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73900000004

第4章 资源理论

对于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来说,企业成长所需要的专业资源较一般创业资源更为重要。

目前,资源理论主要有两种,即资源基础理论和资源依存理论。

1.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是当代战略管理理论三大流派(资源基础理论、竞争位势理论、动态能力理论)之一(何铁彦,2002),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彭罗斯(1959)的《企业成长理论》,而维纳菲尔特(1984)发表的《企业资源基础理论》标志着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诞生(王开明,万君康,2001)。

巴尼(1991)认为,资源包括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流程、企业属性、信息、知识等等。企业可以控制它们来设计和实施战略以提高效能和效率。巴尼(1991)进一步指出了资源的相对性:不是所有的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组织资本资源都是与战略相关的资源。只有那些有助于企业设计和实施能够提高效率和效能的物质、人力和组织资本才是战略性的企业资源。柯林斯和默特格默瑞(1995)也认为,要将企业置身于其所在的环境,通过与其竞争对手的资源比较,从而发现企业拥有的有价值的资源(汪涛,万健坚,2002)。

巴尼(1991)基于资源异质性和资源不完全流动性的前提,指出了能够创造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的四个特性:(1)必须是有价值的资源;(2)必须是稀缺的资源;(3)必须是不完全模仿的资源;(4)必须是不完全替代的资源。这些特性为资源基础理论提供了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运行效果差异产生的基础。

一个企业相当于它所拥有的一系列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永久属于这一企业。由于有价值的资源通常是稀缺的、不可模仿的、缺乏直接的替代品,当企业无法通过市场和内部化获得这些资源时就必须与其他企业集聚、分享或交换这些资源。企业间共享的资源分为两种类型:相互加强型(supplement)和相互补充型(complementary)(戴斯和藤,2000)。通过组织间资源整合也可以创造出资源的独特性,从而获得“租”。

租的概念,最初仅限于地租。自马歇尔以来,租的概念逐渐广泛化,资源基础理论关注的是经济租的创造与保持。传统的关于经济租的概念是“按照机会成本,付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高于该要素用于其他用途的额外报酬”(萨缪尔森,1992)。事实上,目前在经济学和涉及租概念的管理研究领域,租就是(对于资源的使用者和拥有者)超额利润的代名词(张军,1995)。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关注三种形式的租金收入:

第一,李嘉图租(Ricardian租)。传统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强调资源的稀缺性带来的租金,即Ricardian租。该学派的文献关注于关键资源,即满足稀缺性、难以模仿、有价值的资源,强调关键资源的获得与保持对于公司战略的重要意义(巴尼,1986,1991)。值得注意的是,李嘉图租和垄断租有着相同的出现条件(皮特拉夫,1993),因而有学者认为传统的基于资源的观点框架下的竞争优势与市场效率之间有着某种折中(拉迪欧,1997)。

第二,熊彼特租。动态能力的观点,关注于动态的组织过程。该学派在熊彼特的框架下引入公司战略理论,因而在管理实践中更强调技能的获取、学习与能力积累(提斯,1997;拉迪欧,1997),所关注的租金由于具有耗散的特征,即竞争对手可能通过一定的途径替代公司所有的能力和专长,因此被称为熊彼特租(提斯,1997)。

第三,准租(Quasi-rent)。由于某种资源与其他资源相结合所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其独立发挥作用时所产生的价值,因此人们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称为“准租(Quasi-rent)”。有学者用“准租”的概念来描述资源在与其他资源结合时的价值与独立状态的价值的差值,并认为这种租金比熊彼特租更加持久。有关文献将这一效应描述为将资源集合创造价值的帕累托边界外推,从而提高资源价值。

企业资源具有不完美流动性、不完美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不同资源的特征也是不同的。可以将资源划分为基于产权的资源和基于知识的资源(戴斯,藤,2000)。产权资源是企业的合法财产,包括金融资产、物质资产和人力资产等,具有较清晰的权力界限,没有所有者的允许很难将其带走,其中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不可流动性,专利、合同、版权、商标和注册标志等具有较强的不可复制性,物质资源往往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基于知识的资源是企业不可见的知识和技能,相对于产权资源来讲,基于知识的资源由于知识和信息障碍而难以流动,因为它们是模糊和难以表达的,组织资源(如文化)具有较强的不可流动性、技术和管理资源具有较强的不可复制性和不可替代性。

