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17200000008

第8章 傅斯年:归骨于田横之岛(3)

12月22日,傅斯年遗体大殓。自早晨7时起,前来吊唁者越来越多,殡仪馆的屋子和院子几无立足之地。在上千吊唁者中,有台湾学者,名流,国民党军政大员,傅斯年的亲友、同事及台湾大学的学生。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扶杖前来,陈诚哭得两眼红肿,王宠惠、蒋梦麟、罗家伦、王世杰、朱家骅、李济、董作宾、毛子水等人,另外加上一个刚从香港赴台、与傅斯年生前关系并不融洽的钱穆,都站立在人群中默然相送。

10时30分,傅斯年的遗体送往火葬场,上千人冒着大雨,踏着泥泞的道路,慢慢行走。热泪横流的学生们手执小旗,上面写着:“校长,回头来瞧瞧我们!”望之令人心碎。目睹此场面的台湾记者于衡在后来回忆自己采访生涯的长文中说:“傅斯年先生逝世,是我采访二十五年中,所见到的最真诚、最感人的一幕。”12月31日,亦即1950年的最后一天,治丧委员会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礼堂(当时台湾大学本部尚无大礼堂)举行傅斯年追悼会。礼堂正中,悬挂着蒋介石亲笔书写的“‘国’失师表”挽幛,国民党高级官员、名人学者的挽幛、挽联分挂两旁。蒋介石亲临致祭,各界要人亦皆前来,竟日致祭者达5000余人。据统计,当时各界致送挽联达270余副,挽诗60余首,挽词20余首,祭文6篇,唁电唁函90余封。各报章、杂志、专刊登载纪念文章110余篇。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同仁的挽联:廿二载远瞩高瞻,深谋长虑,学术方基,忍看一瞑;五百年名世奇才,闳中肆外,江山如此,痛切招魂。

台湾大学全体师生的挽联:

早开风气,是一代宗师,吾道非欤?浮海说三千弟子;忍看铭旌,正满天云物,斯人去也,哀鸿况百万苍生。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挽联:

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 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

蒋梦麟挽联:

学府痛师道; 举“国”惜天才。

蒋介石于12月22日发唁函致傅夫人俞大彩,12月30日又颁布褒奖令,傅斯年身后可谓备极哀荣。

台湾大学为纪念傅校长开创台大一代风气的功绩,按照美国维吉尼亚大学为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专门在园内建造陵墓的成例,特例在台大实验植物园内划出一块地建造罗马式纪念亭,亭中砌长方形墓一座,同时按中国传统,墓前立无字碑一座,设纪念亭,另有喷水池搭配,形成独特的景观。

1951年12月20日,傅氏逝世一周年忌辰,举行安葬仪式。典礼由继任校长钱思亮主持,俞大彩亲手将傅斯年的骨灰安置在大理石墓椁中。现场有两千余人观礼,气氛庄严肃穆。自此,此处被称为“傅园”,墓亭定名“斯年堂”,与周围景致浑然一体,蔚为壮观。

“兵工署”特别捐赠一座纪念钟,钟上铸有傅斯年提出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八字校训。后来,这座钟架设在行政大楼前的水池和椰林大道之间,名为“傅钟”,成为台大精神的象征。

傅斯年溘然长逝,远在美国的胡适闻讯,立即给俞大彩发来唁电:“孟真的去世使中国失去了一位最有天才的爱国者,我自己则失去了最好的朋友、诤友与保护人。……”

随着媒体报道,在海峡另一边的学术界人士,也通过不同的渠道陆续得到消息并有不同的反应。已成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阅《参考消息》知,傅孟真于星期二下午列席台湾省参议会,报告台大状况,即患脑充血,于晚11点20余分去世,年五十五岁。”

竺可桢对他的老友并不了解,连年纪都记错,也不同情老同学随蒋赴台,反而厉声责难:“孟真为人专断,才大而私心太重,解放前将史语所全移台湾,并影响数学所,实研究院之罪人也。”

