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9600000056

第56章 关于治学问和做文章(1)

关于治学问,现在想来,司马迁所讲的“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道理是颠扑不破的。做学问,其一要博,其二要精。学问这东西看上去浩如烟海,实际上不是没有办法对付它的,攻破几点就可以了。荀子说,“真积力久则入”,从一点下手,由博返约,举一反三,就都知道了,何在乎多?喝一口水,便知道了水的味道;吃一口梨,便知道了梨的味道。诗词歌赋,都是能一通百通的。

首先要好学深思,更重要的是心知其意,要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好学深思的基础上自然就能发现问题了,不是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

以《红楼梦》研究为例,就能说明一些问题,我看“红学”这东西始终是上了胡适之的当了。胡适之是考证癖,我认为当时对他的批判是击中其要害的。他说的“少谈些主义,多谈些问题”,确实把不少青年引入歧路;“多谈些问题”就是讲他的问题。现在红学方向就是从“科学的考证”上来的;“科学的考证”往往就是烦琐考证。《红楼梦》何须那样大考证?又考证出什么了?一些续补之作实在糟糕得不像话,简直不能读。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的原则在这里也是适用的。对《红楼梦》,既不好学,又不深思,怎么能心知其意呢?《红楼梦》说到天边,还不是一部小说?它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不从小说的角度去理解它,是说不到点子上的。

自学之法,当明作意。要替作者设想,从创作的情形倒回来看,使作者与读者之间发生联系。作者怎么写?读者怎么看,似乎很简单。然于茫茫烟雾之中欲辨众说是非;以一孔之见,上窥古人之用心,实非易事。

我小时候还没有废科举,虽然父亲做诗,但并不给我讲诗,也不让我念诗;平时专门背经书,是为了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在我八九岁时废除了科举,此后古书才念的少了。不过小时候背熟了的书,到后来还是起了作用。我认为记诵之学并非完全不可行,而且是行之有效的。

记诵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因为读书是要解决问题的;但这并不是说不要背诗。好诗是一定要背的。我当初念书没念过《唐诗三百首》,不过好诗我总是背下来,反反复复地吟味。诗与文章不同,好文章也是要背的,讲诗则是非背不可。仅仅念诗是不成的,念出的诗还是平面的;翻来覆去地背,诗就变得立体了,其中的味道也就体会出来了。

古典文学的研究和创作当然也有关系,研究诗词的人最好自己也写一写诗词;做不好没关系,但还是要会做,才能体会到其中一些甘苦。诵读,了解,创作,再诵读,诗与声音的关系,比散文更为密切。杜甫说,“新诗改罢自长吟”,又说,“续儿诵文选”,可见他自己做诗要反复吟哦,课子之方也只是叫他熟读。俗语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虽然俚浅,也是切合实情的。

我治学几十年,兴趣并不集中。在北大初期写一些旧体诗,到新文化运动时又做新诗。从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O年没有做旧诗。以前跟老师学骈文,新文学运动开始后,这些也不学了。但这些对于我研读古人的文学作品却很有帮助。的确,创作诗词的甘苦亲身体验一下,与没有去尝试,体验大不相同,如词藻的妙用,在于能显示印象,从片段里表现出完整。有些境界可用白描的手法,有些则非词藻不为工。典故往往是一种复合,拿来表现意思,在恰当的时候,最为经济、最为得力,而且最为醒豁。有时明明是自己想出来的话,说出来不知怎的,活像人家说过的一样;也有时完全袭旧,只换了一两个字,或竟一字不易,古为我用,反而会像自己的话语。必须体验这些甘苦,才能了解用典的趣味及其需要。

(四)

我曾想做一组文章,谈谈做文章的问题,就叫《文章四论》。一是文无定法:文章没有一定之法,比如天上之云,地上之水,千姿百态;文章就像行云流水。别人问我“文法”,我说我不懂文法。二是文成法立。行云流水看来飘逸不可捉摸,实际上有一定之规。万变不离其宗。

后两句我认为更重要。其三是声入心通。《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礼记》怍“故长言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长言、嗟叹、咏歌,皆是声音。《虞书》:“诗言志,歌永言。”六字尤为概括。上文言诗,亦通于散文。于诗曰诗情,文曰文气。如曹丕《典论·论文》曰:“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古人做文章时,感情充沛,情感勃发故形之于声。作者当日由情思而声音,而文字;今天的读者要了解当时的作品,也只有遵循原来轨道,逆溯上去。作者当时之感既托在声音,今天凭借吟哦背诵,同声相应,来使感情再现。念古人的书,借以了解、体会古人的心情。

