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33300000036

第36章 现代读书人的胸襟与眼界(14)

论者多称道他的文章是“说自己的话”,但是什么才是他最有价值的“自己的话”呢?论者也多称道他晚年的文字是如何冲淡平和、气定神闲,但我最近间接听到的恰是热血喷涌、口无遮拦的肺腑之言,那感觉真是很冲很少年。谓予不信,有钟先生今译的“十憎”宝塔诗为证:

教条主义

狗追财主屁

算盘精的来兮

占便宜假装无意

救灾扶贫专送旧衣

隔壁睡了还高声唱戏

世界大战打赢不成问题

宿舍楼的砖墙拆了又重砌

看完黄色录像后说儿童不宜

二奶处归来五讲四美宣扬正气

(二〇〇八年五月十一日《南方都市报》)

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

钱钢

社会是否健康,国家是否稳定,就看民意和士气能不能伸张。近日,短短十天中,两位知名学者先生先后送我同一本小书。这薄薄的《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记述了一个小故事:清光绪年间,太湖边有个得罪上司的小官丢了乌纱帽,可是老百姓同情他。见他穷困,送米送柴的人络绎不绝。画家秦散之特为绘图记事。其后半个多世纪,俞樾、吴昌硕、胡适、俞平伯、朱自清、张东荪等诸多名流为此图题咏作文。

这本小书煞是可爱。名家墨迹的欣赏价值自不待言(其中汉语拼音奠基人黎锦熙先生,特意用注音符号书写诗作),书中还保存了那名小官接收村民柴米的清单、上司斥责他的公文和他的申辩,被胡适先生称为“中国民治生活的史料”。比如在那名小官的上司眼里,百姓送米送柴,是被人煽惑的。百姓敲响竹梆,相约进城叩请,让小官复职,那还了得,必须查究。

名家题咏作文,集中在两个时期。一是清王朝覆亡前的十多年,一是国民党政府垮台的前一年。一八九一年,已经七十一岁的俞樾题诗云:“一官深压百僚底,今又一官弃如屣。尚何势力能动人,乃有山民来送米。”“不媚上官媚庶人,君之失官正坐此。乃从官罢见人情,直道在人心不死。”俞樾先生和那名小官有交往,在一封信中他说:“百姓之讴歌,万不如上官之考语,足下宜慎之。”

到了一九四八年,那名小官的孙子找到胡适,为了将家传的卷子刻印流传,又征集到一批题字。这批名家的感言,因境而生。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这图的流传,也未尝不可予我们眼前的腐败贪污的政治以一个有力的讽刺。”张东荪先生引述俞樾在清末说的话:“今之官场无是非可言”,认为“即此一语已足证清之必亡矣”。他说,“每当革命之起,其前必有一黑暗时期,无是非,无赏罚,固不仅贪婪无能而已”。“送米图”大有历史价值,“即此一事,亦已足证清室之必亡。盖未有贪污横行,是非不辨,赏罚不明,而能永临民上者也”。

送书给我的本书编订者钟叔河先生,在后记中说,他最喜欢的是朱自清题诗的最后两句。我也有同感。朱自清先生写道:

这幅图这卷诗只说了一句话:傻心眼儿的老百姓才真公道。

“送米图”的故事,给我的感觉亦真亦幻,似乎不是百年前事,像更古老的传说。这故事能传世,可能与小官任职处附近住着秦散之、俞樾等大家有点关系。而文人们愿意一个接一个地题咏作文,无疑是借图发挥,针砭现实。只不过这两次题字高潮发生时的历史时段,让后人看到历史剧变之下,文人曲笔的羸弱。一九四八年,战云翻腾,有人早就不用这种拐弯抹角、借古讽今的办法反腐败了。“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民众对于政府和政府官员总是会有意见的,或好或坏,这便是民意;读书人对于当局和当轴者,也总是会有看法的,或好或坏,存则在心,发则为气,这便是士气。社会是否健康,国家是否稳定,就看民意和士气能不能伸张。”这话引自钟叔河先生的前言。成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和传媒人,大都知道《走向世界丛书》的主编钟叔河先生,并对这位饱经坎坷的学者、老报人怀有深深的敬意。我手上的这本《林屋山民送米图卷子》,是二十一世纪的版本。文士赞廉吏、思想家论公意的历史记录固然珍贵,而钟叔河先生熟睹炎凉的痛切文字,更增其分量。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六日《南方周末》)

