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87500000006

第6章 中国著名瓷器(1)

(一)东晋越窑青瓷点彩鸡首壶

此器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高20.3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2.2厘米。盘口,细颈,斜肩,球腹,平底内凹。肩部有对称的双系:一端饰鸡首,高冠,喙作圆管形,与器身不通;另一端为弧形鋬。此器口沿饰有五个褐色点彩,打破了青瓷的单色格调。

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是青瓷,器表涂一层薄薄的青釉。秦汉两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瓷器生产出现了新的局面。在长期制陶实践中,对原料的选择、坯泥的淘洗、器物的成型和施釉,直至烧窑等技术都有明显的改进和提高,终于烧成了成熟的青瓷。

浙江越窑青瓷历史最为悠久,东汉时期中国最早的瓷器就是在越窑创烧成功的。

浙江越窑烧成了成熟的青瓷,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随后一千多年的历史时期,越窑一直居于瓷器生产的领先地位。

越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我国众多瓷窑和韩国、日本的制瓷业都深受越窑的影响。现在,一些日本学者还把浙江慈溪上林湖奉为青瓷的圣地。

东晋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出现了空前的城市繁荣。社会上对瓷器的需求量进一步增加,南方青瓷造型趋向简朴,装饰减少,有些器物只装饰简单的褐色斑点。

西晋的制瓷技术十分精巧,既实用又美观,青瓷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的酒器、餐具和卫生用具等各个方面。

东晋中期以后,越窑青瓷多为日常用具,如盆、钵、盘、碗、壶、烛台、灯、砚等,造型趋向简朴,装饰简练,以实用为主。

(二)唐瓜棱纹黑釉瓷执壶

此壶1984年出土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遗址,现藏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此壶高25.5厘米,小口,长颈,短流,壶腹呈瓜棱状,饼足,足底内凹。褐胎黑釉,近足处光素无釉。

耀州窑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铜川一带,始烧于唐代,北宋时期达到鼎盛,曾烧制过贡瓷。耀州窑瓷器的胎质和釉色变化较大,唐时胎骨多呈深灰色,少数为灰、黄或灰黄混杂色,以烧黑釉瓷器为主,有黑釉杯和黑釉执壶等。

这件耀州窑出土的瓜棱纹黑釉瓷执壶是唐代耀州窑的代表之作。青釉含铁量在1%—3%左右,高了会变成黑瓷,低了就烧成白瓷了。

耀州窑的烧造工艺和装饰技法对全国各地的影响较大,除陕西境内大批窑仿烧外,其技艺还传到河南省、广东省和广西省,形成了以陕西窑为首的一个庞大的窑系。

(三)唐花瓷腰鼓

此器长58.9厘米,鼓径22.2厘米。此器广口,纤腰,鼓身凸起七道弦纹。通体涂以花釉,在漆黑匀净的釉面上涂上蓝白色斑点,犹如黑缎上的彩饰,十分美观。

腰鼓由西域传入中原后,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不仅被收进唐乐,还被瓷工用瓷土烧制鼓腔,别具特色。河南省鲁山窑在唐代烧制大量花釉瓷器,尤以腰鼓最为有名。

此鼓硕大,造型规整,线条柔和,纹饰奔放,通体漆黑明亮的黑釉与变幻多姿的月白色釉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水墨画,是唐代瓷器的传世珍品。

白瓷的烧制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隋文帝统一中国后,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成功地完成了白瓷的烧制,使中国瓷器由青瓷发展到白瓷阶段,为以后彩瓷的出现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唐高祖李渊建立了繁荣昌盛的大帝国,瓷器远销国外。当时,邢窑白瓷与越窑青瓷分别代表了南北两大瓷窑系统。邢窑白瓷坚硬精致,洁白如雪。在它的影响下,河南禹县、郏县、鲁山等地区的瓷窑烧制出一种黑瓷地上带乳白色、中间用蓝色针状斑块装饰的花瓷。这一新兴品种为后来钧窑窑变釉的烧制打下了基础。

(四)宋繁昌窑青白瓷注子

此器高20厘米,盖高6厘米,底(外径)8.5厘米,壁厚3毫米左右。胎色纯白,无纹饰,淘炼精细。釉色白中闪青黄色,釉面晶莹光润,并有浅绿积釉。外壁有明显旋削痕迹,器盖内壁及器底旋纹更为明显。平底内凹,器物足内无釉。

繁昌窑在今安徽省繁昌县,始烧于宋代。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繁昌柯家冲发现青白瓷窑址11处,70年代后期又有新的发现。出土的瓷器瓷胎较薄,釉色光润,大多无纹饰。

安徽等地宋墓出土的青白瓷有的来自景德镇,有的来自繁昌窑。景德镇在宋代以前烧制的是青瓷和白瓷,但在北宋以后,景德镇和繁昌一样走上了创新之路,烧制出一种青白瓷,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对我国后来瓷器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件瓷器是繁昌窑的代表作。

