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8700000093

第93章 无瑕人品清如玉——记自动控制专家张良起教授(3)

从5月到9月,张良起、汪浩和陈启智分头带领专业调查组到各个系进行为期5个月的调查研究,对全校专业再进行调整,最终确定国防科大建立9个系、25个本科生专业,并设立研究生院。至此,国防科大基本上完成了按学科设系和专业的过程。

9月下旬,秋色初露。校党委召开领导班子调整后的第一次党委扩大会议,“两个中心”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之一。

回顾哈军工创建之初,陈赓的教育思想中已有把哈军工办成全军的教学和科研中心的内涵,但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哈军工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军事工程技术干部,提高教学质量是压倒一切的迫切任务,因此哈军工党委提出“以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南迁之后,面对被“文革”动乱严重破坏的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处于青黄不接的断档状态,校领导继续沿用哈军工的办学方略,千万百计提高教学质量,无疑也是正确的。20世纪70年代的10年困难期,学校号召教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在七机部的大力支持下,国防科大科研成果硕果累累,“银河精神”大放光芒。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国防科大已经具备科研大发展的条件,要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大力加强科学研究,不把学校办成“两个中心”,就谈不上把学校办成“一流大学”。

尽管会议上也有不同的意见,如有的同志提出“以教育为中心”,以提醒全校人员对自己在“育人”方面的责任感。校党委最后采纳大多数人的意见,明确国防科大“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的办学方针。张良起对大家说:“科研本身也是育人。”

国防科大在“两个中心”的指导思想下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学术研究,活跃学术空气,拓宽科研渠道,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同时推动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成为科研的重要力量,并成立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几年下来,国防科大的教学和科研取得令人惊讶的业绩,教学和科研形成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仅看1984年一年就喜讯不断:国务院下达的第二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防科大就获得11个;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重点高校试办研究生院,国防科大作为唯一的军校名列其内;国务院批准包括国防科大在内的四所大学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电子系、精密机械系、计算机研究所的科研成果,特别是高伯龙教授的激光陀螺,先后通过了技术鉴定,后来均获得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而邓小平发布的授予计算机研究所集体一等功的命令,把国防科大的科研丰收庆功活动推向了高潮。

作为一个教育家,张良起不仅尊师重教,广开言路,从善如流,大力倡导学术民主和自由,更是以人为本,把博大的爱心献给他的学生们。张良起就像当年的陈赓,须臾离不开年轻学子。新生入学军训两周后,学生队拉至东郊某靶场实弹射击,他亲临靶场,并与学生一起持枪卧地射击。他常找学生谈话,把握学生的思想脉络。一次在系里调研,听到少部分学生生活困难,有的学生常常只吃馒头和咸菜,他的眼睛湿润了,迅速指示要做好助学金和困难补助的发放工作,不能扔下一个学生。

1985年夏,中国的五所交通大学商定在美国旧金山联合举行北美校友会,以期扩大与海外交大校友的联系。张良起、曹鹤荪和王正志三位国防科大教授应邀赴会。

北美交大校友会之后,张良起等三人从西到东,考察了美国多所着名的大学,会见了美国科技界和工程界的华裔精英林家翘、田长霖、王安、林同炎、施振荣等。在结束访美行程前,他们又从纽约沿哈德森河北上,访问在美国最负盛名的陆军军官学校——西点军校。

西点军校的校长邀请张良起等三人到家里做客,宾主双方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这是中美两国最着名军校的领导人第一次历史性的会面。

国防科大是否从此就一片坦途了呢?也不尽然。张良起、汪浩任内,发生了学校领导体制的危机,国防科工委对国防科大毕业生大多去了国防工业部门深表不快,准备把这个“儿媳妇”当女儿嫁出去,航天部也巴不得收国防科大于自己的旗下。国防科大刚刚穿军装没几年,难道又要脱军装?这对哈军工人的感情将是一大打击。张良起、汪浩等几位校领导忧心忡忡,为了学校的生存而四处奔波。他们到北京找老校长张衍商量,请老将军帮助国防科大讲话。1984年底,中央军委顾问李志民老将军来国防科大视察,张良起和汪浩专门为学校的体制问题向老将军汇报,请求支援。李志民态度明确:“国防科大再不能转业了,你们写报告,我往上送。”

在哈军工的办学历史上,最大的教训就是一个“左”字,来自上面过多的强力干扰而使学校处于动荡不稳的状态,这实在是办教育的大忌。自1986年到1987年,为了落实全军第13次院校会议精神,多为军队输送人才,学校组织力量到99个用人单位对600多名83届、84届毕业生进行质量追踪调查。张良起和汪浩分别带队,三次到国防科工委下属的各个试验基地、各军兵种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毕业生的质量进行广泛的调查。他们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为的是把国防科大办成全军满意的人才库。

