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27200000058

第58章 朔师119——火样的记忆

师帅

那是一个一纸录取通知书就能改变命运的时代,那些被各类大中专录取的学子被人们称作时代的幸运儿。

我们的命运是在中考时改变的。

30年前,也就是1981年,师范学校由招收高中生改为招收初中生,我们在中考中以优异成绩考入朔师。当时拿到录取通知书便意味着已经变身为一名准公职人员,这曾经让我们这些大多从农村来的十五六岁的孩子激动不已。

那时的我们稚气未脱,天真顽劣而充满朝气,我们并不懂,命运的幸与不幸才刚刚开始。

(一)

我们那一届300人分6个班级,119到125,我们被编在119班,与火警电话同号。若干年后回想,119仿佛是我们那个班的命数和运数,注定要书写一段风风火火的故事。

最早播撒火种的是我们的首任班主任郝米山老师。他是刚恢复高考考入师范后留校任教的,与他同期留校的还有孔宪明、韩尚芾、李宽等老师,他们个个治学严谨、学养深厚、才气逼人,让我们敬佩不已近乎崇拜。郝老师学问做得好,课讲得引人入胜,同时也十分善于把握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心理,善于激励。在他的煽乎下,119班很快“火”起来,不仅在学习成绩上同年级名列第一,在学校运动会、歌咏比赛等活动中也是名列前茅,甚至是卫生评比、义务劳动之类的事情,大家也要争取拿第一,而每一次优胜都能让我们热血沸腾。

因此,在那个物质匮乏、单调,精神食粮也不充足的年代,我们的生活还是蛮有活力。我们读高尔基,也读弗洛伊德;我们大段大段地摘抄《牛虻》,也热议争鸣《红与黑》;我们曾为女排夺冠夜半敲着脸盆欢呼雀跃;也曾为邓丽君的“靡靡之音”陶醉;我们不拒绝虚无,但痛恨虚伪;我们崇尚集体主义,也热衷个人奋斗。正如王蒙《青春万岁》序诗里描述的那样:“是单纯的日子,也是多变的日子,浩大的世界,样样叫我们好惊奇,从来都兴高采烈,从来不淡漠,眼泪,欢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也是在那个时候,在郝老师的鼓励下,我狂热地着迷上文学,这为日后的职业生涯转向埋下了伏笔。

(二)

一个学期后,命运给了我们人生第一次抉择难题。

学校送走了上一级英语班,决定从6个班级里选择一个班学习英语专业,这个机遇给了119.学校给了我们自主抉择的权利,或者留下来学英语专业,或者转到其他普通班。结果原119班学习成绩特别出色的十多个同学分别转到其他班级(其中有三位天分极高的同学,他们是阳高县、天镇县、山阴县的中考状元杨清、郝玉英、白元明),同时有四、五个同学从其他班级转过来。那段时间,原班主任郝米山老师大概有些郁闷,新任班主任彭世权老师也有些不爽。对这段公案作为学生不宜评说,但当我们做了老师后,就十分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了。

转为英语班的119,班风格调与先前大不相同,似乎一下子沉寂下来。一是学习压力异常沉重。我们中的大部分英语学习起点为零,两年半时间要学完当时三年大专要求的许国璋《英语》4册以及口语、语法课程,一周六天,16节英语课,其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二是幸运儿们感受到了不幸。与我们同期中考落后者读了两年高中后高考捷报频传,曾经“不如吾”,转眼“吾不如”,纠结、郁闷大概是那段时间每个人的心理写照。三是新任班主任彭世权老师主导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反对锋露,打压躁动,刻意让大家沉下心来。有例为证:当时流行鸭舌帽,俗称前进帽,有几位哥们大概是青春期逆反闹的,竟然在同一天戴着相同样式相同颜色的前进帽进了教室,把大家乐得够呛。彭老师发了脾气,把那几个小子好一顿训斥,比较经典的一句严厉责骂是:人不前进帽前进,充什么英雄好汉!

