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46600000014

第14章 百时屯(1)

上黄水子

一九三六年七月,百时屯人都听见怪怪的声音。水到跟前才知道,黄水来了,把老百姓吓得不知咋好。

传说,海子门那儿的水立着,一人多高,有个白长虫在水里来回摆头,水不进屯子。百臣家爹扛着铁锨从那儿过,他用铁锨把长虫一砍两半,水哗啦一声进屯子了。

听娘说,那回上黄水子,平地里四五尺,洼地里七八尺,家家都进水。好在俺家连牛屋底下都是九层砖的,房子没咋的。穷人家的房子多数是土房,也有五层砖、七层砖的,泡倒了很多。

屋里外头都是黄水,天上大雨下起来不停。继平媳妇要生了,继平怕房子倒了,砸死媳妇孩子,他拉着媳妇进了庙。百时屯的庙地基高,是砖瓦房。

眼看着黄水跟庙台子齐平,要进庙。最后还没进庙,水就下去了。

继平媳妇在庙里生了闺女,给孩子起名庙生,继平说:“一个小闺女,叫庙生太不好听了。要是小小子,叫这个名还行。”又给改名叫爱莲。

黄水子退了,百时屯人都埋怨百臣爹,说那条白蛇是白玉奶奶显灵,不叫黄水进百时屯,百臣爹不该用铁锨砍那条长虫。百臣爹是个老实人,老实巴交种地,没惹过事。大家都埋怨他,他没法在百时屯待,领着老婆孩子逃荒走了。

黄水子退了,到处都有鱼。听说,海子壕里全是鱼了,有一条大鱼丈把多长,半尺长、一尺长的鱼有的是。百时屯的人看见大鱼,谁都不敢动,说那是神鱼。有个外庄人看见了,快跑回家,他赶着牛车,拉了几个人过来。他们把这条大鱼打上来,很多鱼吓跑了,他们用网又打了两布袋小鱼。

他跟百时屯人说,这条大鱼叫火头鱼,火头鱼是孝鱼。大鱼下了子,眼就瞎了。它的子子孙孙都跟在它嘴边,叫它吃。吃上一个月,大鱼的眼就好了。

四个人把这条鱼用绳子拴上,穿上杠子,抬上牛车。鱼头搁在车外头,鱼尾巴还拖拉在地上呢。他们是曹楼的,拉了满满一车鱼回家了。

家里有高地的,水退了都去高地种小麦。有户人家,老爹带着十二岁的闺女种地,闺女看见有个水坑,水不多,鱼很多。她下到水里,捞出一个摔死一个,整出来一大堆鱼,没法拿走。她把裤子脱下来,把裹脚布抖搂开,用裹脚布把裤腿扎上,拣大鱼装了满满一裤子。

这么大闺女了,没裤子没法进庄,叫爹把大夹袄脱下来,她穿上。

她婶子吃完小妮儿抓的鱼,走到哪儿说到哪儿:“这么大闺女了,光着腚抓鱼,光着腚回家。”

还有户人家套上牛,拉着拖车去种麦子。拖车经过的地方,路上有个黑亮的东西。他们停下拖车回头找,用铁锨扒拉出来一条三尺多长的死鱼,闻着没坏味,装到别人的拖车上拉回家。

鱼多,百时屯人吃鱼吃得够够的,连鸡都不吃鱼了。

那年秋天,百时屯啥都没收,很多人出去逃荒要饭。有的黄水一下去就走了,有的种完麦子走,也有过了年走的,都一家一家的。有的孩子小,用挑子挑着;有的老人年纪大走不动道,得坐木轱辘车上。

地多的没走,收一年粮食,两年吃不完。孩子太小、老人太老的人家,逃荒逃不了,结粮食吃。实在没办法的,卖地换粮食吃。

俺记事以后,百时屯没上过黄水子。

公公说:“塔没二齐的时候黄河决口,杨树梢上挂水草,淹得啥都不剩了。”

俺问:“啥叫‘塔没二齐’?”