几乎与此同时,蛰居岭南的陈寅恪亦得知傅的死讯,想起与傅的交情,特别是抗战八年中傅氏给予自己的帮助与关怀,悲从中来,赋诗一首为之追念。

鉴于当时的天命、人事以及严酷的政治气氛和压力,陈寅恪不能直白地剖露心迹,只能采取历来知识分子惯用的“曲笔”手法,以《霜红龛集望海诗云“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感题其后》为题而作,以此表达心中的哀悼之情。诗云:不生不死最堪伤,犹说扶余海外王。

同入兴亡烦恼梦,霜红一枕已沧桑。

此乃仿明末著名学者,明亡后毁家纾难,嫠不恤纬,反清复明失败而隐居山寺,并号朱衣道人的傅山(青主)之诗而作。傅青主原诗云:关窗出海云,布被裹秋皓。

夜半潮声来,鳌抃郁州倒。

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

佛事凭血性,望望田横岛。

不生不死间,云何为怀抱。

陈诗通过仿傅青主之意,隐晦地悼念“归骨于田横之岛”的亡友。——这是当时整个祖国大陆知识分子对傅斯年唯一的一份文字纪念。

2五四之子的学术之路

蟋蟀好斗,傅斯年从小就像一只蟋蟀,流露出勇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

时间回到三十七年前的1913年夏天,北京大学预科来了一个魁伟而庄严的山东大汉,这个人就是傅斯年。

傅斯年经过三年的预科训练后,1916年的秋天,正式做了北大文本科的学生。到了1917年,蔡元培做了北大校长,四处招兵买马后,北京大学才成了改变中国现代命运的重镇。

胡适之是1917年的秋天开始当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他开始站在讲台上教书时,一颗心经常是七上八下的,因为他发现坐在台下听他讲课的学生中间,有几个人的学问比他这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博士还要强得多,傅斯年就是让这个“中国新文学运动主将”提心吊胆的少数人之一。

五四运动的主力是学生;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一个自由主义极浓厚的社会思想运动;五四运动的人物,多半是崇尚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的色彩便是尊重个人,发挥个人人格,注重人性,充满正义观念,这是中国文化传统与西洋基督教文明所共有的特点。

傅斯年先生便是五四运动的中坚,急进的自由主义者,扛着大旗子,冲到赵家楼,打进曹汝霖的住宅。

傅先生是山东聊城人,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生于邑之北城内祖宅。他出身于一个标准士大夫的家庭,他的祖父与父亲,一为清朝拔贡,一为清朝举人。他出生时家道虽已经中落,但依然算是个书香门第。他在进大学以前,对中国的经史已极有根底,而且对中国的学术源流也有明确的认识。

他十三岁时,带他到天津进官立中学堂的侯雪舫是个清朝进士。因此在傅斯年少年时期,他举目所见的都是这些科举制度下残存的遗老。不过,他日后之所以能在北大仗着满腹经纶折服师友,根底也是在这段时间打下的。傅斯年先生天纵聪明,当时大家目为神童。他既肯用苦功,又因为和同城的杨家有亲戚关系,驰名海内的海源阁藏书,可以任他阅览。所以在未进入北京大学之前,他已经“读书破万卷”了。

进了北大文科后,他读的是中国文学系,以他的国学根底,照理在新文学革命发难后,该站在保守派的阵线,不惜替“国故”背水一战的,但这个饱读经史的士族后裔,竟然变成了打击中国旧文化、旧思想最厉害的主将之一,这种为真理而“大义灭亲”的气魄,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少见的。

1916年,傅斯年卒业于北大预科。同年秋,升入北大本科中国文学系,于1919年夏毕业。同年秋,傅斯年考取了山东官费赴英留学的名额。

他在北京大学读书的时候,虽在中国文学系,但于文学、史学、哲学各方面,都有很浓厚的兴趣。他以为治科学是治哲学的基础,所以赴英以后,即进入伦敦大学研究院,师从史培曼(Spearman)教授研究实验心理学。

