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6800000004

第4章 道家的思想渊源(2)

到了战国时期,齐国还有于陵子仲,他义不食兄禄,逃隐于陵,为人灌园,“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不过,对隐士思想阐述最为精辟的当属《庄子》。该书运用了大量传说中的隐士事例,发扬了隐士不羁绊于名缰利锁的超迈情怀。于此可见,道家式的隐者对时势有着深刻的洞见,奉行“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智者风范。这种做法在本质上是发扬了《易》道“与时偕行”的智慧。老子推崇的“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老子》第六十二章)的精神,体现了上古隐者的重“道”情结。只不过,老子对“道”有着较隐者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使“隐”与“仕”保持必要的理性张力。老子对孔子所说的“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正是隐士精神的集中体现。而老子则进一步将“身隐”推向“心隐”,前者明确要隐形体于山林,而后者则重在心灵上,即“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老子》第三章)。因此,老子才教育孔子说:“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隐士的思想风范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其一,奉行“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人生信条。道,是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统称。“隐”与“不隐”在道家看来并不是绝对和不可转换的。《庄子·缮性》有言:“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在政治黑暗时,要讲究隐退以保存实力。在道家看来,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命都没了,又谈何济世?因此,要懂得“存身之道”这种政治智慧。

其二,具有深刻的历史洞见。隐士多为饱学之士,身处乱世,不得行其道而隐。《庄子·天地》载有一隐士伯成子高,他在尧治天下时,位列诸侯。而到了禹及位时,伯成子高却辞官耕田。大禹询问其中原由,他回答说:“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这一思想正好印证了《老子》第四十三章所崇尚的圣人形象:行“不言之教”,知“无为之益”。换句话说,老子这种观念应当是秉承了上古隐者风度,也说明隐士之隐乃是理性的抉择,高尚节操使然。伯成子高甚至不屑与大禹说话,对大禹说:你赶快走,不要干扰我做事!《黄石公素书·求人之志章》对隐君有深刻的阐述:“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这里所谓“没身”也就是隐居不仕。

其三,具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以自身之隐表达对世道的抗争,同时也用犀利的言论抨击时政,试图影响统治者,呼吁民众觉醒。于其中可见隐者的政治理想,那就是后世为老子承继发扬的“无为而治”。讲究“不尚贤,而民不争”,试图保持民风纯朴,不教而化。《庄子·让王》有一则传说曰:汤将伐桀时,先后请卞随、瞀光谋划,都被他们拒绝了。战胜后想请卞随来治理。卞随却说:

“后之伐桀也谋乎我,必以我为贼也;胜桀而让我,必以我为贪也。吾生乎乱世,而无道之人再来漫我以其辱行,吾不忍数闻也!”想请瞀光来接管,瞀光推辞说:“废上,非义也;杀民,非仁也;人犯其难,我享其利,非廉也。吾闻之曰:

非其义者,不受其禄;无道之世,不践其土。况尊我乎!吾不忍久见也。”他们双双投河自尽,对汤之不义、不仁表达了自己的批判和不合作态度。

其四,具有“保形全真”的价值取向,在他们看来,“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庄子·让王》)。从个人来看,隐士不迷恋权势。

舜要让天下给善卷,善卷却不受。他说:“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在隐士眼中,天下权势虽大、虽重,但有害生命不为,坚决不用宝贵的生命去交换权势。如从统治者角度来看,应坚持民命高于权势原则。比如,当狄人攻豳时,不要布帛、犬马、珠玉,而要土地。大王亶父不愿看到百姓受屠杀,宁可自己放弃王位,拄着拐杖离开豳地。《庄子》称赞他能尊重生命。更有甚者,巢父、许由把听到请其出仕的话语,都当成一种耻辱。许由因此而去洗耳,巢父批评许由让使者找到因而不是真隐,且不让牛犊喝许由洗耳的下游河水,以免受其污染。在庄周自己看来,卿相好比祭祀的牺牲,因此宁可像沼泽地中的水牛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愿接受卿相尊位。

其五,具有高尚的情操,不愿同流合污、尸位素餐,自愿隐于民间,与民同甘共苦,常常也从事农业生产,对民间的科技、医药有相当的了解。我们从后世隐士名医可见一斑。例如,东汉的华佗,“晓养性之术,沛相陈圭举孝廉,太蔚黄琬辟,皆不就”(《后汉书·方术列传》)。唐代的孙思邈善谈老庄及百家学说,兼好释典,“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隋文帝辅政,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起。及太宗即位……将授以爵位,固辞不受。显庆三年,唐太宗召见,拜谏议大夫,又固辞不受”(《旧唐书·孙思邈传》)。