其四是得心应手。文章事业的圆成本有一个通例,就是“求之不必得,不求可自得”。古人论文往往标一“机”字,概念的诠表虽伤于含混,却也说明了一些道理。陆机《文赋》说,“故时抚空怀而自惋,吾未识夫开塞之所由”,这是对文思的很好的描写。得于心,则应于手;与一切外物相遇,不可著意,著意则滞;不可绝缘,绝缘则离,那种况味正在不离不著之间。

这四篇文章我并没有做成。而且恐怕永远也做不成了。不过这是自己写文章的一点体会,也是研读古人作品的必由之路。创作和研究两者原本是相通的。

总之,文史哲三大类中还有好多问题,多年来仍没有解决。书虽然不少,但往往不能解决问题。作文艺批评,一在能体会,二在能超脱。必须身居局中,局中人知甘苦;又须身处局外,局外人有公论。《人间词话》论诗人之素养,以为“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我于论文艺批评亦云然。

(五)

再谈几句题外的话。这就是现在出版的一些书籍的质量问题。比如古籍的整理点校,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一些校点本,在校勘、标点上错误多得异乎寻常,有时甚至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这不仅给我们的文史研究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还要误人子弟。另外,还有许多书籍的问题出在印刷上,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此等等,都亟待解决。因而想借此机会呼吁一下。

谈谈古为今用

中国古代专门搞理论批评的很少,批评家差不多都是创作家,他们自己懂得创作的甘苦,因而也知道别人的甘苦。例如刘勰的《文心雕龙》,它不但是很好的理论批评,而且本身就是很好的文章。又如刘知几的《史通》,是史学的重要著作,文采虽然不及《文心雕龙》,文字也是很讲究的。创作和理论批评相结合很重要,这样才能抓着痒处,有说服力量;这样,将更有利于百家争鸣。当然,专门的理论批评也决不可废。

怎样古为今用,怎样把古代文艺和理论的遗产运用在今天的创作研究工作上,这的确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五四”时代全盘否定古典文学遗产,斥之为“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把过去和现在割断,这自然是不对的,但当时之所以这样做,也有它的进步意义。

运用古典文艺遗产,也有困难。有些古典文艺的技巧,我看对现代文学不能完全适用,例如古典文艺理论很强调炼字,这是有传统的。对白话文来说,并非没有意义,但白话以流利通畅为主,怎样使它和“凝炼”相结合,这是一个问题。

文言和口语的差别是古来就有的。《论语》上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孔夫子讲学,行礼,用的是雅言,平时可能说山东土话。所谓雅言就是比较凝炼的语言,或者也就是后来的文言。因“文”、“白”的区分,就使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发生了一种距离。如何跨过这条鸿沟,是解决古为今用问题的一个环节。

现在我们的诗歌是用白话写的,如采用旧诗的方法来炼字,就会变成半文不白的东西。我觉得,散文传统、戏剧传统还比较容易为我们所接受,诗歌传统就比较难一些。但工作做得也很不够。原来中国诗歌从唐杜甫以来就开了一条新路,通向白话。这条线没有断,还在继续发展。到了元曲,诗歌和戏剧相通,就更向白话方面发展了。我觉得宋代诗词、南北曲、弹词唱本、民歌……这些创作,在当时虽不曾标榜、宣传为新诗,事实上走的是新的道路。曲子用在戏剧里,更从原来的“诗意”以外,加上一种戏剧性;所以有些戏曲,如把它当作诗来读,似乎并不见得怎样好,但唱起来、演起来却有动人的力量。这个方面更是新的。这些都很值得我们来做进一步的探讨。

一只纸老虎,一匹疯马

同类推荐
  •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生命的礼物:最动人的故事

    如果生活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汪洋,故事便是汪洋里飘荡的小舟;岁月是一座望不透顶的高山,感动便是高山上绿荫的草木。最优美华丽的文字,最温馨动人的故事,最睿智的人生哲理,最经典的“时文选粹”。
  •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

    《花开一季,暖到落泪:最美人间四月天》是林徽因成名作、代表作和经典作璀璨荟萃,收录了林徽因迄今所有的名篇,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一片阳光》《彼此》等,是迄今为止最经典、最唯美、最值得收藏的林徽因读本!在书中,林徽因诗意解读了爱情、亲情和友情,分享了她对成长有关的人生感悟,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
  • 寂寞烟花梦一朵

    寂寞烟花梦一朵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本书就为你全景展现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