全军各单位及核工业部九院等国防科研单位对国防科大一片赞扬声,他们认为,国防科大按学科设置专业的方向和保持专业门类较多的特点是正确的,学校现行专业的设置与部队所需要的人才基本符合,有些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国防科大毕业生的特点是:政治表现好,遵守组织纪律,事业心强;基础理论和知识扎实,业务上适应性强,许多毕业生刻苦钻研,参加工作不久就出了成绩。

张良起和汪浩是在国防科大特殊转型的历史时期里上任的,治校6年半,他们传承哈军工的光荣传统,堪称一代师表。

他们为了国防科大的发展兢兢业业,临深履薄,呕心沥血。特别是在1989年夏天那场惊心动魄的政治风波中,湖南省所有高校中唯国防科大最稳定,张良起和汪浩带领全校干部、教员度过许多个忧心忡忡的昼夜,保护自己的学生平安无事。

早在1989年初,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曾做出过重要指示:“国防科大这所学校就是要办好,要办成原来哈军工那个样子。”

不久,彭真来国防科大视察,他说:“学校在培养人才和科研方面为党和国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的秘书就是哈军工的学生,党和人民感谢你们,希望学校有更大的发展。”

是年6月30日,中央军委常务会议决定,为适应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决定将国防科大列入军队院校编制序列。

盼这一天盼了10年,以后从地方招收的学生也可以参军了。这个时候,张良起和汪浩才长舒了一口气。

1988年7月,张良起和汪浩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6月,学校领导班子换届,带着人们的交口称赞,张良起和汪浩同时卸任,又恢复了学者的身份。

九、无瑕人品清如玉

从哈军工到国防科技大学的历届领导人里,若论口碑之好,张良起应该名列前茅。

即使他被历史推上高位,仍然保持着一位学者的严谨、谦和、善良、正直的品格。他淡泊名利,律己甚严,公而忘私,助人为乐。

在哈军工电工教研室的时候,他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和敦厚宽容的长者风度,赢得上上下下的一片赞誉。教研室里的女教员生孩子,每天上下午要赶回宿舍为孩子喂奶,为保证时间,他就把自己新买的自行车借给这位女教员;等到孩子大了还车的时候,已经是辆旧车了。助人于困境的事情张良起不知做了多少。

说起自行车,那是张良起几十年不离身的座驾。南迁长沙后,他一直是骑车上班;当了校长,依然如故。当年张校长不论酷暑严寒骑着旧自行车穿行于校园的身影,一直铭刻在国防科大师生的记忆里。儿子张恂上大学,公交站挤满了人,他怕儿子误了火车,竟然骑着自行车驮着儿子飞奔火车站。幸好碰到国防科大的一位教授,他通知了校长秘书,才派小车追上来。

张良起是将军校长,国内外着名的科学家,位居大军区副职,一生不知道立了多少功,受过多少奖,但他功高不居,始终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的布衣教员。

有一次,他去武汉参加学术会议,返程没有买到火车坐票,按他的级别可以乘坐软卧包厢,可是他竟然买站票站到长沙。平时出差,他常自备面包、果酱、方便面,从来不去餐车就餐。

南迁后,张良起一直住在面积不大的房子里。学校条件改善后,他首先给几位哈军工的元老级教授调大房子,自己跟其他教授一样排队,由营房处按政策分配。每年春节,他必定要去拜访哈军工时期的老教师,嘘寒问暖,一直到他晚年走不动为止。

他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头,为了解决18名退休干部交地方安排的问题,他前后开过8次常委会,直到大家都满意。他特别制定周四校长接待日制度,倾听群众的呼声。有的女职工心里有气,激动起来高声喊叫,他也从不计较,耐心地记录和劝解,指示有关部门具体解决职工的困难。

做人,他一身正气;做官,他一尘不染;做事,他一丝不苟。

不要奖金或者迫不得已时只拿最低的奖金,是张良起一贯的行为准则。有一年,沙钰教授申报一个科研课题,上边说没有钱。沙钰找张良起帮助,最后以张校长的名义申请到经费。课题完成后,沙钰送来80元劳务费,张良起给退了回去。沙钰把钱换成宣纸,心想张校长是书法家,总不会拒之门外吧,可张良起仍然退回。沙钰生气了,买了一个几块钱的粗瓷老寿星送给他,张良起只好笑纳。他向沙钰解释说,我帮助你们申请课题,领你们开会,那是校长的职责,不能收奖金呀。

