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61300000001

第1章 早期的人类太空探索(1)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浩淼的太空充满了千奇百怪的遐想,在这些千奇百怪的遐想的“鼓动”下,人类开始了对太空的早期探索。在今天看来,人类早期探索太空的活动十分简单,有些活动甚至有些幼稚,但正是在这些看似幼稚的活动的基础上,人类逐渐开始了伟大的探索活动。

人类制造的第一种飞行器——气球

热气球是人类制造的第一种成功的飞行器。

千百年来,人类幻想冲破天空的封锁,憧憬着像飞鸟一样自由飞翔。为了尝试翱翔天空的感受,各个国家都出现过一些以鸟羽为翼的“飞人”,但他们的试验皆以失败告终。人们都在思索着,梦想着,到底需要借助什么,人类才能飞上天空。

现代热气球作为人类挑战大自然的工具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更远可追溯到中国三国时期。相传,诸葛孔明在一次战役中被对手司马懿围困在平阳,无法派兵出城寻求救援,蜀国兵将束手无策,军心不稳。思前想后,诸葛孔明想出了一条妙计,于是他算准风向,命人拿来白纸千张,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了求救的讯息,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天灯升起,加上军营内的人大声咋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被蒙骗过去了。这一计谋挽救蜀国军士于危亡之际,大家最后因此而得以脱险。此后,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灯”。

早期的人类太空探索另外,在1000多年前的五代时期,中国的一位名叫莘七娘的女将军,在指挥作战时,也曾用竹篾扎成纸灯,下面用松脂点燃,靠热空气把纸灯送入空中,作为军事指挥的信号。人们管这种灯叫做“松脂灯”,实际上就是早期的一种热气球。和欧洲最早的热气球比较起来,中国的“松脂灯”要早700多年。

在辽阔的天空舞台上,气球曾经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早期的天空探险中屡次建功。

知识点热气球飞行的原理

热气球飞行是根据热空气密度比冷空气密度小,相同体积热空气比冷空气轻而产生浮力的原理。把球囊内的空气加热,使其变轻产生浮力,就可以使气球载重升空。利用开燃烧开关的间隔时间长短,调整球囊温度(气体密度)来控制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利用不同高度层的风向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前进方向。热气球不能主动改变方向,它的飞行速度与风速相同。

氢气球升空试验和天空探险

人类第一次载人气球飞行成功以后,热气球飞行活动很快在各国流行开来。可是人们发现,热气球自身有很多缺点,一是制作和提供燃烧动力很麻烦,使用以前先要生火产生热气;二是由于高空气温比较低,热气球飞到天上后会很快变冷,氢气球因而不能飞得更高更远。于是人们就想,最好能找到一种重量既轻、又不用加热的气体来填充气球。

世界上到底有没有这种气体呢?有,这就是氢。氢是世界上最轻的元素,它的重量只有同体积空气的十几分之一,用它来填充气球,可以提供比热气球大得多的升力。18世纪末已有不少科学家注意到氢的特殊性能,如果能把这种最轻的气体充入容器中制成气球,一定能够升入空中。这个想法激励着不少人去探索。英国人卡瓦罗已走到了成功的边缘,他曾用清理过的动物尿泡和纸袋充气,但由于过重和漏气而失败。

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是法国化学家查理发明的。查理教授先用橡胶和丝织品做成一个大口袋,再在口袋上装一根管子,管子的另一端接在一桶硫酸上。然后,他把锌片不断地扔进硫酸里,让硫酸和锌片发生化学反应,于是大量氢气就产生了,并通过管子充入口袋里。

一天,查理教授来到巴黎的一个公园,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氢气球的升空试验。试验是比较成功的,这只氢气球升到约1000米高,飞行了45分钟以后,在巴黎郊区的一个小村旁降落。在那充斥迷信的年代,宗教和科学都在用自己的力量争取群众。当时,这个氢气球透过蒙皮渗出一股股浓烈的硫磺气味,被当地居民看成了恶魔。他们请天主教司祭来惩治这一奇怪的“天外来客”。这个平时装神弄鬼的人此时也战战兢兢地不知如何是好。一个胆大的人走近气球,对它开了一枪,气球开始漏气了。接着,司祭壮起胆子,在他的煽动下,人群凶猛地扑向“怪物”,把它绑在马尾巴后面,结果,查理的发明物被拖成了一块块的碎片……

查理教授既高兴,又惋惜。他决心制作一个更大的氢气球,并且亲自乘坐它,升到天空中去!

