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13300000003

第3章 茶史(2)

概括而言,唐朝是一个主要以僧人、道士和文人为主流支柱的茶社会。而到了宋朝,品茶人群在纵向上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一方面,出现了宫廷茶文化,使得饮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引人入胜;而另一方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市井茶文化以及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也让茶在历史的洪流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有人曾说过,真正的艺术,是集阳春白雪般高雅与下里巴人般通俗于一体的。高高在上,则少有听众,没有共享的美好;而下流恶俗,则又让人躲之不及。

而茶,这样一种饮品,在上升为一种文化的过程中,无疑是比较成功的。既没有忘本,丢掉泥土的本色;又完美变身,跻身成为了人们竞相品赏的对象。

如果说唐朝给了茶登上大众舞台的机会,那么宋朝,无疑是一个让茶斐然中外的时代。在经历了唐朝茶业与茶文化启蒙发展阶段,宋朝成为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丰富多彩的民间饮茶方式,更是让中华民族的茶文化绚烂夺目。

斗茶

比起斗茶,我们或许更熟悉古时候人们“斗蛐蛐”或者“斗鸡”之类的消遣活动,那么斗茶也是赌博的一种形式吗?或许相比赌博二字,将之比喻成一种竞技比赛更贴切吧。

在宋朝,随着饮茶的普及,关于茶的活动也日渐丰富起来,人们不再安逸于闲坐在一起无所事事地品茶,为了避免单调无趣,民间开始兴起了斗茶的风气。

“斗茶”也称“茗战”,比的既有茶质,又有茶艺。而用来决定胜负的标准共有两条,一是“汤色”,二是“汤花”。

所谓的“汤色”,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茶汤的颜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然这孰优孰劣,也是有公认的评比标准的。标准非常之简单,那就是茶汤的颜色以纯白色为最上,其他的颜色则不正。

制订这样的条文也是相当有讲究、有根据的。如果茶汤呈现出的是纯白色,那就说明茶叶的采摘、加工,都是恰到好处。如果颜色偏青,说明在加工时火候不足;相反,如果偏灰,就是过火。如果偏黄,那么则是茶叶的采制出了问题。

所谓“汤花”,则是指茶汤倒进茶盏之中在表面上泛起的泡沫。汤花讲究匀称,在汤花散尽之后,水痕出现得越晚越好。这样的场景是不是让人联想到了奥运场上的跳水比赛了呢?正如赛场上的得分技巧,是进水面积越小越好,而如果想要在斗茶中获胜,就必须把茶末研磨得非常细腻,同时在注水点汤的时候,力道要把握好,不温不火。汤花的最佳效果是,汤花出现之后,久久不散,而且汤花紧紧咬住茶盏的边缘,但是绝不流溢,这就叫做“咬盏”。如果汤花很快散开,或者流溢出来,那就对不起了,请参赛者收拾好东西明年再来了。

分茶

而说到分茶,有点儿类似于我们今天看到的沙画,也跟现代酒吧里表演的花式调酒很是相像,看来艺术的世界的确是相通的。

分茶,又被人称之为“茶百戏”,是一种很需要技艺的游戏。

分茶技艺高超的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出许多绮丽美妙、富于变化的图案来,让观赏的人可以从图案的变化中得到赏心悦目的乐趣。

酷爱分茶的蔡襄就曾在他的著作《茶录》中提出了几点经验,供喜好分茶的人参考琢磨。

他说,要分出一盏好茶,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就是要严格地挑选茶叶,茶以青白色为好,黄白色为差;以自然芬芳者为好,添加香料者为差。其次为了防止团茶在存放时吸潮而影响品质,在饮用前还要进行炙烤以激发其香气。而碾罗则是冲泡末茶的特殊要求,在操作时也要讲究技巧,先用纸将茶裹紧捣碎,然后熟碾并细细筛滤。最后是点汤,要注意控制茶汤与茶末的比例,以及投茶与注水的先后顺序,烧水的温度、茶具的质地和颜色以及手法等也有诸多讲究和技巧,如此才能分出一盏美茶。

