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34800000010

第10章 概 论(9)

夫《伤寒论》原有热入血室,暮则谵语者,与小柴胡汤。此又承上文小柴胡汤而言,则“治之”二字即是按法当与小柴胡汤也。下文“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又因谵语常法应用承气汤攻其胃与上二焦,此谵语病在下焦血室,与寻常谵语不同,恐人误治,故戒之曰:“无犯胃气及上二焦”。意谓但治其下焦血室,而谵语必自愈,不可误治其谵语也。玩其文法自见。又如论述产后虚热烦呕的证治,认为:血者,中气之所生也,乳者,血之所变也,血虽生于中焦,尤藉厥少之气,传变而为乳。乳中虚者,谓乳子去汁过多而致虚也。中虚无血奉心则烦,心神不安则乱,阳气上升则呕。逆者呕之甚也。用竹皮大丸者,以竹茹降逆止呕,白薇除热退烦,石膏通乳定乱,重用甘草、大枣,定安中焦,以生津液,血无阳气不运,妙以桂枝一味运气血,奉心通乳,则呕逆止而中即自安,烦乱退而气即自益矣。复申明其立方之本意,“安中益气,竹皮大丸”。

13.黄竹斋与《金匮要略集注》 黄竹斋,名维翰,清末民初陕西西安人,对仲景学说有精深的研究,擅长针灸,著《金匮要略集注》,刊于民国十四年(1925)。为帮助读者掌握历代注家之长,作者从诸多注解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经文,进行整理归纳,成为一部较全面的综合性注释本。全书资料广泛,引用精当,层次清楚、内容全面,深得仲景奥义。本书虽是集注本,很少作者自注,但其选择集注之精要,阐发脉证方药之透彻,却非一般注家所能。因此,本书是搜罗丰富而又叙理深刻的优秀集注本之一。

14.吴考槃与《金匮要略五十家注》 吴考槃,号隐亭,清末民初江苏海门人,少年即习中医经典,毕业于海门中兴医学校,对《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要略》等书均多用心,1924年著有《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后又编撰《金匮要略五十家注》二十四卷,刊于民国十八年(1929)。作者深叹《金匮要略》“古学之精深,注释之芜杂,不予整理,几至歧途莫从”,遂采集自南北朝陶弘景迄今曹蔼如等五十余家《金匮要略》注家之宏论,编纂而成。作者撷英删芜,务求精确;空泛雷同,概从割弃。是书详集各家之注,并引用《素问》、《灵枢》等古籍作按语,是一部汇集较全的大型《金匮要略》集注书。解放前,吴氏在上海浦东中国医药专门学校任教,并为江海日报医药检讨编辑和人民医院特药医师,解放后到南京中医学院任教,讲授中医药知识,为仲景学说的传播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15.陆彭年与《金匮要略今释》 陆彭年,字渊雷,江苏川沙人,对仲景学说有深刻研究,主张改进中医,倡导中医科学化,著《金匮要略今释》八卷,刊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作者综合了前人对《金匮要略》注释的合理部分,结合个人心得体会,以浅显的语言注释《金匮要略》。陆氏除重视病因方证的分析及临床应用外,也注意引进新说,敢于大胆提出个人看法。如论述产妇郁冒与大便坚兼见的病机及证治,认为:血虚阴弱,则阳强不相匹,阴即不能猝复,唯有损其阳以配于阴。汗出所以泄阳气,阳泄而不强,然后匹敌弱阴而复于平。此亦自然疗法之一种消极救济法。盖阴阳偏胜,则为病尤亟,不若阴阳两弱,反能维持生命,徐图恢复。此外,陆氏校订《金匮要略》原文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故该书亦是近代较优秀的《金匮要略》注本。

