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注意挖掘茶文化中的茶艺、茶道和茶德,推动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茶为载体而产生的物质、精神、心理、风俗和休闲的现象,内容丰富,独具特色。茶文化的精髓就是茶艺、茶道和茶德。不同茶文化的茶艺、茶道和茶德有许多共同的地方。一般来说,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茶道是茶文化的另一种境界,茶道体现在一个“和”字上;茶德就是在操作茶艺过程中所追求、所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经常是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品茶人们的行为准则。但具体到不同的茶文化中,茶艺、茶道和茶德又都有自己的特色,多彩多姿,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和开发。举办茶道茶艺表演比赛和群众性的广场茶艺活动;开展茶文化创作活动,创新一批现代茶艺、茶歌、茶舞、茶诗;在适当区域建设茶韵广场、茶大观楼、茶韵田园等休闲娱乐设施,让人们在这里能够尽情地得到与茶文化有关的审美享受,推动茶文化的传播。
(四)农村茶叶文化生态旅游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1。加强游客和导游的茶叶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在我国生态旅游中,注重的是旅游,却往往忽视生态教育。生态旅游业的许多干部及导游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旅游景点很少设有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标志,导游的讲解中也鲜有触及生态道德、启迪游客从自己做起和从身边每一件小事做起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倡导茶叶文化生态旅游时,考虑到茶叶对生态环境的特殊要求,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对所有的茶叶文化生态旅游的管理人员、导游及其他相关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生态教育,切实把茶叶生态环境保护当成茶叶文化生态旅游的生命和形象。
2。防止茶叶旅游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和盲目利用
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便匆忙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在以自然保护区为旅游龙头的西南地区,因为急功近利和规划仓促,过分强调开发而忽视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因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损失相当于同期GDP的13%,间接和潜在损失则更大。一些地区在“扶贫”的名义下放任用泽而渔的开发行为,造成“资源空心化”现象。九寨沟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大面积砍伐,使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厘米~30厘米,黄龙一些天然堤坝开始退化、变色,岩溶湖面临衰亡威胁。为了大量揽客,九寨沟内又大量建造宾馆,严重破坏了景观的自然氛围。茶叶文化生态旅游要认真借鉴这些经验教训,避免空气污染、土地占用和植被破坏。在茶叶种植区应尽量减少宾馆、餐馆、娱乐场所、公路和机动车辆,只允许设立简易安全卫生的过夜设施;对脆弱地区应禁止游客进入;防止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实行区内观景、区外经商,防止破坏茶叶自然景区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旅游区要搞好茶叶生态环境监测,建立预警系统
一方面我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另一方面,在已经开展旅游的保护区中,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需的测量仪器也没有。依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甚至有23%的保护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内从事旅游活动。茶叶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像信阳毛尖茶生长在海拔为300米~800米向阳背风的高山之上,要求空气和水质洁净,无污染的富含有机物的酸性土壤中。为了使茶叶文化生态旅游良性循环,旅游区应本着积极的、科学的态度建立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对开展茶叶文化生态旅游的区域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随时监控污染情况,把游客数量控制在茶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本节曾经获得我国著名茶业研究专家刘清荣先生的指正,特此鸣谢!)
三、开发农村人力资本,促进社会流动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调节了财富和机会的再分配,开创了劳动力就业市场化的先河。但要获得更多的利益份额,获得更多发展机会,更有利于促进社会流动,必须注重开发农村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理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认为,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改造传统农民,把农民发家致富的强烈愿望同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结合起来,也就是用现代科学知识取代农民传统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在舒尔茨看来,这个过程就是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
所谓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数量和质量(即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劳动熟练程度等等)来表示的一种资本类型。在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之前,人力即是劳动力,只有简单与复杂之分,而提到资本,除货币资本外,只有物质资本。单纯的物质资本概念不能充分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因为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投入国民经济中土地、物资、人力的增长速度。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较好地解释增长的源泉到底是什么的问题。
人力资本之所以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因为:(1)劳动者知识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大大地提高了劳动者对客观事物的洞察力,从而使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降低或缓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并减少由此造成的损失。(2)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引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从而导致要素投入状况的改变,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3)劳动者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社会责任感增强,价值取向更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总之,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物质资本较为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人力资本应当特别重视。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到2004年底,中国70.8%的人口以农业为生,58.2%的人口还居住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决定性意义。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描绘了一幅“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美好蓝图。然而,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确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提出应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有人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经济上就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农村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务农劳动者的收入。但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排除经济崇拜,排除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思维定式。大量的事实证明,同样的资源,在不同的人手里,就会产生大不相同的发展效果。同样的物质资本,在发达国家取得的效益要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根本原因在于人力资本不同。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的增长中,只有20%来自于物质资本的增加,而80%来自于教育以及与教育相关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广应用)。对我国而言,有些地区的资源禀赋并不好,却能够取得惊人的发展成就;有些地区资源禀赋很好,却落在了其他地区的后面,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力资本不同。