在生活上,张良起一家从来没有提过任何特殊要求。九十年代学校要为几户退休首长家的阳台安装封闭式玻璃窗,只有他家自费安装了北阳台。后来大修,他家仅更换早已不管用的暖气系统,其他全部未动。按张良起的职务,可以配一名公务员或一名厨师,但他和夫人不要,也极少麻烦秘书。有人劝他们请个保姆,夫人刘杜珍说:“我就是保姆。”在专车使用上,他限制很严,有一次老伴想用车,他说:“你这个星期不是用过一次了吗?”硬是不同意。看老伴买的东西偏少时,他说更是,买这点东西,还顶不过汽油费呢。

张良起是在中华传统教育浸润中成长的老一代学人,具有深厚的国学底蕴和艺术修养,是军内外着名的书法家。2003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退休后,书法成为他晚年唯一的爱好。当他静气运笔在文字挥洒中,似乎回到了痴迷艺术的青少年时代,千余字的蝇头小楷他一气呵成,一字不错。凡是校友、学生向他讨要墨宝,他有求必应;甚至全国各地素不相识的书法爱好者来函索要,他也尽量满足,还亲自到邮局用挂号寄出。2007年5月,笔者在长沙修订拙着《哈军工传》,特登门求字,请张校长题写书名。这距我第一次采访他已时过七年,他明显地衰老了,当时他正在病中,慢声细语地与我交谈,欣然应允我的请求,第二天就托杨昂岳教授将题字送给了我。张良起曾书写过一张条幅,那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也正是他的人生写照。

晚年的张良起心境如何?儿子张恂在进清华博士后流动站前6天突发大便血,诊断为晚期直肠癌,四个月后,儿子永远离开了他们。老年丧子的沉重打击长期折磨着老两口的心灵,一生宅心仁厚,他很少吐露自己内心的痛楚,他的眉宇间常常透出一丝忧郁。当年在哈军工,他的乒乓球打得很好,到长沙后身体一直不错,当校长那六年半超负荷的工作,硬是把他的身体累垮了。他一般不去评论国防科大后来的工作,当后来有人以权谋私,致使学校学术腐败、校风混沌、道德滑坡,他心情郁郁,只能无奈地叹息而已。

尽管如此,在原则问题上,他还是要讲话。据高伯龙院士回忆,有一次在讨论某个重要问题时,他义正词严地发表了意见,全场顿时鸦雀无声。当时恐怕不少人有同感,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无人敢就此发言罢了。高院士为张校长的正直和勇气深表敬佩。

2009年夏初,医生发现张良起身患癌症,紧急送北京301医院救治。但医生回天乏术,张良起终告不治,于7月9日12时55分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86岁。

张良起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哈军工——国防科大的校友闻讯,蜂拥赶来,共同追思张校长平凡而伟大的一生。追悼会后,夫人刘杜珍老师把他的骨灰盒带回长沙,暂存家中。张良起生前的同仁挚友高伯龙院士夫妇、汪浩教授夫妇、张金槐教授夫妇等以及学生数十人前来吊唁,面对张良起遗像三鞠躬。大家谈及张良起的高风亮节,刘杜珍老师谦虚地说:“评价过高了,张良起不要什么,只要‘老老实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这十二个字。”

他成长于黄浦江畔,奋斗在松花江边,在湘江之滨达到人生事业的辉煌之峰。虽然张良起的肉身离开了尘世,但他的品德和精神化为一面镜子,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心间。

同类推荐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瞬间芳华 风流永驻:民国十大名媛才女评传

    精选吕碧城、唐瑛、林徽因等十位民国名媛才女,从其家世、爱情、事业入手,品鉴其才华,评析其思想,讲述其传奇经历,给现代女性以身心灵启迪。透过精彩文字、传奇故事,看民国女神怎样集传统与现代、婉约与时尚为一体,打造独特的人生风景,铸就不朽的传奇。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热门推荐
  • 皇上好奸诈:丞相带娃逃

    皇上好奸诈:丞相带娃逃

    因为星变,一代杀手之王穿越。穿越就罢了,还来了次重生,从蛋里生!身体缩水到5岁,还有一身强大的内力和武功!还捡到个便宜爹地加师傅,出师后还把自己的以秋阁传给了她······看着整理好的以秋阁,她一笑:本座就出去闯荡江湖了昂!女扮男装,还当上了丞相,成了陛下的大红人!殊不知,陛下大大早就造了她是女银!一夜荒唐,还怀孕了!肿么办!?陛下笑;凉拌!------------------他说,要么不开始,要么一辈子。他也说,你是我的,我也是你的,生生世世。她说,开始了,那你一辈子都是我的人。她说,我们谁也不瞒谁,还有,我爱你。
  • 扛步枪的人