    我每天在这条街上遇到无数个人,只有你一个人用这样的方式和我打招呼:“人要往前走,不可以经常回头看。”可是我不回头就看不到你,回头,就会摔跟头。你不知道,我甚至想要离你远一些。你不知道,你了解全世界,却不了解我。本书收录了作者拥有极高点击率和广泛好评的随笔日志,以青春励志、男女情感、异国生活,成长经历为主要内容。既接地气,又有人文情怀。以其犀利幽默,诙谐风趣、时而冷静、时而温暖、时而治愈的笔锋去描写作者身边朋友,以及作者自己的故事,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慢慢的讲诉给读者。
  •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

    《伊利亚随笔》荟萃了英国著名作家查尔斯·兰姆最出色的随笔作品,堪称十九世纪英国文学的瑰宝。在这些随笔中,兰姆以“伊利亚”为笔名,从日常作息、家长里短切入,将平生感念娓娓道来;随笔主题既与兰姆本人的独特经历水乳交融,又浸淫于广阔深挚的人道主义氛围,纤毫毕现地展示了英式随笔的至高境界。
热门推荐
  • 衰男的美女时代

    衰男的美女时代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酷女孩

    酷女孩

    本书向酷女孩介绍了如何用智慧来武装自己的酷酷的头脑,让自己与众不同更添魅力;如何将自己的一举一动传达出酷酷的气息;如何让自己的饰品更夺人眼球,另类得惹人频频注目等。
  • 搜玉小集

    搜玉小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因你而甜

    因你而甜

    一个宅女和一个花痴姐被自己的母亲逼迫去重庆,遇到了TFBOYS,王源对文青一见钟情,文琴也有了恋人,他们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 一世倾:邪王纯妃

    一世倾:邪王纯妃

    一个至高无上的王一个思想纯洁如白纸的女孩那晚她救了他,至此他缠上她所谓报恩某天晚上某男忽然抱住某女,某女一愣,心里暗想:原来这样叫报恩吗?又是一个某天晚上,某男忽然看着某女一张一合的小嘴就吻了上去,某女脑子一热:原来还可以这样报恩再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某男邪笑:“夫人,今晚是不是可以给我侍一下寝。”某女好像终于知道了些什么顿时暴走:“!!!”
  • 绝色帝后打六界

    绝色帝后打六界

    塔蒂斯大陆,一个以武为尊的大陆上,突然出现的一个年轻的天才,年仅十三岁,竟达到了四星斗灵,几方势力争着抢她入门,她却不屑一顾——谁又会知道她是风家当初那个废物三小姐。废物的浴火重生,世界都被她蔑视了!可是,一个比她还要霸道强大的人却走进了她的心里。对别人,他始终冷傲轻蔑,对她,却是热情似火,腹黑无赖,和她傲娇的兽兽们争宠,让她无奈。但是心中总有一个空着的位置,为他留着,即便——他不知踪迹,杳无音讯,也不会为此而遗忘这段爱情……
  • 帝师很萌很倾城:邪王滚下榻

    帝师很萌很倾城:邪王滚下榻

    等我权倾天下,待你富甲一方,到时江山为聘,日月做媒,万里红妆,只为伊人。一场意外离奇穿越异世,本想平凡度过一生,却不曾想被卷入一场阴谋,红妆就此卸下,化身为男子,行走世间。江湖中,她是武功高深莫测的顾家主。战场上,她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军。官场中,她是擅长玩弄权谋的天子老师。他的眼中。她是……霸道深沉的国师,冰山腹黑的帝王,邪魅专情的敌国丞相?哪个才是她的心之所念
  •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穿越之叶家三小姐

    在穿越之叶家三小姐

    因神器遭遇围剿,不得已自爆杀敌的叶灵,本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却重生异界!!重生的叶灵,死去的夜灵……到底是意外?还是……??当小腹黑遇上绝情男?是大路朝天个走一边?还是磕磕碰碰永远相伴!!
  • 默君心

    默君心

    这是斗罗大陆的同人耽美文,如有侵权,我在此向三少道歉,并尽快处理。请各位轻喷,我的小心脏受不了。文案:这其实就是一个悲催的雇佣兵执行任务的时候被杀了,之后穿到斗罗大陆的故事。PS:兄弟文可能全民BL向保证不坑可能短篇还有本人专注1V1一百年PPS:虽说是原创,但是还是有很多是照搬的。因为我没那个能力。而且这篇文我只是在制造基情而已。另,没有八怪,只有七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