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8700000030

第30章 百岁将星的军旅生涯——记李懋之将军(5)

筹委会恰似一列已经启动的火车,开始在轨道上加速,陈赓就是火车头,他放手让大家工作,自己则以主要精力抓师资和校舍两件最紧迫、最棘手的大事。李懋之不离陈赓左右,满腔热忱,一丝不苟地投入军工学院的筹办工作,是陈赓得力的助手之一。

三个月后,筹委会完成了预期的工作任务,全体人员于12月初移师哈尔滨。12月1日,李懋之偕妻子兰风,抱着刚出生两个月的儿子,与唐凯一家抵达尚是一片荒野的哈军工校园。12月3日,陈赓率大批人马也抵达了。正值天寒地冻的严冬,陈赓带头住进哈医大留下的两排简陋的小平房,把市里的好房子留给老教师们住。

12月5日上午,陈赓带着徐立行、李懋之、张衍等人冒着风雪,踏勘学院的范围;下午,召开院办公会议,宣布学院领导人的任命。在陈赓的三大助手中,徐立行管教学和科研系统,张衍管政工系统,而李懋之除了被任命为副教育长外,还兼任队列部、物质保障部和技术器材部三个部的部长。实际上,陈赓是把他摆在哈军工“大管家”的岗位上。

12月18日,哈军工营房建筑委员会(简称“建委会”)宣布成立,陈赓任命李懋之为主任委员,徐立行、张述祖、高步昆、殷之书等九人为委员,下属工作人员有百余人。建委会当天就开始办公,各个专业组分兵把口,各司其职,年轻人铆足了劲,风风火火地投入工作。

这个建委会才是李懋之双肩上最重的担子,一场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大的基建工程之一即将在这片荒原上铺开,李懋之和他的同事们日夜兼程,废寝忘食地投入工作,每天恨不得把自己分出八瓣。处理建委会的繁重工作,制定基建总体方案和施工计划,确定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落实水泥、钢筋、木材等国拨“三大材”等等,千头万绪,错综复杂,都要这位大管家来指挥。跑省、市各有关单位,跑北京各领导机关,更得这位大管家亲自出马。身经百战的老战士突然面对陌生的基建管理科学,李懋之的过人才华就体现出来了。

到了四月份,李懋之过关斩将,把所有重大问题都一一解决了。建委会办公室里灯火通明,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审查大堆的图纸,协同施工单位勘定放线位置以及工棚和材料堆放位置,拟定防火措施。从高步昆、殷之书两位教授到年轻的练习团战士,都要抢在大地冰雪消融之前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几夜的西南风呼悠悠吹过,积雪融尽,黑色的大地上散发着缕缕潮气,姗姗来迟的北国春天终于露面了。

4月25日上午9点,在插满彩旗的工地上举行哈军工开工奠基典礼。在省、市代表、哈军工建委会成员和建筑公司代表的簇拥下,陈赓接过一把铁锹,铲了满满的第一锹土扔向奠基石,掌声响起,李懋之和松江省建筑公司总经理边敬等人也跟着陈赓铲土奠基。

边敬放下铁锹,与陈赓握手。陈赓说:“边经理,咱们开工的第一栋楼房命名‘八一楼’,这意义不一般呀,拜托你们啦,希望咱们双方合作成功!”

边敬说:“您放心吧,陈院长,我带来这5000名工人都是各个下属公司挑选过的,技术熟练,我们保证优质高速拿下军工的活儿。”

百余名哈军工施工检查员和5000工人日夜并肩战斗,哈军工规模浩大的基建施工揭开了序幕。

七、教学大楼,气势恢弘大屋顶

1953年5月29日,建委会扩大会议在王字楼礼堂召开,这是苏联顾问来到学院之后第一个重要会议,院部系的领导、苏联顾问团和教授会主任以及建委会全体干部们都参加。

陈赓院长和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讲话之后,人们的眼光都投向李懋之,因为他是这次会议唱主角的人。近几天和李懋之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交换过意见,发现双方在1954年的基建总体方案设想上大相径庭,而且没有互相妥协的可能性。这让李懋之挺犯难,想来想去,只有把两种有争议的意见和盘托出,通过讨论,最后由院长和首席顾问定夺,别无他途。

