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六个效应
“马太效应”
《圣经》上的“马太福音”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主人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临行前他把三个仆人叫到自己的跟前说:“我要出远门,给你们每人一点钱。”主人给了第一个仆人500枚银元,第二个200枚银元,第三个100枚银元。几年后,主人回来了,让三个仆人汇报情况。第一个仆人说:“您给我的500枚银元,我用来做买卖,又赚了500枚,共1000枚。”主人十分高兴,决定再奖他1000枚银元。第二个仆人说:“您给我的:200枚.我也做买卖了,赚了200枚,共400枚。”主人也很高兴,决定再奖励200枚。第三个仆人说:“你走后,我把100枚银元埋在地下,现在把它挖出来还给你。”主人听后非常恼怒,非旦不奖,并把原来的100枚银元也收走。《圣经》在故事的后面加了两句评语:“凡有的,再加倍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点评: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家默顿将其概括为“马太效应”,意思是:人们的眼光总是投向成功者,人才的成功同社会与其承认和肯定成正比。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避免地验证了这一论断,表扬先进.鼓励进步,无可非议,它是激励教育获得成功的有效手段。但是,“马太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方面,造成差生的扩大化。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只有克服“马太效应”那种对优秀者具有明显的接近心理和对劣势者具有明显排斥心理的消极方面,才能调动各层次的积极性,共同进步。
“霍桑效应”
美国的霍桑电话交换机厂,工作待遇丰厚,但工人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不理想。为探求原因,1924年美国由心理学家组成研究小组,在该工厂开展了以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课题的一系列试验研究,中心是:谈话试验。用2年时间,座谈2万人次。不但耐心地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做详细的记录,并且不得反驳和训斥。这一实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工厂的产量大幅度提高,这是由于工人长期以来对厂方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法不满,无处发泄,谈话实验使他们的这些不满都发泄了出来,从而感到心情舒畅,干劲陪增,社会心理学家将这种奇妙的现象称之为“霍桑效应”。
在我们的调查中,只有10%的优等生能和教师进行知识以外的交流,90%的则只局限于书本知识,上课问答;而中等生80%的局限于上课问答、请教问题,20%则很少交流。差等生50%少有问答,40%则只问不答,10%教师既不问学生也不答。交流充分的部分学生成为班级公众式的明星,热情活泼,积极向上,反应敏捷,成绩显著;上课问答较多的学生学习努力,遗留问题较少,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问而不答或不理睬、不提问的学生学习困难大,有些问题沉积数年,造成积重难返,短时间不能明显进步。统计显示,80%的优等生,90%的中等生,全部的差生感到上课压抑,不能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见解。他们只是课堂这场“戏”的观众,只是“旁观”而不是“主体”。现在的教学模式基本上还是教师的一台戏,教师声情并茂的表演,很少引起学生的共鸣,而课下则教师严肃学生规矩,缺乏沟通,造成厌学,有一个普遍现象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学前班,阿姨和小朋友间玩玩闹闹,蹦跳说唱,其乐融融,六七岁争先恐后想上学。课下小朋友围着阿姨玩,学数数,学识字。多年后.还回忆起幼时的100分,几乎每个稍大些的学生都有如此辉煌的成绩,一二年级也如此。正式升入中、高年级,教师的任务重了,学生的作业多了,连续地换了几任任课教师。教师不苟言笑,学生循规蹈矩,而逃学、旷课的日益增多,终于有了因厌学而辍学,流入社会。
点评:霍桑效应启示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及时的反馈,努力营造一种使学生生动活泼、心情舒畅的良好班集体。正如一句格言所说:“对待一个人的认识不能看作落后”。只有心情舒畅的教学环境,才能造就不拘一格的高素质人才。
“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讲的是北风和南风比赛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来了个呼啸凛冽、寒风刺骨,想把大衣掀掉,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把大衣紧紧裹在身上.而南风是徐徐吹到行人身上,行人顿感风和日丽,春暖上身,于是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调查显示,30%的优等生受嘲讽,100%中等生受次数不等的嘲讽,20%的受体罚,100%的差生受嘲讽、体罚。调查显示,受嘲讽的学生无论哪一类,都表现出心情坏、情绪低落,听不进讲课。而受体罚的学生则90%表示伤心气愤,50%的有逃学、旷课的念头,80%的辍学生是在体罚后;15%是在假期开学前,没完成作业因惧怕批评而辍学。过分的严厉造成了更多的学习困难。
点评:南风效应启示我们,教育工作要和风细雨,循循善诱,不能用简单、粗暴、生硬代替细致入微的工作,部分教师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我是好心”,“我是为了学生的学习”,动辙体罚,挖苦,讽刺,其结果造成“强按牛头不喝水”的僵局,造成敌对情绪,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严师并非良师,好的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特别是对待学习困难生,他们中的多数是数年积累的问题,不可能一下子轻松上阵,快步前进,要用适当的方法,不厌其烦的帮助,解决其心理上的、知识上的包袱,使其轻装前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合格的劳动者。英国教育家洛克早在18世纪就说过:“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就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们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皮格马利翁效应”
