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9300000104

第104章 开路先锋及行家里手(54)

受不受欢迎不是对真理的检验,研究的合法性不是由其社会影响决定的,学术自由也不意味着只能探索政治上正确的课题。被认定在政治上不正确的研究也许的确没有价值,甚至有害于社会,但它们极有可能增加我们对人类的理解,促使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善。我们知道,1909年,当弗洛伊德在克拉克大学讲课时,杰出医生、将心理学应用于医学的先锋人物威尔·米切尔却将他称为“一个肮脏下流的家伙”。一所加拿大大学的教务长说,弗洛伊德似乎在宣扬“回至原始状态”。这些杰出人物往往离他的研究太近,因而无法看出其所含有的未来价值;我们对哥特弗莱德森的研究也似乎距离太近,因而无法认识其是否能够增加人类的知识,或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或坏处。因而,阻止哥特弗莱德森从事其研究的图谋所造成的伤害,丝毫不亚于沙利文取消对少年性生活的调查和众议员登尼梅亚禁止卫生及人类服务处资助对性的调查的企图。

§§§第五节状态报告

我们在思维的未知领域里究竟走了多远?

在没有图标的大地上摸索前行的人,在看到远处的海洋时就会知道,他已抵达了遥远的海岸,即他长途跋涉的终点。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没有这样的遥远海岸。在科学领域,对真实本质的探索从来没有过可以计数的有限总量。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离终点还有多远,因为根本就不存在这么一个终点。跟其他所有的科学门类一样,心理学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发现的只会是更多也更深奥的疑难。

不过,我们已经走得够远的了,因而完全可以回答遥远的希腊哲人及此后的其他思想家所提出的许多经典问题。

关于他们所提出的灵魂本质、思维和肉体的双重本质及思维和肉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等问题,答案是绝对的,而且就包含在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化学和电子等现象的理解之中。这些现象在多种层面上发生,并以有组织的形式表现出来,进而产生出我们称作思维的东西。这些现象的层面和组织形式为:

——在最低层面上,即在10埃(1米的十亿分之一)范围内,神经透质分子爆发性地从启动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向它和男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之间的间隙里发射;

——多个数量级(一个数量级为10倍)之上:突触间隙,约1微米(1米的百万分之一)宽,神经递质分子在这一间隙之间跳跃前进,将传递神经元上的信息传送到接收神经元;

——更高两个数量级:神经元,约1oo微米,或1米的万分之一,发送出来的脉冲沿着轴突前进,然后在这里被送至连接神经元;

——再高一个数量级:少数连接起来的神经元按顺序发射的最简单的电路,长约1毫米,对诸如有方向的视觉刺激产生基本反应;

——再高一到两个数量级:1厘米至10厘米长的电路,由数百万个连接的神经元一硬件(或更准确地说是湿件)构成,程序在这里面运行,我们将从中体验到心理地图、思想和语言;

——最后,更高的数量级:整个中枢神经系统,长约1米,上述一切均在这里以各自的组织层次发生。

简单地说,思维就是编程信息的流动,数十亿神经现象以有组织的模式使这种流动成为可能。

知觉、记忆、思维、性格和自我是思维的运行程序。它们吸取并利用信息,并以突触连接的形式存储在大脑电路中的经验里,从而以一种或另一种形式对刺激产生反应(少数哲学心理学家仍赞同大脑事件和来自其中并与之平衡的心理附带现象的二元论,但由于大脑死亡时附带现象已不复存在,因此,这一学说与传统的思维一肉体二元论相差无几)。

天性与教育这一古老问题的答复者在20世纪初为遗传论,后改为行为主义者,最近则为相互影响学说。许多证据显示,天生的倾向,即进化的产物,可以通过经验得到发展和塑造,而经验则可通过天生的资质进行感知和解释。

同一答案也适用于人的思想从哪里来这一古老的谜题:人的思想来自于经由特定的神经倾向过滤和塑造之后的经验和学习。语言获取是再好不过的例证。儿童的大脑具有一些特别区域,能在缺少帮助的情况下感知句法结构、从言语中抽象出意义,并把相关的物体归入抽象的范畴。当特定的线路产生缺陷时,学习就难以进行,或根本不可能进行。语言能力天生较差者往往不能处理困难的抽象问题,不管他或她拥有多少经验。

我们还读到,也毋须重述,现代心理学对其他的许多古老问题也有解答,包括:知觉如何工作;思维如何解决问题;我们如何推理,为何经常推理错误;行动是如何及何时由情绪、有意识的判断和两者的互相影响决定的;自私或利他主义、敌意或友好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于家庭和社会经验中潜伏的影响之中,等等。