那时候一般人对自然科学非常倾倒,除了想从自然科学里面得到所谓可靠的知识而外,还想从那里面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这种训练不但在某种科学内固然可以应用,而且换了方向而治另外一种学问,也可以应用。傅斯年留英期间,除了研究实验心理学以外,还研究物理学、化学及高深的数学。

1923年,他由英国转欧陆进入德国柏林大学哲学研究院从事研究。当时德国学术界有两种风气最盛,一是近代物理学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勃朗克的量子论,都是震动一时的学说;一是德国一向著名的比较语言学。

傅斯年受此风气以及在柏林的朋友,如陈寅恪、俞大维等的影响,在柏林既听相对论,又听比较语言学。他有了许多科学的方法和理论,以及极为丰富的中国历史和语文的知识,由此便可另辟新天地。这便是他后来做“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由来。

株守着一个题目,矻矻孜孜地做上几年,然后博得一个学位,他是看不起的。所以他在伦敦大学,在柏林大学,都不专攻一种科目。他研究历史,研究心理学,研究物理学,研究数学,研究医学,且都有深湛的造诣。抗战期间,一位中央医院的医师在重庆和他初次晤面后,很惊讶地对人说:“我没想到校长先生对于数学也有这么深的造诣。”

傅斯年资质聪明过人,胡适之先生曾说:“孟真的天才,真是朋友之中最杰出的。”他的记忆力最强,而不妨害他的判断力之过人。他能做第一流的学术研究,同时又最能办事。

学界公认他办了四件大事,一是广州中山大学文学院(最早期),二是“中央研究院”的史语所,三是北大的复员时期,四是台大,都有很大成绩。

他领导的史语所成绩斐然,在一篇《几个基本观念及几件重要工作的回顾》中记载,“……在中国境内语言学和历史学的材料是最多的,欧洲人求知尚难得,我们却坐着看他毁坏亡失。我们着实不满这个状态,着实不服气的就是物资的原料以外,即便学问的原料也被欧洲人搬了去乃至偷了去。我们很想借几个不陈的工具,处治些新获见的材料,所以才有这历史语言研究所之设置”。

这一段文字说明了廿余年来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的方向之所在。

傅斯年做学问不媚外,但也不排外,例如他盛赞以北平为活动中心的外国学术团体所派遣的各种科学工作远征队,皆是坚强的组织,气势极盛,愈来愈猛。主持这些事业的,除地质调查外,都是外国的科学团体。

但他忧虑:“这些外国人,挟其丰富的物质配备以及纯熟的科学技巧,不但把中国境内的自然科学资料一部分一部分地搜集走了,连历史的、考古的、美术的以及一般人类学的数据也引起了他们的绝大的兴趣。他们很坚决地跑到中国来,调查我们的语言,测量我们的身体,发掘我们的地下古物,研究我们的一切风俗习惯。这些‘学问原料’真是一天一天的被欧洲人搬了去,乃至偷了去!”

他理性分析这些野心勃勃的西洋科学家,不远万里到中国来工作,不是专凭着他们的政治优势来的,“他们更有一套学术上的理由说给中国人听,使听的人亦可感觉到他们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乱哄哄的中国能够拒绝这些学问上的访问么?残余的北洋军阀政府认识这些工作的意义么?并且他们所注意的资料,大半都是我们自己所忽视的。无论照什么标准说,我们找不出充分的理由,反对别人来检取我们自己所毁弃的数据”。

傅斯年大声疾呼:“要反对这种文化侵略,应该先从反对自己的愚蠢起。要了解自己的灵魂,应该先教育自己认识自己的知识,懂得自己的语言。”

这些大道理,是五四运动后一部分学术界人士所深知的。但直等到中央研究院成立后,才得到制度上的回应,这个功劳要归于傅斯年。

傅斯年高瞻远瞩地指出,史语所的工作旨趣,即应用近代方法研究历史学语言学的三大标准:(1)凡能直接研究材料,便进步;凡间接地研究前人所创造之系统,而不繁丰细密地参照所包含的事实,便退步。(2)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所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便退步。(3)凡一种学问能扩充他所研究时应用的工具的,则进步;不能的,则退步。

他又说:“总而言之,我们不是读书的人,我们只是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我们只是要把材料整理好,则事实自然显明了。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

傅斯年既强调新观念,又揭橥三大口号:

(1)把一些传统的或自造的仁、义、礼智或其他主观同历史文学和语言学混在一起的人,绝对不是我们的同志!

