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2600000027

第27章 言意之辨(2)

(《王弼集校释》,609页)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流磻平皋,垂纶长川。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可尽言。

(《嵇康集校注》,15—16页)卢谌《赠刘琨并书》:

《易》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书非尽言之器,言非尽意之具矣。况言有不得至于尽意,书有不得至于尽言邪……谁谓言精?致在赏意。不见得鱼,亦忘厥饵。遗其形骸,寄之深识。

(《文选》卷二十五,1179—1183页)欧阳建《言尽意论》:

有雷同君子问于违众先生曰:“世之论者,以为言不尽意,由来尚矣。至乎通才达识,咸以为然。若夫蒋公(济)之论眸子,钟(会)傅(嘏)之言才性,莫不引此为谈证。而先生以为不然,何哉?”

(《全晋文》卷一百九,2084页)何劭《赠张华》:

四时更代谢,悬象迭卷舒。暮春忽复来,和风与节俱。俯临清泉涌,仰观嘉木敷。周旋我陋圃,西瞻广武庐。既贵不忘俭,处有能存无。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在昔同班司。今者并园墟。私愿偕黄发,逍遥综琴书。举爵茂阴下,携手共踌躇。奚用遗形骸,忘筌在得鱼。

(《文选》卷二十四,1135页)张韩《不用舌论》:

论者以为心气相驱,因舌而言,卷舌翕气,安得畅理。余以留意于言,不如留意于不言。徒知无舌之通心,未尽有舌之必通心也。仲尼云,天何言哉,四时行焉。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是谓至精,愈不可闻。枢机之发,主乎荣辱,祸言相寻,召福甚希,丧元灭族,没有余哀。三缄告慎,铭在金人。留侯不得已而掉三寸,亦反初服而效神仙;灵龟启兆于有识,前却可通于千年。鹦武猩猩,鼓弄于笼罗,财无一介之

存,普天地之与人物,亦何屑于有言哉。

(《全晋文》卷一百七,2077页)徐案:张韩,其人无考。严可均《全晋文》卷一百七列其文于张翰之后,并加按语曰:“案:‘韩’疑‘翰’之误”。此文论“不用舌”之优,意谓言为召祸之由,与玄谈之言意之辨不甚相关。若考之晋代张翰之谨慎及其行迹,则张韩或为张翰,甚有可能。

《世说新语·文学》第16则:

客问乐令“旨不至”者,乐亦不复剖析文句,直以麈尾柄确几曰:“至不?”客曰:“至!”乐因又举麈尾曰:“若至者,那得去?”于是客乃悟服。乐辞约而旨达,皆此类。(余嘉锡案:《公孙龙子》有《指物论》,谓物莫非指。《庄子·天下篇》载惠施之说曰:“指不至,至不绝”,此客盖举《庄子》以问乐令也。陆德明《释文》引司马云:“夫指之取物,不能自至,要假物,故至也。然假物由指不绝也。一云指之取火以钳,刺鼠以锥。故假于物,指是不至也。”夫理涉玄门,贵乎妙悟,稍参迹象,便落言诠。司马所注,诚不如乐令之超脱。今姑录之,以存古义。其他家所释,咸无取焉。嘉锡又案:乐令未闻学佛,又晋时禅学未兴,然此与禅家机锋,抑何神似?盖老、佛同源,其顿悟固有相类者也。)

(205页)《世说新语·文学》第21则:

旧云:王丞相过江左,止道《声无哀乐》、《养生》、《言尽意》,三理而已。然宛转关生,无所不入。

(211页)《世说新语·文学》第58则:

司马太傅问谢车骑:“惠子其书五车,何以无一言入玄?”谢曰:“故当是其妙处不传。”

(239页)《世说新语·文学》第75则:

庾子嵩作《意赋》成,从子文康见,问曰:“若有意邪,非赋之所尽;若无意邪,复何所赋?”答曰:“正在有意无意之间。”

(256页)《世说新语·轻诋》第24则刘孝标注引《支遁传》:

遁每标举会宗,而不留心象喻,解释章句,或有所漏,文字之徒,多以为疑。谢安石闻而善之曰:“此九方皋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俊逸。”

(843页)康僧渊《代答张君祖诗序》:

省赠法頵诗,经通妙远,亹亹清绮。虽云言不尽意,殆亦几矣。夫诗者,志之所之,意迹之所寄也。忘妙玄解,神无不畅。夫未能冥达玄通者,恶得不有仰钻之咏哉!吾想茂得之形容,虽栖守殊途,标寄玄同,仰代答之。未足尽美,亦各言其志也。

(《晋诗》卷二十,1075页)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

夫玄学者,谓玄远之学。学贵玄远,则略于具体事物而究心抽象原理。论天道则不拘于构成质料(Cosmology),而进探本体存在(Ontology)。论人事则轻忽有形之粗迹,而专期神理之妙用。夫具体之迹象,可道者也,有言有名者也。抽象之本体,无名绝言而以意会者也。迹象本体之分,由于言意之辨。依言意之辨,普遍推之,而使之为一切论理之准量,则实为玄学家所发现之新眼光新方法。王弼首唱得意忘言,虽以解《易》,然实则无论天道人事之任何方面,悉以之为权衡,故能建树有系统之玄学。夫汉代固尝有人祖尚老庄,鄙薄事功,而其所以终未舍弃天人灾异通经致用之说者,盖尚未发现此新眼光新方法而普遍用之也。