然而,其他问题却是视觉研究者和立体图发明者贝拉·朱莱茨(Bela Julesz)所说的“奢侈问题”。不了解这些问题并不妨碍科学的进程,也不影响日常研究,因此,对它们的回答完全没有必要,大多数心理学家因而也相应地对其予以忽略。比如说意识的本质。它的用途或在人类心理学中的作用尚不得而知,因而大多数研究者,包括认知心理学家,大都将其忽略不计,并在自己的研究途中绕道而行。但如前所述,意识现在重又得到众人的关注,这种现象表明,当心理学更深入地进入认知过程时,意识便不再奢侈。你可能还想得起来,乌尔里奇·莱塞(UlrichNeisser)说过,即使最复杂的计算机在很多重要方面均不及最一般的人类,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没有对自己作为一个实体的意识。

甚至连自由和意志这两个近几十年来在心理学中找不到位置的概念,现在也回到前台。行为主义者将之视作唯心主义的错觉而扫地出门,认知心理学家也回避它们,因为自由意志类行为似乎是没有因由的——这个概念虽被赶出科学的大门,但认知心理学家一直未能绕开或忽略选择这个概念——如果人们坚持认为过去和当前的力量可以决定一个人选择什么,那么,它就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概念,一个不可回避却可观察到的现象。

菲利普·约翰逊·莱尔德(Philip Johnson-Laird)认为,思维的操作系统能以自我反射的方式运行,能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有意地评估不同行动和可能行动的结果,决定哪些行动是最好的,并有意识地将之付诸实践。如果我们不是执行这一过程,我们会选择不那么有意识的理由,即被斯宾诺莎称作人类枷锁的状态。在自我反射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时,我们就接近了人类的自由。

阿尔伯特·班杜拉在其“自我效能”学说中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他说,自由不应该被消极地看做是外部强制力的缺失,而应被积极地看做是自我影响的行使:

通过操纵符号和参与反射性思维的能力,人们可以生成新的思想和创造性的行动,从而超越过去的经验……通过行使(自我调节),他们可以积极地确定形势的本质和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那么,今后我们要走向何方呢?

《心理学年鉴》的每一期均充满着对这一领域的未来的预测。大部分人认为,在很多领域,心理学正在打破前所未知的疆界,进入从未想像到的知识王国;过去宽泛和粗浅的阐述正在退位,禅让给狭小、具体且可检测的学说。心理学可能沿着这条道路发展下去,除非突然冒出一个心理生活中的牛顿,他可以悟到一个拱形的法则,将这一特殊领域里的所有现象统领起来。

还有一种可能是,未来的许多发现跟过去一样在不同的范畴内有利于人类的发展,从芝麻小事到重大事项——从儿童教育和记忆力提高,到教育系统的重大改良、种族歧视及民族仇恨的消除。

最后,在远比此前广泛的范畴之内,心理学肯定可以满足最为纯洁也最为人道的欲望——理解的愿望。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界上最无法理解的事情是,这个世界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心理学正在证明的是,这位巨人错了。心理学正在使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变得可以理解。

同类推荐
  • 心理学的陷阱

    心理学的陷阱

    生活中的人们常常习惯于用自己的行为模式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后果,却忽视了行为模式背后的动因才是让他们走入陷阱中的主要驱动力。为了避免读者陷入抽象的理论思维束缚中,笔者通过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以及历史上经典的人物、故事剧情等生动地对每一种心理效应进行了通俗易懂的阐述。由故事引出效应,分析效应的背后动因和深陷效应中的人们的行为,并提出借鉴与规避的策略,这是本书的主旨所在。
  • 如何减轻压力

    如何减轻压力

    适度的压力可以挖掘人的潜能,一个普通人充其量也只不过使用了其潜能的十分之一。适度的压力是动力,对人大有益处。如果压力过度,就会千万生理方面的反应,心跳加快,骨肉紧张,血压升高,背痛,腹胀,失眠等等一系列症状。接着是各种各样的疾病蜂拥而至,比如心脏病,胃溃疡等。据调查75%的疾病是由于过度的压力造成的,其次是心理方面的反应:忧虑、沮丧、恐惧、消沉、心悸、急躁......过度的压力像一个狰狞的魔鬼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心灵,生活甚至生命。所以减压刻不容缓;减压迫在眉睫;减压势在必行;减压十万火急!
  •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Ⅲ

    做孩子的心理医生Ⅲ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孩子除了要承受学习的压力外,还要承受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青少年患抑郁症的人数正以8%~10%的速度递增,面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师,应该做好最基本的心理疏导。本书为您打开一扇通往孩子心理的天窗,让您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心理。
  • 心理健康36计

