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7300000001

第1章 崇山峻岭间的胜败之地(1)

1.豫西险岳——崤山

《孙子兵法》上说:“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由此可见,天然屏障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受到了历代军事家、政治家和谋略家的关注。雄伟宏阔的名山大川,除了让我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外,更能令人回想起烽火岁月的沧桑往事。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一道道山岭、一条条大河,使得多少强师悍旅望而却步,见证了多少骄兵悍将的烽火烟尘。翻过燕山,让我们从秦晋交兵的崤山到汉匈争夺的天山,从欧洲的中枢阿登高原到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在崇山峻岭中寻觅战争的踪影,在险要之地领悟古今兵家的神来之笔。

在中原大地之上,有一处令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动容,多少英雄壮士为其惋叹,它见证了秦晋恩怨,也目睹了中原风云雷动,它就是当之无愧的天险——崤山。

崤山,位于河南省西部,是秦岭东段支脉,隔黄河与山西省的中条山相望,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秦晋恩怨

崤之战是公元前627年,晋秦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在崤山全歼秦军的一次伏击歼灭战。这场战争发生在崤山,所以称之为崤之战。此战有效地遏制了秦国东进的势头。

秦与晋既是邻国,又都是大国,两国之间多有渊源。秦作为春秋时的西方大国,一直希望能进入中原地区。这种心理在秦穆公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秦穆公在位时素有贤名,他重用百里奚、蹇叔等一批贤臣,国势渐强,从此竭力图谋向东发展,参与中原的争霸斗争。他不仅娶了晋献公的女儿,还护送晋惠公夷吾归国继位,晋国灾荒时还下令运粮救助。晋国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流亡在外时,也曾得到秦穆公的帮助,并且娶了秦穆公的女儿文嬴为妻。就连百里奚这样的贤臣,最初也是作为穆姬的媵人(陪嫁的人)陪嫁到秦国,充当了“秦晋之好”的附属物。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秦穆公先后支持晋惠公、晋文公两位国君归国,其目的也正在于为实现“东扩”这一战略目标而在东方寻求盟国或立足点。晋在晋文公时,同秦国保持了一段良好的关系。在城濮之战中,秦又出兵助晋,帮助晋文公登上了霸主的宝座。然而,“秦晋之好”有时真是历史的一厢情愿。国与国之间,只有永久的利益,没有永久的朋友。秦晋之好并不能改变国家争利的现实。在崤之战前,两国共发生了四次严重的冲突。

一是秦宣公四年(公元前672年),秦国与刚刚统一不久、与自己同样处在高速扩张状态中的晋国发生了边境冲突:“四年……与晋战河阳,胜之。”

二是对边界地区的争夺。秦穆公元年(公元前659年),“缪公任好元年,自将伐茅津,胜之。”

茅津,汉后通称陕津、大阳津,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平陆县西南的黄河渡口。此地乃是关中通往关外的必经要地。秦穆公在其登基的第一年就亲征茅津,企图控制该地,显然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决策,目的在于打通出关通道,为东进中原作战略试探。为了应对秦国这一举动,秦国攻茅津次年,即秦穆公二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假途灭虢之战”,对这一地区展开争夺。虞在今山西省运城一带,虢在今陕西省宝鸡一带,其地理位置正是秦国通向中原的门户,被晋国夺去,秦国就丧失了这个重要通道,晋国从此将秦国的势力范围封堵在关中地区,使得此后数百年间,秦国历代国君都无法向东前进一步。