16.曹家达与《金匮要略发微》 曹家达,字颖甫,号拙巢,清末民初江阴人,善词章,精医术,治医学宗《内经》、《难经》、《伤寒》、《金匮要略》,以善用经方闻名于世,是民国初年注重仲景经方,提倡辨证应用经方的代表者,著《金匮要略发微》,刊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作者参考前贤注释,并结合个人数十年临床体会,对《金匮要略》注释发挥,对《金匮要略》原文详析病理,发微方证,并附医案证诸临床。本书作者不载他人之注,直书己见,对前人注解的缪误之处,常加以修正,对次序也有所调整,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曹氏一贯倡导经方,并身体力行,倾心研究应用经方。

他也倡导新说,但强调不能偏离经方辨证施治的传统,故有近代经方大家之美誉。

二、学习方法

《金匮要略》以论述内科杂病的治疗为主,还涉及部分外科和妇科疾病,是临床医学的奠基之作。学好《金匮要略》,就是要深入掌握其基本理论、临床诊疗方法和思维方法,及其经典方剂的应用。因此,在学习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原文顺序初学《金匮要略》者,往往不识门径,感觉其内容杂乱,不易掌握。其实《金匮要略》每一篇条文的先后顺序,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可归纳为:

“首论因、机、分类;继论症、治、鉴别;末论方证、预后。”也就是说,每一篇的第一至第二条条文,大多论述疾病的病因、病机和分类;中间部分的一些条文,多论述疾病的症状、基本治则和相似疾病的鉴别;最后一部分条文,大多论述方证和预后。抓住这些基本规律,学习起来就会条理分明,思路清晰,易于掌握。

2.注意原文写作手法原著条文文辞古奥,言简意赅,一些写作手法如省笔、倒装、夹注等需要注意。所谓省笔文法,即条文中某些词语省略,须从下文中发现上文内容。如《黄疸病》篇“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由“腹满如故”可知,“食难用饱”后,当有“腹满”。

所谓倒装文法,即条文中某些句子倒装排列,如“水气病”篇“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越婢加术汤主之”应该放在“故令病水”的后面,但若“亡津液”则不宜用本方。所谓夹注文法,是指条文中某些句子是另一些句子的注释。如“妇人产后病”篇“产妇郁冒,其脉微弱……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所以然者”

之后,即是对郁冒机制的注释。

原文文字简洁,有很多条文证候不详而“寓证于方”,就需要“以方测证”。如“痰饮咳嗽病”篇:“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同一“短气有微饮”而方治何以有二?这必须从方药中推测出两方的主治病证。苓桂术甘汤为温运脾阳而利小便之剂,以治脾阳不振,痰饮停留,上凌心肺者,症状除短气外,又有心悸、目眩、胸胁支满、小便不利;肾气丸为补益肾气而利小便之剂,以治肾气衰微不能化水者,症状除短气外,尚有少腹不仁、腰痛、小便不利。

此外,也有很多条文病证叙述较详而未出方治,又需“以证测方”。如“痰饮病”篇第十一条:“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动,必有伏饮。”此条文把外寒引动伏饮发作的证候论述的相当详细,但无方剂,据此病情,用小青龙汤发汗解表,温化里饮是比较切证的。

原文有时把同类性质的条文列在一起,以类比其不同;有时把不同性质的条文列在一起,进行对比说明;有时以一条原文说明许多问题,有时许多条文解决一个问题,因此需要前后互参,加深理解。

3.区别重点、难点、疑点原著全书有近四百条原文,可大致分为重点、难点、疑点三类条文。重点条文是一些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指导意义的条文,这类条文多数是在论述疾病的分类、病因、病机、治则、方药、预后及鉴别。学习时,必须反复阅读,深刻理解,有些还要背诵。难点条文是一些从字面上看难以理解,但又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条文,应重点理解其精神,不可强硬解释。疑点条文,是指极少数或因脱简缺漏,文义未尽;或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条文。这类条文可作大致了解。

4.背诵重要条文读书要背诵,由来已久,《素问·著至教论》曰:“黄帝坐明堂,召雷公而问之曰:子知医之道乎?雷公对曰:诵而未能解,解而未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彰,足以治群僚,不足以治候王。”杨上善注云:“习道有五: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彰。”解,即粗解其意;别,即能分辨其条理;明,即能深入理解其精奥;彰,即能阐发其义理并能应用。可知习医之道首先应该从背诵开始,然后才能深入地理解、运用。