(二)人力资本已成为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但总体而言,农村的人力资本还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1。农村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人力资本存量少且水平低
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主要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基础教育、特殊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投资等。尽管近年来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特殊技能培训投入的增加及受外出打工者的新观念和新思想的影响,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有所提高,但由于我国长期奉行挖乡补城的财政收入政策和重城轻乡的财政支出政策,资源配置偏向城市,我国农村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都相当落后。城市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机会充分,近100%的儿童和少年都进入了小学和初中001年全国应上学而未入学的儿童达到114万人,其中,城市只有13万,而农村高达101万人,城市所占的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小学辍学率相比,初中辍学率问题更加突出001年,农村初中辍学率为3.12%,辍学人数大约为200万人,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近年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官方公布的数字已达到5.47%。我们的调查的数字应在20%以上。”农村劳动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只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水平,2000年我国城市文盲率为5.22%,农村则高达11.5%;就业人口受教育年限城市为10.2年,而农村只有6.85年。从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1999年底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两者的倍数差从1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根据2001年的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13.6%001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经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比重为12.7%,这种素质的人员只能从事一般性的劳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是不相称的。
2。农村发展的需求状况: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需要更高素质的劳动力
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要把生产要素配置到既能密集利用劳动力和知识技术,又能获得良好市场效益的农业品种上,使农业生产从土地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增加农业就业范围,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这就要求农村劳动力不但要掌握一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业技术,还要具有加工、处理市场供求信息的能力,以便于及时调整产出结构。但事实状况是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仍然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很多农民还存有严重的小农经济思想,缺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小农经济思想的主要表现有:满足于“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温饱水平,不敢试也不敢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市场意识淡漠,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民仍处于靠经验种田的传统农业阶段,缺少现代农业知识和结构调整等发家致富的本领,直接导致了农作物产量低,农产品品质差,市场竞争力弱。这些已经成为阻碍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制约人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极大障碍。
(三)提高农民素质,增加人力资本,促进社会流动
增加农民的人力资本必须要提高农民的素质,而提高农民素质主要靠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国务院提出从2006年开始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这一惠及百姓的举措将解决基础教育问题,但笔者认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还是广泛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社会生活教育,促进社会流动。
1。搞好基础教育,开展职业技能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学历教育
搞好基础教育。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都能够按照规定享受到免除学杂费的政策,确保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义务教育;要激励教师自主务实、开拓创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优化教师结构,组织城市优秀教师下乡支教,同时要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教师队伍。
开展职业技能教育。为适应农民职业化和市民化过程,必须在基础教育之外对农民进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如美容美发、裁剪、烹饪、花卉栽培等。当然,农村职业技能教育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农民,以培养职业农民为主要目标,教育内容应包括:市场农业的经营教育、农业科技常识的普及教育、绿色证书教育等。
进行思想素质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农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美化农村的主体意识,乐于为农村建设事业贡献力量;培养现代开放意识,克服千百年来小农经济的保守思想的影响,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将个人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关心农村进步和社会发展。
进行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对提高农民文化程度有直接帮助。许多农民具有奋发向上的远大理想,对取得一定的学历,例如中专、大专,很感兴趣,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鼓励农民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投资,也要为他们提供学历教育的方便,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2。优化农村教育的办学模式
农村教育的教学形式应是多样的,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各种需求,因地制宜,审时度势,采用多种办学模式。
集中教学。沿用基础教育的班级教学模式,举办各种类型的长班和短班数学。长班教学适用于培养农村的各类技术骨干,传授比较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与生产技能;短班教学适用于大面积推广实用技术和应急培训。
分散教学。由于农村地域辽阔,居住较为分散,有些农牧民居住在边远山区,要采用送教下乡的方法,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讲师团,深入农村,巡回讲学。
视听教学。在信息化社会中,远程教育系统已经进入成熟应用阶段,收看教育电视台的节目、收听有线广播的科技讲座、科教录像下乡巡回播放等手段也可用于农民教育。
示范教学。由于务实是我国农民的传统心理习惯,对于初次接触的新品种或新技术,往往抱观望态度。针对这种情况,可建立示范基地或利用建立科技示范户的方法,树立典型,进行示范教学。
3。借鉴广东等省经验,建立职称评定系统
2006年初中山市共有413名在农村生产一线从事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的农民参加了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其中,40名农民被评为农民技师,55名农民获评助理技师,318名农民获评技术员。作为广州市推行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的试点,花都区也出台了《花都区乡土人才技术职称评定办法》、《花都区关于开发管理农村人才的实施办法》和《大力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意见》,为农民评职称,并将于全市范围内推行,使科技致富带头人和群众公认的“田秀才”、“土专家”等获得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