三是秦与晋因粮食引发的韩原大战。晋献公二十一年(公元前656年),晋国发生了著名的“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杀,公子重耳、夷吾二人出逃。晋献公死后,晋国大臣不能接受骊姬的儿子做国君,晋大夫里克设计杀死了骊姬的儿子奚齐及其弟卓子,一时晋国无君。秦穆公认为此时是个好时机,如能在重耳、夷吾二人中间选立一人做国君,晋国就能受秦国控制,对秦国东进大有好处。于是秦穆公派公子絷以吊唁为名,到翟国见了重耳,至梁国见了夷吾。夷吾对秦公子许诺,愿意以河东列城五座作为报答,并悄悄地送给秦公子絷“黄金四十镒,白玉之珩六双”。秦穆公对夷吾此举很是不屑和鄙视,公子絷说:“君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天下,则不如置不仁以猾其中,且可以进退。”秦穆公采纳了公子絷的建议,便决定立不仁的夷吾为晋国国君,于是夷吾在秦国的帮助下回国即位,他就是晋惠公。晋惠公回国后便食言,拒绝了原先答应给秦国的“列城五”,并且不愿意和秦国合作。晋惠公四年(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晋惠公派使者去秦国借粮,秦国把粮食借给了晋国。第二年,秦国也发生饥荒,秦国向晋国借粮,晋国竟然不肯借。于是秦国为报复晋国,便派兵攻打晋国,秦晋之间发生了韩原大战。

四是由秦晋联合伐郑变成了秦助郑守国而防晋。晋文公七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约好秦穆公合兵攻打郑国,原因是晋文公流亡到郑国时,郑人无礼于晋文公,而且城濮之战中郑国又助楚国。郑文公没有办法,大夫佚之狐建议请烛之武前去说服秦穆公。结果秦穆公与郑国结盟,并派副将杞子、逢孙、杨孙帮助郑国戍守城池,秦国大军退还。晋国随即退兵。

秦晋两国在晋文公在位的九年间,没有直接的军事冲突,保持相对良好稳定的邦交关系,但争霸的矛盾日益突出,晋文公死后,马上发生了两国间的崤之战。

崤之战

周襄王二十四年(公元前628年),郑文公、晋文公先后谢世。戍郑的秦大夫杞子等向秦穆公密报,说他们掌握着郑国都城的城防,建议秦穆公派兵偷袭郑国,由他们做内应,则郑国可灭。秦穆公多年以来处心积虑谋求向东发展,这个建议正中下怀,如能袭取郑国,即可进入中原,分享晋国的霸权。于是,秦穆公向大夫蹇叔征求意见。蹇叔说:“辛劳大军远道奔袭,这是我从未听说过的。跨越千里去袭击别人,人家怎么会不知道?我军长途跋涉,精疲力尽,人家有所准备,我军是不会成功的。”但袭郑的诱惑力很大,秦穆公主意早已拿定,遂不听蹇叔的意见,命令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率兵东进。

秦军袭郑,由秦都(今陕西省凤翔县)至郑都(今河南省新郑县),历程一千五百余里,中经数道雄关险塞,是一次冒险的军事行动。

秦军行抵滑国(今河南省偃师东南),遇郑国商人弦高。弦高见状,一面以郑君名义先送四张牛皮,然后送牛十二头,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告急。郑穆公获得弦高的报告,立即派人去探察秦将所居的馆舍,见秦兵已“束载、厉兵、秣马”,准备作战了。于是,郑穆公派大夫皇武子辞谢秦将说:“君等久留在敝国,敝国已无法供应粮秣、牛羊。现在听说君等要离开,郑国有原圃,就像秦国有具囿一样,请你们自己去猎取麋鹿,让我们闲暇一下如何?”秦将见机密已泄,于是杞子逃亡到齐国,逢孙、杨孙逃亡到宋国。秦军失去内应,没有了情报系统,攻打郑国已是痴人说梦。

秦帅百里孟明视见内应已逃遁,郑国有了准备,认为“攻之不克,围之不继”,不如退兵,就袭灭滑国,满载战利品而还。这又是秦军的一大失误,滑国离崤山很近,如果通过滑国走出崤山也并非不可能。现在滑国灭亡了。秦军既暴露了目标,又失去了向导,大难临头也不远了。

此时,晋国沉浸在晋文公的国丧之中。得到秦国偷袭郑国的情报,中军主帅先轸认为,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忠告,而以贪婪兴师,这是上天赐给我们击敌的机会,力主攻击秦军。大夫栾枝则认为晋国没有报答秦穆公赐给晋国的恩惠,反而攻击他的军队,这不是为先君着想。先轸说:“秦国不但不为我们的国丧感到哀伤,反而讨伐我们的同姓之族。秦国太过无礼,我们还能怎么办?”先轸又说:“我听说,‘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晋襄公采纳了先轸的建议,发兵击秦,并联合姜戎一道行动。晋襄公穿着丧服亲自督军,梁弘为他驾车,莱驹做车右。