传说古代塞浦路斯有个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雕刻的一个美丽少女雕像,在他热诚的期望下,少女竟然活了起来,是国王的爱唤醒了一颗沉睡的灵魂,心理学家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同事们利用此效应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对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进行名为“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结束时他们交给教师一个随意列出的一些学生的名单,并告诉教师:根据测验结果预计名单上的学生未来具有最佳的发展前途,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11个月后,当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奇迹出现了: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都有很大进步,成绩平均都大大超过其他儿童,而且性格活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迹呢?由于教师相信心理学家提供的名单上的那些学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并且这种情感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表现了出来。学生在教师的态度和行为中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深情与厚爱,自然会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从而推动他们有了显著进步。
点评:老师善于通过一个美好的前景,招引期待着学生朝目标努力迈进。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与期望,将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亲切感,他们就能非常积极所希望的目标去努力。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伴随着这样的气氛,各种教育影响就会如涓涓溪流流入学生心田,各种教育因此就会发生作用。
“罗森塔尔效应”
心理学上也叫”教师期望效应”,这种效应表现为:如果教师喜欢某些学生,并对他们抱以期望,经过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常常如老师期望的那样有所进步;反之,如果教师漠视或讨厌某些学生,这些学生的成绩、品行往往会逐渐滑坡,进而破罐破摔。我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英语成绩一般。二年级,新换了一位英语老师。有一次,老师让我朗读课文,我站起来一如既往地读完后,老师说:“你读得很好,就照这样下去,我保证你毕业时外语拿90分以上。”就是老师的这一句话一直激励我在以后的初中、高中、大学,一直到现在的日子里,始终坚持不懈地学好外语。是他的一句话赋予了我自信。也许,没有他那句话,我也会学得不错,但却是那句话使我一下子把学好外语当成了一种责任,当成了一种乐趣。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能够唤起一个人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自尊,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的进而影响到他的整个学生时代,甚至一生。在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老师。他们恨铁不成钢,当学生出现错误时,就毫不负责地对学生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动辄给学生盖以“坏学生”的帽子,加上“朽木不可雕”“天资愚笨”等标签。他不知道未成年学生对自己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教师的评价。正是这些标签使学生自己也接受了这个“事实”,认为自己之所以学习不好,并非因为自己努力不够或学不得法,而是因为自己脑子笨,不是学习的材料,从而使许多学生放弃努力,一事无成。过分地批评、指责学生,不负责任地讽刺、挖苦学生,就是在践踏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就是在扼杀人才,就是在犯罪。
点评:教师对学生优点的及时、合理的肯定,会赋予学生学习好、表现好、做好学生的信心。相反,受教师冷淡或厌恶的学生,必然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老师之间形成僵局,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的成长。“勿伤学生自尊,给予学生自信。”
“信任效应”
一天晚自习,张×同学找到我要求换座位,情绪非常激动,一边诉说,一边流着眼泪。起因是她的同座王××同学爱说爱笑,总是找机会和她说话,而自己已是第二年复课,心理压力非常大,想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结果两个人出现了矛看,已有一个月没有说话。并且王××在同别人谈话时,经常含沙射影地贬低张。张×也试图通过写信等方式向王××解释这一切,可王娜的态度越发冷淡,“冷战”继续升级。听着她激动的诉说,看到她成串的眼泪,我感到了事态的严重,这种“冷战”继续下去,高考意味着什么,我一边听着,一边思考着解决的办法:“换座”是最简捷的办法,可一个人换座就要涉及到第三个人,工作会更复杂,而且张×和王××的关系就可能永远也修复不了了,这是下策。其次是找王××单独谈,指出她的不足,晓之以理,也能让她转变态度,两人和好如初;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王××慑于班主任的压力,表面上同意,心里更怨恨张×向班主任告密。这样繁荣的表象下面是更严重的危机,这也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最后我决定充分利用“信任效应”,把矛盾交给她们自己,鼓励她们自己解决这一切,我帮张×分析了王××的心理,王××虽然气着你,可她的心里也不好过,在高三这个特殊的阶段,谁都想寻求一个舒畅的学习环境,她对你的成见太深,如果我出面同她解释一切,她会很敏感,情绪也一定会很激动,很难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谈清楚,可能还会火上浇油。问题更加复杂。能否找一个同你关系比较好,同时也能接近王××的同学,先与她沟通一下,以后的事情再相机行事,张×考虑了半天,还是犹豫不决,我鼓励她试一试,最后,张×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三天后的一个晚自习,俩人拉着手找到我,脸上挂满了笑容。从她们的叙述中得知:先是靠同学传话,后来两人又进行了3次长谈,相互道歉,消除了隔阂。一场“换座危机”在“信任效应”中得以完美的解决。
点评:心理学表明,由于人的素质和社会生活经验不同,人各有自己的心理特色,但是,在心理活动的趋向和诱因上容易受到自己所崇敬的人的引导和暗示,从而产生内驱力,去解决内心的矛盾,获得支配行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