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000000005

第5章 神秘的地震云

万里无云、彩云追月、遮云蔽日,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非常熟识的关于云彩的词语。云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只要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看见云彩的。但是,你能想到这生活中常见的云彩会和地震有着密切的联系吗?

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这都是我国史书中关于“地震云”的记载,“地震云”顾名思义就是人们通过对云彩的观察,可以准确地预报地震。另据史书记载,这种云常出现在早晚时间,呈条带状,就连大风都很难改变它的形状,而且这种云和天空有很明显的界限,多呈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如果这种云出现,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会有地震。

世界各国专家们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的事,而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是日本福冈市前市长健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但是这种云的成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地震之前会有这种云的出现呢?对此,目前学者们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是“热量学”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日本相关学者,他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并促使地热升高,这些热量从地球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些气流以同心圆状扩散到同温层,使1000米高空的雨云形成细长的稻草状“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但是这种说法一提出,就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疑点主要聚集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地球上,即使是火山喷发、核弹爆炸所产生的气流也只能上升到同温层的下端即对流层的高度,而且这种强烈对流,一般都是产生“塔状”、“柱状”、“蘑菇状”等垂直方向发展的对流体,不可能形成沿水平方向展开的、横卧状的细长带状云,更无法解释这种长条状云为什么会指向震源方向;二是地球岩石的热传导是极其缓慢的,它要通过10米厚的岩石至少也要3年的时间。地球内部积聚的热量是如何通过10米厚的岩石,在短时间内加热大气并最终形成“地震云”的呢?由于此观点的众多疑问都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所以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可信,进而又提出了“电磁学”说。那么,究竟什么是“电磁学”说呢?

“电磁学”说认为,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球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地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云。

这些观点虽然对地震云的成因作出了一些解释,但都缺乏客观的数据统计。因此,学术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地震云”说持怀疑态度,认为“地震云”就是普通的云彩,根部就不具备研究的价值。由此看来,是否存在神乎其神的“地震云”还是个未知数。

神奇的地光

地震,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恐惧的词汇。地球上几乎隔一段时间,在不同的国家就会有地震发生。轻者房屋震荡,重者地动山摇,危及人类生命。所以,人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地震的预报工作的研究。其实在自然界就有很多天然的预报员,像动物会在地震前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以及地震云的出现,而除了这些之外,还会有地光的产生。那么,地光又是什么现象,它的原理是什么呢?

所谓地光,是指大地震时人们用肉眼观察到的天空发光的现象。地光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尤以蓝色、红色居多,白色、黄色、橙色、绿色较少些。从地光的外表形状来看,大概有球状光、片状光、带状光、柱状光。这些大自然神奇的地光在我们的文献中也曾有不少记载,例如1965~1967年日本松代地震群期间,中国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这些地震之前的地光现象都是非常突出的。一般情况下,地光出现的时间大多与地震同时,也有在震前几小时和震后短时间内看到的。但是,关于地光形成的原因历来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震前低空大气的发光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日本一些学者,早在1961年,日本学者安井丰等在研究地光时,注意到了大气电场的问题,后来他陆续研究了日本、美国等地的地震发光现象,于1972年提出了“地光现象是地震时剧烈的低层大气振荡”的看法。他认为:在地震区常会有以氧为主要成分的放射性物质从地里被“抖”到大气中。特别在含有较多放射性物质以及酸性岩石分布区和断层附近,大气中的氡含量将有显著提高(这一点已为实测结果证明),这也将使大气离子化增强,导电率增加。如果这时地面存在一个天然电场(这个电场可以由压电效应产生),那就会向空中大规模放电,使地光闪烁起来。这一理论不仅解释了地光的成因,而且还解释了地震时日光灯自动闪亮的情况。但是由于地光的形式多种多样,虽然大气离子化是地光形成的原因之一,却未必是所有地光的唯一成因。

