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学校教师管理
1.学校教师管理的意义
学校是专门从事教书育人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工作是由教师去完成的,而教学工作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和育人的基本途径。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和人类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国已加入WTO,与国际逐步接轨,而我国的教师队伍状况和教师各方面的素质与21世纪的教育的客观要求都有很大的差距。面对机遇与挑战,要想完成我国21世纪的宏伟蓝图,全面推进我国教育改革进程,教师的任务重大,加强教师管理,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担负起21世纪交给教师的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据教师管理是教育的根本
******同志曾经说过:“改善教师质量是办好学校的一个重要条件。”******同志根据新时期对学校的要求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由此,我们可以说,学校能不能胜任未来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关键也在教师。
新世纪对教师角色定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开放型的工作方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成为终身的学习者,成为教育教学的行动者。
教师要履行上述职责,就应该加强自身的修养,学校要适应未来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则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加强教师管理是改革的关键
任何成功的教育改革,都取决于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同志说得好:“教育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他的话指出了问题的实质,国外对此也有这方面的论述。第二届国际教学大会报告中对此做过这样的陈述:“教师的素质是任何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学校的教育改革,所有改革方案都是由具体执行者——教师来承担。因此,只有当教师的素质有了显着变化,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成功。”各国的教育改革实践也表明:教育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对教育新观念的态度和接受程度。因此,加强教师管理,已经受到各国政府和教育界的有识之士的高度重视。
加紧教师管理是社会的迫切需要
未来世界的竞争,首先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是由教师去参与的。要在未来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使教师有参与国际竞争的素质和能力。这一点,在国味上已形成了共识。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日内瓦召开“第45届国际教育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教师作用的教育”。160个国家的近千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对未来社会教师的作用、教师的责任及培养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了共识:需要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讨改革教师的培养模式,以提高师资队伍质量。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出台了许多措施,改革师范教育,提高教师的质量。我国政府对师资建设相当重视,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占据了未来世界竞争的主动地位。”并进一步指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精心组织教学,积极参加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上对教师的要求。都是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未来发展要求而做出的,是从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国际地位、生存环境,甚至可以说是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提出来的。
2.教师管理的特点
教师形象的判断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思维方式去判断对象。对教师这个职业以及职业承担者,我们可以认识的有很多。
(1)教师不是站在讲台前说话的人。
站在讲台前讲话只是过去人们为了区分师生等级秩序而设计的。只具有形式的意义,而不代表实际的内涵,更不能说明教师的实际品质。显然,人们到处发现,教师被不恰当地定义为站在讲台前说话的人。
(2)教师不是殉道者。
教师作为职业被人们恭称为圣职,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从业者要有为此献身的信念,并愿意成为牺牲品。过去,有一个比喻,说教师就像蜡烛,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教师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爱护,感激和尊重。
同时,教师应该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愉悦,教师劳动应成为自娱自乐的一部分,因为他以生命召唤生命,以热情点燃热情,让别人感动着自己的感动,他应为此而感动。只有你感到教育教学对你来说是快乐的,你才能把他作为专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谋取生存必需品的职业。
(3)教师不是文化殖民主义者。
教师的自我文化偏好是强烈的,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文化自恋倾向。特别是表现在课堂上,教师一人的话语权大于全班学生话语权的总和,教师话语霸权主义者、文化殖民主义者。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中,管理、管教主义倾向严重,把来接受教育的学生当成来接受管理的“罪人”。这种权力格局已经不能全面反应教育改革的客观事实和需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教师一贯被理解为社会和家长的代言人。正如鲁洁教授指出:“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学生是社会未成熟者。一句话,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背,他们在学校组织中互为异质成员”。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在社会地位、行为方式、思维方法、价值趋向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教学中的宽容和多元是要得到尊重的。
(4)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不是雕琢玉器的工匠,也不是侍弄花草的园丁,而是教育者。教师就是帮助一个人尽可能成为完全符合人性的人,即成人者。