(五)宋磁州窑白地黑花小口瓶

此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高35厘米,口径5厘米,足径11厘米。小口外撇,短颈,丰肩,鼓腹,平底。颈部饰黑彩,瓶身白地饰黑花纹,纹饰洒脱奔放,给人以自由质朴的美感。白釉黑花纹又称白釉釉下黑彩,是宋代中国北方地区磁州窑系一种有代表性的装饰方法,先在坯胎上涂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再用毛笔蘸黑彩绘上纹饰,然后涂一层薄而透明的玻璃釉。入窑烧成瓷器后,十分美观。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著名的民间瓷窑,在河北省邯郸地区磁县的观台镇与彭城镇一带。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于南宋、辽、金、元、明、清各朝一直烧制,历史悠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磁州窑瓷器风格独特,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继承了唐代南北民窑的特点,又融入本地特色,在风格上精细与粗犷兼有,豪放与工致并存,更具民间情趣,别开生面,颇具北方特色,与同时期的五大名窑有很多不同之处。

磁州窑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黑白对比强烈,图案极其醒目。

磁州窑通过刻、划、剔、填彩,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技法以图案形式巧妙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开创了我国瓷器绘画装饰的新途径,为宋以后景德镇青花及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宋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此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器高32.6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21厘米。此尊造型仿古代青铜器式样,喇叭形口,扁鼓形腹,圈足外撇。颈、腹、足的四面均塑有条形方棱,俗称“出戟”。通体涂月白色釉,釉内气泡密集,釉面有棕眼。器身边棱处因高温烧成时釉层熔化垂流,致使釉层变薄,映现出胎骨的黄褐色。圈足内壁刻一“三”字。

此尊风格古朴庄重,是宋代宫廷摆件。

传世钧窑器物的底部多刻有“一”到“十”不同的数目字,数字越小,器形越大。

在宋代钧窑瓷器中,以各式花盆和花盆托最为多见,但出戟尊较少,目前全世界所见仅十件左右,如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宋钧窑丁香紫釉出戟尊”。

钧窑分为官钧窑、民钧窑两种。官钧窑是宋徽宗年间继汝窑之后建立的第二座官窑,广泛分布于河南禹县,禹县时称钧州,故名钧窑。钧窑以八卦洞窑和钧台窑最为有名,烧制各种皇家用瓷。钧瓷经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涂釉再烧。

钧瓷的釉色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堪称一绝。这是因为钧窑在配料中掺入铜造成的艺术效果,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因钧瓷釉层厚,在烧制过程中,釉料自然流淌以填补裂纹,出窑后形成有规则的流动线条,类似蚯蚓在泥土中爬行的痕迹,称为“蚯蚓走泥纹”。钧窑瓷器主要供北宋末年“花石纲”之需,以花盆最为出色。

(七)宋定窑白釉刻花直颈瓶

此器高22厘米,口径5.5厘米,足径6.4厘米。平口外折,颈部细长,圆腹,高圈足外撇,腹部刻螭龙穿花纹饰。此瓶造型优美,胎体洁白,螭龙矫健生动,刀工遒劲有力,线条自然清晰,为定窑瓷器中之精品。

定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此地在宋代属定州,故名定窑。定窑创于唐代,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瓷器,分别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器型在唐代以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也生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定窑瓷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叠压复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

定窑瓷器纹样装饰丰富多彩,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

定窑原为民窑,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其后各地纷纷仿制。

芒口俗称毛边,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出的胎骨。这是定窑历史上所形成的一种工艺特征。开始时,定瓷芒口曾引起皇室及社会消费者的非议,但定窑人并未因此而改变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的工艺成果,而是在芒口上镶金、镶银、镶铜,然后再次投入市场,并重入皇家,终于受到了皇家的珍视,称其为“金装定器”。

芒口生产十分考究,并非随意去掉一圈釉了事,而是内宽外窄,阳宽阴窄。按器皿大小而定,阳面刮去2—4毫米,阴面刮去1—2毫米。芒口同器物上的刀线产生一样,要求自然顺畅。芒口的处理效果反映工匠的工艺水平。

(八)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大罐

此器高27.5厘米,直径33厘米。唇口稍厚,肩丰圆,短直颈,素底,宽圈足。此器颈部绘饰波浪纹,肩上则为缠枝牡丹纹;腹部以浓艳的钴蓝描绘鬼谷子下山的情景:鬼谷子乘坐在由一虎一豹拉的双轮车上,行至溪涧板桥边,跟随两个步卒,一少年将军骑马配弓,英气勃发,纵马而行,右手持一写有“鬼谷”二字的旌旗。隔着山石可见一位身着宋代朝服头戴朝冠的文官骑马回首顾盼,左手持笏;罐身近底处绘内含吉祥纹的莲瓣纹。罐腹图画里的故事源自《战国策》,表现的是鬼谷子下山去救弟子孙膑的情景。

