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基础994年农业部开始实施“绿色证书”工程,旨在确保农业劳动者的技术业务素质。绿色证书是指农民达到岗位规范要求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证书。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推行绿色证书制度作为农村发展的法宝之一,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被称之为发展农村经济的秘密武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提出了农科教相结合,在农村实行以普及农业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绿色证书”教育。但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农村“绿色证书”教育还主要通过农业部门和科委系统组织的“燎原计划”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等成人教育渠道实施,农村中小学除开设少量农技课外,并没有真正把“绿色证书”教育整合到基础教育课程中去。
发展绿色农业,要把对农村妇女的科技培训与“绿色证书”培训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着重加强对基层妇联干部、回乡女青年、“双学双比”女能手和妇女种养大户的培训。培训的重点放在普及农村环保和种植养殖等方面的知识上,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妇女应用新技术、新品种的能力,创造条件使她们成为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要继续抓好农村扫除文盲工作。农村妇女教育不仅提高了农村女性潜在的劳动生产率,培育了她们的敬业精神,而且还能形成农村妇女自身的人力资本增值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培育一批“妇”字号龙头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的示范基地,带动妇女走向市场。根据农村妇女的特点开发一些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行业,如农村生态旅游业、手工业、种植养殖业等,调动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积极性,培育其自我更新发展的能力,帮助她们解决市场问题,努力打造一批依靠科技致富的农村妇女精英,使之获取“绿色证书”,并通过辐射逐步形成一支活跃在广大农村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新型农村妇女队伍。
近年来,吉林省妇联把“绿色证书”工程当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组织广大农村妇女认真学习新技术。目前,吉林省掌握1至2门农业新技术的农村妇女达200万人,7.2万人获得绿色证书,有力地推动了绿色农业的快速发展,“绿色证书”制度开启了农村妇女的致富之门。
3。开发绿色食品产业
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是农药、化肥、农田地膜的污染、禽畜粪便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污染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在当前比较严峻的农村生态环境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思路应该走低耗、高效的资源节约型绿色经济道路,特别要综合开发能够吸纳大批农村妇女的绿色食品产业。
我国绿色食品的开发正式起步于1994年10月,开发绿色食品产业是发展绿色农业的关键。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人类健康呼唤绿色食品,中国加入WTO后,发展步伐加快,绿色食品商机无限,农村妇女发展天地广阔。民以食为天,面对绿色食品这一世界潮流,谁占有先机谁就占有市场。因此,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步伐,确定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生产绿色食品的农村乡镇企业,做好综合治理污染的工作;妥善安置回乡农村妇女精英,鼓励她们充分利用在外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因地制宜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绿色农业和订单农业的特色经济,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村妇女参与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使其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绿色食品的开发应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基础,以“菜篮子”产品为突破口,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改善生态环境。各级妇联应针对本地实际,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加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保护饮用水源,防治农业化学污染,使她们在当今世界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中一显身手,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4。发展庭院绿色经济
开发庭院绿色经济是以生态农业原理为指导,以立体种养业与加工业相配套为纽带,充分挖掘潜力,合理利用资源,科学规范管理,就此转移劳力,取得综合效益。庭院是农村妇女饮食起居的场所,也是她们生活劳动的主要阵地,庭院绿色经济是农村绿色经济发展中的一枝独秀。所谓庭院绿色经济,就是以庭院为生产场所,以农村妇女为生产经营主体所从事的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以种植、养殖为主的自营经济。这种带有私有性质的庭院绿色经济,使农村妇女乐于为之奔波努力。农村妇女自身具有的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专心细致等特点使农村妇女在庭院绿色经济的发展中,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成为发展庭院经济的主力军。
发展庭院绿色经济是提高农村妇女经济地位的有效途径。农村的小小庭院在当今农村商品生产竞争中,彰显出与大田农业、乡镇企业三足鼎立之势,农村妇女作为庭院的主宰,她们在从事大田生产的同时,大都还在自己的庭院进行生产,各具特色的庭院绿色经济迅速发展,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目前农民家庭总收入的1/3来自庭院经济,人们把庭院经济称为“妇女经济”。近几年,河南省一些乡村推广了庭院种植葡萄,葡萄架下养猪,猪圈下面建沼气池的做法,这种猪-沼-果的庭院生产生活模式,改变了农村妇女原先做饭靠砍柴、烧煤的现状,减少了对树林的砍伐量,保护了植被,减轻了农村妇女到处拉运煤炭的劳动强度。沼气的综合利用及清洁能源的利用,使建在大棚内的沼气池解决了冬天不产气的难题,使农村妇女健康得到了保障,走出了依靠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经济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农村妇女主宰的庭院经济已向环保高效的高级化方向发展,展示了诱人的前景。
(三)政府作用
构建绿色农业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是对农业发展的重新定位,其中要特别注意政府主导性作用的发挥1世纪的主导农业是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村妇女作为农村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日常生活的管理者、主要消费者决定了农村妇女是构建绿色农业的主力军。然而,农村妇女在构建绿色农业中尚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尚未列入政府研究和解决的议程,最多停留在妇联的层面上。因此,笔者认为,构建绿色农业,政府应该对农村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退化采取高级化行动,积极有效地开发农村妇女这一潜在的人力资源,使之成为农村的人力资本,特别要建立和完善全面系统的促进农村妇女参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农村妇女自身素质,让农村妇女的生态价值观和聪明才智在构建绿色农业中充分地发挥出来;政府要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将女性意识纳入决策主流,防止和克服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模式和举措,以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和谐的农村小康社会。
六、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角色定位
