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08800000008

第8章 陈设类工艺(2)

珐琅

珐琅器的制作实际是珐琅工艺与金属工艺的复合工艺。其工艺过程是先把石英、瓷土、长石、硼砂及一些金属矿物原料粉碎,制成珐琅粉,并加以熔炼,然后涂饰于金属胎上,最后焙烧冷却。有的还需要磨光或镀金。珐琅器既有金属的坚固性,又有玻璃的光滑性、耐蚀性,既实用又美观。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珐琅器,是藏于日本正仓院的唐代银胎金掐丝珐琅镜。但此后三四百年未见其它珐琅器。元代晚期,中国珐琅器已淡化了阿拉伯文化因素的影响,日益民族化。

珐琅器根据制作方法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即内填珐琅)、画珐琅等。以胎地种类分,珐琅器一般可分金胎珐琅、铜胎珐琅、瓷胎珐琅、玻璃胎珐琅、紫砂胎珐琅等。其中,铜胎珐琅因为铜料与表面珐琅容易结合,且铜料价格相对容易接受,最为流行。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景泰蓝,其学名就是铜胎掐丝珐琅,因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6)制作最精,釉料又多为蓝色而得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主要分为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点蓝时,根据装饰需求,用小铁铲(俗称蓝枪)或玻璃管将各色釉料填在图案轮廓里,先点地,后点花,最后一次点蓝,加上亮白。点蓝和烧蓝反复进行,点一次烧一次,精品景泰蓝需反复三次以上。

由于清廷的大力提倡和扶植,清代珐琅器工艺在元、明两代的基础上发展迅速。康熙年间,清内廷设立了珐琅厂,烧造掐丝珐琅、錾胎珐琅,随后试制画珐琅获得成功。画珐琅器体小巧,釉色浓厚,类似早期的粉彩。瓷胎珐琅(即珐琅彩瓷),是在瓷胎上绘制的画珐琅,是瓷器与画珐琅工艺的完美结合。乾隆时期,画珐琅工艺十分繁荣,主要产地有内廷和广州。内廷画珐琅图案工整,画工精细,格调高雅,多用明黄色,皇家气息浓厚;广州画珐琅线条奔放,构图繁密,多用欧式大卷叶装饰,由从西方输入的珐琅釉料绘制而成,釉色鲜艳明快。此时,出现了结合珐琅、玉石、水晶、玛瑙、瓷等与绘画、书法艺术而成的鼻烟壶,样式众多,制作精致,还出现了欧洲妇婴或西式阁楼等西方题材,为前朝所未见。

竹木牙角器

竹刻

竹刻又称竹雕,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或文字,或用竹根雕刻而成的各种陈设摆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现存较早的竹刻实物是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彩漆竹勺。该竹勺以龙纹和编辫纹为饰,并采用浮雕、透雕两种技法,制作精美,十分珍贵。

明代中期以后,竹刻发展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最开始,仅是少数文化水平较高的艺人致力于竹刻。由于竹材价低易得,或父子相传,或师徒相授,或私自仿效,从事此种雕刻的人逐渐增加,形成竹刻专业,并有大量作品传世。竹节雕是竹刻中的代表品种,传世较多。其工艺是先将竹节制成臂搁、笔筒、香筒、茶叶筒等器物,然后在上面作深浅浮雕或镂空雕等雕刻,最终获得精美绝伦的艺术效果。明清的许多竹刻名家都兼工书画,以竹的青皮作为图纸,以书画艺术充实竹刻的题材、技法,从而使竹刻具有书画笔墨的神韵。

明嘉靖(1522—1566)之后,竹刻工艺发展迅速,竹刻名家纷纷涌现,但大部分竹刻高士都集中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和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嘉定派竹刻以擅长诗文书画的朱鹤、朱缨、朱稚征祖孙三人最为著名,人称“嘉定三朱”,他们以深刻和透雕见长,形成了“高、深、透”的风格。其创始人朱鹤,善书画,通古篆,常将笔法运用于刀法之中,推动了高浮雕竹刻技法的发展。金陵派竹刻的创始人是濮澄,其工艺以浅刻、简刻为主要特征,虽雕镂不深,却层次不减;擅长利用盘根错节的竹根,随形施刻,自然成器。金陵派还擅长竹雕书法,作品富有浓郁的文人气息。

竹刻的工艺主要有留青、贴黄、圆雕、镶嵌。

留青始于唐代,即保留竹子青色的表皮作为图案,刮去图案之外的表皮露出淡黄色的竹肌作地。竹材干后,表皮由青转淡黄,此后变化不大,但是竹肌则由淡黄而深黄,由深黄而红紫,色泽逐渐深沉而终似琥珀,经常抚玩则光滑如脂,温润如玉。随着时间推移,表皮和竹肌的色泽差异越来越显著,图案亦日益清晰。