另外,还有人认为地光是岩石中的石英由于受压而释放出的大量电荷的结果。物理学实验发现,许多晶体在受到挤压、拉伸时,会在两个平面上产生相反的电荷,称为“压电效应”。压电石英就是一种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如果沿着石英晶体的垂直轴切制一个薄片,并沿薄片厚度的方向施加一定压力,这时薄片的两个受压面将产生不同的电荷,且电荷的密度与压力成正比。美国的科学工作者芬克尔斯坦和波威尔认为,当石英在地壳岩层中作有规律排列时,如果沿长轴排列的石英晶体的总长度相当于地震波的波长时,就会产生地震等压电效应。若地震压力的压强为30~300帕,就有可能产生500~50000伏/平方厘米的平均电场,这个电场足以引起闪电那样的低空放电现象,因此产生地光。众所周知,石英是地壳中分布最广的矿物之一。但是石英大多是杂乱分布的,要想产生发光除非岩石中石英是做定向有规律的排列。

那么,地光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人类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它将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开展防震减灾工作,使人们在灾难来临之际不至于束手无策。

来自海上的神秘之光

海上不明发光物

1902年,行驶在大西洋上的一艘船只曾发现一个发光的球体。船长日记中记录下了当时的情景:“足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空中电光四射,铡缆、桅杆顶和横桁端等许多地方全都发出了雪白的光。钢缆上的光一团一团的,宛如绳索上每隔1米悬挂着的一盏盏明亮的灯泡,好看极了。桅杆两端和横桁端则冒着耀眼的火花。”这本日记的曝光,立刻引起了科学家们浓厚的兴趣,不少科学家认为,很有可能是因为电场强度很强而产生的放电现象。但是,这种猜想至今未得到证实。

设立在北极地区的霍谢特?哈尔特水文气象站同样记录了一个奇特的现象。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天,位于水文气象站的西方海平面上突然出现一个发光的球体,后面还有一条光带。只见这个光球不断地升高,在升高的过程中还出现一个小的光球,大概几分钟后,这个小的光球先消失了,而那个大的光球则继续在升高。又过了几分钟,大的光球及其光带开始逐渐消失,将近一个小时左右才全部散去。对于这一奇异的状况,人们至今仍没有弄清其真正原因。

在俄国航海史上,不只一次遇到过海上出现光环的事件。在船只航行期间,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从海上冒出一束十分刺眼的亮光,随后逐渐变成光环。几分钟以后,光环慢慢消失。奇怪的是,当光环出现时船上的指南针就会频繁地左右晃动,没有具体的指向,而当光环消失之后,又恢复正常。对于这种情况,很多专家都进行过研究,但是还没有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答案。

19世纪80年代的一个晚上,波斯湾上一艘正在行驶的轮船突然被两个大大的圆形光轮所包围。大概20多分钟之后,两个巨大光轮消退。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一艘丹麦的轮船身上,在一次航行时,该船遇见一个在空中旋转的光轮。类似的事情在日本、法国、德国等国均有报道。

面对这些海上不明的亮光,人们有着各式各样的解释:有的认为是船只本身的某个组成部分产生的,有的认为是海洋当中一些发光的生物所造成的,有的认为是一些物理现象导致的。这些观点目前都只是猜想而已。谜团的真正解开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多的努力。

海上光火

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在江苏省沿海地带海面上出现微弱的光亮,好像是燃烧的火焰,直到天亮才消失;之后几天,一到傍晚就会出现亮光,而且亮度是逐渐增强的;直到第七天,海面上涌现出大量的泡沫,被过往船只激起的浪花异常明亮。几个小时之后,此地发生地震。

据记载,在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附近海面上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光亮。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海水发光”。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海水发光的呢?有人认为,是水里的发光生物由于受到刺激而产生的光亮。这种观点立刻遭到反驳,反驳者提出在狂风大浪等极端天气下,海水也同样会受到影响,发光生物也自然会受到激烈的刺激,为什么没有发光呢?不久前,美国研究人员做了个实验,证明在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岩石爆裂会释放出一股电子流,可以使水面发出亮光。但是,这不代表着海水发光之谜被解开。在海水发光的时候,不是所有的时候都会产生大量的岩石爆裂。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海水发光呢?目前这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谜团。

同类推荐
  • 出土的谜团(下)

    出土的谜团(下)

    历史的长河缓缓地流淌,尘封的古迹变得更加神秘,循着千年古迹散发的神秘光芒,考古学者掘开尘封的古土,让一个个难解之谜呈现在人们面前。每一处远古遗迹的开掘,都展示出奇异的世界,散发着迷人的光点,吸引着人们去探寻。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人类在时空长廊里考证历史的不停脚步。
  • 达尔文笔记