晋国与姜戎的联军在崤函地区的东、西崤山之间设下了埋伏。二崤山地势艰险,易守难攻,山高万仞,山下一条小路,正是伏击的绝好地点。晋襄公元年(公元前627年)四月,秦军进入埋伏圈。晋军与姜戎联合夹击,秦军走到崤山之下毫无防备,又没有反击的计划,恰巧此时,秦军的兵车堆积在崤山之下,自毁前路。经过一番血战,在险要的崤山下,秦军全军覆没。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帅被俘。

晋军全胜而归,文嬴(晋文公夫人,晋襄公嫡母)向晋襄公请求释放秦国三帅,说他们是构成秦、晋二君嫌隙的罪魁,请让他们回国去受刑。晋襄公即释放了秦国三帅。先轸得知,责备晋襄公处置失当。晋襄公又命阳处父去追击,秦三帅已登舟渡河。百里孟明视三帅回到秦国,秦穆公不但没有加罪,反而更加信任三帅,使其专任军事。

周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625年),百里孟明视率师伐晋,战于彭衙(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秦师失败。同年冬,晋国大夫先且居率宋、陈、郑联军伐秦,取汪及彭衙而还。

次年,秦穆公亲自率军伐晋,渡过黄河,焚烧船只,以示死战决心。攻取晋国的王官(今山西省闻喜县南),兵锋直达晋都之郊。晋人不出,秦军掉头向南,由茅津再渡黄河,到达崤山,掩埋了崤中秦军尸骨而还。此二役则是崤之战的余波。虽然秦穆公算是血洗了前耻,可是自此之后,秦军不再试图通过崤山打入中原。因为崤山的险要依然是秦国人难解的心结。

兵家看点

崤山是秦国出关的必经之路,所以崤山在秦晋争霸中也就成了一块必争之地。秦得此地,则出关之路畅通无阻;而此地一失,晋国就可利用崤山“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死死扼住秦国东去的咽喉。

后来秦国调整战略,任用贤能,南结楚国,向西发展,秦国国力日益强大。到了三家分晋,晋国便无力再与大国抗衡了,自家分裂,实在可惜。而秦国再次夺回崤函之地是在战国中期,从那时起,崤山成为秦国夺取天下的桥头堡、前哨站。

2.汉匈西域争夺之地——天山

天山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西北边陲,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天山长约2500千米,宽约250—300千米,海拔3000—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4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横断丝绸之路

天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中亚、西亚联系的重要通道,托木尔峰东部的南、北木扎尔特河谷,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支线。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这样的地形使其不仅能遥控新疆全境,更能横断丝绸之路。

西汉时,细君公主、解忧公主下嫁乌孙王,即通过此道。驰名中外的唐代高僧玄奘,唐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去印度取经也经过这里。他在其《大唐西域记》中对托木尔峰分水岭一带的惊险环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唐太宗时还在博格达峰下设过“瑶池都护府”,管理天山地区。据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登上天山博格达峰,并在此会见了当时西来传道的长春真人丘处机。清朝乾隆年间,新疆都统明亮曾登博格达峰和天池一带,勘察地形,开山引水,并在天池渠口附近立石碑纪念此举。在天池附近还有不少名胜古迹,过去这里曾经建有十几座古刹,清乾隆年间曾在此修建过福寿寺,因用青砖铁瓦建造,又称“铁瓦寺”。天池西面还有东岳庙遗址,池下有无极观。这些名胜古迹,又为天山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这样独特的地理位置,在过去的数千年之中,究竟见证了怎样的历史风云呢?