公公说:“那时候,咱巨野县的永丰塔都没两层了,大家就说‘塔没二齐’。”

听公公说,大概六百年前黄河决口,巨野县的人都淹死了。黄水下去,地上就厚厚一层土,一眼看不见边。那时候,人少地多,朝廷叫各地方往山东迁民,哪家都不愿意去。

山西的地方官要迁民,先放出风来:“哪里人都要,就是不要洪洞县老鸹窝的人,那儿的人不行。”

老百姓一听,都逃到老鸹窝。

听说老鸹窝的人差不多了,地方官下令:“哪里的人都不要,就要老鸹窝的人。”

他们把老鸹窝的人强制迁来,在山东安家种地。

公公说,他的老祖先就是山西省洪洞县老鸹窝的人。

俺姜家的老祖先叫姜真,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他从湖北省麻城县孝感村迁来,在巨野县西姜庄下户,可能就是“塔没二齐”的时候过来的。

现在的西姜庄有个姜家家庙,一九九八年建的,附近姓姜的都捐了钱。家庙大门口有对联,一听就是有学问的人编的:

由湖北迁山东祖选基地

枕昆明登沧海人旺财兴

横批是:传衍后世。

家庙平常不开,过年的时候,很多姜家人来家庙磕头。初一那天,光炮仗皮,就满满两簸箕。

巨野有河,叫洙水河。新中国成立以后,百时屯出民工挖河,在河底挖出很多东西来,有粗瓷饭碗、老茶壶,还挖出松树墩子。饭碗和茶壶都放在生产队,大家用。他们说,这都是“塔没二齐”的时候留下的。

时家场里

百时屯的场一家挨一家,都没院子。谁家的场多大,都有记号,地底下埋着石头,露出一块。那时候轧出粮食来,都用木锨扬,没风不行,地方小了也不行。老姜家的场在东北角,老庞家的在东南角,老时家人多场也大,在屯子中间。

百时屯来了唱戏的、耍把戏的,都到时家场里。听说来过耍狗熊的、耍猴子的、小狗钻圈的、上刀山的、拉洋片的、唱两根弦的,俺家管教严,没看过。屯子里只要锣鼓一响,时家场里就来很多人。

刚记事的时候,大嫂领俺看过皮影戏,俺那里叫“提线子人”。吃完黑天饭,月亮很亮,嫂子小脚,俺三四岁,她扯着俺的手,走了半里地。

场里看戏的人很多,俺走到,人家正演着哩。开始,嫂子抱着俺,从人缝里也能看见。俺看见一张大白布,两个小人拿着刀,在上面一蹿一蹦地打架,很热闹。

嫂子抱俺看了一会儿,累了,把俺放在地上,俺啥也看不见,那么多人,谁也比俺高。后来俺往里挤了挤,看见有个长板凳,没人坐,不知谁家的。可能占地方早,去晚了,挤不到里边。坐下看不见,嫂子让俺站凳子上。站凳子上能看见了,看一会儿,俺困了,要回家,嫂子就领俺回家了。

俺老家那里,正月初五、十四、二十三有说道,大闺女、小媳妇都不干活儿,一年到头,总算歇两天。

一九五二年正月初五,时家的场里锣鼓响,百时屯的闲人都过去看。那年俺虚岁十六,跟两个嫂子去了。俩嫂都是小脚,俺扛着一个长板凳,放到前面。听说,这个戏班子是唱花鼓丁香①的,俺没听过。小时候听戏,俺最爱看小媳妇出来,长得好看,穿的衣裳好看,嗓子也好听。

坐了一会儿,开戏了。唱戏的两个人穿着古装衣裳,一个男角,一个女角,还有敲锣打鼓的、拉弦子的、拿着锣打场子要钱的,一共七个人。这个唱女角的,一看就是个男人,大高个子,脸很黑,抹一层粉也没盖上,就像驴粪蛋子下了霜,两只黑手也粗拉拉的。他唱得好,一开腔嗓子可细了,如果光听他的唱,那就是个小媳妇。

那天唱的是《兰瑞莲打水》。听完戏,俺就回家了。看见三哥,俺问:“你咋没去听戏呀?”

三哥说:“俺去那儿一看就回来了。你看那个男人打扮成个女的,难看死了。你知道那叫啥戏吧?”

俺说:“不知道。”

三哥说:“那叫三不要脸的戏。唱戏的不要脸,请戏班子的不要脸,看戏的也不要脸。要脸面的,谁请那么难看的戏?要脸面的,谁看那么难看的戏?”