竹黄即竹子浅黄色的内皮,色泽光润,类似象牙,又有“文竹”、“反黄”、“翻黄”之称。贴黄工艺以大型的南竹为材料,将新鲜的竹黄片经水煮、晾干、压平等工序后,贴于各种形状的器物表面。器物通常以木做胎,色泽与竹黄近似、质地细腻的黄杨木是做胎的上等原料。由于装饰纹样的需要,有的还要贴两至三层竹黄,使各种纹饰达到衔接紧密、宛若天成的效果。贴黄工艺盛行于清代,清中期以来,江苏嘉定、浙江黄岩、湖南邵阳、四川江安、福建上杭均以制作贴黄著称。

圆雕则多取竹根为材,根据竹的自然形状进行构思和设计,略施雕镂,使之成为或巧妙或古朴或精致的陈设品。工艺最有名的要数清代嘉定地区的竹刻世家封氏家族。他们继承了朱氏刻竹中的圆雕技艺,以竹根为原料,摹仿现实写生,所作器物以造型新奇、神采奕奕著称。

为了增加竹木雕的层次感,可采用镶嵌工艺,将质地、色泽不同的材料通过镶嵌形成图案,还可把玉、石、竹、木、骨等多种材料镶嵌在一件作品上,形成“百宝嵌”。

木雕

中国木雕大致可分为建筑雕刻、家具雕刻、陈设工艺品雕刻三大类。木雕作为陈设、把玩的工艺品,始于宋代。在文人的介入与推崇下,把玩之风逐步兴起,及至明清两代,进入鼎盛时期。陈设工艺品是木雕工艺中的一个传统品类,可陈列、摆设于橱、窗、台、几、案、架之上。木雕还可用于装饰各种家具和其他工艺品如玉器、景泰蓝、瓷器等。

木雕遍布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有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和徽州木雕。

浙江东阳素以“雕花之乡”著称,东阳木雕大约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盛于明、清两代。东阳木雕保留了木质的原有色泽和纹理,并精细打磨,具有圆滑细腻、精美光润的特征。浮雕是东阳木雕工艺的精华,画面深度在2-5毫米之间,以刻线的力度来体现物体的主体感。东阳浮雕图案讲求“满地雕刻”,即在器物表面雕满纹饰,既密不露地,又充满立体感,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金漆木雕是广东潮州地区的特产,又称“潮州木雕”,因其表面贴金而得名。金漆木雕最初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装饰艺术,后受地方艺术特色的影响,成为一种木雕流派。潮州当地特意配置的一种漆,不仅可使金箔黏附于木上,还可起到防潮、防腐的作用。潮州木雕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清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期,技法由单层镂空发展为多层镂空,构图也由“实实相映”发展为“虚实相生”,画面由此具有了远近、大小对比强烈的艺术效果。

福建龙眼木雕以福外为中心,由建筑、家具装饰和寺庙神像的雕刻发展而来,成熟于明末竹雕壶清初。龙眼木主要产于闽南地区,质地略脆,纹理细密,色赭红。老龙眼木的树干尤其是根部,奇形怪状,是雕塑的良材。因此,树根雕刻是福州木雕的独特品种。当地木雕艺人因势度形,斧劈刀凿,将根部及其折痕疤节雕成各类人物、鸟兽形象,造型生动夸张,结构优美合理。福州木雕磨光、上漆后能呈现出古朴的铜黄或桔柚黄色泽,且永不褪色。

徽州木雕取材广泛,松、杉、樟、楠、白果等亚硬或软木材料皆可。徽州木雕虽不重材质,却追求题材内容、雕刻工艺和构图线条的完美,这在它周边地区产生了很大影响。明清时期,徽州木雕以建筑、家具装饰为主,以精美的大面积雕画著称。雕画的题材内容,大多是男耕女织、渔樵耕读,还有一些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古典小说等,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理想与追求,也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文化品位。

牙雕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先民就已经采用兽骨、兽牙、兽角等制成器物,与石器、木器、陶器并用。牙骨雕的重点材料是象牙,它纹理细密不规则,表面滑润如玉,而且硬度适中,是一种优良的天然雕刻材料。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兽面纹嵌松石象牙杯,可谓殷商牙雕的代表作。

牙雕工艺水平在宋代得到突飞猛进,其标志是由宋代皇家工艺品作坊文思院所作的透雕象牙套球“鬼工球”,球的表面刻镂有各式浮雕花纹,球内由大小数层空心球连续套成,每一层球里外都镂刻精美繁复的纹饰,玲珑空透。

明清时期,随着竹、木雕刻艺术的高度发展,象牙雕刻也得到普遍发展。加上中国与南亚、非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扩大,象牙原料被引进,牙雕工艺在明清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代,牙雕工艺以北京、扬州、广州为中心,并得到官方、民间艺人、文人雅士的多方参与,发展迅速。牙雕和其他竹、木、金、石等小型雕刻器物一起,成为珍玩、清供的陈设品。当时象牙、犀角雕刻和竹木、金石雕刻并没有严格分工,许多工艺家能够得心应手地加工各种质地的材料,例如明代的鲍天成、濮仲谦,清代的尤通、尚均等都是雕刻的多面手,由此,明清牙雕更多地吸收了其它雕刻技法的长处。清代的象牙雕刻有南北两派。南派又分江南与广东两大流派,江南派奇峭清新、气韵生动,广东派则以纤细精美为特征。北派牙雕以北京为代表,作品风格古朴典雅,常见局部加彩。