作为一种趣味性十足的游戏,分茶还可以寄托文人的闲情雅兴,培养艺术创作的灵感,是一种精致的技巧。

点茶

宋朝,饮茶方式逐渐发生了新的变化,煎茶法由于繁琐复杂而开始走下坡路,新兴的点茶发展成为时尚。当时的茶学家蔡襄所著的《茶录》为点茶茶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点茶茶艺于唐朝末期出现,到北宋时期逐渐发展成熟,北宋后期至明朝前期达到鼎盛,明朝后期走向衰亡,在茶史中持续存在了约600余年。

点茶法主要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和习茶5个环节。在点茶时先将饼茶碾成末,放在碗中待用;烧水时要注意调整炭火,调炭时有“三炭”之说,即底火、初炭(第一次添炭)和后炭(第二次添炭);待水初沸时立即离火,冲点碗中的茶末,同时搅拌均匀,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即可饮用。

点茶法风行宋元时期,多愁善感的宋朝文人,自然也少不了要来凑一凑热闹了。

北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诗有“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北宋苏轼《试院煎茶》诗有“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蒙茸出磨细珠落,眩转绕瓯飞雪轻”。

北宋苏辙《宋城宰韩文惠日铸茶》诗有“磨转春雷飞白雪,瓯倾锡水散凝酥”。

南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有“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宋释惠洪《无学点茶乞茶》诗有“银瓶瑟瑟过风雨,渐觉羊肠挽声变。盏深扣之看浮乳,点茶三昧须饶汝”。

北宋黄庭坚《满庭芳》词有“碾深罗细,琼蕊冷生烟”,“银瓶蟹眼,惊鹭涛翻”。

宫廷绣茶

宋朝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宫廷风俗的影响密不可分。所以即使是民间饮茶,当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或是形式内容,都带有明显的贵族色彩。而茶文化在这种高雅的文化范畴内,得到了丰富全面的发展。

在当时担任福建转运使的蔡襄的努力下,宋代贡茶不仅在制作上更加精良细致,品质也较之前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而提及后来由蔡襄亲自研制出的小龙凤团茶时,著名诗人欧阳修更是用“价值黄金二两”高度评价了此茶的珍贵。真可谓是“黄金易得,香茗难求”。

而这种新型的小龙凤团茶,不仅得到了欧阳修的肯定,更是让当时的皇帝宋仁宗青睐有加。即使是对很多劳苦功高的近臣,宋仁宗也绝不轻易地赐予此茶。只有在每年年底的南郊大礼祭祀天地的时候,在中枢密院任职的几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

但是这样珍贵的小小龙凤团茶,大臣们哪里舍得自己享用啊,一般都是用来孝敬自己的父母或者用来转赠好友。

而这种茶,由于在皇帝赏赐给大臣之前,都要将宫女用金箔剪成的龙凤花草图案先贴在上面,所以又得名“宫廷绣茶”。“绣茶”是宫廷内的高标准高规格物品,当然不是一般人能轻易看到的。

与唐代茶学相比,宋代茶学更注重的是深度。与此同时,茶文化在这种高雅的范畴内,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发展。

文人眼中的宋茶

五代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有“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偻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有“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苏辙《和子瞻煎茶》诗有“铜铛得火蚯蚓叫,匙脚旋转秋萤火”。

北宋黄庭坚《奉同六舅尚书咏茶碾煎茶三药》诗有“冈炉小鼎不须催,鱼眼长随蟹眼来”。

南宋陆游《郊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有“午枕初回梦碟度,红丝小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

香飘巷陌,福泽万家:盛于明清

唐朝时期,人们喝茶的方式主要是煎茶,而到了宋元时期,则又以点茶为主。而我们现代人比较常见的泡茶之法,却是在明清时期才逐渐开始流行的。

据史书记载,其实早在唐代,泡茶法就已经出现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没有传播开来。直到改朝换代,朱元璋做了皇帝,罢免了贡团饼茶,才使得散茶逐渐为人们所青睐,茶风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泡茶法开始替代煎茶和点茶法,成为了人们喝茶方式的主流。