李懋之先介绍学院建筑总平面图的两个方案:叶果洛夫的意见是:五个工程系合建一个综合教学大楼,像莫斯科大学那样的巨大建筑,坐东向西,骑在文庙街东头,可俯视全哈尔滨市,空中投影形似飞机。

李懋之和五个系主任的意见是:五个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根据地形条件,院办公大楼和连在其后的大礼堂,坐北向南;空军系和炮兵系在文庙街东头,隔街相望建两个教学大楼;海军、装甲兵、工程兵三个系在院办大楼后,北、东、西各建一个教学大楼,院体育馆连接大礼堂后,向北开门,与海军系相对,四个建筑物中间为一个主操场。只有把这个总体布局先确定下来,方可讨论五个系各自的建筑要求。

各个系大楼的立面造型也有争议,叶果洛夫主张是俄式的,即采取平板墙面,铁皮屋顶,四周为“女儿墙”,门厅可搞欧式雕塑。

李懋之则主张墙面要有线条,屋顶是中国式的宫殿大屋顶,铺灰色瓦,不搞雕梁画栋的飞檐斗拱,只要蓝绿色的朴素花纹即可。高屋脊两端各蹲一只与楼高匹配的“大老虎”,四角挑檐上按各系的武器设备摆上一排小模型,如空军系摆各种飞机,炮兵系摆各种大炮,海军系摆各类舰艇,装甲兵系摆各型坦克,工兵系摆各种工程机械。

大楼墙面都用灰白色水刷石,既朴素大方,又气势雄伟。

人们把叶方案简称“火柴盒方案”,李方案简称“大屋顶方案”,两种方案争论不休,但与会的各个系领导、教授们和干部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支持“大屋顶”,反对“火柴盒”。

建筑学家叶果洛夫坚持他的意见,但他的理由缺乏说服力。搞一个综合性的摩天大厦显然脱离实际,当时中国的建筑技术水平无法实现,到哪儿去找相应的塔吊呀?

且不说偌大的校园里孤零零竖着一座人造大山,这肯定是个失败的布局。“大屋顶”是中国人乐于接受的民族建筑风格,气势雄浑庄重,又与文庙建筑群相呼应,李方案的合理性和独特性不言而喻,几个系主任都站起来发言,支持“大屋顶”。

处于下风的叶果洛夫有点尴尬,他瞅瞅原来支持他的徐立行,徐立行只是批评“大屋顶”是“穿西服戴了顶瓜皮帽”,说过这么句俏皮话,就再无下文。叶果洛夫成了“孤家寡人”,不免有点垂头丧气,耸肩摇头。

陈赓心里有数,大概怕和顾问们搞僵了,就随口说道:“大楼造型问题与实用价值关系不大,照叶果洛夫同志的意见办也未尝不可嘛,大家再讨论一下吧。”

李懋之一听这话可有点急了,他涨红了脸,冲着陈赓说:“我们中国人喜欢自己的民族形式,大家都同意这样的形式,设计单位也想这样设计,我希望能按多数人意见确定下来。”

陈赓瞅瞅李懋之焦躁不安的样子,故意不紧不慢地摘下眼镜擦拭着,笑着说:“大家继续讨论嘛!”

一直坐着不出声的奥列霍夫,不停地让翻译锻钢把大家的意见及时告诉他。现在他慢慢站起来,做了一个小小的手势,会场上顿时安静下来。

“同志们,综合性的军事工程学院好比一只老母鸡,下的蛋要给各军兵种的。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各军兵种技术装备的增加,现在的五个系将来会成为各军兵种直属的工程学院。把几个系集中在一个楼里会互相干扰的,因为专业不同,设备各异,所以还是各建一个教学楼比较合适。

至于建筑造型,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感情,喜爱自己的传统风格,既然形式与教学使用价值无关,那就按李副教育长的意见决定好了。他设想的大楼造型,含意很好,尤其高屋脊两端蹲着两只‘大老虎’,很有创意啊,象征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威武,我是赞同这个造型的。”

与会者报以热烈的掌声。奥列霍夫又转过身问道:“叶果洛夫同志,你同意我的意见吗?”