汉匈争夺的焦点

在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葱岭以东有一片广袤而又神秘的土地,这就是被西汉人称为“西域”的地区。西域的范围大体上相当于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时葱岭以西的一些地区也被包括在内。可是在西汉初年,中原地区的人们对西域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直到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一百多名随员从长安出发,进入陇西河西地区,这样的局面才慢慢改变。汉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历经13年漫长的时间,张骞终于返回汉朝,带回天山地区及中亚古国,如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及其他传闻中的五六个国家和塔里木盆地南边诸国的地理、物产、风俗的详细资料,并向汉武帝作了汇报。

汉武帝遂于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发动了“河西战役”。骠骑将军霍去病一举击溃了匈奴在河西地区的部队,迫使匈奴驻守在河西地区的浑邪王杀休屠王后降汉,收复了河西地区,控制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在与匈奴争夺西域的斗争中取得了一个初步但又极其重要的胜利。

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著名的漠北大决战爆发。匈奴在连续失去河南、河西两个战略要地之后,又遭到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的夹击,匈奴东部的左贤王与中部的伊稚斜单于均受到重创,逃往漠北,从此“漠南无王庭”。匈奴在汉北部边境全线失败后,其势力开始转移到其右部,更加强化了对西域的控制。

西域自从老上单于时开始隶属于匈奴,至汉元狩年间已经60余年。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十分暴虐,视各国如僮仆,在天山之北的焉耆(王治今新疆焉耆西南)、危须(王治今新疆焉耆东北)、尉犁(王治今新疆库尔勒)间设置“僮仆都尉”,负责从诸国聚敛赋税。西域各国,尤其是与匈奴相邻的天山北麓诸国畏之如虎,不敢抗命。西域东北的蒲类本是一个大国,因其国王曾得罪匈奴,单于遂徙其壮民6000多人于匈奴右部阿恶地,号曰“阿恶国”,其老弱逃亡于山谷间,才得以保存国号,但从此一蹶不振。匈奴对西域各国的生杀予夺,由此可见一斑。如果汉朝不能将匈奴势力逐出西域,就无法避免匈奴从其右部卷土重来,边境战争的胜利也就不可能巩固。在这种形势下,争夺西域遂成为汉匈战争的新焦点。

同类推荐
  • 共和国勋章

    共和国勋章

    设立国家勋章的意义非常重大,她可以使那些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名至实归、名副其实。更重要的是,设立国家勋章也是贯彻宪法,贯彻宪法至上精神的具体体现。本书收录了作者收藏的各种类型的勋章,并对其作了详细的介绍。
  • 小兵玩转末世

    小兵玩转末世

    一位离开军营的某装甲侦察连特种兵王战,回家途中突遭末世浩劫,奇遇外星圣者族圣老获得传承,更是习得奇异武功—乾坤之术。面对满是废墟的世界和强大的外星敌人,王战没有沉沦,而是毅然聚集起身边的幸存者,鼓舞起他们的斗志,用传承而来的先进科技把他们武装起来,经过战火的洗礼,在地球上建立起自己的铁血部队,最后向外太空进发,与强大的外星敌人一绝生死…
  • 临危受命

    临危受命

    随着城市的发展,作为超级大都市的香城,渐渐被国际恐怖分子所关注。不断升级的暴力恐怖袭击,让香城的治安岌岌可危。中央警署签署一号文件,组织反恐特勤队。反恐特遣队专责处理高危险性的罪案、拯救人质、反恐、要员保护、侦测、搜索、执行水底及水面、空中及特别行动等任务。这是城市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是城市最尖的利刃。
  • 幻影计划:无形幽灵

    幻影计划:无形幽灵

    一次天文学的发现,唤醒了全球人们统一的愿望。可爱但又恐怖的队长代领的幻影与幽灵两支精英部队勇猛作战,只为让地球永久和平。“相信我shadow,总有一天地球将是一体的”我是影子(shadow),那个改变世界的影子
  • 抗战之烽烟四起

    抗战之烽烟四起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几乎同时,马来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也都处于日军铁蹄践踏之下,故事由此展开。就是要打死这些狗日的,把狗日的从侵占的土地上赶回小日本去。天虎将衣服和外裤脱了下来,一把揽过龙芳兰的头,就狠狠地亲在她的嘴上。你……,你……你要干什么?龙芳兰挣扎着,用力要将天虎推开,然而她的力气相对于天虎来说太小了,小得根本就推不动天虎丝毫……山下奉文想:天虎啊天虎,难道你真是我这马来之虎的克星不成?……(本故事纯属虚构。)
热门推荐
  • 毒神决