(2)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

(3)我们要确保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

傅斯年手撰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旨趣》与胡适所撰的北京大学《国学季刊发刊词》,可称为近五十年中国文化史研究的两大重要文献,亦为奠定中国现代历史学之两大柱石。

傅斯年着重应用数据,力矫游谈无根的传统陋习之苦心非常明显。这样的combination世间稀有。

至于傅斯年高举“我们要确保科学的东方学之正统在中国”的大旗前进,更具有高度的鼓舞性,实唤醒了中国学人最高的民族意识,因而,历史语言研究所才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许多能运用现代学术工具的中年及少年学人集体研究。陈寅恪任第一组(历史)主任,赵元任任第二组(语言)主任,李济任第三组(考古)主任,均一时之选。四十余年来早已成为全球中国历史及语言学研究之重镇,实即傅斯年最初规划宏远之功。

同类推荐
  •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宋朝的太祖和太宗:变革时期的帝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五代政治局势的转变过程,简单介绍这一动乱时期的政治家和武将们的大致情况,第二部分讲述宋太祖,第三部分围绕宋太宗的统治,叙述了中国走向统一,实现中央集权的过程。
  • 卓别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卓别林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卓别林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文化偶像之一。1975年3月9日,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授予卓别林不列颠帝国勋章,从此人们开始称呼卓别林为爵士。本书作为卓别林的亲笔自传,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他的一生,包括辉煌的事业历程,也包括被某些人诟病的私生活;既有具体事务的记录,也有内心的喜怒哀乐和深层思考。阅读人物传记,其实也就是对自身的一次检阅,希望本书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地认识自己,并获得进步的力量。"
  •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黑格尔(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海涅曾拿法国的行动者与德国的思想家们相比。他说 就破坏和严峻后果而言 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就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 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而就全面的继承人类的精神事业 充分表述十八十九世纪之交的根本变化 没有一个法国人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
  •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贝比·鲁斯(名人传记丛书)

    1895年2月6日,在美国东部巴尔的摩市卡姆丁路426号,一个男婴出生了。他的出生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快乐。具有德国血统的父亲为了一家的生计忙碌个不停,都顾不上看这个孩子一眼;有着爱尔兰血统的母亲已经被众多的孩子和艰难的生活把精力都消磨光了,没有一点为人母该有的欣喜。刚出生的小男孩就是美国历史上有名的职业棒球运动员贝比·鲁斯。
  • 张啸林全传

    张啸林全传

    民国初期的上海租界割据,帮派林立,当时的上海滩正处在这样的愁云惨雾之中。张啸林早年在杭州城里就作恶多端,后来闯入上海滩,开赌场妓院、贩毒,心狠手辣,大赚黑心钱,被人称为“三色大亨”。他充当蒋介石的刽子手,杀害革命人士。他还梦想坐上汪伪浙江省长的“宝座”,卖国求荣,做日本人的走狗。贪婪的本性使张啸林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随着张啸林叛国举动的愈演愈烈,国民党的不安与日俱增,蒋介石亲自指示军统局长戴笠对张啸林予以制裁。最终,死在军统派去的杀手林怀部手上,从而结束了他这罪恶的一生。
热门推荐
  • 接掌时代

    接掌时代

    江仁站立山巅,狂风怒吼,雷电萦绕,身前浮现一个又一个名震大陆,处于传说中的人物。江仁嘴角浮现一抹不羁的笑容,举刀指向那些身影,狂笑道:“你们都老了!你们的时代过去了!接下来是属于我的时代!!!”江仁猛地挥刀,一道月牙状的巨大刀芒向前斩去,一路之上,那些传说的人物虚影一一破碎,直到一个新的时代诞生!
  • 非是和亲