叶果洛夫耸耸肩,爽快地说:“我已经放弃了我的意见,完全站在李的一边,我投降了!”

在笑声中,各个系的主任顾问也都表态同意首席顾问的意见。

陈赓微笑着站起来,环顾会场,大声说:“看来我们的意见统一了,那么就按首席顾问同意的意见,五个系各建一座教学大楼,搞个中国式的大屋顶吧!”

与会者皆大欢喜。各个系又将大型实验室的问题提出来讨论,如风洞试验室、停机坪、大炮和坦克实验室、航模试验大水池、大型工程机械库等等。直到天黑下来,会议才结束。

后来,建委会根据全院建筑总平面图,制作了一个大沙盘。俯视沙盘,在古香古色的文庙大殿模型四周,错落有致地摆上新旧建筑的模型,五座系大楼虎踞龙盘,气势恢弘。建筑物布局合理,相互呼应,道路笔直,林木葱茏,俨然是个美丽壮观的大花园。苏联专家争相观看,啧啧称奇。不久大沙盘送到北京展览,一炮走红。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的首长们,政务院薄一波主任和教育部、建工部领导及部属设计院的设计师、建筑师都先后来观看过,大家一致认为军工学院规模大,有气魄,堪称中国第一流的大学校园。

八、勤勉无私,有口皆碑“好管家”

学院成立伊始,李懋之就是党委常委,历任副教育长、教育长,直到后来的副院长,除了1958年2月至1960年11月入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三年,他一直工作在院级领导的岗位上。

建院初期他环顾周围,唐铎、徐介藩、赵唯刚、唐凯等系级领导干部都是20世纪20年代的老党员或是老红军,自己是个“三八式”干部,心里不免打鼓,怕因为自己资格浅而碰钉子。没有想到陈赓院长早就把工作做到前头。后来徐介藩、唐凯主动找他征求意见,说陈院长让他们注意尊重在院机关工作的资历浅的同志。他们问李懋之,有没有不尊重你的地方?这让李懋之很感动,他说,没有,希望你们多提意见,多帮助我。每次出差,李懋之都委托唐凯代理他分管的工作。

李懋之严格自律,两袖清风,一直保持谦虚谨慎、勤勉敬业的好作风,他性情温和,诚恳待人,善于团结同志,从来不整人,在哈军工有良好的口碑。

他顾全大局,总是勇挑重担,迎着困难上;他勤于学习,善于理财,精通经济管理。在短短两年多时间,组织建成60万平方米的规模宏伟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用房,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李懋之为哈军工立下大功。

李懋之还是哈军工的“外交家”,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中央党政军许多领导同志关系很好。哈军工被肢解后,他多次在军委领导处建议,为军工重返军队立下汗马功劳。

1961年,李懋之晋升为少将军衔。

三年困难时期,哈军工领导以身作则,吃苦在先,全力以赴抓好全院人员的生活。从高等军事学院毕业后,1960年底李懋之回到哈军工,他受院党委委托,具体负责全院的生活保障工作。为当好“管家婆”,他先抓物质保障部,办好小赵家农场,组织全院人员轮流参加农场劳动,种粮、种豆、养猪、养鸡、加工豆制品;各系也办起小型畜牧场。李懋之拿出当年筹办学院时的干劲,发挥山西人会理财的特点,带着军需处处长杨进和副处长申东初,风风火火,四处奔波。学院组织了打鱼队到松花江和兴凯湖捕鱼,又组织打猎队到内蒙古草原打黄羊。1961年初,李懋之跑到北大荒最东边的密山农场联系投资,哈军工当年投了40多万元,年底密山农场就拨给学院40吨大豆,学院留下了25吨,另15吨上交国防科委,聂帅闻讯十分高兴。