①花鼓丁香:一种民间小戏。

一九五五年秋天,俺回娘家。刚进西门就听见锣鼓声,走到时家场里一看,里三层外三层的都是人。俺也挤到里边看看。挤到里边,俺没看出来玩的啥把戏,就看见一个人手里拿着木棍子,旁边还有一个破木箱子,没底没盖,放在光溜溜的地上。

旁边的人敲敲锣,打打鼓,那个人先把空木箱子拿起来,叫大家看。看完,他把箱子扣到地上。

旁边的人敲敲锣,打打鼓,他用棍子敲敲木箱子,从箱子里拿出一样东西来。

旁边的人敲敲锣,打打鼓,他再敲敲木箱子,从箱子里又拿出一样东西来。

一遍又一遍。他拿出来的东西有衣服、帽子、鞋、围脖,有针线筐子,还有俺家的驴套。

那个人喊:“小朋友,谁想去北京见毛主席?”

有个小孩说:“俺去。”

那个人把孩子的眼用黑带子捂上,放到箱子里。旁边的人敲敲锣,打打鼓,他敲两下木箱子,拿起箱子再叫大家看,孩子没了。地是平地,孩子哪儿去了?谁也没看见。

那个人又喊:“刚才那个小朋友,现在到北京了。还有谁想见毛主席?”

有个小孩说:“俺去。”

还是把孩子的眼用黑带子捂上,放到箱子里。旁边的人敲敲锣,打打鼓,他拿起那个箱子叫大家看,这孩子又没了。

玩了一会儿,旁边的人敲敲锣,打打鼓,那个人用棍子敲两下木箱子,一个孩子从箱子里站起来,是第一个想见毛主席的孩子。

那个人解开孩子眼睛上的带子,大家问:“你见到毛主席了吗?”

孩子说:“俺在一个柴火垛边上躺着了。”

旁边的人敲敲锣,打打鼓,一会儿,第二个想见毛主席的孩子也从箱子里站出来。

他们玩够了,又敲锣打鼓,那个人把那些衣服、帽子、鞋、围脖、驴套、针线筐子啥的紧着往箱子里装,装得很快。都装完了,他打开箱子,里边啥都没有了,地还是平地。

这事俺越想越奇怪,问上岁数的本家三哥:“这是啥把戏?”

三哥说:“这叫小搬运。他搬来的那些东西,都得送回去。他要不送回去,就不能再玩,再玩也不灵了。俺听说还有大搬运哩,把牛、马、驴和走路的人都能搬来,光听说,没见过。”

百时屯的井

百时屯有好几眼井,时家、庞家、姜家都有一眼。

从俺家出门往左一拐,就是姜家那眼井。井上没有辘轳,俺家买了一条井绳放在井台上,谁要去打水,就用这条井绳。井绳是用树皮拧的,很粗,一头有个结实的木钩子。

那时候,挑水用的都是木桶。用井绳钩子钩着木桶的横梁,摇几下,打斜下去,灌进半桶水,提起来再一墩,桶就满了。站在井边,用两只手捯①着往上拔,木桶死沉,得费很大劲。离井远的,挑一挑水,半道得歇一次两次的。

男人不在家,或者病了、懒了,女人就挑水。女人都小脚,力气也小,挑水用瓦罐,瓦罐碰到井边就碎,总得加小心。

吃这井水的人多,都说这井水好吃。春天旱得狠了,井深了,水浅了,打出一桶水来很累。天旱,木头干,木桶漏水,一桶水到家,漏得还剩大半桶。到了家,还漏,漏得厨房地成稀泥了。

有人说,井王爷最公平,不管穷的、富的、丑的、俊的,只要来打水,都给你。

①捯:双手交替着把绳子往回拉。

这眼井也不知道用多少辈子了。井壁是圆的,用砖砌的。井口是方的,往回收了一点儿,砌了四块石头。年头多了,石头溜光溜光的,不小心很容易掉到井里。

有一年春天,天旱,井水很浅。姜来滨眼睛不好,不能打水,都是媳妇挑水吃。媳妇去打水,掉进井里,没淹着。有人把井绳放到井里,来滨媳妇抓着井绳,就把她拽上来了。

在老姜家,来滨媳妇是最不干净的一个人。她掉下去以后,来这眼井打水的人少了。很多人到前街挑水,挑一挑水歇三回,才能挑到家。来这井打水的,挑回去都给牲口喝,谁也不喝来滨媳妇的洗澡水。