    心理健康36计

    体味心理36计,让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的健康心灵。让你踏上重获心灵健康与生活幸福的途径;让你超越自我,从平凡之中领悟着人生的真味。过开心的日子,首先要有一份好心境。心境的好坏,在人不在天,在己而不在人。好的心境来自于人性的平和与淡泊。平和就是对人对事都要想开点,看点,不必斤斤计较生活中的一得一失,淡泊就是要超脱世俗的困扰、红尘的诱惑,有登高临飞宠辱皆忘的情怀。其实,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并不是与世无争,也不是冷眼旁观,随波逐流,更不是封建士大夫式的悠游潇洒。拥有一份好心境,实在是一种大气魄。
  •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要懂心理学

    婚恋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应用分支学科。恋爱结婚是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关心的大事。而婚恋问题不仅与社会、经济、意识形态等问题有关,还与一个人的生理、心理等问题有关。婚恋心理学涉及恋爱、结婚、性行为、夫妻关系、与父母子女的关系、家庭幸福的条件以及离婚等等的心理、生理问题。研究与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不仅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密切关系,而且对每一位成年人(尤其是青年男女)身心的健康,是否能够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家庭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陆游文集1

    陆游文集1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沉香志

    沉香志

    什么?二郎神是我舅舅!什么?三圣母是我亲娘!那眼前这俊秀书生莫不是宝莲灯里的软饭王刘彦昌……沉香很郁闷的低头看看自己瘦小胳膊,眼神渐渐迷离……
  • 退伍了

    退伍了

    城市户口的退伍兵周飞,满心指望着退役后能分配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事与愿违。失业的周飞因为心态失衡和兄弟义气,被动的成为了这个黑社会性质的群体里格格不入的一员,几个月后,草草结盟的五个退伍兵在政府的打击和对手的报复下,性格暴虐、生性多疑的老二“叛变”,组织崩溃,五兄弟各奔西东。周飞远行上海和深圳,因为性格的关系屡屡受挫,在失望、犹豫、彷徨、挣扎和自我激励中,与命运展开了抗争。坚定信念的周飞,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屈的意志,在跌宕的职场里,从民工和保安成长为职业经理人。几年后因公司被并购、家庭突遭重大变故加上厌倦了职场的尔虞我诈,周飞毅然决定下海从商。
  • 原来你给我的是守护

    原来你给我的是守护

    我相信,我的明天一定会有你。我可以等你,到地老天荒。
  • 至上之道

    至上之道

    前人摸索着掌控了内息的控制,修炼的法门,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亦或是更好的互相残杀?修炼是为了生存?那么修道呢?生存?生存!修炼?修炼!修道?修道!修道为何?我要问天,问道,问问这“道”因何如此残忍!问天何道!?不凡仰头而啸。对,我要问天,问天何道!
  • 不抱怨的心态

    不抱怨的心态

    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就算生活给予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不要抱怨。有那时间,你可以为你的人生蓝图去打拼!这个社会要求你在不公平的条件下也要坚持战斗,做一个真正的赢家!
  • 女神的贴身圣斗士

    女神的贴身圣斗士

    这是一本带有些微轻小说风格的同人小说。如果后续没写崩的话,作者计划在完本时一本正经地宣布:“写同人小说,我是认真的!”就是那样的故事。多亏七岁时的罗罗把小沙织给调教得好,以至这厮终于从圣域拿到文凭,得意洋洋地镀金归来,竟发现自己继续躲在女神身后,重操幼时旧业,傍白富美吃软饭的梦想,还真不算回事……
  • 三叠

    三叠

    上天捉弄,看来真要重活一世了。此生将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苏家的命运,若失败,必与父亲一同战死边城!!!无论何时死,何地死,因何而死,我也再不因他而死了。
  •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妃你莫属:王爷请娶我

    他是王爷了怎么了,只要她喜欢,他就得娶她,什么公主什么圣女,她都不要管,因为爱上了,谁也不能来阻止,哪怕是父王母后,哪怕是王公大臣,哪怕是三纲五常,只要她喜欢就够了,只要他答应就够了,爱是两个人的事,就算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她会嫁的,但那人必须是…
  • 柔兰一水盈花木

    柔兰一水盈花木

    郎情妾意在冥冥中仿佛披上了阴谋的丝衣,蓄谋已久的阴谋终在红烛之夜浊染世人的双眼。七年之后,一切似乎理应恢复原点,奈何情未灭,仇恨蒙蔽双眼。她,被下毒手惨遭失忆。他,陷入爱恨交织中。七年前的秘密最终将被揭开,七年前的幕后黑手居然是他?她却又早已知····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又是谁负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