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1900000055

第55章 大乘佛教主要经典的若干考察(四)(2)

但是,这里要强调的是,当《如来藏经》将“佛之知见”、“如来性”、“佛性”以至“佛身”都装进“如来藏”这个口袋里的时候,它也将佛教一直存在着的两种思维路线和两种实践形式,最明显地揭示了出来。以《华严经》为代表的大乘思维路线,认为佛如来,不论是在心外还是在心内,他的光明觉悟只有在对他物的关系中才能显示出来,要想成佛,把握如来的光明觉悟,也只有通过对他物的认识才有可能,人的觉悟程度与对他物的认识程度是成正比的。因此,这种思维方式是开放的,要求菩萨行深入众生,向众生学习,不拒绝任何知识。简言之,这是把知识的积累和对众生效劳与乐当做成佛之道,从而与重在济世的菩萨精神衔接起来。按《如来藏经》的思路,则“如来藏”一切现成,从佛智到佛身,无不包裹在“无明壳”内,受众烦恼缠绕不得显现。所以成佛之道,不在于多闻博学,孜孜不倦,似乎是在自造障碍,而是破除无明,逐一地不停息地铲除烦恼,很有些“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的味道,因而它是封闭的、内向的开发,大乘的普世救度的菩萨行,在相当程度上被削弱了。

在中国佛教中,开放型和封闭型的两种趋向同时存在,但都不那么极端,在其宗教哲学和宗教实践中往往并存。

§§§第二节《胜鬘经》的“如来藏”和“无明住地”说

《胜鬘经》,最早由北魏时昙无谶译出,后佚。现存有《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唐菩提流志重译,题《胜鬘夫人会》一卷,编入《大宝积经》中。这两个译本均不分品,现流行本多根据隋吉藏撰《胜鬘宝窟》,将它分为十五章,可以参考。

胜鬘是我们一再提到的波斯匿王和末利夫人的女儿,她出嫁在阿踰阇国为妃,称“胜鬘夫人”,受其父母信佛的影响而信仰如来。由于她的虔诚,感得“佛于空中现,普放净光明,显示无比身;胜鬘及眷属,头面接足礼,咸以清净心,叹佛实功德”(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下简称《胜鬘经》),由此开始了胜鬘与佛的问答,所以经文像是两者问答和互动的纪实。这与通常大乘经总以规模宏大的集会说法者不同,也与大规模集会是由三昧“神变”作支持者不同,本经的全部内容都是出自胜鬘夫人个人的幻化。

如果说,《维摩诘所说经》是让一位在家的优婆塞(男居士)创造新说,成为代佛布教的权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就是塑造一位在家的优婆夷(女居士),作为创新佛教、代佛布道的权威。我们不妨把这两部经当做姊妹篇看待,因为这两部经都推崇在家佛徒,并使他们成为革新教义的领袖。维摩诘是长者,当是商人等富有者的代表;胜鬘是王妃,理应属刹帝利种姓,是权势者的代表,两人社会地位都很高,由此大体可以了解接受这类大乘思想的社会基础。不过本经特别选了胜鬘其人,或许还别有深意。我们知道,波斯匿王夫妇的儿子就是毗琉璃王,他是在肉体上彻底灭绝释迦氏族的人;胜鬘夫人是他们的女儿,与毗琉璃王当然是嫡亲兄妹了,让她担当佛教新思维的革新者,能看成是一种偶然么?

一、 关于“如来妙色身”

《胜鬘经》的第一个思想创新,反映在胜鬘之所以向佛致敬,并归依于佛的理由中: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无比不思议,是故今敬礼。

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一切法常住,是故我归依。这两个偈讲了两个有关联的观点:第一,胜鬘信仰的佛,是“妙色身”的,但我们“世间”没有。早期佛教崇拜的佛,向往的佛身,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可以说是“妙色身”,但并非“不可思议”,据说,世间的转轮王就有希望达到这样的相好。因此,偈文里讲的“妙色身”,不是传统的相好,而是不可思议的色相;因为不可思议,所以经文也不会有进一步的描绘。第二,是透露了一点信息:如来色身是“无尽”的,是一种空间上无尽、时间上无尽的实体,与此相应,如来的智慧也是无尽的。无尽的形体与无尽的智慧,这就构成了人格化的佛;以其形与神都是无尽的,所以说“一切法常住”。