3个月以后,气球做好了,定于1783年12月1日试飞。

那天,有20多万人从四处赶来观看,热闹非凡。查理教授和一位伙伴一起,乘着氢气球在广阔的天空中遨游。查理的载人氢气球用浸涂橡胶的丝织物制成,气球下部逐渐收缩过渡为放气管,以防止高空气压过低或太阳照射时氢气体积膨胀而引起爆炸。查理调节升力的重要措施,是安装了两个用绳索来操纵活门的放气活塞。整个气囊被安全网索套着,下面悬挂承力框和吊篮。这些设计细节一直沿用到后来的气球上。

查理和他的助手罗别尔站在鸟笼一样的吊篮里,请来帮忙的人用力拉住系留索。当时,由于激动和不安,谁都一言不发。当抛掉8.62千克的配重物后,气球开始从地面升起,一直飞到650米的高度,在45分钟内飘飞了40千米。

氢气球随后,查理又进行了半小时的单人飞行。这次减少了一个人的体重,气球升到了2000米的高度。在人类历史上,查理是第一个达到这个高度的人。

后来,查理教授在回忆这次飞行的时候,曾经激动地对人们说:“当我离开地面时,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快之感油然而生。啊,这就是幸福!”的确,这是发明成功的幸福,是人类向大自然挑战时的幸福,是探险获得胜利后的幸福!

从罗泽尔的900米到查理的2000米,人类在空中越升越高,可是,天到底有多高呢?根据科学的认识,在地球的周围有一层厚厚的大气。大气可以分成很多层,其中贴近地面的一层叫对流层,大约有十几千米厚,对流层中的空气最稠密。再往上是平流层,这一层的顶部离地面大约80千米,这里空气十分稀薄,温度也很低。人类如果到了那里,没有必要的保护装置,必定会因缺氧而得高空病,甚至会死亡。

勇敢的飞行探险家们没有在死亡的威胁面前停住脚步。为了科学的发展,为了征服天空,他们前仆后继,依靠简陋的设备,向天空发起一次次冲击!

1803年7月18日,比利时科学家罗伯逊和同伴罗斯特一起,乘氢气球在空中飞行了6个半小时,首次达到7000米的高度,打破了留空时间和高度上的两项世界纪录。在高空中,罗伯逊感到非常难受,随着气压计不断下降,他的耳中尽是嘈杂的响声,呼吸困难,浑身无力,眼睛中布满血丝,血液也仿佛都涌到了头顶。这是典型的高空病症状。别说是人,就是鸟儿也无法适应这样恶劣的环境,气球吊篮中携带的两只鸽子,一只死亡,另一只也奄奄一息。

1862年,英国气象学者格列塞和他的青年助手果克苏升到了9000米的高度。在7000米的高度上,高空旅行者受到了第一场严峻的考验:酷寒和空气稀薄双双折磨着他们,而探索大自然秘密的决心却鼓舞着他们顽强地继续升高。

在他们有趣的高空实验室里,藤条吊篮中除气压计、温度计和时钟外,还挂着一只鸟笼。粗大的缆绳系着铁锚,着陆后要用它系留气球,防止被风刮跑。试想,他们靠着如此脆弱的“风船”航行于大气海洋的惊涛骇浪之中,该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气球在继续上升,超过了7000米,突然,格列塞眼睛模糊了,看不清气压表刻度和时钟的指针。他用手支着身子,可是,右手失去了力量,左手也开始发麻,这是一种高空缺氧反应。他正想挣扎起来观察仪表,却无力地倒在吊篮里,失去了知觉。他的助手果克苏在紧急关头,冒险攀上了吊篮的框架,想用手去拉放气活塞绳,但他的手臂也开始发麻,不听使唤。小伙子急中生智,硬是用牙齿咬住活塞绳往下拉,才排出一部分氢气,使气球下降,回到地面。

高空历险归来,格列塞把他的亲身体验写成一篇报告,引起了医学家的注意,并立即进行了一系列高空生理的实验和研究。以后,人们采纳了医生的建议,在大气海洋中航行时一定要携带氧气。

氦气球可以说是气球的第三代。有了它,许多过去人们难以飞越的地方,像英吉利海峡、北极等,现在都畅通无阻了。于是,永不停顿的气球探险家们又给自己的挑战提出了新的目标。

1978年8月11日晚,夜幕沉沉,笼罩着北美大陆。在美国东部缅因州的大西洋岸边,一个体积达5000立方米的巨大气球腾空而起。这个气球名叫“双鹰2号”,里面充满了氦气,球体用尼龙和轻质的人造橡胶薄膜制成。3位美国发明家,本·阿布鲁佐、马克西·安德森和拉里·纽曼,坐在气球下的吊舱里,乘着一股从美洲向东吹往欧洲的高空气流,开始了一次充满危险的航行。原来,他们计划横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飞到欧洲大陆去!