我国一直认为学生学习是被动的。教学被形象地称为“填鸭”,或许还能被理解为“征服”。课堂是按照动物行为学中“啄序”(peckingorder)原理建立起来的等级化社会,师生之间遵守的是严格的等级秩序。所谓的学习就是一味地接受。在这种传统氛围里,教师致力于把自以为是的结论以终极真理的面目和形式全面地塞给学生,而不给他们丝毫表达意见和思想的时间和喘息机会,学生失去了自我认知和实践体验的权利和自由,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缺乏是理所当然的。
弗洛姆曾把大学生的学习分为占有式学习和存在式学习。占有式学习是尽可能完整地把听到的一切记在笔记本上,但这都是为了以后就能牢记他们的笔记,以应付考试。这并没有丰富扩大他们的思想,这种大学生个个最多不过成了某个由别人提出的观点的所有者。占有式学习的大学生只有一个目标:死记“学过的东西”。他们使用的方法不外两种:不是把学的东西塞进记忆里,就是小心翼翼地保存他们的笔记。他们不需要一点创新或有所发挥、创造。对于以存在的方式与外界接触的大学生来说,学习过程显示出质的不同。存在式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演讲者的观点和思想,而是以积极和创造的方式去接受和回答。听到的东西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新的问题、新的想法、新的观点纷至沓来。听课的过程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主体思想、精神活跃的过程:一边听教师的话,一边活跃地回答。与弗洛姆看法相一致,着名的国际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在1979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回答未来的挑战》中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维持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维持性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它的价值基础是预设的,重视模仿继承,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新性学习着重提高人的发现、吸收、处理新信息,提出新问题的能力。陈玉琨先生根据我国教育工作者的习惯和教育实践现象将它们区分为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5)教师是伴奏者、合作者、反思者。
我们的教师大都是教室里的独白者,或唱独角戏,把学生看作观众,无聊的看客。教师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鼓励学生的团队学习。
当学习更象一种团体的努力而非单独赛跑时就能得到增强,这是赛跑比赛已经证明的。班级显然是学习性组织,学习团队就好比是合唱队。良好的学习就象良好的工作一样,是合作性的、社会性的,而不是竞争性的、孤独的。与其他人共同学习往往能够增加对学习的投入。与其他人交换看法并对其他人的想法做出反应,能够改进思维、加深理解。主体间性不仅表现在师生之间,更存在于生生之间。没有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教学的空间实际被大大缩小。
为什么可以建立学习性团队呢。知识信息的共享性使之成为可能。正因为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是没有厉害冲突的,不因为我对教学的投入而影响了我对知识和信息的占有。但有时候这种知识信息的共享性被人们阻断,主要是在有竞争的情况下。例如,升学有竞争,经济发展和科技、军事有竞争(以色列出售预警机)。
因为教师不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更不是万能者,因此,要保障对学生的影响是正当而高效的,其教学必须是反思性的。反思性教学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靠。(《反思性教学》)
(6)教师是教育产品的提供者。
我国着名经济学家董辅礽指出:“从经济学角度看,教育是一种劳务,它既是消费的教育又是投资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支付了成本的消费者有理由要求教师提供教学补偿。这里以高等教育为例,区分一下教育的内补偿和外补偿问题。
收费上学,投资体制的改变,带来经济主体多元、利益主体的多元,学生同学校、教师之间的经济关系发生重大改变,形成多元动机模式和多元目标框架以及多元思维、多元价值判断,形成利益主体多元国家放弃了对高校的“全部责任”,只承担有限的责任,把部分经济责任转移到学生头上,使学生成了教育的购买者、“经济人”。据教育报记者的调查,包括教师、学生、甚至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和教育行政官员在内的被调查者,几乎全部认为教育就是一种消费。
通过知识介质,师生之间建立了交换关系。在实现知识价值的同时,确立自己的价值和地位,供需双方必须在知识的流通、共享环节达成一致。“知识的供应者和使用者与知识的这种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与商品的关系所具有的形式,即价值形式。不论现在还是将来,知识为了出售而被生产,为了在新的生产中增殖而被消费:它在这两种情形中都是为了交换”。哈贝马斯强调:知识不再以自身为目的,它失去了自己的“使用价值”。
(7)教师是管理者,还是雇员。
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现为名誉校长)唐纳德·肯尼迪就指出,“教师作为学校管理者角色与作为提供服务领取薪金雇员的角色之间的差异,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由谁来制定教师的任职规则?”。一位美国大学董事会成员则大声惊叫:“收容所里收容的人(指教师引者注)在管理收容所”,学生是股东,教师是雇员。这里涉及到了教师和学校的关系以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其中前者要从教师的任用制度考虑,就是教师的派任或任命制,而不像西方国家的聘任制以及与之相关的董事会制度。后者可以从委托-代理关系加以讨论(代理成本问题)。
(9)教师是万能的智者,还是学习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统的观念里是先知先觉的人,无所不能无所不晓。之所以有这种判断,是因为教师首先掌握了语言文化和信息(图书馆的新书一般都要在教师手里流通一年才能同学生见面)。在过去的发展缓慢的时代里,教师确实在一定时段里保持这种角色,但是,现代社会这种判断的现实基础已经被有效地打破:教师并不是先行者。(信息不对称asymmetry)
实际我们已经假设:你不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而相反的是,我知道本课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方法。这里的信息不对称可能是存在的。人们时常认为,教师的权力在于“闻道在先”。莫迪在讨论英国大学中“学术统治的幸存”时写到:“广义地说,在大学内部,流行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知识即权力’。意识就是,在任何领域决定权应该为有知识的人共享,知识最多的人有最大的发言权,没有知识的人无发言权”。这也在一定意义上映证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断言。但是,科学领域的拓展,使得学科呈现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而以综合化、一体化为主的趋势。这种情况下,教师“闻道在先”的说法成为“过去时”,有时也会为“在后闻道”所取代。上海市有该方面的调查。根据上海某部门对中学教师和学生的科学意识的调查反映,某些高中学生在科技知识和信息方面的得分已经超过了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印证米得的三种文化的观点。三种文化又译为后喻文化、同喻文化和前喻文化。也就是说,处于前喻文化阶段,文化的传递是自上而下的,年幼者向年长者学习;同喻文化阶段,文化传递是水平方向的,指同辈群体之间的文化互动、相互学习;后喻文化阶段,在文化传递上是自下而上的,即年长者向年幼者学习。
传统上赋予教师无上权威的假设在更多的时候看来并不科学、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