对于“佛身”的这番赞扬,很容易联想到《如来藏经》倡导的“佛身”。此后在唐代出现的《圆觉经》中,我们将再次见到他的形象。但是,我们从经文介绍由这样的佛身建立的佛国(即胜鬘未来成佛建立的国土,所谓“普光如来应正等觉”的佛国)中,也可以窥见个大概:无诸恶趣、衰老病苦,亦无不善恶业道名;其中众生,形色端严,具五妙境,纯受快乐,蔽于他化自在诸天。(《大宝积经》卷一一九)把欲界诸天作为自己的教化对象,同时也定为佛菩萨居住和说法之地,当是大乘佛教兴起以后的事,也可以作为大乘兴起的标识之一。其中释迦牟尼的母亲,被安置在“忉利天”上,也是佛经常上天说法的地方,此天是地居的最高处须弥山。弥勒菩萨则居于“兜率天”,比忉利天高了一层,而且处在空中。此处所谓“他化自在天”,则是“六欲天”的最高层,其快乐的程度,比兜率天至少高出两层。

按《大智度论》卷九记:“此天夺他所化而自娱乐,故言他化自在。”用现在的话说,此天是把属于他人和他人创造的可娱乐物,不受任何限制地夺来供自己享受,由之得名“他化自在”。据传,此天长相端庄,娱乐无度,可是长寿,传统佛教普遍视之为“魔”,所以本经下文也把此天作为“恶魔波旬”的居处。这样,胜鬘所建的佛国,比这个天所拥有的“五妙境,纯受快乐”还要高得多,也就可知处于此情此境的“妙色身”的佛是何等模样了。

唐译《华严经》讲七处八会,其中的第六会是在“他化自在天宫”中举行的;唐译《大般若经》分四处十六会,其第十会也在这个天宫中召开,即《般若理趣分》的产地。很明显,唐代对“他化自在天”的向往,在佛教中无声地流行起来。它的意义,可以参见本书对《圆觉经》的分析。

二、 “无明住地”与“意生身”

本经与《维摩经》的另一共同点,是对二乘的批评,但比较集中,主要有两点;第一,“阿罗汉辟支佛无究竟乐”,因为他们总是处在恐惧之中,好像时时有人执剑欲来害他。第二,通常言二乘得涅槃,只是佛的一种方便说,实际上,“唯有如来得般涅槃,成就无量功德故”,二乘所谓涅槃,只是“死”的一种形式。胜鬘的新意主要出在关于“死”及“生”的重新解释上。她说:有二种死。何等为二?谓分段死,不思议变易死。分段死者,谓虚伪众生;不思议变易死者,谓阿罗汉、辟支佛、大力菩萨意生身,乃至究竟无上菩提。二种死中,以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智“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虚伪烦恼断故,说“所作已办”;阿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非尽一切烦恼,亦非尽一切受生故,说不受后有。(《胜鬘经》,下同)以上所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二乘临终时能够清醒地认识得到并向大众表达出来的话,以此表示对自己一生全部修行的自信,从而成为他们已经达到“无余涅槃”,即“不受后有”的证明——“不受后有”即是“尽一切受生”,亦即“不生”或“无生”,所谓“涅槃”的标志。胜鬘批驳二乘的这一观念,在于清算从早期佛教以来就把二乘最后果位定为涅槃的传统见解,同时也在纠正一般大乘经籍据此对二乘“中道涅槃”的责难,例如说他们不顾大众仍在生死苦海挣扎而独自解脱的利己主义等。然而在胜鬘看来,二乘根本没有涅槃,因为他们断除的烦恼仅限于“虚伪烦恼”,“不受后有”亦仅限于与“虚伪烦恼”相应的“虚伪众生”——此处所谓“虚伪”,指三界六道,来自《华严经十地品》所说“三界虚伪,唯一心作”——二乘还有超越虚伪烦恼的更基础性的烦恼,因而必然还得受生,只不过已非虚伪众生的那种身,而是与更基础性烦恼相应的另一类身罢了。

那么决定阿罗汉、辟支佛必然受生的烦恼是什么?他们所受生的身又是什么?其与三界众生有什么区别?诸如此类,就成了胜鬘夫人建构她的理念的重大课题。在这里,她启用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无明住地”,一个是“意生身”,加以回答。她用“意生身”说明阿罗汉、辟支佛之所谓“涅槃“,其实是相对于“虚伪众生”的“分段死”而言的;他们的死叫“变易死”,死只是作为另一种受生的前提——因为在他们那里,死生是可以随意选择、随意变化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他们受生之身,叫做“意生身”,是超越三界,不属六道轮回之中的另一类有情。