彭老师是一个“情商”极高、擅长斡旋的高手。他努力向校方争取,把119英语班“专”字做实做足。逐步配置完善了电化教学设备,消减了音乐、美术、生物等课程,增加了英语主修课课时,应对校方组织的各类年级活动也不像先前那般逢标必夺。当其他班同学在追逐时尚潮流时,我们班同学却在苦行僧般地刻苦学习。彭老师告诫大家,现在需要扎扎实实,力戒浮躁,比拼不是现在,而是未来。他激励大家的策略看似也简单,学完一个精读课就小考一次,成绩还要公示,搞得大家相互较着劲地学习,为成绩排名使得同学间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大概都有。而不简单之处在于,不管什么形式考试,绝对没有一个投机取巧作弊的,以至今天我也没想透为什么当时大家那么傻地被彭老师的分数榜“奴役”。

几年后我们发现,当时“被奴役”、貌似老实的家伙最能折腾。比如后来考入北二外的刘春明,弃教从商的师建平,他们的成功应该得益于当时听老师的话、不折腾吧。我是班里最不安分的学生之一,我的许多时间都在读文学经典和写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曾经执拗地认为可以另辟蹊径趟出一条自己的路,结果英语成绩沦落到打狼的地步,这让曾经是中考全镇第一的我大为沮丧。二年级期末时,彭老师找我严肃地谈了一次话,大概意思是:119培养的是英语教师,你毕业后或许可以从事其他工作,但如果你不教英语是因为专业不合格,男儿颜面往哪搁?他的话激发了我知耻而后勇的豪气,在师范那年暑假,我留在学校50天没回家,昼伏夜出,独自待在教室永夜不眠,把过去落下的功课都补了上来。新学年开学,我的成绩从倒数一二跃升中等,最好排名达到过14.我赶上来了,就意味着全班没一个掉队的了。一年后毕业我被选拔到阳高一中执教。如果不是彭老师的激将法,我可能给母校和老师们丢脸了呢。

彭老师主导的教育观大体可以归纳为三句话:治学贵乎专,为人贵乎达,做事贵乎通。现在回头看,他说的许多话和“少学稳重老学狂”的古训是一致的,和社会要求是一致的,这使我们日后走向社会大受裨益,当青春热血遭遇冷风枯雪时,每每想起彭老师的教导,就会豁然许多。除班主任彭世权老师外,给予我们教益最深的还有张秀英老师、王宪福老师,李寅生老师,他们同样对我们这一班人偏爱有加,尽心尽力,一丝不苟,堪为师范精神之楷模。

(三)

短暂的三年之后,我们毕业了。离校那天同学们都哭了,但一上列车,大家就恢复了欢笑。师兄赵树江问大家,刚才为什么哭,哭什么?问得人人一脸茫然。那时我们就是这般稚嫩没城府,多年之后回望才懂得,那时刻的眼泪是许多人一生中最纯真的、最绚丽的泪水,怎能说得清楚?说清楚了也都涉嫌虚伪。

119班毕业当年就火了一把。由于英语教师奇缺,我们成为各县中学的抢手人才,大部分分配到县城高中部教学,而我们同期的普通班同学大多分到了乡下中小学。

高起点之幸运并未让我们一帆风顺。八十年代初期是唯学历论风行的年代,我们持师范文凭在高中执教,再加上我们十八九岁的稚嫩年龄,难免学养和经验不足,因此受到许多怀疑和歧视。但几年之后,我们就赢得了社会的刮目相看。比如和我一起分到阳高一中任教的四位同学,几年之后高考走了两个,一位调入大同一中,我籍文笔之力调到县文联,后落脚北京。后来还听说一则:某私立高中高薪聘请教师,我的两名同学前去应聘,报上简历后被告知:八四届朔师毕业的不用参加笔试,试讲之后就聘用了。我听后感言,有此社会评价,大可告慰曾经滋养和教导过我们的母校和恩师了。

2004年是我们毕业20周年。学生时代唱《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时曾有约定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曾任班长、时任朔州城区副书记的王志杰和几个“大款”同学牵头,组织了这次同学聚会。大家回老校址故地重游,到新校址看望故旧,回忆那火热的年代,火热的青春,交流述说着别后各自的风风火火,酒过三巡后,惺惺惜惺惺、好汉识好汉的豪情就搂不住了。