《知堂书话》的四种版本及其他

赵普光

辛卯春节,闲来无事,搬出手头的几种《知堂书话》翻看。忽然有话要说。

钟叔河是第一位明确用“知堂书话”之名来为周作人的读书随笔编书者。目前钟叔河编《知堂书话》已出四种版本:岳麓书社一九八六年四月版(以下简称岳麓版),台北百川书局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版(以下简称百川版),海南出版社一九九七年七月版(增订重编本,以下简称海南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二〇〇四年九月版(以下简称人大版)。其版本之多,影响之广,自不待言。有意思的是,对比这四种版本的《知堂书话》,不无意义。

我们先看看四种版本的具体情况。

岳麓版,上下两册,目录均在上册。卷首有钟叔河所写序文一篇。此版共收周氏书话文三百三十篇,除了最后一篇《〈唐宋诗醇〉与鲁迅旧诗》是自编文集之外的遗稿外,另外所有都选自周作人的自编文集。按照自编文集初版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并且在目录中按照所出自的自编文集分成栏。我手头上的是一九八六年四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的。印数达一万零五百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一九八七年二月岳麓书社又出版了钟叔河编《知堂序跋》一册,收序跋二百二十三篇。《知堂序跋》岳麓版,在装帧上与《知堂书话》一致,可以看作一套书籍。

百川版,上下两册,目录分在上下册。卷首序文与岳麓版相同。此版所收文章的篇数、顺序与岳麓版完全一致,只是在目录中不显示各文出自自编文集的信息了。

海南版,上下两册。此版容量大增,全套字数达一百一十万。海南版将岳麓版的《知堂书话》与《知堂序跋》一并收入,统名为《知堂书话》,还加入了一部分未收入自编文集的遗文,使得容量远比此前两个版本增加近一倍。海南版共收周氏书话五百七十八篇。海南版的编排是按照书话文章的内容来分类的,共分七辑:一、谈书和读书;二、谈中国古书;三、谈旧小说等;四、谈中国新书;五、谈东洋的书;六、谈西洋的书;七、谈自己的书。我手头上的是一九九七年七月版第一次印刷,印数三千。卷首印“序文三篇”,将此版的序言即《增订重编本序》、岳麓版《知堂书话原序》、岳麓版《知堂序跋原序》一并列出。

人大版,上下两册。目录均在上册。全套字数六十四万。收录书话三百八十五篇。篇目编排也是按书话内容来分类,计四辑。卷首《编者序》即岳麓版、百川版原序文,不过在原序后面附上了“新版附记”,对新版做一简要说明。附记说:“《知堂书话》的书名是我取的,上下两卷由我在岳麓书社编成出版,时为一九八五年,接着又编了一本《知堂序跋》。一九九七年增订重版,加入了集外文,并将序跋和书话合在一起,交海南出版社。此次仍将序跋单独作为一卷,书话仍分两卷,第一卷谈新书旧小说、日本的书和西洋的书,第二卷谈古旧书,共为三卷。各个部分的文章,均按发表(写作)时间先后编排,并将有关资料在文末注明。同一题目的文章,则放在一起,以便检阅。”我手头的是二〇〇四年九月第一次印刷,未显示印数。

可以看出,四种版本之间各自有着或大或小的差别。

岳麓版和百川版间变化最小。这两个版本除了出版社、出版年、版式三处不同之外,序文和收录书话篇目上没有任何变化。

岳麓版和海南版之间的变化最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篇目数量大大增加。岳麓版收录书话三百三十篇,而海南版则为五百七十八篇,增加了二百四十八篇,几近一倍。增加的篇目主要是有四类:一是增加了谈论读书方法、议论社会现象和文明批评的文字,已经大大溢出了知堂的狭义的“读书录”(或云“看书偶记”)的范围。海南版第一辑“谈书和读书”均属此类,例如《读书论》《读书的经验》《古书可读否的问题》《开卷有益》等,是泛谈读书经验心得;《灯下读书论》《谈毛边书》《入厕读书》《印书纸》等均属充盈文人情趣和阅读体验的文字。二是增加了未收入自编文集的大量文章,还有新发现的遗文杂稿。而岳麓版书话绝大多数都录自其自编文集,遗文只有一篇《〈唐宋诗醇〉与鲁迅旧诗》。这是周作人研究拓展与深入的表征。三是海南版将序跋文收入其中,而岳麓版不收序跋文,而是将周作人的序跋单独编辑成《知堂序跋》一集出版。四是海南版收入了周作人相当多的题记、题跋类文字,而岳麓版此类文字则未收。

第二,海南版对书话篇目作了分类,这实际上是对书话类型的一次分类归纳的过程。而岳麓版与百川版则没有进行分类,只是按照周作人自编文集的归属进行编排,出自同一文集的放在一起,并没有根据书话的内容、类型进行分类。