在前街挑了半个月水,大家一商量,还是淘井吧。把井里的水全淘出来,稀泥全挖出来,再升上来的水就干净了。淘了井,都不到前街挑水了。

到了秋天,枣树上的枣红了。继卜家的枣树伸到墙外边,底下就是那眼井。郭保申的二孙子二牛用青秫秸够枣,不小心掉进井里。俺在井台上洗衣裳,眼看着他掉进井里,把俺吓坏了。正是割豆子的时候,都下地干活儿了,找人也找不着。

俺往庙台子跑,看看那里有没有人。没跑到庙台子,看见士太哥,他挑着两个送水的瓦罐回来。俺吓得不会说话了,喊了一声:“大哥,掉井里了。”

士太哥明白了,急忙往井边跑。俺以为这么长时间没人救,郭二牛准淹死了。跑到井边往下一看,他扒着井壁的砖缝,露着头。那年郭二牛十一岁,这个年纪的男孩都会游泳。士太哥放下井绳,把郭二牛拽上来了。

正是秋收的时候,郭二牛的洗澡水大家都喝了,没人计较。

离这眼井四五十米远,有个大坑。大坑干了,井里的水就少了;大坑干了,屯子里的人就都去坑里挖黑泥,晒干了当肥,送到地里,庄稼长得好。这大坑越挖越深,有的时候挖出泥鳅来。

到了秋天,雨多了,坑满了,井里的水也多了,差两三尺就满了。

百时屯的庙

百时屯有庙。

前庙是两间砖瓦房,里面都是泥像。对门坐着的是佛爷,东边有周仓、关平,周仓瞪着眼、咧着嘴,手里拿着大刀,关平挺文静的样子。剩下的神,俺说不上名来,都是男像。

前庙有个前出厦①,庙里是关公的泥像。天要旱了,百时屯人就把关公的泥像抬出去晒,求雨。有时候,一晒关公就下雨了;有时候,晒两三天也不下雨。

后庙是三间“穿靴戴帽”②的房子,底下是砖,中间是土墙,上面起脊的地方还是砖,房顶是瓦。后庙挂的神像都画在布上,有白玉奶奶,有大送子娘娘、二送子娘娘、三送子娘娘,都是女像。

后庙东边还有三间土平房,爹和二哥都在那儿办过学校。二哥说,他大白天看见四条腿的凳子在屋里来回走。百时屯没人养兔子,学生看见一只小白兔,一帮学生撵,眼看要抓住,没了。来东北后,跟人说起这事,张大叔说,你那里要是没有小白兔,你就在看见小白兔的那块地方往下挖,能挖出银子来;要是当时把那个兔子打死,那就是一个银兔子。

同类推荐
  •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徐志摩文集:扫荡着无际的青空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经典力作,分为散文、书信和诗歌三部分。“散文篇”精选了《巴黎的鳞爪》、《我所知道的康桥》《天目山中笔记》等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书信篇”精选了与陆小曼所写的信件,记录两人不为人熟知的情史。
  • 为了弱者的尊严

    为了弱者的尊严

    文主人公梁雨润到任山西省信访局副局长,主抓群众接访工作,经他之手处理的民事案件和化解的难题数以千计,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在中央、省里挂名的“老大难”问题。由于文章的篇幅限制,笔者不能一一记述。但在采访日子里,所到之处,感受最深的一点是梁雨润同志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令我常常敬佩与感动不已。
  •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

    《中国好诗歌:最美的白话诗》新文化运动的结晶——最美的自由新诗。新诗是自由的,也是自然的。它不是没有形式,而是有着与古典诗词不一样的艺术形式,自由就是它的形式;它不是没有节奏,自然就是它的节奏,它与现代人的呼吸节奏相呼应,与现代人的情绪起伏相合拍。新诗是生活化的,是“言文一致”的产物,日常话语和书面话语在新诗这种文体里找到了最大的交集。新诗又具有最为宽广的想象视野和表达空间,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做最大程度的穿越和嫁接,我把新诗的这种宽广想象与表达比喻为神奇的“穿越术”。这就是新诗的美学奥秘。囊括了郭沫若、卞之琳、徐志摩等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和艾青、臧克家等中国当代著名诗人的作品。
  •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历代山水诗(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山水诗,作为诗歌领域中诸多品类的一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篇目繁富,内容广泛,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本书从中收集的诗歌多为精品。每篇作品都有【注释】和【鉴赏】,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在编选过程中,曾参阅了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多所受益,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水平所限,资料不足,疏漏缺失之处,在所难免,热切期望专家与读者不吝指教。
  •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秦嘉、徐淑诗文论稿