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企业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自身资源的差异造成的,必要的资源是任何成功的创新都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坎特,1984)。因此,企业组织资源对创新的成败具有重要作用(瑞欧,哈亚格瑞瓦,2002;德古瓦,2001;弗鲁瑞,1996;哈里斯,1995),而大量的研究也都十分重视不同类型的资源对创新实施的重要性(格瑞汉姆,1999)。多尔蒂和哈代(1996)认为,企业存在三种类型的创新难题:资源管理、合作的结构和过程以及组织的氛围,它们负向地影响了企业的成功创新。这三类创新难题实际上可归结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两个方面的问题及其相互作用。企业的任何活动都要消耗资源,如果创新活动不能获得足够的资源,那么,其成功实施就会受到致命的影响。西蒙(1985)指出,新旧知识存在部分重叠,才有可能导致创造性的和创新性的整合,相似的知识格式和复杂性是它们实现迅速融合与重构的有利条件。许多研究者通过案例研究发现,较低的资源管理水平会导致企业大量的创新最终失败。多尔蒂和哈代(1996)的研究结果显示,低效率的资源管理系统严重地影响了企业的创新成功。通常情况下,每个企业都希望在经营好正常业务的同时,还期望能够开发出有前景的新业务。因此,一个拥有创新项目和成熟而完善的经营业务的企业,应该具有一个引导资金、设备、专家和信息同时流向创新项目和成熟业务的资源系统(坎特,1983)。这些资源不仅应该依赖企业资源的可获取性,而且它们还应该被有效地配置以成功地实施创新(多尔蒂和哈代,1996)。

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王开明,万君康,2001):

第一,资源的特殊异质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是各种资源的集合体。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企业拥有的资源各不相同,具有异质性。这种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竞争力和经济租金的差异。自潘罗斯以来,资源基础论的研究者们几乎都将企业独特的异质资源指向了企业的知识和能力。巴尼(1991)认为作为竞争优势源泉的资源应当具备以下五个条件:有价值、稀缺、不能完全被仿制、其他资源无法替代、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为企业所取得。

第二,资源的不可模仿性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持续性。企业竞争优势根源于企业的特殊资源,这种特殊资源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租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没有获得经济租金的企业肯定会模仿优势企业,其结果则是企业趋同,租金消散。因此,企业竞争优势及经济租金的存在说明优势企业的特殊资源肯定能被其他企业模仿。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他们认为至少有三大因素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互相模仿:(1)因果关系含糊。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的日常活动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企业的租金是企业所有活动的综合结果,即使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很难说出各项活动与企业租金的关系,劣势企业更是不知该模仿什么,不该模仿什么。并且,劣势企业对优势企业的观察是有成本的,劣势企业观察得越全面、越仔细,观察成本就越高,劣势企业即使能够通过模仿获得少量租金,也可能被观察成本所抵消。(2)路径依赖性。企业可能因为远见或者偶然拥有某种资源,占据某种优势,但这种资源或优势的价值在事前或当时并不被大家所认识,也没有人去模仿。后来环境发生变化,形势日渐明朗,资源或优势的价值日渐显露出来,成为企业追逐的对象。然而,由于时过境迁,其他企业再也不可能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或者再也不可能以那么低的成本获得那种资源或优势,拥有那种资源或优势的企业则可稳定地获得租金。(3)模仿成本。企业的模仿行为存在成本,模仿成本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如果企业的模仿行为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在这段时间内完全可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使优势资源丧失价值,使企业的模仿行为毫无意义。在这样一种威慑下,很多企业选择放弃模仿。即使模仿时间较短,优势资源不会丧失价值,企业的模仿行为也会耗费大量的资金,且资金的消耗量具有不确定性,如果模仿行为带来的收益不足于补偿成本,企业也不会选择模仿行为。

第三,特殊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资源基础理论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培育、获取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由于资源基础理论还处于发展之中,企业决策总是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资源基础理论不可能给企业提供一套获取特殊资源的具体操作方法,仅能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具体来说,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发展企业独特的优势资源。(1)组织学习。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人员几乎毫不例外地把企业特殊的资源指向了企业的知识和能力,而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学习。由于企业的知识和能力不是每一个员工知识和能力的简单加总,而是员工知识和能力的有机结合,通过有组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个人知识和能力向组织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使知识和能力聚焦,产生更大的合力。(2)知识管理。知识只有被特定工作岗位上的人掌握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企业的知识最终只有通过员工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吸收知识,需要不断地对员工创造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需要将特定的知识传递给特定工作岗位的人,企业处置知识的效率和速度将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对知识微观活动过程进行管理,有助于企业获取特殊的资源,增强竞争优势。(3)建立外部网络。对于弱势企业来说,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他们需要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是一件花费大、效果差的事情,通过建立战略联盟、知识联盟来学习优势企业的知识和技能则要便捷得多。来自不同公司的员工在一起工作、学习还可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促进知识的创造和能力的培养。