寒冷的北极我们先回顾一下载人气球横越大西洋的历史。早在1873年,就有人提出了这个计划并付诸实施,但气球起飞后不久就一头栽了下来。后来又有不少飞行家做过这万里越洋的尝试,但是等待着他们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还有7个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就拿20世纪70年代来说,在重新兴起的越洋飞行热中,有8次失败的纪录,其中一对英国夫妇和一个美国人在大洋上失踪。但令人欣慰的是,在人们的不懈努力下,跨洋飞行的距离在不断地增加着,其中最长的一次,有两名英国飞行家在离目的地只有100多千米的海洋中落水。在“双鹰2号”的3位飞行家中,有两位曾经参加过“双鹰1号”的越洋飞行,结果在空中漂泊3天后掉在冰冷的海里,其中一位的双腿被严重冻伤,后来几乎锯掉……

同类推荐
  •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拖拉机汽车底盘构造与维护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及教育部等六部委《关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宁夏农业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专业教师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院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要求,编写了本书,以供我校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实训使用。
  •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战争及灾难自救互救手册

    本书是一部增强公民紧急救援意识,帮助公民掌握面对突发事件及灾难情况下的救护知识和技能的知识型普及读物。通过基本现场救治技术、战伤类型及自救互救、突发公共事件种类及自救互救、自然灾害种类及自救互救、常见意外情况的急救五个章节,详细叙述了公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见的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情况下的自救互救,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知识性强,作为公民必备救护知识普及读物,可有效预防灾害及伤害事件的发生,并加强公民的防灾救灾意识、自救互救能力,避免伤亡,减轻伤痛。
  • 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

    本书以报告文学的形式、对三江源头和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危机进行记述与表现,针对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作者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行了呼吁。
  • 药酒泡制技术

    药酒泡制技术

    本书为“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丛书”之一,对药酒的泡制技术作了详细的介绍,其中滋补类药酒116种,治疗类药酒150种。
  •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

    是“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我是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能手》是以广大农村干部群众为主要读者对象,以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买得起、买得到为基本宗旨,简明扼要地讲解了手扶拖拉机驾驶与维修技术。
热门推荐
  • 若雪: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

    若雪:我们可不可以不勇敢

    她,樱若学院的一名初一新生,他,也是樱若学院的初一新生,在开学分班时,机缘巧合之下,他们分进了同一个班级,军训了,原本都互不相识的他们,都认识了自己未来要相处三年的同班同学,此后,他们之间点点斑斑,却也阻挡不了要分开时的无赖,三年之后,这天正是他们毕业之期,璃若雪心里想着,毕业了,从此我们要分隔两地,不知道下一次相遇,是否已是形同陌路!
  •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世界最好看的微型小说

    阿·托尔斯泰认为:“微型小说是训练作家最好的学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奥佛法斯则总结出微型小说的三个特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微型小说讲求新、奇、怪、辣、深。一些像雨果、歌德、列夫·托尔斯泰等这样的文学“巨匠”,一些如海明威、斯坦倍克、伯尔、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优秀作家,都为读者留下了精彩的微型小说。
  • 剑仙重生

    剑仙重生

    剑仙遭神秘雷击后凭空消失,竟穿越到了濒临死亡的少年体内,他在这个世界的武林中又将演绎怎样的传奇故事?
  • 人心陷恶

    人心陷恶

    “我心里有魔鬼,它要吃掉我。”这是我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 很幸福

    很幸福

    初恋的夏天。初见他,如诗般秀美隽永的少年,她以为他是书香名门之后,是个温润气质的公子少爷,结果却……完全不是那样!!!她笑着,可是她的眼睛却总在哭。母亲突然死了,留下她与冷漠的父亲。明明16岁的花季,眼神却好似历尽人世沧桑。玩世不恭的少年,第一次认真的想要做一件事,第一次想要为一个女孩不再挥霍青春,第一次想要给这个女孩一辈子的幸福……世事无常,只叹,天意太弄人……[全书约20万字]
  • 龙吟六界覆九州

    龙吟六界覆九州

    彦文枫,荒河大陆无人不知的第一强者。被自己一族所保护的帝王一脉,欺骗自己,灭杀了自己一族三百四十七口人,受不了这种打击的他气绝身亡。灵魂飘荡的时候,却稀里糊涂的重生了。复仇二字在他心中扎根,为了给家人报仇他决定要跨到另外一个界面,这势必要与神战斗。是谁让他重生了?有什么目的?
  • 上仙驾到:呆萌小姐要修仙

    上仙驾到:呆萌小姐要修仙

    若能散尽红颜愿,回首凡尘不为仙。本欲起身离天地,却见莲花卿依然。他是性情淡然的仙界玄宗道子姬云,为救师妹剑斩命轴,在百世轮回间艰难挣扎,只为再听到她的一声:“师兄。”她是在凡间青云国有着顶顶大名的蠢货大小姐洛轻灵,整日不是吃喝就是玩乐。蠢萌迷糊大小姐遇上落难道子大人,会发生什么好笑有趣的事儿呢?在九州大陆上又会有哪些风起云涌,阴谋诡计等待着他们呢。六界动乱,域外天魔蠢蠢欲动,且看两人如何并肩面对。希望看文的小伙伴可以加群544010211,给青司酱提供一些意见。
  • 极品校园霸主

    极品校园霸主

    一个古武少年称霸校园,闯荡都市,历练红尘的故事。
  • 恒古星

    恒古星

    浩瀚星宇,黑洞为众星之主,掌其力者为王,恒古只出一人。无尽岁月,万族磨灭,唯独人类被遗忘在尘埃。当星王再临,恒古于岁月。
  • 读懂王国维

    读懂王国维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徐志摩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徐志摩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