    毒神决

    一问苍天何为爱情?苍天曰:公猪和母猪就是爱情。二问苍天何为江山?苍天曰:臭脚的下面,就是江山。三问苍天何为大道?苍天曰:我就是大道!四问苍天何为节操?“……”苍天不语。
  • 妖女修仙:攻略上古男神

    妖女修仙:攻略上古男神

    身为狐仙,兼任影后,频遭劈腿,也是醉了!穿到异世,竟然身怀魔胎,修为全废?妖女修仙,咸鱼翻身,看我抓紧上古秘籍,修得仙身,绑架男神,秘法强配婚约!男神,儿子像哪吒总是不出来,怎么办?男神,待你长发及腰,我驾着五彩祥云带你回家做一位剑仙夫君,可好?
  • 少女召唤大师

    少女召唤大师

    我叫张落,我穿越了。穿越到了异界,我成了乞丐+废柴+家族私生子。没有错,就是所有小说中出现就必定会是传说中的装逼男主角属性,我以为我是主角,但现实狠狠的给了我一脸。……小说设定什么的全是骗人的。瞬间感觉,人生真是苦涩啊……直到某一天,我捡到了一个大师球,我发现原来我的人生还是有意义的。但是……怎么回事?大师球,那说好的神奇宝贝,说好的神兽呢?为毛大师球里面冒出了一只二小姐。这发展是不是有点不对啊!
  • 鬼医太子妃

    鬼医太子妃

    她是北辰王府唯一的血脉,却背负不祥人之名,人人避之而不及。可一转身,她是毒医无双的鬼医,人人皆想拉拢。身负父兄之仇,一朝风云骤起,杀机四伏,她一人一银针虐小人,震苍穹,风华尽显!不祥人又如何?桃花开遍众男求娶,然而就被某人尽数掐尽!他是太子,绝色妖异,看似荣宠尊贵,却只是一只挡祸的棋子。他一路相随,为她遇神杀神,倾覆天下,血染江山,只宠她一人。
  • 绝世血尊

    绝世血尊

    夏江为救一群小孩而亡,灵魂穿越,却生受万古诅咒缠身,挣扎中意外唤醒诅咒源头一丝意念,获强大功法……这里是一个残破的世界,世间万物都支离破碎,无数代人为追求不朽而不断修复。在这里,世人将以法宝为主,血脉为辅,携手最强修伴,诛天地,破苍穹。
  • 浮云劫

    浮云劫

    简洁版: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群逗逼的穿越人在古代修仙加复仇的故事...啰嗦版:作为一个穿越人,陈可馨可以说是具备了配角的所有特征:与世无争的浮云派里逗逼的三师姐,上有极其不靠谱的师傅,下有只会卖萌的师弟,陈可馨表示鸭梨山大啊!当然,最可怕的是——当她伤感的看见自己像个弱鸡一样被经典坏人“黑衣人”小朋友杀掉后,睁开眼睛——卧槽她竟然还活着!于是怀着悲愤的陈可馨开始了她的修仙世界复仇之旅。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与虫为伴

    与虫为伴

    修仙究竟修的是什么?长生?如果郁闷的长生,那不如快乐的死去.......................收藏、推荐,就是对小夜最大的鼓励!小夜的QQ:1138747212Q群:8790287感谢半仙兄弟提供!很多‘隐秘’内容都可以在群里看到,欢迎大家加入讨论^_^
  • 普罗米修斯的世界之旅

    普罗米修斯的世界之旅

    在生死关头,赵星晨使用了家传的穿越宝珠,来到了光之国。稀里糊涂的情况下成为了奥特之王皮克的父亲普罗米修斯的人间体。“太好了,从此宇宙横着走”“什么!?不能在这个世界停留?好吧好吧,奥特曼这么强横的种族,在任何世界都是无敌的。。。吧。。。”“谁能告诉我,这个世界为什么有神魔!?”/(ㄒoㄒ)/~~
  • 大学食堂的小厨

    大学食堂的小厨

    一个只识油盐的半老男人,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偶然的的机会,承包了一个大学餐厅的小窗口儿,开始了人生的转折、蜕变。。。。。。。成长过程中揭示了各色小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大学食堂后厨的内幕。。。。。。。每章节嵌入的一道家常菜,引人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