我粗粗统计了一下全班43人的资料:学历平均超过本科。按地域分类,北京4人,太原2人,大同、朔州市10余人,在各县城重点中学任教10余人。按行业分类,大概一半从教,四分之一从政,四分之一从商。从教者大多已获高级职称,从政者有处级三位科级若干,从商者财富不便透露,但足令前二者侧目。当初转到普通班的10多名同学在各自的领域也是出类拔萃,依然可做我们的榜样。总体来说,朔师八四届应该说是十分出色的,而119班同学的发展轨迹可能更具代表性,如果母校编校史,建议添此一笔。

写这篇文字时,我与恩师彭世权通了一次话,希望听到他一些关于119一班人的评价和希望,他说:你们始终在正道上努力地走着就是我的欣慰,你们越走越远、越飞越高就是我的期待和骄傲。我通过QQ群征询同学们的意见,得到的回应与老师寄语一样低调,概而括之大体是:八十年代新一代已成老一辈,光荣与梦想属于下一代了。

正发愁如何收尾时,一位老友发来短信,提起30年前毕业时我写给他的几句狂放之言:“本非池中物,风雨化金龙,历史将证明,我辈不平庸!”如今看来也不全妄诞,抄录下来权做结语。

作者简介:师帅,男,汉族,中共党员。1966年2月生于山西省阳高县。1984年毕业于山西省朔县师范,后续本科于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后续研究生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大众媒介传播专业。毕业后分配阳高县一中执教,1989年调县文联。1994浪迹京城打工,做过报刊编辑等差事。1998年调北京市西城区劳动保障局,先后做过办公室科员、副主任、主任。2006年调任西城区人民政府办文秘科科长、街政科科长等职,2007年调任西城区委社会工委副处级调研员至今。多年从事文字工作,执笔起草近千篇文字材料计四百余万字,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一百余万字,所执笔的十余篇调研曾经获市、区调研成果一等奖。多次获得省部级奖励、公务员三等功、嘉奖等。

同类推荐
  • 延安女兵(第一卷)

    延安女兵(第一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解放抚顺

    解放抚顺

    抚顺——这座古老的煤都,是锒嵌在祖国东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黑珍珠。在日伪统治时期,它饱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蹂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西瓜为什么这么甜

    本书收录了窗台上的圣诞树、吃一只鸡有多难、拉面馆里的秘密、世界上最丰盛的晚餐、雪在白菜心里起舞、美女不怕输到底、借钱等故事。
  • 解放衡阳

    解放衡阳

    为了真实再现衡阳解放前后这段历史,让读者更加了解衡阳解放的历程,我们充分挖掘历史档案信息资源,从大量馆藏档案史料中精心筛选,同时多次分赴中央档案馆、解放军档案馆、广州军区档案馆、湖南省档案馆、湖南省图书馆等地查找、征集大量珍贵档案史料,杨安同志(进步人士、民国衡阳市政府最后一任市长杨晓麓之子)提供5件,这些档案史料大多系首次向社会公布,时间断限为1949年衡阳解放前后到1950年,个别重要主题追叙到1951年。
  •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所谓成语,是汉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绝大部分由四个字组成。成语大都是从古代寓言、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名言中产生的,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从宏观意义上说,成语是中华文明中璀璨不朽的瑰宝,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以自身的言简意赅而成为了构建汉语言大厦中强有力的栋梁。
热门推荐
  • 枕边甜宠:纯禽老公,别贪欢

    枕边甜宠:纯禽老公,别贪欢

    “作为宠物,就要乖乖听主人的话,敢反抗我会抱紧你,敢顶嘴我会吻下去,知道么?”他是尚家三少,嗜血残暴,却唯独钟情于一人。她是落魄的千金小姐,将自己包装成礼物送给他,费尽心机只为嫁给他。终于,她如愿以偿,成为他的正牌夫人,谁知婚后遭他日夜压榨,腰酸背痛!尚家三少有句名言:颈间的草莓说种就种,爱情的小船说开就开,我爱你,你随意。
  • 一生路漫漫

    一生路漫漫

    本文主角张起灵,盗墓笔记中的闷油瓶,强大的犹如佛神般的人物,又会有着怎样的个人经历?这是一部小哥的成长史,记叙小哥从一个纯真无知的小孩,经过一系列的事件慢慢成长,慢慢成熟,最后成为张起灵,并背负上张家使命的故事,也将从小哥视角,揭开张家的神秘面纱,和那深埋雪山的秘密。(本文仅是融入个人想象)
  • 异世之落宝金钱