第三,编者的序文不同。岳麓版《知堂书话》只有编者钟叔河写的序文一篇,而海南版的则在卷首有三篇,分别是《增订重编本序》《知堂书话原序》《知堂序跋原序》。其中,《增订重编本序》是为此次海南版所新写的序言,《知堂书话》原序与岳麓版、百川版的序言没有变化。只有《知堂序跋》原序,出现了意外:我当即查对一九八七年岳麓版《知堂序跋》,发现原岳麓版《知堂序跋》卷首,只有一篇简短的《编者的话》,说明编选的分类原则而已。而非真正的序文,与海南版收的《知堂序跋原序》完全不同。

海南版付梓七年之后,人大版《知堂书话》面世。总体来说,人大版应该说是岳麓版、百川版和海南版三种版本的改进版、升级版。人大版综合了前面版本的优点,对岳麓版和海南版的特点做出了更为合理的损益取舍。

人大版与海南版相比,具体有下面一些差异:抽掉了周作人的序跋文,另编一本,这一点恢复了岳麓版的做法;删去大量的篇幅过长或过短的、理论性质的、时事性质的或者较少艺文情趣的文字,如少年时的题记,如《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导言》等,这就使得书话文体更趋单纯,更重趣味性;借鉴了海南版的分类方法,大致给书话篇目类型做了划分。

人大版与岳麓版的相比:篇目有所调整,新增了读书经验和方法等类的书话,同时也删去了岳麓版的某些篇目,比如《〈唐宋诗醇〉与鲁迅旧诗》《日记与尺牍》等人大版就未收;做技术性的处理,使编排更趋合理。比如周氏有同题文章《如梦录》两篇,同题异文。一篇本来收入自编文集《苦竹杂记》,一篇收入《药堂语录》。岳麓版将二文分别放在各自编集名下,虽不会使读者混淆,但亦不尽合理,如百川版因为在目录中删去了所出自的自编文集名,《如梦录》同一题就出现了两次,易出现误解或混淆。对此,人大版就做了处理,其做法是将第二篇《如梦录》改题为“《如梦录》二”,紧随第一篇后。

以上种种差异反映的不仅仅是版本的不同,更有意思的是从《知堂书话》的四种版本对比,可以看出其中的文体认识的变迁过程,也可以从中发现诸多的时代文化氛围的变化。

岳麓版《知堂书话》是编者钟叔河最初编辑的版本,其对周氏作品篇目的选择,显示了在八十年代编者及时人对书话这种文体的认定。在此版序言中,钟叔河有这样的说明:“我所想看的,只是那些平平实实的文章,它们像朋友闲谈一样向我介绍: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书中叙述了哪些我们想要知道的或者感兴趣的事物,传达了哪些对人生和社会、对历史和文化的见解。这样的文章,无论是客观地谈书,或是带点主观色彩谈他自己读书的体会,只要自具手眼,不人云亦云,都一样的为我所爱读。如果文章的内涵和笔墨,还足以表现出本文和原书作者的学养和性情,那就更为佳妙了。”这实际上是钟叔河对书话文体特点的一种认识。从形式上点出书话的两个特点:平实、闲谈;从内容上点出好的书话需要学养、性情。这样的概括当然显得过于笼统模糊,但大致还是比较客观的。

岳麓版将周作人的序跋单独出版一集,序跋与书话分开,这实际上也表明了编者对书话和序跋两种文体是有着明确的界分的。至于其中理由,钟叔河在序言中说:“周氏的序跋文本来也属于此类,但因为是为自己或友人而写,更多感情的分子,而且数量也不少,故拟另做一集,作为书话的续编。”这句话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序跋是序跋,书话是书话,序跋不能完全看作是书话,所以将序跋单独编为一集,因为序跋“是为自己或友人而写,更多感情的分子”。另一方面,对于周作人来说,序跋和书话不能完全分开,不能截然区分,或者说二者很难区分。钟叔河说:“周氏的序跋文本来也属于此类……作为书话的续编。”这实际上又是在承认二者的密切血缘,虽然将序跋与书话做了区分,却也不无困惑,不得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夹缠。至一九八九年在台北出版的百川版依然延续这种认识。

