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2000000026

第26章 安静写作(8)

的确,关于这只空荡荡的仅装了一个表演者的“笼子”确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可写。“笼子”虽可视作“箱子”,但它不像箱子那般完全封闭,我认为“笼子”是箱子的变体,保持了箱子的外形,却任由目光穿进穿出,“笼子”乃由栅栏构成,一个人不可能在“笼子”的建设上玩些花哨的小把戏。我说过了,关于这只“笼子”,卡夫卡的叙述仅寥寥数笔,或者也可认为卡夫卡不屑于去“具体”描写这样的“实物”,“笼子”只不过有一个“形”,可以关住“饥饿表演者”的“形”,而“形同虚设”,这种“有形”最终通过“围观者”的种种反应和表现(“围观者”也在表演,在“笼子”外面)而化为乌有。

我在小说《饥饿艺术家》中所能找到的关于“笼子”的描写仅此这些:“小小的铁栅笼子”“笼子里的唯一陈设就是时钟”“他在笼子里什么吃的也没有”。及至于在小说结尾这个可怜的“饥饿艺术家”的眼睛“那瞳孔已经扩散”,我们也无法真切地“看到”这个以它可怕的残忍和冷酷拎住了人心的“笼子”,而只能感受:“他们克制住自己,挤在笼子周围,舍不得离去。”很显然,这不是一个写“笼子”的小说,这是一个揭示“围观者”和“被围观者”都在表演的真相的小说。

3

已故的麦地诗人海子所写的《叙事诗》是我所读到的海子诗歌中最具恐怖色彩的叙事诗,这首长达一百五十二行(这首诗歌的行数非常好数,四行一节,共计三十八节)的诗歌就像一部哥特式的小说,笼罩着神秘恐怖的氛围。它讲述了一个深夜投宿的年轻人在床板底下发现一个被捆绑的死者的故事,这个故事吊诡就吊诡在这个死者就是把年轻人引进客房的老板,而死者已经死去多天,诗歌中反复描写的彻夜奔腾喧哗的“河水”和一个孩子敲门喊“舅舅”的声音叫人毛骨悚然。

当被单披盖下来,一个人独睡在床板上即可理解为一个人独睡在半只木头箱子上,既然是半只箱子就可以藏匿一些隐秘的东西,比如拖鞋、行李等,一只慵懒的猫也是可以的,而“他把手/向回抽时,感到/床底下有人。”在夤夜,对于“外面”(“河水”和“孩子”的喊门声在外面)和“下面”(“那床板底下绑着的一个人”在下面)的恐惧,是人类最原始的恐惧。一个年轻人为何要独自一人在深夜来到一个偏僻的旅店投宿,那个旅店的老板被何人以及为何被捆绑在床板底下,那个在门外看不见身影却一声又一声喊着“舅舅”的孩子是谁,旅店外的推开窗户即可见到的河流和教堂究竟象征着什么,所有这些都没有答案,都是黑箱中的谜。而逝者已长逝,并且在安徽安庆北郊的一小片向阳的坡地上获得了安息,我们现在已经无从探寻诗人创作这首与他绝大部分的抒情诗风格迥异的叙事作品的起因,这首恐怖之诗就像一只黑箱子在他所有的美丽诗篇中装满了死亡的黑暗,就像他在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四日那天在山海关卧轨时那么黑那么暗。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从“床板底下”拖出来的死者吧:“他把那人拖出来/放到房间中央/发现那人口袋里有一支蜡烛/还有一根火柴。”虽然这“蜡烛”仅有“短短一寸”,只要我们愿意擦燃火柴,我想它足可以照亮这房间里以及床板底下的黑暗,而不仅仅“看清那人是店主人/已经死了,看样子/已经死了好几天。”曾经擦燃火柴的,我想还有那个替这个早逝的诗人整理遗稿而过度劳累猝然离世的人,很难想象这个同样英年早逝的叫骆一禾的诗人在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整理这些散发死亡气息的遗稿时的心境。

现在,我的面前就摆放着《海子诗全编》,我所购买的是一九九七年二月第一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黑色的封皮,九百多页,就像一只黑色的手提箱。