老子曰:“道隐无名”(《老子》第四十一章)。学者常从道体无名角度来解释,其实,我们从紧接着的下句“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第四十一章,帛书本作“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和上文“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的描述应该不难明白这里的“道”内含隐士行事风格的意蕴。《老子》书中许多对圣人之德的歌颂往往暗合隐士之节操。老子在周朝日衰之际,亦出关隐居。庄子拒受卿位。列子归隐,“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雕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庄子·应帝王》)。还有楚之隐者鹖冠子曾为庞援将军之师,“居深山,以鹖为冠”。游学于稷下的道家学者,他们“不治而议论”,“各着书言治乱之事”。黄石公授书张良,教其为王者师。张良辅佐刘邦取天下后,却辞三万户之封,愿从赤松子游,修道学养生之术。传黄老学的盖公虽居胶东,而曹参受其“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之教。这种心怀天下,不惧权贵的传统不绝如缕。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范缜不惧皇权,坚持“合黄老义”的思想旨向;陶弘景虽隐居茅山却有“山中宰相”之美誉;诗仙李白唱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等。南怀瑾认为“道家渊源于隐士思想,演变为老、庄或黄、老”。陈荣捷亦强调了隐者为道家的先导作用。

他说:“在某种意义上,说隐者是道家的先河,未尝不可。隐士避世俗,自洁全生,或且游于方外,独与天地往来,自古以来都有。”不过,值得关注的是,道家在继承隐者坚决扞卫自身价值观念的传统时,逐步淡化了原来刚性对抗的行为方式,转向深入发扬“柔弱胜刚强”的柔性存身之术。真正隐者的形象或可以这样描述:“体旷容寂,神清气冲;迥同尘表,深观化宗;偃太和之室,泳元古之风;收人之所不宝,弃人之所必崇;以道德为林圃,永逍遥于其中。”他们特立独行,耿介自守,如老子所云,“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老子》第五十三章),对社会具有“以百姓之心为心”的担当意识。他们自我要求甚高:“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容;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老子》第十五章)他们行事必深思熟虑,形如涉川之慎;行不言之教,故有“畏四邻”之念;待人接物如宾客之谦卑;言行举止了无形迹,与世无争,故有冰消雪融之无碍;他们为人敦厚纯朴,一团和气;他们保守本真,与众和同。真正做到了“心隐”,大隐于朝市。于是,他们可以不慕名利,傲视王公贵族,退隐野处,但同时亦可以“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为社会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出谋划策。

总之,道家正是继承发展了隐士性情高洁、志存高远、心怀万民的传统,以避世之心做入世的事业。他们外避“世俗”,内隐“自然”。避世方能站得高、看得远,方可对俗世保持一种谨慎的批判姿态。隐退方能“清静”。他们往往表现出“功遂身退”(《老子》第九章)、“功成而不名有”(《老子》第三十四章)的豁达。避是为了远离假、丑、恶,隐是为了求得真、善、美;避的是“取天下而为”之私欲,隐的是真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之人格修养;避是“被褐怀玉”,隐是“道法自然”;避是抛弃“自是”、“自见”、“自贵”,隐是实施“和其光,同其尘”(《老子》第五十六章),物我齐同,慈爱苍生。

道家思想不仅蕴含着隐士的风骨,而且表现了史官的智慧。《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萧萐父认为这并非仅实指道家创始人老子担任过周守藏史官,而是泛指道家思想特质渊源于对以往“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的研究和总结。就道家的起源来说,可以概括表述为出于史官的文化背景而基于隐者的社会实践,前者指其思想理论渊源,后者指其依存的社会基础。老子所说的“言有宗”(《老子》第七十章)应是指他的理论乃传承于上古之“道纪”,即“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老子》第十四章),所谓“事有君”大概是说,他的理论都有事实依据,都是前人实践过的。

从职能来说,史官主要负责记事记言,掌理图书典籍,他们熟悉当时和历代的政治事件与言论,因此史官自然而然成为当时最具学术智慧的群体。江瑔在《读子卮言》中指出,駗{史官当为百官之源,也是百家学术之源。我们认为,此说颇有理据。儒道两家都尊崇“史”,所不同的是,儒家对“史”抱有“述而不作”的神圣情结,而道家则对“史”持有“御今之有”的超越意识。《庄子·天道》曰:“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史记·老子列传》载:“老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史记·张汤传》也说:“老子为柱下史。”老子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史官背景,广泛地接触当时的典籍。因此,我们可以说,以往史官的智慧是道家思想生成的最为直接的资源。比如,史佚为周武王时的太史,他曾说:“无始祸,无怙乱。”(《左传·僖公十五年》引)这与《老子》第六十四章“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思想相通。他还说“无重怒”(同上),这也与《老子》第四章“解其忿”之意吻合。史佚说:“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征莫若让,事莫若咨。”(同上)这与《老子》第六十七章关于“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三宝说相一致。再如伯阳父曰:“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还有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等说法都能够在《老子》中找到蛛丝马迹。

倘若我们考察上古“六经”的形成与流传情况,就可以进一步发现道家的史官智慧特征。《庄子·天下》在评述上古文化的时候说,“六经”皆有所职: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这样熟悉“六经”绝非偶然,而是有深刻的思想原因的。关于这一点,我们从《庄子》之前的《老子》是能够找到文化根据的。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老子》一书本来就与“六经”的关系密切。