    异世之落宝金钱

    恩,终于完本了……真不容易,我不容易,跟着本书的读者也不容易,最后还跳票甚至差一点太监了……自己回头看这本书,仔细读读,发现……还真是不咋地啊。不过好歹这也是本人第一本完本的作品,所以即便是理智上认为它没有我想象中的要好,但还是不得不说一句:恩,我很满意。
  • 凤逆天下:腹黑王爷追妻忙

    凤逆天下:腹黑王爷追妻忙

    一朝穿越她成了江家有名的废物,懦弱无为?草包废物?当她变成她,再次睁眼目光冷冽,摄人心魂,惊才滟滟,一展风华,惹得天下众美男追逐。丹药难得,怎么她一出手就是一大把。强师难寻?这是搞笑吗。空间里那个毫无形象可言的老头不就是吗。只是这不知从哪冒出来的妖孽美男一把抱住她的腰说:“你必是我的妃,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某女挑眉:“哦?尽然这样,凡是可讲究个先来后到!”自此之后展开一场强者与强者追逐,最终他驯服了她,还是她征服了他?
  • 巫勋

    巫勋

    巫术,作为古老黑魔法的一种分支。它可以操控亡灵,控制人偶,召唤不死军团,甚至……令对方生不如死的诅咒!苏珊大陆天才圣导师凯特死后,他的灵魂残晶飘落到了另一层界面——地球,重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刘欣雨。因为一次意外,刘欣雨回到了这个令他阔别了几千年之久的异世界。以灵魂体形式存在的他在机缘巧合下附身到了一名富家大少的身上。他有着圣阶魔导师的传承,拥有着如同精灵一般的魔法天赋,以及超强的精神力及元素亲和力!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注:(本书YD,无耻,不乏你所希望看到的YY元素!)本书已A签,请您放心收藏!!QQ群:100847885
  • 天星魄空

    天星魄空

    天地之间、魄气为尊。“星罗盘”乃诅咒之物,镶嵌九颗彩色斑斓的星辰石,每一颗都拥有奇特的能力毁天灭地并且相互克制,黑色的泯灭星辰、蓝色的雷霆法电星辰、红色的地狱爆炎星辰、紫色的风暴星辰、白色的冰霜星辰等等.......皓轩,古老宗族唯一留下的血脉,却机缘巧合之下爱上了杀父弑母之仇的雪瑶。并且被养大他的师傅逼入绝境。外表虽然花心,嘴巴喜欢挑逗女生,但内心对雪瑶充满着挚爱。风起云涌,随着四座遗迹巨棺的逐一复苏,皓轩走上了复仇之路,面对挚爱的女人该何去何从?
  • 斗陵

    斗陵

    回首过往的点滴,这段感情就像一个沙漏,哪怕我们投入的再多,付出的再多,那沙子还是会一点点的流走,到最后握在手里的只是一缕清风,和自己早已被风吹干的泪痕。。。
  • 星月听兰

    星月听兰

    还曾记得那天,梧桐萧萧,绿竹滑露,你放在我手中的那片秋枫,你说过,愿陪我同赋箫琴一生,但我又独自一人,度过一个秋去冬寒来的雨季......(听兰的书仅仅是部很短的小说故事,望不能看的尽兴的朋友们见谅,感谢!)
  • 趣谈老北京文化

    趣谈老北京文化

    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就是所谓的左右对称。因此,就出现了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笔者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例如:京城“内九”、“外七”等十六座城门以及雄伟的天安门;精美壮观的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等。从多种角度描述了建筑物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巧夺天宫的技术展现给广大读者。自从中国改革开放后,首都北京与全国许多城市一样,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吟游诗人的弟子

    吟游诗人的弟子

    如果历史没有隐瞒,正义没有龌蹉。真相就只是真相,那么这个世间,应不怕传播者!吟游诗人是传奇的歌颂者,当歌颂者达到了巅峰,本身也是传奇。当黑暗和光明对峙的时候,吟游诗人在这个世间传播着反抗的故事。当半兽人退却北方,战事弭平之后,“曾在神之乐园唱过歌”的传奇吟游诗人再也没有出现。直到有一天,神恩大陆上出现一位黑色头发,黑色瞳孔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