    非是和亲

    同是嫡公主,为何待遇相差千里?同是拥有美貌,为何陆子颜选择我的姐姐?为何和亲会选择我?和亲千里,却是从冷宫进入了冷苑,而为了生计,悬壶济世。一个温和似春风却有红粉万千的慕容辰雪,一个家有美人坐镇心却依旧飘遥的慕容辰风,一个脸若千年寒冰内心满是温暖的姬渐鸿,那些感情孰真孰假,暄和又该何去何从?阴谋与爱情,那些人又该如何决择?紫色梅花烙,是乱世的开始,还是盛世的预兆?
  • 萧十三郎

    萧十三郎

    刀锋耀眼。卷卷尘沙。总是凄凉、肃穆。那个多情、薄命的男人,那个出刀极少的人,那个与许许多多的人在江湖演绎许许多多故事的人,是萧十三郎。
  • 颠倒世界陨龙

    颠倒世界陨龙

    他,活在异界大陆,活在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历经九世磨难,最终成为颠倒世界的主宰。
  • 今生今世你还恋我如初吗

    今生今世你还恋我如初吗

    黛玉:“前世,我们纵是结社作诗,也终是阴阳相隔,断了情分······”宝玉:“今生,我们再次相遇,本以为可以摆脱前世的命运,却还是一样坎坷不平······”宝玉,乐力;黛玉,贝琪。二人在今生今世又会有怎样的爱恨纠葛?他们的情感道路上又有着怎样的坎坷?他和她又是否真的像前世一样没有在一起?简介无力,请看正文······(如果,改成剧本,会好一些吗?)
  •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嫡女谋:丞相认栽吧

    她是将军府的嫡女,是大魏国的太子妃。她耳根子软,听信奸人谗言,把仇人当亲人待,最终被亲妹妹和太子侧妃陷害身亡,死前更得知自己母亲和丫头也被其所害。自己良善,却落的如此下场,怨念不甘让她重生到八年前。这一世,她会把前世的怨都讨回来……她们诡计多端、手段狠辣,她以牙还牙,统统还回去。坏名声,断了嫁人之途,看怎么斗?!只是面前温润如玉的未来丞相,居然也会出手助她,在事后对她虎视眈眈……
  • 神魔乱世录

    神魔乱世录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这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是弱者的噩梦,是强者的舞台,是疯子的游乐场。一千八百年前,诸神落凡尘,妖魔乱人间。神州大地王朝更替,天下群雄逐鹿,各地兵祸四起。命运巨轮偏离轨迹,谁能将其扶归正途?
  • 一杯饮尽千年

    一杯饮尽千年

    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作者文笔沉稳,语言畅达,诗情盎然,是一部质量较高的散文。本文围绕樟树几千年的两大特色“药”和“酒”,展开对樟树历代文化、民俗的追述。而“药”又是紧紧辅佐着“酒”而展开,表现了樟树以“酒”为核心的民俗、民情和上层文化形态。作者累积了大量丰富的文化历史史实,穿插一些个体的历史想象,使得这部地方文化散文灌注了丰沛的人文情愫。
  • 盟血战神

    盟血战神

    传奇贼王误闯仙境,在临死前曾留下关于其毕生的财富以及仙境仙血的消息,由此引得群雄并起,为了这笔传说中的“贼王财富”展开争夺,各种势力、政权不断交替,整个世界进入了动荡混乱的“联盟横行时代”。生长在这片混乱中的少年李克,受到贼王的精神指引,决定成为一名出色的联盟之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并寻找万众瞩目的“贼王财富”,踏上了一段艰辛的历程。
  • 盖世雷神

    盖世雷神

    一个曾经霸绝龙神大陆的龙氏一族,现已落寞。龙氏一族唯一的传人龙腾在一次机缘之下解除龙神留下的封印,在龙神的指引之下,龙腾踏向武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