明代的陈师曾经在著作《茶考》中这样记载:“置茶于瓯、盏之中,用沸水冲泡,明时称撮泡。”

民国时期的幽默大师林语堂是闽南漳州人,从小就深受闽南功夫茶的熏陶喜茶、爱茶,更好品茶。他有一段喝茶“三泡”说相当地风趣:严格地论起来,茶在第二泡时为最妙。第一泡譬如一个十二三岁的幼女,第二泡为年龄恰当的十六岁女郎,而第三泡则是少妇了。

当然,英雄总是所见略同,在品茶的心得上也不例外。早在明代也有一位爱茶的学者许次纾曾有过类似的“三泡”之说。他在《茶趣》中说:“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让古今文人们都钟情的泡茶法,跟我们平日里随性的饮用,到底能够差上多少呢?

泡茶法的演变

传统泡法遵循的原则就是简单二字,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约束,十分适合大众饮用,所以流传地也最为广泛。

传统泡法主要分为八个步骤。

首先需要烫壶,此时要将沸水冲入壶中,一直到满了为止。

然后就是倒水,需要将壶内的水倒出来,放到茶船中。

接着就是最有特色的环节——置茶了,要将一个茶漏斗放在壶口的位置,然后用茶匙将茶慢慢地拨入壶中。

放好茶后,就可以注水了,将烧好的水倒入壶中,一直到泡沫溢出壶口为宜。

倒茶也很有讲究,拿壶的人要先提壶沿着茶船逆行转圈,意在刮去壶底的水滴。因为一般的茶壶都是红色的,而且刚从茶池中拎出来的时候热气腾腾,就仿佛是三国时的关公威风凛凛,所以又称作是“关公巡城”。此时还要注意磨壶时的方向,一般在欢迎喝茶的时候要逆时针方向磨,而送客时则要往顺时针方向磨。当然这是指大多数人用右手执壶,如果是左手,则正好相反。

然后是分茶,将茶中的茶汤均匀地倒到各个茶杯之中,七分满为好。

接着就有专门的人为客人一一将茶奉上,当然好友相聚的时候就比较自由了,可以随便自己取饮。

一壶茶喝完后,还要记得用渣匙将壶中的茶渣清理干净。当然洗杯洗壶的步骤也是最后必需的一个步骤,这样以备下次再用。

这种传统的泡茶方法,流传至今,仍然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现今流行于闵、粤、台等地区的“功夫茶”就是典型的壶泡法。

泡茶的几个误区

众所周知,茶叶是有益于身体的健康饮品,因此它还被人称作“康乐饮料”之王。但是并不是所有人的饮茶方式都科学正确。对照下面罗列的几种做法,可以看看自己平时做得对不对。

用保温杯泡茶

在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都喜欢手捧一个保温杯,沏茶喝水,其实这样是不合适的。

沏茶最适合的器皿是陶瓷壶杯,如果用保温杯泡茶,长时间的高温就会使得茶叶中的一部分芳香油逸出,香味减少;同时浸出的鞣酸和茶碱也会增多,使茶水过浓,增加了苦涩味;并且在水温70度以上时,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D等,也会受到相当大的损失。

不用沸水泡茶

虽然我们说在水温过高的情况下,茶叶会损失一定的营养,但是科研人员经过试验发现,在冲水的过程中,沸水的温度并不会大量破坏维生素。所以为了能让人更快地享受到茶的美妙,合理而科学的冲泡方法是第一道茶汤用沸水,时间以5~10分钟为宜。

泡茶时间过长

一般情况下,茶叶以浸泡4~6分钟后饮用为最佳,此时80%的可溶性营养物质都已经浸泡出来。而时间太长,就会使茶水增加苦涩味。而一些人在冬天,将茶水放在暖水瓶中,或者在炉灶上长时间保温,则容易使茶水发生很多的化学变化,不宜再继续饮用。