至于派生和支持这“意生身”的烦恼,胜鬘说:烦恼有二种。何等为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有四种。何等为四?谓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此四种住地,生一切“起烦恼”……起者,刹那心刹那相应。世尊,(另有)心不相应无始“无明住地”。世尊,此四住地力、一切上烦恼依种,比“无明住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无明住地其力最大……无明住地力,于有爱数四住地其力最胜,恒沙等数上烦恼依,亦令四种烦恼久住。此文把烦恼分为三大类:其一叫“住地烦恼”,包括“见一切住地”(普遍于一切烦恼生处的错误见解)、“欲爱”(爱恋欲界)、“色爱”(爱恋色界)和“有爱”(爱恋无色界)这四种烦恼,皆属于“类”烦恼,它们能够产生与之性质相类的无数烦恼,就像大地能生长万物一样,故称为诸类烦恼的“住地”。其二叫“起烦恼”,就是由这四种住地生长出来的无数个别烦恼。其三叫“无明住地”,这是最重要的,它是“上烦恼”之所依,也是令“四种烦恼”久住的根柢,它的力量比任何烦恼都大,都难以断灭。

关于“烦恼”的分类,与“法”的分类有些相似,都是佛教各家根据自己特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宗教实践的需要确立的。因此,佛教的不同哲学体系,总会伴随着不同的分类方法。《胜鬘经》在佛教通常确定的世间与出世间两重法界之外,实际上增加到三种法界;于世间中又划分为两种,构成三界六道与超越三界六道的三种意生身。因此,它的烦恼分类也就不同于两重法界的分类。

本经强调,阿罗汉、辟支佛可以断灭导致“三界”轮回的烦恼,即“四种烦恼”及其随起的无数烦恼,但对“无明住地”,“阿罗汉、辟支佛智所不能断,唯如来菩提之智所能断”。因此,他们不可能获得涅槃,这也是他们将继续生死轮转下去的根源。

那么,什么是“无明住地”?按传统佛教的说法,“无明”是“十二因缘”的开端,亦即世界人生的开端。但如此重要的“无明”,来自何处?又存在于哪里?不少佛经想作出自己的解释,其中最有名的当然属《华严经》所谓的“三界唯心”,将“十二支”的多元论统一到“心”的一元论上;《不尽意经》则给“无明”加上了一个“不正思维”作为生因,成了“十三因缘”。但前者未免笼统,后者近乎同义反复,于是就出现了“无明住地”的概念:这一“无明”就像一块土地,从这里能生长出一切“无明”来,并支持烦恼不断。

按佛教的通说,作为世俗世界总称的“三界”,都是由“业”与“烦恼”造作而成;其所以会有三界的差别,则由修善所克制的烦恼性质和数量决定。修行要克制的三界烦恼大体分为十种,所谓“十结”,其中“欲界”有五,即属于欲界的身见、疑、戒禁取、欲贪及瞋,亦称“下五分结”;“色界”和“无色界”也有五种,所谓色贪、无色贪、慢、掉举、无明,亦称“上五分结”。小乘修行,断除十结中的下三结,使之不再现行,得“预流果”;进而将此三惑削弱到极微,得“一来果”;将下五结全部断除,得“不还果”;连同上五结一并断除,那就得到最高果位“阿罗汉果”。部派佛教中的化地部将此十结概括为四类,《胜鬘经》即说为烦恼的“四种住地”,略为“见”与“爱”,认为它们是孕育和产生其他一切烦恼的温床;相对于此“住地烦恼”,其他烦恼称为“起烦恼”。《胜鬘经》的创造,是将此“四种住地”及其“起烦恼”全部统一于“无明住地”上。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禅宗的基本常识

    禅宗的基本常识

    本书主要介绍了禅宗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禅宗的创建发展,还介绍了许多为禅宗作出贡献的高僧和一些著名的丛林清规的知识以及阐述禅宗文化的各个方面等同时还精选了历代许多富含深刻哲理寓意的禅宗公案。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仁德法师

    仁德法师

    本书讲述了一个传奇而不息追求的当代高僧,一段中国佛教曲折而多变的历史,是一部让人获得文学快感与佛学修养的读物。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热门推荐
  • 凤逆九天:邪王莫深情