青花是瓷器釉下彩装饰手法之一,又名“釉下蓝”“釉里青”“白釉蓝花”。主要使用青花作为装饰手法的瓷器称青花瓷,也简称青花。烧制前先在瓷坯上用钴料描绘纹饰,再上无色透明釉,然后用1200℃以上高温还原焰烧成。青花瓷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原始青花瓷于唐宋时期已经出现,成熟的青花瓷出自元代景德镇湖田窑,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镇墓器等。

景德镇坐落在黄山、怀玉山余脉与鄱阳湖平原的过渡地带,是中外著名的瓷都。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因镇内所烧制的青白瓷质地优良,所以皇帝用自己的年号为名,设置了景德镇,沿用至今。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已近2000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已有1600多年了。

元青花是汉族文化、波斯文化、蒙古文化的结晶。因为市场需求有增无减,元青花一再扩大生产,明清两代瓷器都是以青花为主。青花瓷有很多优点:漂亮大方,花色稳定,成品率高,工艺精湛,赏心悦目。元青花出现后,很快形成了一统江山的规模,进一步确立了景德镇的瓷都地位,七百年来岿然不动。

同类推荐
  •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石雕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戏剧入门指南

    戏剧入门指南

    知识扫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最基础的戏剧知识,比如戏剧的分类、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状况等等,也覆盖入门级的戏剧爱好者较关注的话题和存在的疑惑,比如中国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和区别,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走进剧场就更有底气了。 观剧指南:这里将提供希望亲近戏剧艺术的你最为实用的观剧攻略:从剧场礼仪到选剧宝典,从名剧团及代表作盘点到戏剧鉴赏指南……挑戏、看戏、评戏一网打尽,让你迅速进阶,姿势正确地领略戏剧的魅力。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民乐

    中国民乐

    民族乐器不仅仅是可以发出美妙声音的工具,更是每个民族的独特的文化载体,是每个民族自我表达他们与宇宙、与大处然、与他人对话的方式。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音乐艺术又是这一文化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殷商、西周的陶埙、古笛、钟磬古乐,隋唐五代的箜篌、琵琶音乐,还是明清以来的各地方乐种以及胡琴音乐等,它们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历史时期的音乐成就。中国民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珍品。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热门推荐
  • 晴天与安好

    晴天与安好

    晴天在孤儿院时认安好为弟弟,在晴天家人找到晴天时,晴天带着安好回家,在十年后,安好消失,那年安好十六岁,晴天十九岁。七年后安好回来,会发生什么呢?敬请期待哦!
  • 秦时明月之穿越千年

    秦时明月之穿越千年

    第一章;穿越千年。2014奇迹让你好看,本年度春季新书上任。《秦时明月·穿越千年》这个新年闪酷登场,穿越吧!千年———“明天就是马年的春节了,今晚除夕夜一定很热闹吧?”梁飞好奇的问。“嗯,听说今年要在我们安徽亳州地区展出秦朝时期的明月石盒。我查了一下,展出地就在我们镇的幸福街
  • 完美家乡

    完美家乡

    从小学习祖传医术,然而懂事之后却喜欢计算机,电脑在那不能玩,还不如回家种种地,养养动物,孝敬父母。不一样的种田文,带你走进一个世外桃源。
  • 狩魔空间

    狩魔空间

    当人们短暂的将目光投向星空产生迷茫时,不禁会问:生命为何而存在?难道……仅仅只是活着?活着的人,醉生梦死。死去的人,无法回答。多了一次死亡经历的杜维从新站在人生的岔路上,回味错过的人生,珍惜眼前的时机,他要寻找支撑他活下去的理由;于是他从丧尸围城中崛起,穿梭在梦中杀人的猛鬼街系列;魔幻王座前争霸,大星际时代中决战……然后…一步一步走向一个谁也不知道地方。……(在此向Z大致以敬意!)
  •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

    地藏菩萨像灵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夜铃

    夜铃

    我在一次开出租车送客到殡仪馆的途中,遇到了诡异事件开始,一连串的恐怖事件接连而至,一个个朋友离奇的死亡,让我踏上了揭秘的道路......
  • 变革力:铸就IBM百年传奇

    变革力:铸就IBM百年传奇

    《变革力:铸就IBM的百年传奇》的作者通过对IBM 100年的历史回顾,首度剖析了企业如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做强、做大、做久的八大核心变革。
  • 自强人生的五大修炼

    自强人生的五大修炼

    本书介绍做人处世、拓展人际交往、提高说话能力、追求事业发展等的学问。
  • 一分钟推理

    一分钟推理

    人的大脑就像一把刀子,你越磨砺它,它就越锋利。能让人的大脑达到这一满意效果的就是罪犯和警察之间的博弈游戏。探案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规律制约,游戏的参与者总是在制造更新更绝妙的方法,企图制服对方。书中汇集中外经典推理故事,精中选精,以新奇、精致、逻辑力强为鲜明特征,言简意赅,妙趣横生,在独飨趣味盎然的推理文字盛宴的同时,既可锻炼读者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又可满足读者的好奇之心。
  • 冷校花And酷校草

    冷校花And酷校草

    他与她,他们与她们,相遇,相恋,相爱,会发生什么样滴事呐?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