咀嚼泡过的茶叶

很多人在喝茶之后还有个习惯,就是把茶叶咀嚼之后咽下。认为这样既不浪费,还能将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彻底。但是有实验证明,已经冲泡过的茶叶中,是含有一定量的致癌物质的,所以我们不提倡饮茶之后,还继续“吃茶”。

习惯泡浓茶

泡一杯浓度适中的茶水,一般只需要10克左右的茶叶,这已经足够。但是喜欢熬夜的一些朋友就比较喜欢泡浓茶。但是茶水太浓,会浸出过多的咖啡因和鞣酸,对人的肠胃刺激性太大。所以肠胃不好的朋友还是少饮浓茶为宜。

茶是众人皆知的健康饮品,但是再健康的东西,我们都应该酌情量用。如果方法不对,不但起不了保健作用,反而会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一定的损害。所以,爱茶的朋友们,一定要用恰当的方法饮茶。

清朝茶商

至清朝年间,茶叶仍然属于政府垄断的紧俏商品,一般的商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不能随意贩运。所以在清朝,茶叶就大抵可以分为“官茶”和“商茶”两大类。

“官茶”,似乎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了如今很多商品的广告词,类似什么“国宴专用”。

面对质量多于地位的另类诱惑,普通百姓当然都心驰神往,可是面对现实难免又只能望而兴叹。而另一些稍有些物质基础或者社会地位的人,则更是将能够品尝到官茶,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

而“商茶”的买卖交易,则多为茶行商人代理收购销售。自从康熙中期,开海禁的法令颁布实施之后,清代对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茶叶的外销也日趋增加。于是,那些经营官茶的茶商开始逐渐黯淡了曾经颐指气使的光芒,而自由灵活的商茶客贩,则越来越盛行。自此,茶叶也开始扩散到全世界人们的生活圈子之中。

全民皆迷茶

在明清时期,从皇宫显贵到平民百姓全国上下几乎所有人都在饮茶。

清朝的大部分官员是游牧民族出身,平常喜好肉类食品,而茶能够戒除食物中的油腻。因此,当时的茶,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方赠予西方的最好礼物:茶的传播史

目前,我国茶叶已畅销世界五大洲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引进了中国的茶籽、茶树,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有饮茶习俗。中国近年来的茶叶年产量达50多万吨,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用于出口。

有学者曾经说过,文字的演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社会生活的演变。而作为广受人们青睐的传世饮品,茶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读音,也和历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广东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港口,茶叶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广东话里,茶读“cha”,因此,经广东传到中东,再由中东传至东欧各个国家,这一沿线上的很多国家都把中国茶念做“cha”。

而英国以及荷兰等国大都是在福建的福州、厦门进行茶叶贸易,然后再将茶带到了西欧各国,所以这些地方就随着浓重的福建方言把茶称之为“tai”。

俄罗斯人则是从内陆港口汉口开始进口中国的茶叶,于是将茶又读作“chai”。

茶从中国传播到世界诸国,普遍通过以下三种渠道:

由僧侣和使臣们,将茶叶带进周边地区;

在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中,宝贵的茶叶成为赠送的礼品;通过贸易商务,将茶叶销往国外。

茶在美国

美国人留给东方人的印象,一向都是Open的,即开放、不拘小节。他们的这种脾气性格似乎与品茶这样一种需要细细品味的活动格格不入。

同类推荐
  • 爱恨交织话烟草

    爱恨交织话烟草

    该书从烟草史话、烟识讲坛、烟标欣赏、烟具大观、烟的礼俗、烟与名人、烟与健康、烟闻轶事及烟品收藏九个方面对烟草进行了全面阐述,对大家正确认识烟草,安全吸烟,提高健康水平都是很有必要的。
  •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Ⅲ):天地经法探由来