写作的冲突

有一种影响的焦虑不是来自他人,而是来自自己。不能再写下去了,我感到越来越困难--这就是法国戏剧家尤利斯库晚年写作的写照。不能再写下去了,是不能再继续重复地写下去了。每个写作者在写作中创造了另一个强大的自我,这个强大的自我隐匿在他的作品中,形同孪生兄弟,在他接下来的创作中不断地影响着他。写作是一种手艺吗?如果是,它应该可以复制;如果不是,它就拒绝重复。风格又究竟是怎么回事?一个写作者是如何在他的作品中打上他的印记的?痛苦的是,一个写作者在保持风格的同时,又必须突破风格的限制。在自我的焦虑中进行写作,在写作中不断产生焦虑。

塞林格在写出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后就隐居起来了,在一个山上,他建造了一座如同城堡的封闭的水泥屋。偶尔,他也会来到小镇上,购买一些日用品和书籍。事实上,塞林格一直在水泥屋里和自己的“守望者”战斗,他非常勤奋地写着,但最终他输了。--他没有再写出一部让出版商欣喜若狂的作品,甚至什么文字也没有留下,“他写了一些东西,但全都撕毁了”--人们后来都这么呃叹。像塞林格这样以极少量的作品而享誉世界文坛的作家绝非仅有,像《佩德罗·帕拉莫》的作者胡安·鲁尔富,这个靠推销汽车轮胎生活的拉美作家,在写出了他一生中重要而少量的作品之后就没再动笔。但这也就够了,这些作家凭着他们优秀甚至伟大的作品被写入了文学史,对于文学史来讲,他们没有遗憾。但我们能感受到他们晚年的写作或者“写作的晚年”的痛苦吗?一个写作者的痛苦和最黑暗的时刻在他写完一部伟大作品之后降临了,没有读者关心他们,只有写作者自己在与自我奋战,与自我的重复奋战。

一个写作者如果不再写作意味着什么?当天才兰波在写出他的那些“醉舟”诗歌之后,人们都认为他已经消失了,甚至是死了,事实上天才兰波四处流浪、淘金,周游列国。但对于诗歌之神而言,那个写诗的天才兰波已经死了,是真的死了。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正在于它是忽略人的,忽略作者的。一个写作者在创造作品的同时被他的作品打翻,在强大的作品面前,有一种作为一个作者的虚弱,像是得了肺病的虚弱。当一个作者写出了一部能够自主呼吸的作品之后,他就病了,在阴影和焦虑之中挣扎。

我们一再地抱怨卡夫卡的小说单调而冗长,我们的快乐和苦恼同时来自于他那种神经质的叙述语调。在卡夫卡的文字中,有一种诗意的枯燥和一种纯净的单调,带有明显自恋情结的叙述,把卡夫卡带往一个永无止境的语言的城堡。“城堡”作为一种隐喻可以出现在卡夫卡所有的作品中。小说《地洞》中那个充满恐惧的弱小的“动物”就充分地体现了卡夫卡精神上的特点,即对于“终结”的莫名恐惧,那个不知名的“动物”只有不停地打洞、挖洞、垒洞,才能摆脱被突然袭击的危险,而一旦“工作”停止下来了,危险就真正来临了。“挖洞”,但始终没有在“洞中”住下来,卡夫卡也就这样始终没有在他的小说中停下笔来--值得注意和深思的是,他的几部长篇小说都没有结尾,都是“未完成”的作品,但又都是伟大的壮观的作品。在卡夫卡的小说中我们似乎可以察觉到他不愿“完成”的迹象,实际上,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种永无休止的叙述。不愿“完成”,这样就可以阻止作品最终将作者从作品中驱逐。在日记和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卡夫卡那数量可观的片段式的“半成品”,这些“小碎片”给卡夫卡带来了继续写下去,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重复自己即意味着自戕、厌倦、百无聊赖。但写作之途往往充满着惯性,很多作者都有对自己作品的迷恋,深陷不能自拔或者徜徉、徘徊。是有一种写作上的晚年状态,与年龄无关。“不能重复地写下去”是一个写作者的良心吗?不,应该是一个写作者对于重复的乏味,是其尚未丧失的艺术精神在做坚强抵抗。重复意味着不再新鲜、陌生、迷途、眩晕、刺激、无畏、冒险,重复的作品成为写作者创造力丧失的标志。一个写作者年轻时的作品和晚年的作品有区别吗?他在晚年写的作品还能像年轻时写的那样具有冲击力和勃勃生机吗?晚年具有秋天的性质,感伤伴随着激情的丧失,体内激素的丧失,但秋天的那种澄明之境、沉思之质却能给晚年的写作带来新的生机。有两个歌德,一个是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青年歌德,另一个则是在“狂飙突进”冷却之后创造了巨著《浮士德》的老歌德。