2.资源依存理论

资源依存理论认为,由于组织不可能从内部生成所有的必要资源,所以必须依赖环境的提供(菲弗和萨兰尼克,1978)。组织所处的环境被看做是一个大资源库,其中包括客户、供应商、资金、土地、技术、信息等。新创企业的诞生、生存和发展与其获取可预测的、稳定的必备资源的能力具有直接关系(莫耶斯和韦斯特海德,1990)。

资源依存理论的原理是:组织通过获取所需要的外部资源,可以减少本组织对于其他组织的依赖,或者是增加其他组织对于本组织的依赖。尤里奇和巴尼(1984)认为资源依存理论的成立基于下列前提:

首先,环境被假定为是含有稀缺和有价值的资源。这些资源对于组织的生存是十分必要的(菲弗,1978)。由此,环境就提出了组织在资源获取中面临不确定因素的问题,也就是说,组织不一定能够及时获得所需要的全部资源。

第二,组织被假定为由一些内部“联合”和外部“联合”所组成(菲弗和萨兰尼克,1978)。“联合”产生于用来控制和影响行为的社会交换。

第三,组织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自身位置以提高绩效:(1)去获取和控制资源,使自身对于其他组织的依赖程度达到最小;(2)去获取和控制资源,使得其他组织对自己的依赖最大(菲弗,1981)。

资源依存理论基于外部环境的角度论证了资源对于新创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也暗示出通过从外部为企业提供资源,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

资源依存理论没有给出资源的明确定义和深入分析,而资源基础理论则从企业内外结合的角度阐述了资源的定义和性质分析。

资源依存理论认为必须从外界获得资源以保证组织的存在和繁荣,这种必要性导致了组织对外在单位的依赖。同时,组织都在争取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降低对外在单位的依赖,同时提高其他组织对自己的依赖,也就是说提高自己在自己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权力。资源依存理论更强调互补型资源的重要性,认为通过资源的组合可以更好地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比如,企业可以通过将彼此主要的人才联合起来,或联合不同的市场力量,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这样的优势往往是一个公司所做不到的。

资源依存理论关注与组织的环境驱动部分。因为组织不能产生它们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必须依靠环境(其他组织)来获得资源。唐纳德森(1995)指出菲弗和萨兰尼克的研究表明只有1/10的组织绩效是由内部因素决定的,其他部分则是由外在决定的。资源依存模型认为组织是通过一个选择(组织内决策决定的)和维持的循环来前进的。

资源依存理论认为管理者是关于资源获得和组织对环境压力如何反应的重要决策者。另外,内部的权力结构对组织来讲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进行决策的管理者是自治的,权力集中在资源控制者的手中。例如,需要的资源越关键,资源控制者的权力就越大。然而对于决策也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法律或经济的限制。

同时,资源依赖学派认为组织能够也愿意适应环境的变化,通过改变他们的目标和尝试改变环境。因此战略选择对组织和它们的管理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可以尝试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改变他们的环境,如进行合并,影响立法和创造对他们资源的需求。

组织都在争取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控制以降低对外在单位的依赖,同时提高其他组织对自己的依赖,也就是说提高自己在自己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权力。因此,为了提高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合作者势必通过降低对该资源的依赖或获得该资源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这就是合作中的侵占风险。为了提高其他组织对自己的依赖,合作者可以采取阻碍某些关键知识、信息流动的方式来防止对方获得有用的信息和技术降低对自己的依赖,同时也可能通过向对方提供不完全产品和服务的方式来提高这种依赖,这就是合作中的投入风险。

3.资源交易

传统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资源的差异是决定企业绩效不同的主要因素。因而在其理论框架中,价值创造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恰当的途径造成资源的差异化而获得租金收入(大卫·J·科利斯,辛西娅·A·蒙哥马利,1999)。这种价值创造的方式被称为“资源识取”,包括对资源价值的识别与判断(资源价值识别),以及通过恰当的手段获得该项资源(资源获取)。它特指公司通过比对手更有效的选择和获得资源而获得经济租的行为。只要企业能以低于该资源的在企业中的边界生产率的价格购买该资源,则租金就被创造出来。马克德克(2001)指出了这种价值创造方式的主要特点:

第一,资源识取在资源获得以前就开始为公司创造价值。传统的资源学派强调资源差异本身对于获得租金收入的重要作用。通过资源识取活动创造价值的核心在于准确的判断资源的价值和获得该项资源,而不是在获得资源以后的开发与配置。因此,这种价值创造方式创造价值的时间范围在于资源的正式获得。

