因为你是老王爷在北京的人质,云南出了事,皇上当然要抓你,现在放你自由,你只管谢恩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挑三拣四?还要皇上赐你压惊银?这万一皇上怪罪下来,世子你如何承担?”

“不错,我确实是人质。”吴远明微笑答道:“可是人质无缘无故入狱,大清律上也没有明文规定,皇帝把我关进来,怎么也得给点补偿吧?至于他怪罪下来……哼,只要老爸还在云南,手里还有军队,鳌拜还没倒台,他就不敢公开动我。”吴远明并没有把话说完,因为康熙那道圣旨里已经点名要他主持讨要云贵军饷,吴远明不拿出点平西王世子的威风来,谈判中岂不是要落到了下风?

“可……可,奴才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妥。”吴福那知道吴远明的打算,只是为吴远明感到担心。吴远明大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不用怕,我当然知道轻重,你就放心吧。”

这时候,吴喜已经把吴远明点名要的云南菜送来,吴远明立即请皇甫保柱和葛楮哈入席,亲自斟酒致谢,可皇甫保柱虽然在心中感激吴远明用心之细,嘴上却半句话都不肯多说,倒是葛楮哈和吴远明虚情假意的言谈甚欢,几如知交一般。

酒过三巡,王煦哭丧着脸,怒气冲冲的回来了,二话不说展开一张新圣旨就念,“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平西王世子吴应熊虽因为殴打和硕建宁公主入狱,但朕念吴应熊平时忠勇有加,积功累累,特旨赦其出狱。吴应熊狱中遇刺,实乃顺天知府鲁遥办事不力,着交刑部议处。赐吴应熊纹银八千两,御制平安药丸一百颗,跌打散二十斤,以示嘉慰。钦此。”

“微臣谢主隆恩。”吴远明大概是在这充满血腥味的大牢里呆腻了,这次很爽快的就接了圣旨,至于倒霉的替死鬼顺天府尹鲁遥则当场被摘去顶戴,提溜到了刑部问罪。当吴家三兄弟欢天喜地的清点王煦带来的银子时,一副死了爹娘嘴脸的王煦忍不住向吴远明说道:“世子,这可是我们户部准备给灾民放赈施粥的银子,你拿这钱,你良心不亏吗?”

“我良心亏什么?”吴远明大言不惭的说道:“你们户部不是有的是钱吗?是不是我拿这银子没给你回扣,所以你不高兴?”

“世子,请你尊重些!”王煦勃然大怒,一张国字脸涨得通红,怒气冲冲的瞪着吴远明。吴远明正奇怪这王煦为什么这么生气的时候,葛楮哈把吴远明拉到一边,低声说道:“世子,虽说我们和这王煦关系不怎么样,可我们也知道王煦一家的情况,他身为户部尚书,管着全天下的钱粮,可全家七口至今还挤住两间租来的茅草房里,一日三餐只以青菜白粥充饥,所以鳌相爷不许我们动他,说他将来是可用之人。”

“原来是个大清官埃”吴远明一楞,搔搔头心说这样的人与其让康熙或者鳌拜用,不如让我老爸用。略一思索后,吴远明回身向怒气冲冲的王煦抱拳道:“王大人,在下不知道你的情况,刚才多有得罪,望大人见谅。这样吧,这八千两银子,我也不收了,请大人拿去开设粥棚放赈吧。还有那些药,也请王大人送给灾民吧。”

“什么?”王煦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颤声问道:“世子,你是不是在开玩笑?”

“你觉得,本世子象喜欢开玩笑的人吗?”吴远明嬉皮笑脸的答应一声,转身向吴家三兄弟吼道:“吴禄吴寿吴喜,银子别拿了,让王大人拿去放赈!”

“世子,微臣代北京城里的灾民感谢你。”直到此刻,王煦对吴远明的印象才有所改观,深深一拜,眼中已有泪光。吴远明则乘机煽风点火,长叹一声道:“唉,都是为了黎民,王大人不必感谢于我。只可惜,这笔钱不是出自内帑银埃”

“内帑银……,正在修乾清宫。”王煦无比酸楚的答道。但王煦是绝对不会在外人面前抱怨皇帝的,略微发泄一句后,王煦千恩万谢的告辞离去。

王煦走后,葛楮哈见吴远明身边有皇甫保柱保护,也是带着军队告辞离去,吴福请吴远明上车回家时,吴远明却把大辫子一甩,咬牙切齿的说道:“先不回家,你们和我一起这就去索额图家,找伍次友那伪君子算帐去!”