同类推荐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阅世新语

    阅世新语

    生命依赖希望,希望抚育生命。这是一位智者的话,精辟形象地阐明了希望对人的生命,犹如阳光、水分一样重要。几十年来我自信生命一直充满活力,保持年轻心态,就是因为心里一直装着希望。这个希望除了做一个好教师外,就是将遨游于生活沧海中的所见所思所感不断写成文学作品,在报刊上露脸,与读者进行思想感情的交流。这个希望与所学中文专业有关,但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紧密联系。它犹如吸烟、喝酒、钓鱼让人成瘾。这样实现起希望来就不会有驱使身为心役的感觉,而是乐此不疲地去做。多少个茶余饭后、周末岁首时间,蜗牛般爬行在文学写作的路上,于是就有了一篇篇散见于报刊的散文、随笔之类文章。加上连自己也恨得咬牙切齿的古怪性格——不会养花,不会下棋,垂钓于河边、湖畔,又嫌鱼儿上钩太慢,没有耐心等下去,见人多的地方就想躲开。凡事都有两重性,这样促使自己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移情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上,加快实现希望的步伐。
  • 尘埃里的花

    尘埃里的花

    这是一本作者的散文集。 本书共分五辑,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在《文艺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雨花》、《青春》、《芒种》、《青海湖》、《散文选刊》等报刊上发表过的作品。
  • 转机

    转机

    本书是马天宇的首本图文随笔集,是他梳理出来的人生轨迹。本书内容包括工作、生活、旅行等方面,这些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当下时代的细枝末节。这也是他记录下这些片段的初衷。
  •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

    《精灵鬼怪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热门推荐
  • 三皇内文遗秘

    三皇内文遗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FBOYS之我爱你无怨无悔

    TFBOYS之我爱你无怨无悔

    故事讲了三只和三个女孩的恋爱的故事,他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可他们会降服吗?敬请期待吧!
  •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All Roads Lead to Calva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个富二代士兵的陈年往事

    一个富二代士兵的陈年往事

    “倔驴子一般只有两个下场,要么被剥了皮熬阿胶;要么挣断缰绳喂野狼。赫痞子不一样,他骨子里流着狼的血,所以这头倔驴实在不好拾掇。”出生东北七零末的赫一凡有个了不起的爹赫老疙瘩。大土匪的孙子,大坏蛋的儿子,一个人人畏惧唾弃的流氓头子。后来不仅娶了老书记的女儿又成了跺一脚方圆百里都乱颤的堂堂赫总。可这样的结果没能让儿子在阳光下长成参天大树,反而给赫一凡的天空笼罩了一层灰色。骨子里流淌着不羁的血液,少了金钱和权力约束的成长反而无路可行。进一步是刀山,退一步是火海,唯有那个充满阳刚碰撞和汗臭味的地方才能让他踉跄前行。
  • 穿越特种兵:本宫要当兵

    穿越特种兵:本宫要当兵

    一朝红颜一朝醉,千年只为千年恋。???一朝穿越,她成了人人喊打的小乞丐?!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她怎会埋没自己的才能?????她是特种兵,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会是。不过在这古代嘛,没关系,变个装束当将军!哈哈!????什么?被发现了女扮男装的事情?没关系,姐用美人计,轻轻松松俘获你的心。????什么?那个是王爷?那之前和姐拜堂的是谁?糟糕,赶紧跑!俗话说:“一入候门深似海”她可得躲到远远的。????哎哟,王爷相公,放过小女子吧。人家只是打酱油滴~
  • 花千骨之长留神界

    花千骨之长留神界

    白子画把花千骨杀了之后发生了什么呢?白子画找到了花千骨,花千骨是否会原谅白子画,他们会经历些什么事呢?白子画和花千骨是否会在一起,敬请期待吧!
  • 王源我爱你1314

    王源我爱你1314

    昂,推荐师傅小说TFBOYS之我最爱你。。。。。。。。
  • 学霸王子的柔情公主

    学霸王子的柔情公主

    他和她是儿时的伙伴;因为种种原因让他们放弃......彼此的爱让他们走向幸福......
  • 重生之俯览世界

    重生之俯览世界

    重生后可以干嘛,徐康可以回答你,收美女,收强企,没事扯扯蛋,没事装装逼。重生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家庭,还有世界的格局。战争不仅仅是现实,还存在那不见硝烟的金融里面,成为一个叱咤风云,只手遮天的金融巨鳄,是徐康追求的目标与巨头同场竞技,与危险同台共舞。星耀世界
  • 闺蜜蜜语

    闺蜜蜜语

    主人公林幻雅和她的两个闺蜜上高中时遇到三个“S"级的超级大帅哥,经历了一些苦楚和挫折,淋着血腥风雨,冒着生命危险,最终走到了一起,但是其中既有欢乐也有悲伤与愤怒,这些都不足为奇,在他们六人身上究竟会发生什么,读者们请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