“不背一点书,是没有功夫可言的”(刘渡舟)。“不要以为朗诵是没有意义的事。无论是《内经》篇文或医论、脉诀、药性赋及方歌,多读才能成诵,口诵心维,才能牢记……通过背诵,还可以调济苦读苦忆的紧张心情,得到舒松和愉悦,更有助于对经文的记忆与巩固”(徐荣斋)。苏轼云:“诗书不厌千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可见,背诵有助于加深理解。

人一生中记忆力最佳的时期是在青少年时期。不少名老中医都结合切身体会谈到要在青少年时期多记多背,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背诵虽为学医启蒙阶段的捷径,“然畏难而中止者,十常八九”(刘季三)。陈耀堂感叹地说:

“近年来各中医学院学生能背诵《内经》或《伤寒论》者极少,有些甚至连《内经》的文字还不能看懂,这样怎能登堂入室呢?”岳美中深有感触地说:“要把主要的经典著作读熟、背熟,这是一项基本功……背得熟和背不熟大不一样。比如对《金匮要略》、《伤寒论》,如果能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到临床应用时,就成了有源头的活水。不但能触机即发,左右逢源,还会熟能生巧,别有会心。否则读书时明白了,一旦遇到故障又记不起,临证时就难以得心应手。”因此,青年人应该汲取名老中医的经验和教训,不要错过背书的最佳时期。

《金匮要略》中一些重要条文,不仅十分简练,而且寓意深刻,反复阅读直至能够背诵,是十分必要的。

5.旁参有关医著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把《内经》、《难经》的理论作为杂病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所以学习《金匮要略》首先必须参考《内经》、《难经》,才能深研精究张仲景的学术思想和理论精髓。其次,《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同出于《伤寒杂病论》,两书尤如一源两歧,一木两枝,关系密不可分。两书中重复的条文有57条,重复的方剂有44方,有联系的条文和方剂也比较多,因此在学习《金匮要略》时,还要参考《伤寒论》,与有关条文对照学习,才能使我们对《金匮要略》有关方证的认识更加全面。

此外,还可适当阅读一些参考书和注释本,一则有助于理解原文,二则对某些问题的溯本求源有重要意义。可参考的书籍如《医宗金鉴》、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魏念庭的《金匮要略方本义》,陶葆荪的《金匮要略易解》及日本人丹波元简的《金匮要略辑义》等。

6.验证于临床实践《金匮要略》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学习时,仅从理论方面探讨是不够的,还需要联系临床实际,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原著年代久远,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完美无缺;又经散佚、辗转传抄,错误脱简在所难免。所以学习时应该实事求是地根据现有水平加以继承和整理,对目前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阙疑,不必强硬解释,以免有失原意;另一方面应该在熟练掌握原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参考有关内伤杂病的文献,以及有关应用原著方剂的医案,以弥补原著之不足;此外,还应吸取现代科研成果,使原著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断的补充和发展,从而在临床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强迫症是神经症中最顽固、症状最复杂多变、患者感觉最痛苦的一种疾病,药物疗法和各种心理疗法都很难奏效,精神科的医生和心理医生都对强迫症感到很棘手。作者于l996年开始,全身心投入森田疗法的研究,并逐渐萌生编写“强迫症的森田疗法”一书的想法。但作者深知,必须对强迫症的症状特征和发病机制有深刻理解,将森田疗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摸索出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方法.在积累足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才敢着手此书的撰写工作。10余年来,作者不断收集相关病例,并完善治疗方案,终于2010年完成这本《强迫症的森田疗法》。
  •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本书是中医临床案例教学系列丛书之一。以现代病名为纲,扼要阐述疾病特征与中医证属和经典辨证论治,并精选了古今著名中医医家临床案例,系统介绍了病史、辨证及诊治经过,重点对处方作了解析,指出了医案的精要之处,提示了名医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的特色。
  •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操作技法与经典案例