第二,即使没有获得资源,资源识取同样也能创造价值。企业通过准确的判断某项资源的价值,认为为获得该资源付出的代价高于其本身的价值,因而做出放弃该项资源的决定,这种判断已经通过避免损失创造了价值,同时企业并没有获得资源。因此资源识取创造价值不一定要求获得资源。

第三,资源识取创造的租金收入具有里卡德租的性质。里卡德租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所具备的价值所导致的租金收入(皮特拉夫,1993;麦迪赫克,1998)。通过有效的资源识取行为,企业获得了有价值的资源,实现了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从而获得里卡德租。如果按照传统的基于资源的观点及其关于里卡德租的认识,资源识取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麦迪赫克,2001)。

传统的基于资源的观点强调要素市场在企业获得资源并形成差异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战略性要素市场理论”(巴尼,1986)认为唯一一种能够导致系统性的资源差异的方法是组织能够在要素市场中比其他的参与者更加精确的判断出资源的价值。随着企业间战略联盟的兴起,资源识取这一价值创造活动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传统研究强调了企业在要素市场上的购买行为将决定企业的资源能否实现差异化,然而联盟以及更广泛的组织间合作关系为企业获得有价值的资源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途径。一方面,通过联盟实现交易,能够降低资源在市场交易时所面对的投机风险,从而提高交易的效率。此外,联盟能够在一定的持续时间内完成一系列的企业间的交易,从而降低了每次交易的治理费用。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组织之间逐渐打破了原有的价值链的关系而日益形成了价值网络关系(李垣,刘益,2000),各种组织间、主体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4.资源组合

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通过联盟实现的新的资源组合的价值创造功能。交易成本的观点主要关注于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对于交易成本的影响,因而研究的重点放在双边专用性投资程度的提高对于投机主义倾向的抑制,从而导致交易成本下降等方面。基于资源的观点对于建立联盟以实现更有效率的资源/能力组合的认识与交易成本的观点相比,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不同之处:

第一,基于资源的观点更关注不同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能力之间的关系。交易成本的理论是在交易内容既定的条件下分析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因此其基本的分析单位是某个交易所涉及的组织层次的关系。基于资源的观点首先认为组织是一组资源的组合,因此强调资源之间相互关系创造价值的功能。例如,很多文献都关注不同组织资源之间的互补关系在组织关系建立中的重要性(戴斯和藤,2000)。在前面所提到的基于资源观点所关注的租金收入中,准租的概念特指一定的资源组合方式所形成租金收入,因此,资源之间的组合关系与公司的资源和能力集合一样,同样是租金创造的来源之一,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联盟以及其他形态的组织间合作关系作为一种资源加以研究的原因之一。在以往运用基于资源的观点分析单个组织的文献中,往往忽视这种资源特定的组合方式所产生的租金收入,其原因主要在于组织内部资源的结合关系往往是通过一个较长的过程形成的,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特定的管理决策而形成,即所谓的因果模糊性(巴尼,1991;德瑞克和库尔,1989)。然而当组织间组成各种形式联盟关系的过程中,正确的认识不同组织的资源之间各种组合形式所能产生的租金收入就成为联盟能否有效的创造价值的关键。因此,基于资源观点所认识的关系建立活动超越了组织层次而要求更加深入的考察不同组织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第二,在基于资源的理论框架内,资源组合是一种更加主动的价值创造方式。交易成本的观点更关注于如何最小化交易成本,因此在其理论的框架内,设计特定的资源组合方式,如共同的合作专用性投资(co-specialized assets)主要目标在制约联盟成员潜在的机会主义倾向,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组合双方的资源在交易成本理论中只是一种被动的价值创造方式。然而基于资源的理论将建立新的资源组合看成是一种更加主动的价值创造方式,这种主动性表现在:基于资源观点认为特定的资源组合方式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价值来源,建立资源之间的关系是联盟关系的主要内容和出发点之一,组成联盟的各方都需要进行主动的关系建立活动以保证租金的创造与获得。相关文献中强调了关系专用性投入(包括货币和管理行为等)对于正确诱导出联盟价值的重要性(麦迪赫克,1998)。这与交易成本经济学从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对建立资源组合的解释完全不同。因此在基于资源的理论中,实现新的资源组合是一种更加主动的价值创造方式。