由此言之,则玄学统系之建立,有赖于言意之辨。但详溯其源,则言意之辨实亦起于汉魏间之名学。名理之学源于评论人物。

……

因此言为象之代表,象为意之代表,二者均为得意之工具。吾人解《易》要当不滞于名言,忘言忘象,体会其所蕴之义,则圣人之意乃昭然可见。王弼依此方法,乃将汉易象数之学一举而廓清之,汉代经学转为魏晋玄学,其基础出此而奠定矣。

王弼之说起于言不尽意义已流行之后,二者互有异同。盖言不尽意,所贵者在意会;忘象忘言,所贵者在得意,此则两说均轻言重意也。惟如言不尽意,则言几等于无用,而王氏则犹认言象乃用以尽象意,并谓“尽象莫若言”,“尽意莫若象”,此则两说实有不同。然如言不尽意,则自可废言,故圣人无言,而以意会。王氏谓言象为工具,只用以得意,而非意之本身,故不能以工具为目的,若滞于言象则反失本意,此则两说均终主得意废言也。

……

夫得意忘言之说,魏晋名士用之于解经,见之于行事,为玄理之骨干,而且调和孔老。及至东晋佛学大盛,此说黜格义之比附,而唱法华诸经之会通,于是一则弃汉代之风,依魏晋之学;二则推翻有部,专弘般若;三则同归殊途,会合三教。又按佛经事数密如稠林,不但毗昙书中,罗列满纸,即般若诸经,亦逐项破斥,此既中华所无,故颇不易悟,然废言落筌之方既通行当代,故通释佛典者只需取其大意,略其名相,自不害其弘旨。故晋人佛教撰述殊不以事数为意,大异于隋唐之注疏。即如僧肇,实得印度学之精髓,而文字不用名相,其面目与玄学家之论说同(参看《文心雕龙·论说篇》)。夫佛经事数,华人所难,而领会大意则时风所尚。晋代人士既变佛经之烦重,为玄学之“会通”,自易为学术界所接受。然则以言说为方便,非但为当日释家之紧要条目,而佛学之大见流行盖亦系于此也。

同类推荐
  •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回乡之路:寻皈审美生存的家园意境

    本书共七章,内容包括:国内外生态美学思想研究综述、“返朴归真”——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价值基础、“道性同构”——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哲学范式、“天人合一”——老庄生态美学思想的终极旨归等。
  • 卢梭的智慧

    卢梭的智慧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阳刚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 “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
  •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热门推荐
  • 爱你不过21克

    爱你不过21克

    因为一个母亲之间的一个玩笑,命运偷偷的给她们牵起了红线,无形之间彼此的小举动都牵系着对方,而走错了一步就步步都错了,最后将错就错,但错归错,有那么顺利么?
  • 科技至神

    科技至神

    一个人类从科技世界穿越魔法世界,带动科技与魔法融合,在玄幻世界中唯一用科技术的职业称为----科技师
  • 假面黑桃Q

    假面黑桃Q

    那一年,幕琉璃6岁,在蔷薇架下,是春草碧绿的漂亮庭院和同龄女孩徐诗语的庆生宴。幕琉璃拿着亲手制作的礼物,幻想着人生中最快乐的一天,没想到这一天却变成了她一生驻足回望的悲剧。十六岁,幕琉璃在高中校园在遇徐诗语,她已声名大噪,成为学生中的女神级人物。
  • 踏入名校的9个关键因素

    踏入名校的9个关键因素

    考上名校有诀窍吗?有。为什么人家能进名校,自己不能,其中有诀窍。考上名校有九个关键因素。本书以小故事的形式,分别阐述了这九个关键因素。普通的小故事,透射出深刻的大道理,以事明理,以理服人。让人在故事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最后迈进名校,获取成功。
  • 宫主夫人有靠山

    宫主夫人有靠山

    传闻冷魔宫宫主不好女色,却独独宠爱于他的娘子,传闻碧霞山庄的大小姐出言不逊中伤了他娘子而导致整个山庄一夜之间毁于一旦,无一人生还·····第一次见面是她掉进了他的浴池,而她误以为他是女子,一直围着他不停地转,直到她终于发现他原来是个男人·····金碧辉煌的宫殿内,此时正是皇帝的五十大寿,却有一大批不明人士前来,“娘子,我来接你回家了。”其中为首的一名红衣男子慵懒地把玩着手中的戒指,淡紫色的眸子却紧盯着那埋头苦吃的小吃货,眸底一片宠溺·····本文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道刺

    道刺

    世间一切,不过都是一枚刺。有锐利的尖端,光滑的侧面。存在的过程,只不过是刺对向谁,光滑处又对向谁。待到最后,或无刺或曾经的光滑都变成刺刺剌剌的棘束。只是因为有过曾经,有过经历,有过一颗年少热血的心,最后被世间冷却。原本的刺也就变了...会变成什么,无从而知,或许这就是时间,这就是道。天地之道何止千万,我的道只是一枚刺。我,也只是一枚刺。
  •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论人生事业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生活的科学

    生活的科学

    科学早已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并无时不刻的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渴望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快乐……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魅力无处不在。本书分居住的科学、交通的科学、饮食的科学、穿着的科学、生活中的高新技术五部分内容。
  •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巨大发展。2008年12月18日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日,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社会保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行了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论坛。
  • 大荒纪元

    大荒纪元

    苍茫世界,万族林立!神秘莫测的蛮荒地域,光怪陆离的海中群岛,古老而又强大的远古种族......这个世界,强者为尊!故事,要从一个偏隅之地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