纵观李懋之在哈军工的工作实践,他始终是属于具有开创精神和脚踏实地干实事品质的业务型干部,他从不讲大话,实事求是、兢兢业业、忍辱负重是他一贯的品格。

他密切联系群众,从来没有当官的架子,非常随和。20世纪50年代末,家里有一台苏制的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附近的干部和工人常到李家看电视,家里就跟小电影院似的。大女儿李莉回忆说,我在哈十三中的同学,不管家远家近,周六都常来看电视,太晚了不能回家,就在我家打地铺,爸爸总是笑眯眯地欢迎他们。

1961年3月16日,陈赓院长在上海溘然长逝。正在内蒙古看地形、考察哈军工后方基地的李懋之从广播里听到噩耗,通宵流泪,不能成眠。次日急返学院,下车后直奔陈赓灵堂,放声痛哭,第三天就去北京参加老首长的吊唁活动。陈赓之死给了李懋之沉重的精神打击,他决心继承陈赓遗志,为哈军工的发展壮大鞠躬尽瘁。

然而,几年后,随着国家形势的剧烈变化,哈军工开始走下坡路,被列为全军“不突出政治”的落后典型,李懋之为哈军工的前途而隐隐不安。果然,1965年秋,林彪下达命令:哈军工退出部队序列,集体转业。犹如晴天霹雳,哈军工全院人员悲伤不已。上面原定1966年1月1日全院脱军装,院党委研究后认为时间太急,准备工作来不及。受院党委委托,李懋之去北京,请示聂荣臻、叶剑英、刘伯承三位老帅,希望能把时间后延三个月,三老帅都同意,后经周总理点头,哈军工迟至4月1日才脱下军装。

哈军工改制后,李懋之的工作要随之变动,他接到指示,不脱军装,到军委等待分配,谁也料想不到,“文化大革命”轰然而起。

九、艰难岁月,铁骨铮铮战鬼蜮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懋之就靠边站了,他去北京找总政干部部,要求分配工作。

部长袁子钦对他说,现在乱哄哄的,根本谈不上干部的分配,原来考虑让你到新成立的兵种“二炮”去工作,现在搁起来了,什么时候下命令,我也不知道。你就不要回哈军工了,到疗养院待命好了。

同类推荐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巴甫洛夫传

    巴甫洛夫传

    本书描写了巴甫洛夫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俄国生理学派创始人的形象,并将他完整、独特的个性忠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张良是秦末汉初谋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韩。秦灭韩后,他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未中。逃亡至下邳时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刘邦,为其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刘邦称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的这一名句,也随着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而流传百世。汉朝建立时封留侯,后功成身退,千古流芳。管宝超编写的这本《一代谋圣:张良》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这位汉朝文臣谋士的传奇人。
  •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霍华德·休斯(名人传记丛书)

    一个孤儿接掌了父亲的产业,并通过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最终成为了出色的电影人、飞行家、企业家、航空设计师及慈善家。他热爱飞行事业,以巧夺天工的设计和精湛的驾驶技术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航空史上的记录;他具有远见卓识的头脑,建立了世界最大的科研中心,他发展的通讯设备曾随宇宙飞船登陆月球。他是天才的事业家,也是古怪的亿万富豪,失去事业之后,他遁迹荒漠,至死未曾露面。本书讲述了霍华德?休斯为梦想而执著奋斗的人生经历,青少年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来品评这位天才传奇而具争议的一生。
  •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美人谋之歌尽天下

    美人谋之歌尽天下

    月落山间,萤火共醉,她一剑三千繁华为君舞。此时,她为朝堂之上冒名公子,女皇宠臣。彼时,他为宦海之中蜀王世子,步步为营。君临天下,群雄竟起,三十五年前一念成魔,有人以亲生女儿为阶登临帝位赢得天下,有人却隐姓埋名忍辱负重算计谋划。而她与他却成了那一枚复仇的棋子。相识于偶然,相恋于刻意。九重华裳,十里红妆,百步高台,千人叩降,万里为疆。他,步步走向帝王之路却与她,渐行渐远。皇权更迭,夺国灭家,她不肯罢场,他难斩情丝,那天下,谁来执掌?
  • 我的名字叫中国