    凤逆九天:邪王莫深情

    这是一个以魂息为尊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元素和属性。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而天生的废柴,就要遭到万人唾弃,成为所有人都避之不及垃圾。纵然如此,被世人嘲笑为百年难见的废物的她,却从未想过放弃。姐妹的陷害,兄长的漠视,都让她险些丧命于这个冷漠的世界。世事难料,一朝穿越,她却成了旷古绝今的奇才,令人惊羡的天赋,淡然处之的态度,意想不到的套路和无人能敌的运气,都让她变得强大而抢眼。不过,这位王爷,你不是号称奥迦帝国最讨厌女人的冷面魔头吗?请问现在这副深情款款唯她是从的模样是怎么回事!
  • 冥物语

    冥物语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灵吗?你相信这个世界上鬼魂存在吗?这个世界除魔的只有阴阳师才能做到吗?不……除了阴阳师以外,平凡的人同样也能做到,于是这个世界上便出现了一个专门对付鬼魂的组织。没有阴阳眼,却可以看得见鬼魂,没有符纸跟桃木剑,却能致鬼魂于死地,这就是这个神秘组织的魅力所在,专门培养出一批对付鬼魂的精英!
  •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傲慢与偏见(青少版)

    围绕着英国小乡镇上一户家境不算富裕的绅士家的日常生活铺开的。班纳特先生有五位如花似玉的女儿,班纳特太太整日梦想着为五个女儿找到英俊富有的金龟婿。而此时正好有一位年轻的富家子弟宾利先生准备入住他们所在的乡村。当宾利先生和他的朋友达西先生一同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班纳特太太信心满怀,认定她美丽温柔的大女儿简一定能成为宾利先生别墅的女主人,而宾利先生和简也的确一见钟情。宾利先生的朋友达西先生是个俊朗而傲慢的年轻人,他的地位和财富令所有人望尘莫及,但他的冷漠和孤傲也令所有人厌恶。伊丽莎白是一位活泼机敏、举止优雅、气质不俗的姑娘,身份低微却聪慧可爱的她深深打动了达西的心,当他决定屈尊向...
  • 王俊凯之跨越时间的恋爱

    王俊凯之跨越时间的恋爱

    想知道发生什么了么,那你就来吧。一定会有你喜欢的。
  • 我想说对不起

    我想说对不起

    爱情有时让人感到梦幻般的感觉,给人若即脱离,即使得到了也可能意味着失去,对于我们爱情中的那个他(他),为何不倾尽全部。流星滑落虽只有一瞬间,但它的炫丽,足以让我们永生难忘。让我们用尽全部,寻找属于我们的那个他(她)小艾本是可以开心的生活,谁知种种原因,到底小艾和陈凡是真心相爱么!时间总会说明一切!谢谢大家支持!期盼收藏,推荐!
  • 灵魂医院

    灵魂医院

    一念为佛,一念为魔,灵魂的历练,是否能洗净人性中最终的恶意。那无意间的作恶,又是否会在灵魂上彰显。历经洗涤终见本质。灵魂医院,治疗那堕落的灵魂。
  • 皇后悠闲生活

    皇后悠闲生活

    穿越啦,遇到皇子啦,什么?一落魄皇子……
  • 嗜血总裁:情深似海

    嗜血总裁:情深似海

    这是一个纸醉金迷的富豪的世界,千金小姐凌微雨因不满意画家佳木雨田漫画里吸血鬼血瘾灵魂被封印雪国的结局,决定自己动手画一本番外,结果却不小心,将自己卷进了吸血鬼的世界里,她和化作人类的吸血鬼文东之间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曲折离奇的扣人心弦的故事呢?
  • 霜剑乱披风

    霜剑乱披风

    一绣扇扇开两缕燃香晕开三朵黑莲补四方缺憾,五重修行境消散六欲泯灭七情放得八方无人争留九幽众鬼雄。摘天楼塌了,可情分还在啊。
  • 八荒御兽

    八荒御兽

    八荒之上,一注定庸碌一生的废材,因一本传奇武决获得重生,这本来自大能的炼体之术让他走上强者之路。强悍的肉体,万能的丹药,奇妙的精神,飘渺的剑术,好似无所不能的他,能不能真正放下心中的桎梏,达到真正的八荒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