5.新创企业的创业资源

创业资源是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支撑条件(林强,2003)。新创企业创业成长的过程就是创业者组合创业资源,形成产品或服务,并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资源可以从外部获取或者从内部积累,但在新创企业达到成熟期之前,从外部获取创业资源是主要方式。创业者受创业机会所驱动,并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限制(斯蒂文森·罗伯茨和格拉斯贝克,1999),创业者一旦开始创业,创业资源短缺的问题就会立刻呈现出来,并且一方面新创企业的创新和成长需要用到大量的创业资源;另一方面,新创企业自身还很弱小,缺乏自我积累资源的能力。所以,新创企业只有从外部获取到充足的创业资源,才能实现快速的成长。创业资源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生产要素———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组织资本资源,也包括很多相应的支撑条件,例如政策上的允许和优惠,创业文化氛围的支撑等。如果没有这些支撑条件,创业者或者根本无法开展创业活动,或者无法顺利开展创业活动。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支撑条件。

企业资源一般可以分为三类(巴尼,1991),即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和组织资本资源。

创业资源可以分成要素资源和环境资源两大类,形成创业资源体系。要素资源是由生产要素(土地、资本、劳动、管理、技术)构成的资源。对于新创企业来说,创业中所需要的要素资源包括场地资源、科技资源、资金资源、管理资源和人才资源。

在创业研究中,环境有两种:一种是竞争环境,或者叫行业结构;另一种是生活环境(林强,2003)。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生活环境,相应的环境资源是指新创企业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除了五种生产要素之外的其他支撑条件。

与国外发达地区相比,中国创业环境中存在着有四个比较突出的现实问题(林强,2003):其一,政策上存在着不合理以及不透明的现象。很多中小型科技新创企业往往享受不到应有的政策扶持,去政府办事时也常常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尴尬局面。其二,信息的传播渠道还不够畅通,信息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其三,我国的创业文化不够浓厚。我国的传统文化中缺乏鼓励创新、鼓励冒险且容忍失败的创业文化,使得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得不到足够的精神支持。其四,缺乏社会信誉体制,使很多机构无法判断新创企业的信誉程度,从而阻碍了新创企业的对外合作、融资与发展。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新创企业解决面临的四个方面的问题,提供新创企业需要的环境资源,即政策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和品牌资源。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核心资源包括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孵化能力及组织能力等四种。核心资源是指若能达成企业使命,改进其效率与效能,调适组织环境改变,并且与组织决策及行为有重要关联的重要工具(赵佳宝、卢锐、盛昭翰,2003)。核心在这里是指具有独特组织生存的基本含义。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需要通过培育核心资源实现其对在孵企业的孵化目标和自身发展目标。

6.基于能力的资源

基于能力的资源是指在企业能力得到某种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所期望的效果的资源。这种资源至少有以下三种类型(李垣、刘益,1997)。(1)新生资源:这类资源是能力提高的直接产物。例如,企业新制定的一些管理办法是企业有关人员和组织根据需要,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水平的基础上提出的。当企业的管理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时,就会产生相应的管理办法,而这种管理办法一经产生并产生效益,它们就构成企业的一种有价值的重要资源。显然,这类资源的产生依附于企业能力的提高,当企业战略所需要的资源为这类资源时,选择并提高相应的能力应是战略形成的基础。(2)条件资源:这类资源是企业目前拥有但因能力所限而没有真正使用的资源。由于企业已经投资于这类资源,因此,它将在企业的成本中有所反映,当企业能力提高后,这类资源将发挥作用而不增加企业原有成本。反之,这类资源不仅被闲置,而且企业往往因维护这些资源需重新增加投资。例如,我国许多企业在与国外合作过程中,往往引进一些关键设备。如果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技改能力,使现有设备与引进设备实现良好的匹配,则既可节约投资又可提高现有生产加工水平。但是,如果企业缺乏相应的技改能力,则很难使引进的设备正常发挥作用,甚至有些企业长期将引进设备闲置,浪费资源,占用空间,得不偿失。(3)扩展资源:它是指这样一类资源,当企业的能力提高后,原来被正常使用的资源具有了新的功能和用途,从而提高了这些资源的使用价值。在这类资源中,企业的人力资源和一些无形资产是最为典型的。例如,当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组织能力提高后,会更加合理的配置各类人员,激励他们为企业发展做贡献。在这种条件下,各类人员按照企业发展要求成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高涨,从而造就出一批一专多能的技术工人,能力突出的技术人员和善于管理创新的管理人员。

7.资源柔性

资源都具有一定的“黏附”特性,最少在短期内,企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它所拥有的资源现状。彭罗斯(1959)认为,资源不仅仅是适应外部因素的有利条件,而是企业扩展和创新的原动力;她认为在开发、生产和行销任何既定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总是会积累一些未被利用的或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而这些资源恰恰是决定企业成长方向和速度的首要因素。