    扛步枪的人

    2015年中国北京,心理医生刘佳帅听爷爷刘凯讲他从前的抗战故事,爷爷带他一起回忆了童年的岁月……1930年辽宁沈阳,刘凯是富家少爷,仆人赵天的儿子赵志刚是他忠实的跟班与玩伴。二人在于日本兵周旋的时候,刘凯经历了终身难忘的事情,两人的命运随之改变:赵天和赵志刚离开了刘凯家,音信全无;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刘凯和父亲逃离到陕西,刘凯加入中国共产党,过上了新的生活。信件是刘凯的舅舅张正邮来的,希望刘凯能够到东北去找赵志刚的妻子许思静,等待刘凯的,除了满目疮痍的家乡、不堪回首的往事,还有难以启齿的秘密和张牙舞爪的日本兵。
  • 投机家快速成长日记之汇学徒

    投机家快速成长日记之汇学徒

    最好的股票类、外汇类财经小说,你可以没看过《大长今》,但不能错过他。大学刚将毕业却在还有两个月就考研的时候卷入了外汇公司的实习之中。而不到五天,他就开始外汇创业。于是一个关于“骗”与“被骗”的戏剧开始上演。在经历的股市汇海之后,他遇到了他,同样的闲人。二人的对话围绕着市场在江边展开。关于世界人性的画卷逐渐被展开。什么是技术分析什么又是市场规则,有多少我们习以为常的信息只不过是当事人的一相情愿和自我催眠。这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亦或是科普读物,有待你的发觉
  • 逆天腹黑狂女:绝世狂妃

    逆天腹黑狂女:绝世狂妃

    【男强女强,强强联手+痴情宠溺+腹黑无限】身为一个叱咤风云的绝色杀手,一朝穿越,她成为宰相府的嫡出大小姐。任人欺凌?白痴草包?翩然醒转,当她变成她!绝色容颜,笑靥如花,她比谁都狠毒无情。倾城流世,云淡风轻,她只护她所在乎的。强者为尊,她誓与天齐,搅乱一池风云。生杀予夺,翻云覆雨,且看她手段如何。他,绝世强者,邪魅狂肆,腹黑一枚,却独独对她爱护有加,疼宠入骨。风云涌动,且看两人如何联手,倾覆天下,逆转乾坤!
  • 瓦尔登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瓦尔登湖(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瓦尔登湖》系十九世纪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传世之作,在美国文学中被公认为是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至今,此书已有两百多种不同的版本,更有着不计其数的不同语种译本。作者梭罗主张回归自然,崇尚简朴生活,《瓦尔登湖》是他独自一人幽居在瓦尔登湖畔自筑木屋的生活实录。他在描述田园生活与大自然迷人景物的同时,渗透了睿智脱俗的哲理思辨。静静地、细细地品读此书,能唤起我们对人生很多美好的事物与情感的遥远记忆,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态度,获得心灵的纯净与精神的升华。
  • 也许我们曾经是一对

    也许我们曾经是一对

    三个15岁单纯傻丫头为追星飞奔到重庆上八中...最终发现自己与三只的班在同一层楼!后来就发成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内容暂且保密哈~剧情貌似很庸俗...但我会努力的!为了证明我也爱三小只,我决定------一定要写完这本书!而且绝不敷衍喜欢的读者!谢谢大家支持!爱你们!!!
  • 紫色星泪

    紫色星泪

    春渐深,花愈艳,捻一朵花的风雅,在阳光的眸间盛开别致。独饮一杯记忆,芳菲的欢语,阑珊了过往,沧桑了岁月的尘烟,和着季节醇香,轻轻写入流年的笺册。走过一处风景,总有心动与感动。倘若你在,温煮一壶新茶,浅品一段静好时光。
  • 三点一白

    三点一白

    苏点点从未考虑过自己和叶易白之间会有这么多的牵扯,也未想到那一年的相遇,那一年的相识竟会让两人一直这样直到永远......
  • 精分上仙:仙君,约不约

    精分上仙:仙君,约不约

    佣兵界里一名佣兵出门买个烧饼一脚踩空,沦为失踪人员。睁眼醒来睡在破屋里也就罢了,为什么这里人人都爱在头上顶个进度条?还分红蓝两色。实力不行灵根太差沦为家族底层人物后还被心上人被退了婚?贺碧水于深夜中一刀破天毁了另择他人的心上人样貌。君有两意,她相决绝。从此踏上修仙之路,从底层人物一步一步往上爬起。滚过泥浆、斩过恶犬、受过屈辱也在所不惜,誓要做那登天之人。
  • 末法狂潮

    末法狂潮

    莫蓝,一个都市渣渣。有着不为人知的经历,他有一个异能,对危险的感知,但是有种令人惊悚的副作用。丧失记忆,索性末世来了,他的生活得到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