城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城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指大部分农业人口逐渐脱离农业,向城镇集中,从而使城镇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重逐渐增大的过程。”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尽管在这场变革中农村妇女整体上仍处于农业劳动力竞争的劣势地位,但城镇化给传统农村妇女的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必然与农村妇女的传统角色发生激烈的碰撞。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如何自觉地融入其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最大限度实现多重角色规范,是农村妇女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一)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角色定位
人类学家林顿认为,角色是由社会文化塑造的。中国几千年的“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相夫教子”等封建传统文化使农村妇女一直囿于“配角”的地位。在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必须破除传统的思想观念,适时地调整和转化自己的传统角色,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城镇化给农村妇女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978年以前,中国城镇人口的比例仅为17.9%,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国的城镇化开始加速,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城镇人口比重已迅速增长到36.09%。这场变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使每一个农村妇女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农村妇女能够抓住机遇,不断地发展自己。但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农村妇女面对新的挑战感到迷惘、徘徊,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妇女要想在这一进程中获得发展而不是被进一步边缘化,必须抓住机遇,同时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挑战作出强有力的回应,重塑角色形象。
城镇化有利于弱化农村妇女的多重家庭职能,强化其核心家庭职能。目前,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职能是多重的,她们抚养子女、孝敬公婆、侍奉丈夫,整日围着田地和灶台转,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妇女与外界的接触,使她们与日益发展的现代文明始终隔着一段距离。城镇化将使更多的农村妇女从以往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她们有更多的参与社会的机会,从事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妇女会越来越多,她们的经济地位也会随之提高一个层次,这必然会弱化她们的多重家庭职能。在现代城镇体系中,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占到70%以上,城市产业结构的多样性和庞大的产业群的存在以及分工的发达,为农村妇女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现代城镇家庭一般都是核心家庭,这是现代社会较为普通、典型的家庭形式,旧式的大家庭其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受到强烈的冲击而趋向瓦解,城镇化使农村妇女的家庭职能趋于单一,她们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在与外界的碰撞与磨合中不断地锤炼自己,以适应城镇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丰富的文化社会生活也可以扩充农村妇女的视野,增加她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和热情。
城镇化有利于转变农村妇女的生育观念,形成平等的性别意识。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仍以劳动力投入为主,对劳动力体力要求较高,素质要求却较低,加上农村缺乏社会保障,年老的父母完全依赖子女赡养。对于那些年老后不能享受社会养老保障待遇的育龄夫妇来说,必然会多生育子女。城镇化将使农村妇女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在城镇,家庭收入更多地依赖于家庭成员的素质,而不是数量,年老的父母也不再单纯依靠子女赡养。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改变传统“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使农村人口控制由被动的强制行为逐渐转变为农村妇女主动的自觉行为,从而推动整个社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农村妇女一旦脱离“多生”的苦海,身体素质必然会得到较大的改善,她们会把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在提高自身素质和培养子女身上。城镇在各方面都有农村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当城市大量信息输入的同时,也在冲击和改造着农村妇女传统的社会意识和习惯,使她们远离封闭,走向开放,形成主体意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受教育机会的普及、参与社会活动的增多,社交的广泛,有利于开阔她们的视野,接受新观念,突破陈旧性别规范的约束,形成平等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关系。完善的教育机构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也为下一代女性的健康成长,从小形成男女平等的伦理意识起到决定性作用。
当然,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并不都青睐农村妇女,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小城镇,农村妇女由于受其家务的拖累和自身素质的限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向城镇迁移中表现出被动状态,她们往往是等男性在城镇立足之后才随之搬迁,已进城的农村妇女大部分只是一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边缘人”。由此可见,城镇化进程给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角色定位、综合素质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角色定位
在原始社会,妇女主要从事农业和纺织业,担负着生养后代的重任,在人类文明史中,农村妇女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男女性别的天平发生了倾斜。进入父权制社会后,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不平等被制度化,妇女被迫依附于男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滋生了非常稳固的封建文化,妇女被无情地甩向幕后。在迅速城镇化的今天,农村妇女应敢于搏击在改革潮头的浪尖上,面对城镇化带来的各种冲击,摆正位置,不缺位,不错位,逐步淡化以至消除旧的传统性别角色,有效地从事农业领域以外的经济活动,演绎两性平等的人生华章。具体应做到:
(1)提高需求层次。需求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动力源泉,没有高层次的需求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行为。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广大农村,妇女的需求被局限在家庭和低级需求上,家庭中有限的收入首先用来满足男人的需求,她们的需求层次仅限于生存(衣食住行)方面。失去就业或没有收入的农村妇女,其经济地位也处于次要角色,这更加剧了她们对男人的依附。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交往已不再以简单的血缘、地缘关系为主要对象,而是需要逐步建立起一种开放的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农村妇女树立一种加强社会交流的观念,扩大交往范围、冲破自我封闭的藩篱、树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的各种创造性的潜力,达到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村妇女应明确自身的主体地位,敢于冲破家庭的阻力,努力学习文化技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投身到各项工作中去,追求精神生活,实现经济的独立,逐渐摆脱长期被统治、被压抑的地位,不断提高自身的需要层次。农村妇女只有深刻意识到自身角色位置在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重要性,才能实现自身真正的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