以“生命和死亡”为诗歌主题的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他短暂的一生制造了一个“紧张的狄兰·托马斯”,从而拒绝了进入晚年,也就拒绝了晚年的写作。很少有像狄兰·托马斯这样的诗人,有意识地使自己进入一种加速度的消耗生命的状态,在他三十九岁时便酗酒死亡,证实了他生前所扬言的自己要“制造一个紧张的狄兰·托马斯”。一个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并且有更多的诗人是选择了自杀来结束生命,结束写作?狄兰·托马斯的一生是自我暗示的一生,在不断的自我暗示中,他写下了充满死亡暗示的酒精味呛人的瑰丽无比的诗歌。写作在他们看来不应该是老年人做的事,或者说不是老年人所能干好的事。

而当乔伊斯老了,他和他的学生贝克特坐在一起,有时很长时间无话可说,彼此都感到厌倦。作为乔伊斯多年的密友和私人秘书,贝克特深深的痛苦来自这位英语语言大师所给他的压抑。当然在他狂热地崇拜并热爱乔伊斯的时候,他连乔伊斯的衣着都要模仿--几乎所有贝克特传记的作者都要这样仔细地描述。但影响的焦虑很快就来了,并一度使贝克特痛苦不堪,他无论写怎样的作品,人们都会从中嗅出乔伊斯的气味,那种腐朽的、神奇的、冷血的小说语言。在他人的影响的焦虑中活着的写作者,并不比在自己的阴影中轻松。对于贝克特为什么后来放弃英语改用法语写作,人们大多没有考虑太多,或许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考虑就已经被贝克特那些荒诞而真实的作品所震撼了。但在读者的阅读狂欢中,贝克特获得了一种彻底的解脱,那是他用法语写作换来的。的确,在两种语种之间,能产生影响的焦虑吗?即便有,那种焦虑可以引起注意吗?让我们听听《等待戈多》中那个“幸运儿”的随着意识流动的自述吧,但我们能够察觉出他与《尤利西斯》中的莫莉的喃喃自语有什么不同吗?

因为焦虑,所以写作,通过写作摆脱焦虑。焦虑感就像阿尔贝·加缪所描述的西绪福斯面对的那块巨石,必须不断地把它推向山顶。写作者具有西绪福斯同样的命运,写作因此也就逃避不了它的荒诞性。在阿尔贝·加缪看来,荒诞中有一种辛酸。这种辛酸或许就是那种能够打动上苍之物。在长篇小说《鼠疫》中,在这篇没有一个女人出现的小说中,阿尔贝·加缪就是通过描述一种人类在困境中痛苦挣扎、自我拯救的辛酸来感动读者,同时也感动自己。记住阿尔贝·加缪告诉我们的:没有活得最好,只有活得最多。的确这样,是写作折磨着每一个写作者但同时也使他们活得更多。

同类推荐
  • 最后的圣土

    最后的圣土

    朱法元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哪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热风(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艾丽丝·门罗:其人·其作·其思

    艾丽丝·门罗:其人·其作·其思

    本书是国内研究艾丽丝·门罗的第一部专著。从门罗的少女时期写起,一直写到她折桂诺贝尔文学奖,对她的成长及创作经历进行了精心梳理,并选取门罗的代表作《男孩与女孩》《乞女》《钱德利家族和弗莱明家族》《好女人的爱》《脸》等5篇小说进行深度赏析,以帮助读者贴近与读懂这位细腻独特的“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