    达尔文笔记

    查尔斯·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进行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他提出的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不仅说明了物种是可变的,对生物适应性也作了正确的解说,从而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特创论、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已经形成的概念和观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 2050,上海沉没

    2050,上海沉没

    全球当前最关心的科学报告:全球40个三角洲处于下沉危机,我国三大三角洲列最危险级别。大坝重伤尼罗河三角洲,埃及正择地重建;超采地下水,2200万人的巨型城市墨西哥城沉没难以回天;上海最值钱的金融中心每十年沉降一个台阶。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航空母舰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航空母舰

    本书从航空母舰的基础知识入手,介绍了航空母舰的发展、组建、编队、维护、飞机在航母上的起飞和降落等相关内容。
  •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化学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本书基于向青少年们介绍化学常识的基础,将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汇集在一起。并且分别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同时,还介绍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体现出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吃货的爱宠

    吃货的爱宠

    爱睡觉又爱吃的梦小小是相信科学的,这世上绝对没有精灵神马的,她眼前的这些鬼魂肯定都是幻象……肯定都是幻象……
  • 我们都是大学生

    我们都是大学生

    牛逼是一个矮小却有些帅气的普通大学生。他,大智大勇且性格风趣幽默,外人面前一副吊儿郎当的外表下却隐含着一颗冷静沉稳且善于隐忍的心。因为一次巧合加入了学生会,于是灭小人树威风,一度成为校园的风云人物,同时在溜冰领域有着高超技巧的他更是令他的人气达到顶峰……
  • 绝世武帝

    绝世武帝

    地球人林小君魂穿异界,成为中土圣洲之上,翩然一角的楚国七十三郡中舞阳郡舞阳城林氏一族的旁支子弟,为求武道,进入楚国云河宗,成为杂役……
  • 凝固在墨香中的时光

    凝固在墨香中的时光

    在夕阳下的海滩上八对情侣穿着婚纱,手捧鲜花。互相见证对方的幸福,一起说着“祝你幸福”他们在一起了十二年,在这这十二年里,他们彼此打闹,信赖,破裂,可是他们都挺了过了....
  • 异界之天罡战气

    异界之天罡战气

    浩瀚大陆,帝国林立,强者如云。没有花哨艳丽的魔法,有的,只是弹指之间湮灭城池,开天辟地的斗气。他被父亲带到了这个世界,却和父亲阴阳相隔,凭借神秘东方世界的古武学,这个世界必定会被他狠狠的踩在脚下。
  • 冷校草恋上拽丫头

    冷校草恋上拽丫头

    他,是冰山校草她,是大姐大她和他之间有一段令人羡慕的爱情可是??
  • 穿越之绝魅皇后

    穿越之绝魅皇后

    她毒舌,腹黑,她是杀手。穿越古代一个历史没有记载的国家先是与某王爷偶遇,加上碰见了一个冰山帅哥,谁知道他居然是夜国皇帝“夜琰,你今天要跟我那个什么什么,那么你以后就别想在和别的女的乱搞了!”某女骑在某皇帝上,霸道的说!“有了你,朕才懒得看那些庸脂俗粉!”“那你为我遣散后宫吧!”
  • 仙佛盛唐

    仙佛盛唐

    半人半仙亦半佛,斩妖除魔沾因果;行云流水逍遥笔,细雨秋风醉酒客。
  • 江南三剑客

    江南三剑客

    她们的父母都去世了,只剩下她们三个人,于是,她们决定出去闯江湖。她们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狐王霸宠替嫁嫡女

    狐王霸宠替嫁嫡女

    亲娘早逝、亲兄战场杀敌不能照拂,本是嫡生的相府二小姐因自小痴傻受尽姨娘、庶妹的欺侮,庶姐桃冠李戴更要她替嫁,还未过门便成了寡妇。侯门大院庭院深深隐藏着不可告人的惊世之谜,不仅有妖界成精的东西上门来要东要西,还有僵尸丈夫强行要与她圆房!冷眼看着眼前的一切重生的二小姐嘴角擒着一嘲讽: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大白狗给我咬他。待一切柳暗花明之时,文司棋才发现与自己站在一起抵风挡雨、并付之真心的人却并非人类,而是狐族之王,而人妖殊途她又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