1.《老子》与《周易》的关系

朱伯崑在分析道家与《周易》的关系时指出,“《周易》这部典籍的编纂,出于西周的史官之手,也是可信的”。如此说来,老子熟悉《周易》是很自然的事了。因此,易与道在精神上融通,这已是历史的共识。汉代桓谭《新论·闵友》认为,“宓羲氏谓之易,老子谓之道”。唐代陆希声在《道德真经传》序中指出:“昔伏羲氏画八卦,本阴阳,象万物,穷性命之理,顺道德之和;老氏亦先天地,本阴阳,推性命之极,原道德之奥,此与伏羲同其原也。文王观大易九六之动,贵刚尚变,而要之以中;老氏亦察大易七八之正,致柔守静,而流之以大,此与文王通其字也。”宋代易学家邵雍说:“老子知《易》之体。”

同类推荐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如何自在(禅·心灵·灵性)

    本书通过佛教史上一些僧人学佛求法的故事,和作者对佛教经典的感悟,结合当代人的精神问题,如信仰,道德观,注重物质忽略精神生活和心灵修养的种种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其中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智慧,很多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原则。比如尊重生命,保护环境,什么才是真的幸福等。
  •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MBook随身读)

    有一种智慧叫禅悟(MBook随身读)

    幸福无处不在,只是我们少了发现幸福的心境。《心灵修养:有一种智慧叫禅悟》选择了许多经典故事,从心境、生命、自然、逆境、修养、生活等方面,以禅悟的境界为读者诠释了幸福的本意,是一本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幸福宝典。
  •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星云大师谈当代问题2:心净国土净

    本书为族群伦理探讨,此单元有八篇精彩论述,大师提出对族群、宗教之间、人生、家庭、青少年教育,乃至对杀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大师的开示,均针对人们的现实困境与心灵需求提出建设性的见解,并给与疗愈,继而启发人之善言、善心、善行。
  •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经典故事丛书(佛经的故事)

    本套丛书包括十四册:《佛教·佛经故事》、《希腊神话》、《中国神话》、《一千零一夜》、《圣经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伊索寓言》、《成语故事》《世界经典历史故事(上中下册)》、《安徒生童话》。
热门推荐
  • 忆君王

    忆君王

    本书以五代十国为历史背景,从另一个角度描写兰陵王的诞生。
  • 美丽的大森林

    美丽的大森林

    原始大森林,是个多么吸引人的世界啊!没有去过那里的人们都会猜想,那儿一定是个很神秘有趣的地方。千年老树高耸人云,奇花异草香气扑鼻,色彩缤纷的蝴蝶、飞蛾、群蜂尽情飞舞,狗熊、老虎、金钱豹、金雕、飞龙等各类珍禽奇兽乐在其中。故事讲述的是在齐鲁大地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平、二平跟随妈妈来到东北某林区小镇的姥姥家过暑假,参加了镇小学组织的课外夏令营,昆虫小组和摄影小组活动。于是他们随着小表姐等人便走进了美丽而神秘的原始大森林。通过一系列如,夜进大森林,给狗熊拍照,捉鸟和引鸟等生动、惊险有趣的故事情节,重点刻俩了大平、二平、参花等孩子的不同性格特点。
  • 笑林广记

    笑林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EXO岁月流苏

    EXO岁月流苏

    我们去看樱花吧,在岁月流苏的那一刻不是所有的人都像边伯贤一样
  • 遇上TFB0YS

    遇上TFB0YS

    三个少年突然出现在她的生活,告诉她,她是某集团的千金,然莫名奇妙的说喜欢她,然后又某名奇妙的让她等了好多年,很多的莫名其妙就好像四叶草莫名其妙的就喜欢上了Tfboys…
  • 末世重生之苏烟韵

    末世重生之苏烟韵

    这是漓樱的第一本作品,不喜不好可直说,我会改,还请大家多多包容,希望一些作者能给我提提意见,谢谢!苏家白富美在末世成女配炮灰,生命最后一刻在僵尸群里看着一生全心全意对他的男朋友和她末世前最好的朋友抱在一起,互相用着暧昧的眼神看着对方。苏烟韵红着眼睛说道:如果还有来世,我定要你们这对狗男女生不如死!!!
  • 守护甜心之孤独女王

    守护甜心之孤独女王

    她一意孤行,是有名的孤独女王,她早已不在是那个单纯的少女,在彼岸岛上早已蜕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友情的支离破碎,爱情的背叛若离,亲情的毁灭死亡,都是那个人一手造成,她,不会放过让她走向黑暗的那个人。
  • 晓晓暮风

    晓晓暮风

    韩晓,安于安逸,不善表达感情,不强求的宅女,出门准备储备物资的归途中发生意外状况,醒来后疼痛难忍,疑似面临被一老一少两个流浪汉掩埋的命运,理清一切之后为了生存努力,而后……
  • 天赋战师

    天赋战师

    给无极战神当了替死鬼的段烈为了回到家乡无意中误入了异界,拥有秘药、锻造、徽印、鉴定四系大宗师的段烈其实还是一个天赋战士,七系的斗气、海量的战典知识,让他一跃成为最强战神,在高手如林、神圣遍地的战魂大陆上演了一场精彩的传奇。
  • 元代奏议集录

    元代奏议集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