    《那时很年轻》收录了《福清城里有座小楼》、《有用或无用的小说》、《散文的精髓是自由》、《中国的惰性》、《文学的作用》等散文、随笔作品。
  •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湖畔随笔:怀念一棵树

    本丛书是杂文学会编选的一系列散文随笔作品集。包括《孤独落地的声音》(赵炳鑫)、《寂静中聆听》(刘汉立)、《你是黄河我是沙》(包作军)、《尘埃中触动的芬芳》(岳昌鸿)、《为你开门》(鲁兴华)、《怀念一棵树》(赵炳庭)、 《温暖的门边》(霁月纫秋)、《一根稻草的重量》(陈志扬)、《一线生命,多少深长》(潘国萍)。
热门推荐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游清远禺峡飞来寺记

    游清远禺峡飞来寺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行尸走肉:生存

    行尸走肉:生存

    新人第一次写小说,本小说主要写的是人性,写出在末世中人性的险恶,行尸这个题材只是来衬托幸存者在末日还能做出什么迫不得已或者丧心病狂的事情。而主角却可以为了朋友而杀人,为了爱人可以放弃生命,为了亲人和兄弟,可以放弃自己的尊严!
  • 紫玉记

    紫玉记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远发现爷爷临终时交给自己的那块紫玉,并不是块普通的玉,而是一块可以改变人体质的天财地宝。“既然小说中的天财地宝真的存在,那传说的武功是不是也存在呢?神仙是否也存在?”这个念头一起,李远就一发不可收拾。疯狂的查阅各种历史资料,可惜的是李远毫无收获。推荐《浩然傲世录》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玉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李远最终决定放弃学业,踏遍山川大地,寻找紫玉的秘密。“我成功的站在巅峰,正是因为我当初那份质疑的心。传说并不代表不存在,我李远,就是最好的证明。”李远说。推荐《浩然傲世录》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剑修世界

    剑修世界

    叶枫表面上只是一个小小剑奴,实际上他的身世无比显赫。他得到玉阙天书,努力修炼,纵横天下,终成一代剑仙,威震八方,傲视百代。只是很多人想不通,修成剑仙的人很多,为什么并不英俊的叶枫却能得到这么多美女的亲睐呢?实力由低到高排列分别是:一级剑修,二级剑修,三级剑修,四级剑修,剑使,剑仙!一级剑修为剑气,二级剑修为剑芒,三级剑修为剑意,四级剑修为真火,而剑使,则有本质区别,为剑罡。至于剑仙,为剑灵!
  • 追溯轮回之蚀情

    追溯轮回之蚀情

    时光易老,沧海桑田。蓦然回首...多少不为人知的密秘,被掩埋在岁月的轮回里。这是一个属于武者的时代!!在这宗派林立,强者为尊的世界里。......情归何处?“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破茧而出 翩跹飞舞:独立生活

    每个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可优秀的孩子是怎样锻造的,是否就是天生的呢?怎样让孩子养成一种好的生活习惯呢?这个问题是很多的专家、学者做过很多的研究,一些心理学家也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做出过很多的结论,在众多的学说理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生活能力之所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关键是我们的家长包办的太多,给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太少。
  • 窗口的天空

    窗口的天空

    22岁的大学生闯进了大自己十岁的失婚女人的生活,他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女人,他知道他找到了自己的唯一……32岁的她义无反顾的接受了这份爱,她也爱上了这个可爱的男人;但命运总和自己开玩笑,现实再一次告诉她,姐弟恋哪有那么容易,何况自己一无所有。于是,她还是选择离开了这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因为爱他,所以要离开他。她知道自己要努力,就算没他在身边,她还是要再次站起来。
  • 英雄联盟之赵信的身世

    英雄联盟之赵信的身世

    英雄联盟赵信的身世,有几个人知道?本书以英雄联盟故事背景为原型,加以些许改编,讲述了英雄联盟未成立前瓦罗兰大陆的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