同类推荐
  • 龙在乾

    龙在乾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龙乾,今年31岁,AH人士,毕业于BJ大学历史系,酷爱古代历史与文学,在大学期间拿到过双学位,不过为人清冷,性格内向,朋友不多。虽“年事已高”,但至今单身。一心投入研究的他莫明其妙的他来到了大乾王朝,并成为皇室的一员……他发现,大乾是另一个平行时空,在历史上和明朝差不多。拥有现代思想的他将怎样夺得皇位?怎样统一国家?怎样征服世界改变未来?怎样携红颜笑傲江湖?敬请期待……
  • 中华上下五千年8

    中华上下五千年8

    《中华上下五千年》记述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中华民国成立的历史进程,对历代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都做了详细、准确的介绍,以便读者能够有效、快捷地了解更多、更确凿的历史资料,而且全书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是一部特别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是帮助他们了解祖国历史文化的最佳版本。
  • 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我的1894之甲午风云

    一个在读大学生,意外穿越到了清末年间,该怎样去面对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以及北洋舰队的命运会怎样?《马关条约》还会不会签订?割地赔款是否还在继续?主角怎样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份上苍的眷顾,去洗雪百年屈辱。甲午之耻,永不能忘!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
  • 航海三国

    航海三国

    【欢迎大家报名加入玄羽军(见置顶贴),共建航海世纪。】读者交流群:45458820最近因考试及构思修改的事情耽误了更新,致歉。原本是想摒弃穿越,走虚构的套路,但似乎读者很不习惯,所以,准备套上穿越的外套(仍然和一般的穿越不一样,实在受不了现在许多莫名其妙的穿越),然后构架一个世界。总之,为了获得读者的支持,在下定将绞尽脑汁更新出新的内容。本来是准备下本书用的开局创意,现在只能是拿出来用了。
  • 大明之光

    大明之光

    在大明王朝即将陷入黑暗的乱世之际,宋毅来了,就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添加了一道耀世之光。大明之光书友群:482986548.欢迎观看本书的朋友们进入。
热门推荐
  • 妃倾天下:傻王爷的俏王妃

    妃倾天下:傻王爷的俏王妃

    〖免费——点击阅读〗“为什么要骗我?信不信我割了你!!!”“割了本王?王妃,你舍得么?”某男一脸无辜。“……”[FS群:573034897]
  • 大唐神仙

    大唐神仙

    一位爱国神偷自国外偷回国宝,却被国外杀手追杀身亡,临死前将国宝交给了一位图书馆员工商清逸,哪知被杀手一枪爆头,身死穿越,其灵魂带着图书馆来到了武德九年……
  • i爱的彼岸

    i爱的彼岸

    左岸箫笙,悠悠爱;右岸易生,萧清歌。他和她缘分未尽,在四年后相见,他们会诠释出怎样的完美人生..........
  • 俯仰之间

    俯仰之间

    平淡如水的一个小故事,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什么虐恋情深
  • 现实中的硬道理

    现实中的硬道理

    看不到目标比其它困难更容易使人放弃,人往往会因为缺少理想而停滞不前。为自己对立一个目标,并努力实现它,否则精力就会白白浪费,而最终你也将会因为虚度光阴而后悔不己。道理:没有理想的生活是可怕的,那就像航海没有指南针。生活是由很多部分组成的,等待与忍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厌倦与急进既然都不是办法,那就干脆放下思想上的包袱,去体会其中的乐趣,生命也将会因此而快乐生动。道理:生命如茶,慢慢的等,细细的品,滋味无穷。有时候,在我们的生命中需要奋斗乃至挣扎,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毫无畏惧地生活,直面所有障碍和困境,并充满信心地克服,才是真正的强者。道理:生命中的障碍造就了坚强。
  • 女娲部队之铁血凤凰

    女娲部队之铁血凤凰

    一个神秘的军方部队,一个特别的行动小组,一群巾帼不让须眉的铁血凤凰,在保卫国家中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牺牲。面对邪恶的敌人,面对无耻的恶魔,她们挺身而出,在正义与邪恶的背后默默的付出,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生活点滴不再属于个人,女人已不能诠释她们,战士也显得苍白无力。她们是一群军魂,国之骄傲。
  • 欧洲战史

    欧洲战史

    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军事与政治向来是相伴相随的,军事历史是政治历史的演绎,也是政治历史发展的高潮。任何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的开始与终极,都是伴随着军事战争的开始或终极。军事历史使政治历史更加集中清晰,更加丰富与生动。我们要了解历史发展的概貌,首先就要了解军事历史发展的脉络。
  • 从末世到现在

    从末世到现在

    一个人,如果每日都和普通人一样,和普通人有什么不同?她一颗热血的心无法释放。她渴望真正的自由的心在逐渐回归平静。被淹没,被拘束。真实的灾难发生在她身边,她才知道,自由,是要用命来拥有的。重回到和平的现代,她才知道平凡是她所渴望的。..................................................................................................就是一个女的从末世回到了以前的生活,努力阻止末世,而放弃了她以前想要拥有的自由。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青少年犯罪预防一本通

    青少年犯罪预防一本通

    本书将整个青少年犯罪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青少年犯罪学的一般性问题,包括青少年犯罪的概念、青少年犯罪学的定位、青少年犯罪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等问题。第二部分现象论,主要从青少年犯罪的本体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犯罪的概况、发展变化,并对青少年犯罪及犯罪人的类型进行研究,使我们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能够更为清晰地了解青少年犯罪现象。第三部分原因论,注重介绍青少年犯罪原因的重要观点和学说,并进而地青少年犯罪原因的系统性、复杂性,进行宏观和微观的分析。青少年犯罪原因论是青少年犯罪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只有在正确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发生机制前提下,才能够提出科学理性的预防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