    一对少小相伴、相知相爱的男女,一对缠绵悱恻、恩爱至极的伴侣,一对灵魂高度契合的文友,一对生离死别的诗人,一对相思而亡的短寿夫妻……他们留下了《赠妇诗三首》《答夫诗》《述婚诗二首》《赠妇诗》《与妻书》《答夫书》《重报妻书》《誓与兄弟书》等一系列诗文。
热门推荐
  • 不朽之战神

    不朽之战神

    一个三流宗派的外门弟子萧云,资质平庸,然而一次意外的际遇,得到了一枚改造了身体资质丹药与一部无名功法后,从此他的命运开始发生了改变。我要以群雄诸王的血肉,崛起我不世之道路我要以帝皇至尊的白骨,铸造我不死之身躯。我要以至强大能的灵魂,缔造我不灭之神魄。我要以天地秩序的意志,成就我不朽之威名。这一路上,傲视群雄,独战诸王,怒斩帝皇,诛杀至尊,脚踏神魔,逆灭天地,睥睨天下,唯我不朽。最终成就一代不朽之战神。
  • 畫家知希錄

    畫家知希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为你醉生梦死何所谓》

    《为你醉生梦死何所谓》

    他是月老院子里生长千年的一棵桃花树,而她仅仅是一株生长百年的野花,连内心自己来历都不清楚的野花,他平静的生活,平静的心,因为她的到来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被冤枉扁下凡间,他痛苦万分不知她是否知他心,选择跟随她或者忘记她他又该做何选择。
  • 网游之苍茫

    网游之苍茫

    一个极其普通的小人物,经历了不普通的事件。从以游戏为娱乐,变成了以游戏为生存。《苍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里面又充满了什么样的秘密。无人知晓,也没有人能彻底揭开它的神秘面纱。但是,这个普通小人物却在游戏中,掀起了狂波巨澜!
  • 夜幕新娘

    夜幕新娘

    明明爱他却不说,为报答蓝家小姐前世的救命之恩而答应替魂魄已散的她出嫁,舍弃这数十年的光阴与一个自己不爱的男子相处,想着数十年对于自己不过是长久生命中的一瞬,他应该会理解,向他解释倒是低看了他……
  • 帝之门生

    帝之门生

    上古天陨之战过后,东方和西方的融合共生过去多年。但因为当初东方损失过剩,上古传承的东方隐族只剩当年直辖天帝的密探天地玄黄四家,也被称为帝之门生,主收集、守卫、逮捕、刑讯。四大族长被外界称为提督。故事就要从人口最少也最神秘的一支玄字一脉说起。玄牌出,提督怒,掌缉拿,九门哭。
  • 穿越火线之枪王争霸

    穿越火线之枪王争霸

    面对失败,他们不言放弃,笑对生活,面对兄弟背叛,他们勇于包容,面对困难,勇于面对,但面对兄弟被欺凌,扛起双抢,几百号大军,给我上!当他们遇到《无限狙击》,就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表演,夺得了国际WCG的冠军,给中国增光的故事。无论自己的脸皮有多么厚,无论自己是否有脸皮,记得笑!
  • 非人类生存指南

    非人类生存指南

    外星人:“地球人,我们住在你们地球隔壁的老王星,现在遇到了点麻烦,请帮助我们!”甄耀峰:“可以,但你们要先帮帮我!”于是,甄耀峰走上了人生巅峰。外星日杂百货、外星蔬菜水果、外星高科技等一系列物品对地球造成了冲击。甄耀峰在外星人的帮助下,从平凡高中生逆袭成为一个站在地球顶端的男人。坐飞碟去和火星人斗斗地主、带着辣条支援贫困星球、教外星友人跳跳广场舞…这是一个三观端正的青少年跟一群精神失常的外星人同居的爆笑故事。
  • 圣迪斯皇家学院

    圣迪斯皇家学院

    圣迪斯皇家学院内,风平浪静的生活被三位少女打破,三位少女与三位校草的大比拼,两败俱伤与两两相爱,结局会如何呢!
  • EXO雨季微凉时

    EXO雨季微凉时

    从青春的懵懂无知到社会的成熟稳重,你我已经长大,人心险恶,让我们在这体会爱的甜蜜,撕心裂肺的痛苦,同样的地方,同样的人,你还好吗?(本文很唯美治愈,虐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