除了单线阴刻、圆雕、浮雕、微雕等雕刻艺术中的常见技法外,中国牙雕还有镂空透雕、劈丝编织、镶嵌茜色三种较为独特的工艺。

镂空透雕工艺最具代表性的,出神入化的镂空透雕象牙套球,可多至四、五十层,是中国特有的国粹。劈丝编织是利用象牙纹理细致、韧性好的特点,将象牙劈分成宽窄薄厚均匀的细薄片(称“牙丝”),再用这些牙丝精工编织成牙席、丝编宫扇、花篮、灯罩等工艺品。因为象牙只有在温润的环境中才易抽丝编织,所以劈丝编织成为地处亚热带、热带的广东派牙雕的独特技艺。镶嵌和茜色本非牙雕工艺的首创,但经牙雕艺人的融合创新,成为牙雕的特色工艺。镶嵌工艺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在雕刻好的象牙雕刻品的外壁上镶嵌色彩艳丽的其他物质;另一种是将牙片和其他如宝石、彩石等色泽鲜艳的物质一道镶嵌在设计好的图案上。茜色即染色,它既能改善单调的色彩,也可遮蔽牙、角自身的色彩缺陷。镶嵌和茜色工艺增强了牙雕制品的装饰效果,使之更加靓丽多姿、异彩纷呈。

同类推荐
  • 中华茶道(第三册)

    中华茶道(第三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书中主要内容有: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国文化和文学在荷兰的传播,中国文化在北欧的传播,易卜生在中国,意大利作家与中国文化等。
  •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 欲望

    星条旗下美国梦:财富 欲望

    本书试图从美国社会的现实、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及价值理念等方面,比较客观地反映今日美国的一些风貌。
  •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而系统、体制宏大而完备、兼具学术价值的家训,其中提出的为人处世、为文从艺、仕宦出处等思想至今仍具有借鉴意义。此书语言顺畅,运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逸事,往往从小处入手,将所阐述的道理蕴含其中,可读性很强。本书对《颜氏家训》进行编译和评析,以当代读者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编排。希望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精髓,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 祝酒辞大全

    祝酒辞大全

    本书是一部祝酒辞的选集,收入了各类祝酒辞数百篇。这些祝酒辞大多符合祝酒人的身份,符合当时的各种环境,可以作为酒宴上祝酒时的参考。作为一种酒文化,祝酒辞也有不少传统的成分,值得学习借鉴。
热门推荐
  • 我所走过的世界

    我所走过的世界

    这是一个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的记录,仅此而已。
  • 爱上吸血鬼之迷情

    爱上吸血鬼之迷情

    他,希森撒西糜该隐,黑暗的代言人,优雅的血族亲王,淡漠!占有!阴暗!诱惑!邪美宛若神魔,却高贵到残忍。他说,铫媖,你的一切都是属于我的,无论是心、身体、还是血液……他说,铫媖,永远不要逃离我,永远不要背叛我。不然……我会让你品尝到什么叫做:痛、不、欲、生!万古不灭的约定,千年传承的誓言,生生世世的诅咒……当爱到达极致,将变为致命的毁灭,它会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100美元到620亿美元

    沃伦·巴菲特曾说:“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爆发,会一直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其实,“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 麻雀案

    麻雀案

    《麻雀案》收录的作品包括:阿阔的城门、补冬、挂着落地窗帘的客厅、孩子·大海·太阳、老货仔的街、绿魂、麻雀案、人瓜之谜、女儿贼、三片绿叶、外婆祭等。
  • 九渊魔罗

    九渊魔罗

    他日我若入魔罗,悲风杀气满山河。身化魔气九千九,斩尽天兵断云流。功名利禄尘与土,大道仁义皆荒芜。少年轻狂锋芒疾,杀气森森穷九幽。男儿饮尽碗中酒,万里魔途不回头。谁唤魔罗逆天行,蛟龙出海舞狂风。******新书《鲜血染征袍》已上传!
  • 无限成神流

    无限成神流

    新人写书,不喜勿喷
  • 池渊

    池渊

    为天下之大公义,礼而不仁,振臂而寡应耶?
  • 宫廷政治(上)

    宫廷政治(上)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我的校园生活.A

    我的校园生活.A

    校园?穿越?言情?青春?玄幻?复仇?虐恋?校花?都市?...............===我的校园生活?没错,是的,你没有看错,抛弃古老的守则,创造新生的规律。这里没有嘴上的天长地久,却有行动上的终身陪伴。集多种类型于一身的小说《我的校园生活》由新生代作家--龙之雨心创作,双生对立的相反,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小说世界,据说肉麻的起鸡皮疙瘩。男主的经历其实就是作者的经历,想要了解作者么?想要看看一本不一样的小说么?那就快来点击《我的校园生活吧》
  • 红尘续弦

    红尘续弦

    传说,神仙曾经下凡。只是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前世今生,只为了看你一笑!红尘一世,繁华一生。都抵不上你的一举一动!今生,除了你,别人我都不要,可否博你倾城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