所谓资源柔性,不只是指这些资源具有多样的可选择性和适用性,而且还指那些现在不是企业资源但通过采取一些行动会使之成为企业资源的可利用性(李垣、刘益,1995)。桑切斯(1997)从三个纬度上描述了资源柔性的内涵:(1)当资源可被利用的使用范围较大时,资源的柔性较大。在本质上,当资源可用来开发、制造、分配或销售不同的产品时,资源的柔性增大。例如,在产品市场竞争中,它指的是某种资源可以用来开发、制造、分销或提供售后服务的不同产品的范围。(2)当资源从一种用途转变到另一种用途的难度和成本较小时,资源的柔性就较大。例如,当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变到生产另一种产品的转换成本降低时,生产线的柔性就提高。(3)当资源从一种用途转变到另一种用途所需的时间较少时,资源的柔性就较大。例如,当某项资源从生产一种产品转变到生产另一种产品所需的时间减少时,生产系统的柔性就增大。柔性的这一维度隐含的意思是,在从一种用途转变到另一种用途期间要承担机会成本。

进一步而言,以上第一个纬度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说明资源目前本身的专用性较低,这就是强调那些已经识别了的不同用途构成地域,是一个现在时点上的概念,表明“已经存在”的;二是说明现有资源的用途还存在可以进一步拓宽的余地,是一个未来时点上的概念,表示“目前不存在”并“可能存在”的。例如,一台最新的PC电脑可以被当作CAD设计时的工作必备工具,也可以被当作闲暇时的游戏机或者影碟机,这三种用途构成了这项资源当前的柔性范围;然而,它也可能可以被工程师当作远程控制其家庭家用电器的遥控器,这就体现了PC这项资源的目前不存在的新用途。

以上桑切斯(1997)定义的后两种纬度本质上是反映了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转移时的交易成本,这种基于资源柔性的交易成本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不同组织之间以及使用资源的不同活动之间。例如,当市场部需要在产品推介会上向顾客播放影音宣传资料时,研发部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PC就可以派上用场,这就节省了购买影碟机的时间和费用;当需要给一名马上离开公司的人员核发工资时,人力资源部通常用于处理文档的PC就可以立即变成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器,从而节约了寻找计算器的时间。然而,资源柔性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概念,反映的是企业资源结构的一种既存的静态特征,也就是说即使某项具有柔性的资源没有被利用,它也是具有资源柔性的,例如我们通常说“这台PC是具有资源柔性的”。但是,要真正实现资源柔性以创造价值,就必须通过企业的能力来具体使用这些资源,例如,把PC当作计算器的时候,它就因为其可转变的多用途性产生了价值。

李垣、刘益(1997)把企业的资源划分为:原有可用的资源、新生资源、条件资源和扩展资源。首先,可以从资源柔性的角度出发,对以上“原有可用资源”进一步分解,它包括“原有单一用途资源”和“原有多用途资源”。企业中有些资源只有唯一的一种用途,我们称之为“原有单一用途资源”。需要说明的是,从广义范围上讲任何资源不可能只具有一种用途,但是,如果某项资源的一个非主要用途相对于其主要用途来讲关联性非常小或价值微乎其微,或者说当这种非主要的用途是绝大多数其他资源都可以实现的时候,我们认为这种非主要的用途价值为零或者不存在。例如,粉笔的唯一用途就是在物质载体上书写并留下痕迹;当然它也可以被教师当作投掷物抛向课堂上睡觉的学生以叫醒他们,然而,粉笔的这种用途与书写用途相比,显得可笑而且没有什么意义,并且这种当作唤醒学生的用途可以被任何一项物品或方法替代(如用纸团或者让旁边的学生叫醒他)。因此,我们可以称这种资源不具有柔性或其柔性为零。另一方面,与扩展资源所不同的是,“原有多用途资源”强调的是其可能存在的“所有”用途都已经被识别并利用。其次,“扩展资源”是指当企业能力提高后,原来被正常使用的资源具有了新的功能和用途,该定义说明这种资源不仅目前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贡献,而且还具有潜在的未来价值贡献。企业的扩展资源和原有多用途资源在价值贡献方面存在交叉,这是因为扩展资源的含义表明它目前已经在被某项能力使用于产生价值,这部分实现的价值属于现有价值的范畴;而其被扩展后可实现的价值属于未来价值范畴。也就是说,原有可用资源(原有单一用途资源 原有多用途资源)和扩展资源对企业现有价值产生贡献,而新生资源、条件资源和扩展资源对企业未来价值产生贡献。最后,桑切斯(1997)将资源的可使用范围(即多用途性)与资源柔性联系在一起,认为原有单一用途资源由于不具备可扩展的用途空间,因此不能给企业带来有效的资源柔性;原有多用途资源具有多种使用途径,是资源柔性的一个来源;能力提高后使扩展资源具有了新的用途表明其在原有用途的基础上增加了使用范围,因此对资源柔性产生贡献;虽然条件资源现在没有被企业真正使用(用途为零或可使用范围为零),但是等企业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它就能带来价值(被使用意味着最少其具有了一种用途,因此相对零用途而言,是增加了该资源的使用范围),因此也能带来资源柔性;新生资源从不存在到出现再到可以被利用,可以解释为其用途从不存在到存在,也是一种资源使用范围的扩展,因此也是资源柔性的一个来源。