    我的名字叫中国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历史和文化没有间断的文明古国。奇伟瑰丽的地理风情,独领风骚的著名人物,波澜壮阔的重大事件,叹为观止的科学技艺,使我国成为举世公认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度,凝结着人类最伟大、最深邃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人们喜欢阅读历史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徜徉史林,可以启迪智慧。然而,历代先贤留给今人的著作可谓卷帙浩繁、汗牛充栋,仅《二十四史》就已达三千多卷,还有其他各类书籍,更是不胜枚举,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来阅读,恐怕也不可能遍览无余。
  •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散文集。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圣经创世纪的笔触,写下了自己与爱人的相遇;第二部分为两人在婚前、婚后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如洗澡、床、生病等),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第三部分是作者与爱人的通信记录,鸿雁传书中展现了两人的恩爱甚笃、缠绵悱恻;第四部分收录了作者为爱人创作的几篇爱情故事。全书贯穿了作者与爱人的爱情历程,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和感悟,文风细腻、文笔流畅,嬉笑怒骂、有庄有谐。
  • 朝忆梨花暮忆雪

    朝忆梨花暮忆雪

    淡蓝的衣裙在风中摇曳,及腰的长发被风吹起,她急切地寻找着那个人的身影,却遍寻不获。你答应过我会来的,可是我来了,你在哪里?我等了你多久,你知不知道?
  • 一世执诺

    一世执诺

    靠!她苏谨诺世纪特工怎么会在了穿越这个坎儿?废柴+包子?睁大你的狗眼!我是绝世天才!你哪一点看出我是包子了?这么强?!但是......谁能给她解释一下这个一直要她做他王妃的,追她的,赖在她身边的腹黑男是怎么回事?某女看着某腹黑男,竟然说:“大神,单身何苦为难单身啊!”某腹黑男委屈:“既然都是单身,那我们干脆就凑一对儿吧!”【一对一宠文,爆笑上映】
  • 吾心即吾为

    吾心即吾为

    我想做的只是不让自己留下什么遗憾而已,虽然这是一件简单又很困难的事,但我也只是这么做了而已。QQ群:230904895本书已改致飞卢
  • 青春是一支烟

    青春是一支烟

    青春如烟,我们都会对它上瘾,可惜青春留不住,就如烟圈一样变化莫测。我以为在青春中倾注最多感情的那个人会是我的归宿。可惜败给时光流年。别回头,往前走。初中时我是一个混混,高中为了一个女生改变了自己。我有着长生不死的英雄梦想,青春这支烟吸完之后,一切会是什么样子呢。
  • 我的青春笔记

    我的青春笔记

    青春笔记里记下难忘的点点滴滴……
  • 天选之繁荒

    天选之繁荒

    高材理科生龙豪游戏异界之旅。这世界在我眼里原为三级有着完美的秩序与铁律。我就要凝视它们…骤然众象幻变…我看见东方的亡灵在辛达魔旗帜之下逐渐统一,日益强盛。它们组成尸潮之海欲吞食卡洛迪大陆;我看见南方的兽人变得躁动不安,冶制战斧兽甲组建军队…它们将用无尽的怒火焚烧卡洛迪大陆;我看见外强中干的北斗、日落西山的南盟面对尸潮,兽人无不不知所措;我看见昔日的城堡变成残壁,村庄变成废墟,种种美好不复存在…无数的硝烟战火、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他们需要勇敢的战士,无畏的英雄,英明的君王,来拯救他们,引领他们击败敌人重建辉煌。我听见他们在高呼我的名字,在歌颂我的功德,在记载我史诗般的事迹——是的,必将如此。
  • 冰山王子萌公主

    冰山王子萌公主

    当我们的萌萌哒公主遇上一位帅帅哒冰山王子时,会发生什么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