    艺术疗法是一种综合的治疗方法,近几十年来在国外临床心理学实践中非常流行,特别是日本的艺术疗法不仅在理论上,包括操作性比较强的具体治疗技法,目前都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本书是在借鉴、引进和介绍日本艺术疗法的大量理论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临床心理学实践形成的。全书阐述深入浅出,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不仅可为专业研究人员和临床工作者提供诊治参考,也可让普通大众对相关常识和具体应对方法有所了解。
  • 痛风奇效良方

    痛风奇效良方

    本书是一本系统总结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痛风的临床参考书。全书介绍了治疗痛风的奇效良方近300首,包括中药内服方、外用方、针灸疗法、推拿疗法、综合疗法等。
  • 验光28忌

    验光28忌

    从介绍眼球的基本结构入手,让您了解验光,走出验光误区,学会判别验光正确与否,并教您检影验光方法和“验光28忌”。全书篇幅不长,但却是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感悟。《验光独行侠谈验光28忌》语言朴实、深入浅出,是验光专业人员的良师,是远视、近视患者的益友。
热门推荐
  •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瑛蕴学院4美男独宠小丫头

    瑛蕴学院4美男独宠小丫头

    开学典礼上,音韵只不过是上错了洗手间而已......呃,而已,这也就算了,惹上一个还可以,惹上了4个,爷爷与狼共处的日子真心累!!!
  • 游侠再起

    游侠再起

    古语云:“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他是大盗,也是刺客,干过保镖,当过佣兵,曾是学生,其实他不过是一名游侠,最后一名游侠,他被人称为“D”。读者需要注意,游侠注定坎坷,本文不是爽文,高智商者请进。
  • 浮世年少

    浮世年少

    平凡少年冷南低调进入学校,邂逅美女校花,以一个儒雅小纨绔的姿态在学校广收小弟,由于其贴身又贴心,致使一群妖孽一样的女子出现在其身旁,正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且看冷南如何左右逢源,将自己实力发展到巅峰!
  • 穿越之守护甜心

    穿越之守护甜心

    我,冷漠到让神都害怕,可,伙伴的情,家庭的情,渐渐融化了我那颗冰冷的心......
  • 三个火枪手

    三个火枪手

    主人公达尔大尼央来到巴黎后加入了国王路易十三的火枪队,并与另外三个火枪手结成了莫逆之交。王后安娜送了一串钻石坠子给英国首相白金汉,而与王后的敌人却想偷得坠子上的两颗钻石,使王后在舞会上出丑。达尔大尼央于是自告奋勇与三位朋友一起去英国,几经周折,终于取回坠子,保住了王后的名节。
  • 地师鬼藏

    地师鬼藏

    真正的地师,能一眼千年,重现地理变化。发丘印,摸金符,护身不护鬼吹灯,卸岭甲,搬山牌,分金镇海素衣命。竖葬坑,匣子坟,搬山卸岭绕道走,窨子棺,青铜椁,八字不硬勿近前。他叫李青山,低着头弯着腰,狠狠的撞进古墓里。从此他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诡秘惊奇,解开了一个个亘古久远的古藏谜题。这个故事,要从他还是一个十八岁小神棍的时候说起……
  • 判官也逍遥

    判官也逍遥

    大道三千,不如逍遥人间。生死,弹指一挥间。
  • 博物志

    博物志

    宇宙间之大,千万物种生命,皆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之下。——《关于3024年人类与万族缔结和平协议的再保险条约》新的时代到来,然而,人类却还在踌躇不前。“我们人类想同时走上两条道路,一面是科技,而另一面则是更为古老的道路,如果不有所取舍的话,人类是否会脚踩两条船,弄了一个劈叉?”
  • 仙家三小姐

    仙家三小姐

    一场穿越,成就一个传奇!这时代果真如同书中所写:“灵脉密集,天地万物皆有灵;洞藏宝藏,得者继传承;鼎出圣丹,丹出而天色变;卧虎藏龙,气运万千!”这里同样不缺的还有修士们的勃勃野心!且看我们的女主是怎样在这大千世界中走出自己的一条成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