目前理论界对于资源柔性的研究都是围绕桑切斯(1997)所描述的三种特征展开的。这些特征充分反映出了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中,在基于资源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提高资源的柔性获取竞争优势。因此,基于桑切斯(1997)的定义,可以将企业的“资源柔性”界定如下:资源柔性是指企业的资源除了其主要的一项用途以外的可使用范围(范围越大说明柔性越强),或者是指企业内部组织或个人在共享该资源的过程中,它从一种用途转向另一种用途时所需的时间、成本和存在的难度。它存在三个纬度:即某项资源的有效使用范围、某项资源转移至其他用途所需的时间、某项资源转移至其他用途所发生的成本。

8.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资源分析

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是指围绕某一特定技术领域,在孵化对象、孵化条件、服务内容和管理团队上实现专业化,培育和发展具有技术特长或优势的高技术企业的一种孵化器形式。

目前在我国兴建的专业技术企业孵化器的类型大致有:软件专业孵化器、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集成电路设计专业孵化器、光电子专业孵化器、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农业高新技术专业孵化器、制造业高新技术专业孵化器和海洋高新技术专业孵化器等。

专业孵化器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制度创新的结果。综合孵化器有“综合”的优势,但缺乏“专业”的个性,引发综合孵化器向专业孵化器变迁的制度创新。综合型孵化器由于其涉及的技术领域面广,孵化器管理人员难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提供深层次的服务。而且不同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点不同,对孵化条件也有不同的要求和侧重。特别是当孵化器都具备一些孵化的基本功能后,孵化器专业化发展就成为孵化器发展的必然选择。专业孵化器能为在孵企业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是孵化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组织形式,是分工深化的结果。孵化器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是孵化器产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专业孵化器作为一种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适应了规模经济的需要。软件产业类、集成电路设计产业类和生物工程类产业的专业性很强,共享资源要求也比较多。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各个阶段中,中小企业群体希望能共享一些实验设备、测试仪器、资料信息、基础原材料、供应链等。这些资产是一个创业中的小企业无法承担的。对资源共享的需求就会在一个局部区域自然而然地形成聚集效应。产业的发展和在一定区域内的积聚就必然会产生对共享资源的更强烈需求。如果建设一批专业孵化器、提供必要的共享资源,将为有知识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建设一个理想的创业环境。顺应市场需求的结果,就是专业孵化器的出现,不管是政府主办的专业孵化器还是民间资本投资的专业孵化器。有市场需求,就会有市场供给,这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专业孵化器的诞生,将在四个方面产生规模效应:吸引更多的产业内企业在专业孵化器内积聚,形成区域规模经济;企业在专业孵化器内的积聚,能产生外在规模经济效应,使企业享受交通、通信、采购等方面的便利、成本的降低和市场环境的改善;专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把众多在孵企业结成企业网络或者说一个虚拟的企业集团,使孵化企业潜在的科技、市场、管理、资产等因素聚集效益得到释放,达到孵化效能的有效提高,产生巨大的内在规模经济效应;专业孵化器能为众多的在孵企业提供相类似的服务,自身达到管理、服务的规模经济。因此,在专业孵化器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发展和聚集与专业孵化器自身的发展是互相依存、互为促进的。

同类推荐
  •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

    《没有年代的故事》作者刘建超是我国小小说界具有阳刚气的作家,读他的作品令人产生强烈的震撼。其作品大多正气逼人,富于理想主义色彩。从外在形态上看,刘建超的作品立意与人物内涵也许最接近于所谓主流意识形态,但细细琢磨起来,你会体察到,内在地支撑着他的创作理念,是对崇高信念与理想人格的推崇和呼唤。换言之,他是站在平民的立场上,痛切地针对当代社会的某些精神缺失有感而发的。他笔下的伟人、将军或平民英雄决非虚无缥缈、高不可攀,其人其事都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曾经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
  • 初中语文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初中语文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