    人类对时间与空间的探索由来已久,那些地球上的自然奇迹和地球之外的星辰,都给了人类无限的探索空间。是谁提出了北斗七星呢?又是谁第一个提出一年365天呢?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知识、精炼的文字,为你讲述天文经法知识,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沉醉于历史的海洋,享受丰盛的知识快餐。
  • 山水佳迹对联(上)

    山水佳迹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地方的关于山、水的对联,如“双剑峰瀑布(庐山)”、“普照寺筛月亭(泰山)”、“萍河(徐水)”、“秦淮河(南京)”等等。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文学文献(兰州历史文化)

    《兰州历史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全景展示了兰州的历史与文化全貌。“历史沿革”生动介绍了兰州如何从远古蛮荒时代发展成为雄居大河之滨的“黄河之都”
热门推荐
  • 相宝

    相宝

    既然有机会重来一遍,既然已经抢了别人的身躯,那么,就不在乎再多抢点!文玩、玉器、字画、陶瓷、青铜器……还有那些未曾发掘的宝藏……不管你是谁的,从今以后,就是我的!
  • 异界之神启录

    异界之神启录

    悲剧又带有喜感的穿越到异界大陆之后,羌柳这个悲剧男如何逆袭他的悲剧又带有喜感的命运呢?
  • 网游破晓

    网游破晓

    新手-破者-破王-破帝-破道-破尊-破圣-破仙-破神-破晓,10个阶层。力量—泰坦族、敏捷—精灵族、精力—控法族、综合—战神族,4个种族。战士、弓箭手、刺客、驯兽师、法师、召唤师,6个职业。青龙城、白虎城、朱雀城、玄武城,4大主城。
  • 一锅麻辣烫

    一锅麻辣烫

    媒体制作人李国沪为制作一档全新的真人秀节目,让三名性格迥异的男女住在同一屋檐下,随着拍摄进度的推进,三名主角矛盾凸现,正当三人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 tfboys的野蛮经纪人

    tfboys的野蛮经纪人

    tfboys的经纪人娇娇姐辞职了,tfboys很伤心,这时的慕沁雨正好再找工作,不知怎么的阴差阳错的成了tfboys的经纪人,之后又会发生增氧的事呢?四叶草们点进来~~~O(∩_∩)O~
  • 白添

    白添

    我是白添,从小只能在医院存活,生长于社会边缘,生活的哲思颠覆三观。人性的纯良、正恶,亲情、友情、爱情的思考,在我的世界,呈现异样景致。医生说我只能活到20岁。今年,已然十八。
  • 武圣

    武圣

    一个资质平平的世家子弟,被人算计却得‘大自在天’传承,从此开始了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与人战,与妖战,与魔战,无所不战!战战战!唯战是存!
  • 上仙请走开

    上仙请走开

    身为狐族的唯一女王竟然被一个上仙嫌弃了?我说:冷言大仙你不是冷血无情吗?冷言:....
  • 绝版小人

    绝版小人

    帝王得道,鸡犬升天;小人得道,天地不宁!一场彪悍到爆的修仙之旅……强者逝去,大战开启,乱世来了,机会来了,为了那些令人眼红的灵矿、功法、神器。躲在人群后的韩拂衣摸索着脸上的十字伤疤,嘴角邪笑着,把玩起滴血的死神镰刀。有些人一定会站在世界之巅!
  • 十亿死亡游戏

    十亿死亡游戏

    你听说过死亡游戏吗?那是一个披着生存游戏的皮让你与死神近距离接触的游戏。你为十亿元而心动吗?如果成功闯过一百个关卡,你就能得到它。你因为什么参加这个游戏?金钱、梦想、受人胁迫,还是爱情?如果告诉你,需要背负友人或是恋人的死亡才能在游戏里继续走下去,你会后悔吗?但是,你也可以把这当做一场人生冒险,体验丛林、沙漠、雪山、深海、峡谷等各色风情。同样,你也能在这场生死游戏里收获爱情和友情。那么,最后站在出口的人,有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