    这本《初中语文优秀教师说课经典案例》所选说课稿均为实践型说课,追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水平,重在教学思路的启发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针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性;所选说课稿多数是全国各省市说课比赛中的优秀作品,充分体现了各地最新教研教改方向,作者都是新课标教改的试验者和开拓者,引领着课堂教学的革新、潮流;所选说课稿不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特色、各有风格、各有所长;所选说课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素质、学习方式及思维能力的培养。
  • 智慧中国

    智慧中国

    十二五期间,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国家在智慧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将投入大量资金,各城市正在加紧研究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具体的实践。但目前国内尚缺少系统地介绍智慧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内容与实践的书藉,本书主要阐述了如下内容:智慧中国的定义、内涵、建设现状,智慧中国的总体架构;智慧中国基础网络建设;智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智慧中国各系统的建设(智慧政务协同平台建设、智能医疗建设工程建设、智慧中国智能电网工程建设),最后介绍了智慧中国建设发展展望。
  •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雾都孤儿(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煤矿职工安全教育手册

    在时下,全国各级企业都以学习中央的安全生产与管理精神为契机,掀起了安全生产的学习与教育高潮,确保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与持续稳定地发展。
热门推荐
  • 豪门之恋:我们输给了谁?

    豪门之恋:我们输给了谁?

    他和她都是豪门之后。他和她从相识,相知到相爱,遇到了种种困难。他和她说“我想你”,她回他说“我爱你”。每句我想你,可以换来一句我爱你吗?谁知道一辈子有多长?又有谁知道永远有多久?谁也不认识答案,但是大家都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
  • 别惹我我不好惹

    别惹我我不好惹

    一个小孩在收拾屋子,这是咋了!一个箱子一个石头!可以修炼!你在逗我呢!
  • 情壑,我的私人总裁

    情壑,我的私人总裁

    “陈小舟,你只能是我庄子衍的女人。”他禁锢着她,疯狂的嘶磨,直至唇瓣渗血。她冷眼相对,说出了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你知道吗?当年我逃出来的时候,怀着两个月的身孕,孩子被我跑掉了。”她残忍的笑,是捅在他心口的刀子。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宁死也要离开?如今,一句道歉,还能抚平她重创的内心吗?她嫣然的笑,“能啊,只要你离开庄家,从此只属于我一个人。”
  • 无良神医

    无良神医

    路之遥,这个在很多人眼中属于二等残废的小个子,在很多领域内,却是一个让无数人仰望的巨人。他是最神奇的神医圣手,他是最神秘的通天大盗,他是最恐怖的杀手之王,他是最年轻的石雕大师,他是一个流传在各个领域的传奇和神话!
  • 彼岸花开那年谁曾为我许诺未来

    彼岸花开那年谁曾为我许诺未来

    一次巧合,一场误会,一段旷世奇缘。是情深缘浅、留一身遗憾,还是情浅缘深、一辈子怨偶。夜亦君遇上一个人要一分钟的时间,喜欢一个人要一个小时的时间,爱上一个人要一天的时间,可,让我忘记你一辈子都做不到。凰允缘前世明明已经被伤的体无完肤了,不是吗?可又义无反顾的爱上了。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可,负我者,必入地狱。
  • 梦之彼端I北夷之旅

    梦之彼端I北夷之旅

    传说,有一家店,只在月蚀之夜营业,为人类和亡魂实现愿望,但是得付出难以预料的代价这家店,来无影,去无踪,只有有缘者才能进入
  • 魔纸

    魔纸

    扎纸人纸马烧给死人的就叫扎纸师吗?当然不是!纸人纸马烧到冥界能活过来才是真正的扎纸师!当然,这么逆天的事肯定是会有代价的,那就是透支生命力。不过本书主角却找到了不透支生命力的方法,于是他就真正逆天了。在四大冥王眼皮底下建立一支魔纸军队,顺便烧点飞机大炮导弹过去……
  • 重生之龙凰之路

    重生之龙凰之路

    冥冥之中,自己突然回到过去,重生之后拥有未来的记忆,失败的人生重新设定,这是龙凰之路
  • 帝皇的绝宠毒兽

    帝皇的绝宠毒兽

    片段一:叶叶,我做的不好吗?某妖孽霸占着叶邪的胸口,巴巴地说。片段二:孤叶邪,我是真的喜欢你,你不嫁给我,我娶你还不行吗?某妖孽嘶吼道片段三:叶邪,你真的不信我吗?某妖孽演戏演得惟妙惟肖片段四:君临天,我不怨你,我也不恨你,我从此以后,和你不相往来。叶邪冷冷地凝视着君临天,淡漠道。
  • 兽魂乾坤

    兽魂乾坤

    八年时光,少年龙飞奋斗为夺回失去的一切。创宗立派,铸造神器,婚礼抢婚,走向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