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34800000028

第28章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1)

本章论述腹满、寒疝、宿食病的病因、辨证和治疗。由于这三种病症的病变部位皆在腹部,都与肠胃有关,都有腹部胀满或疼痛的症状,其所出方治,有的可以互相借用,所以合为一章论述。

腹满以腹中胀满为主,既作为病证论述,亦作为症状出现,病机较为复杂。按照“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可以将本章腹满概括为热证实证和寒证虚证两类。属热证实证者,病多在胃肠,治宜攻下;属寒证虚证者,病多在脾肾,治宜温补。

本章所论之寒疝,是以腹中急痛为主证,属阴寒内盛之证,在病性上有虚实之分,治疗上有温散与养血之异。后世将阴囊或睾丸肿大、冷痛的病证统称为疝气,与寒疝腹痛有着本质的区别。

宿食亦称为伤食或食积,由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食物经宿不消,停积于胃肠所致。宿食停留的部位有在胃在肠之不同,如停滞于胃,泛泛欲吐者,可用吐法;停滞于肠,下利腹满不欲食者,可用下法。

一、原著精读

【原文1】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词解】 ①胠(qu音区):《说文》,“胠,亦(古腋字)下也。”即胸胁两旁当臂之处。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性腹满的脉证与治法。

趺阳脉候脾胃,脉微为中阳不足,脉弦属肝,主寒主痛,“趺阳脉微弦”实指中阳不足,脾胃虚寒,厥阴肝寒之气上犯。脾胃虚寒,夹厥阴肝寒之气上逆,可以发生腹满;假使腹部不胀满,而见大便难和两胠疼痛的,同样是由脾胃虚寒,肝气上逆所致。因脾胃主运化,脾胃虚寒,则运化失职,中气痞塞;肝主疏泄,肝气上逆,则疏泄失职,故或为腹满,或为大便难而两胠疼痛。

“此虚寒从下上也”是自注句,进一步说明上述脉证的病机,注家对此句有三种不同见解:一是肝气上逆说,认为脾胃虚寒,为厥阴肝木侵侮所致。二是肾虚寒动于中说,认为“其寒不从外入而从下上,则病自内生,肾虚而寒动于中也。”三是肾寒随肝气上逆说,认为中阳微,肝邪乘于脾胃,肾寒相随肝气上逆。诸说合参,提示腹满病性属虚寒,病位重点在脾胃,并与肝肾密切相关。

病即属虚寒,当遵“寒者热之”的原则,以“温药服之”。

【原文2】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释义】 本条论述腹满虚实的辨证和实证腹满的治法。

腹满有虚实之分,本条首先以腹诊示人辨别之大法,即腹满按之不痛属虚,多为脾虚气滞不运所致;腹满按之痛者为实,多为有形之邪阻滞肠道所致。遵“实者泻之”的原则,实证腹满的治法为下法。

再辨之于舌,“舌黄”指苔黄,且黄而干燥,由里热壅盛,胃肠积热熏蒸于上所致,可看作实热腹满辨证的要点之一。“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两句寓有深意,当从多方面理解:首先,“舌黄未下”为寒下法的两个指征,即“舌黄”为实热积滞之征;“未下”为正气未虚,能耐攻下之证。其次,“舌黄……下之”反衬舌苔不黄者不可用寒下之意。再次,已经攻下而舌仍黄者,若属病重药轻或余邪未尽,则当再下;若病属其他原因所致,则当仔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不可滥用寒下法。此外,“黄自去”是实热腹满转愈的标志。本条把腹诊与舌诊综合分析以诊断病情,对临床有指导价值。

【原文3】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释义】 本条论述虚寒腹满的证治。

脾胃虚寒,运化失司,虚气痞塞则生腹满。《素问·异法方宜沦》所说“脏寒生满病”即是指这种情况。由于阴阳的消长,中阳得长,腹中寒气得阳之温煦则暂时消散而满减;但本病毕竟属阳衰阴盛,阳气振奋不能持久,浊阴复胜,阴寒复聚则又腹满如故。病由虚寒引起,故当用温药,以温中散寒为治,方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

前条以按之痛与不痛分虚实,本条以“腹满时减”言其虚,与十三条的“腹满时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的实证腹满前后相呼应,以腹满减与不减辨寒热,此三条相互连贯,讨论了腹满的虚实寒热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即虚寒性腹满按之不痛,腹满时减,复如故,舌苔白滑,由脾胃虚寒,气滞不行所致,治宜温中补虚;实热性腹满按之痛甚,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舌苔黄燥,由胃肠实热,燥屎积滞引起,治宜苦寒攻下。总之,辨腹满之寒热虚实的关键是抓住主证,重视鉴别诊断,四诊合参,才能辨证准确,用药得当。

【原文4】 病者痿黄①,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词解】 ①痿黄:“痿”与“萎”同,指肤色枯黄,黯淡不泽。

【释义】 本条论述腹满属寒实内结,里阳衰竭的危候。

条中虽未明言腹满见证,但从本章主要病证来考虑,及“胸中寒实”在《脉经》中作“胃中寒实”,又《金匮·黄疸病》有:“腹满,舌萎黄,躁不得睡,属黄家”,指出腹满可与身黄并见,故腹满之证当可以相见。

脾气衰败,气血不能外荣,故见身萎黄。口不渴为里无热,无热而见烦躁,非阳明之热,是胸中寒实内结,阴盛阳微所致,属于阴燥。如再兼下利不止,则阳衰阴竭,脏气下脱,正虚邪实,攻补难施故属死证。

本条论腹满的预后,与前三条互参对照,对腹满的认识,则比较全面。第一条论虚寒性腹满的病机和治疗原则,第二、三条论腹满的寒热虚实辨证和治疗,本条则论腹满证属正虚邪实者,其预后的良恶,每以中阳的盛衰为转移。

【原文5】 寸口脉弦,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①恶寒也。

【词解】 ①啬啬:形容瑟缩畏寒的状态。

【释义】 本条论述表里皆寒的腹痛脉证。

寸口主表,弦脉主寒主痛,寸口脉弦,是寒在表,营卫不和,故啬啬恶寒。弦脉又属肝,肝脉布两胁,肝寒而复感外邪,故胁下拘急而痛。寸口为阳,若仅为感受外寒,脉当浮而不弦,但因本证是表里皆寒,阳为阴遏,故脉不浮而见弦。

本条可与第一条对照,前者趺阳脉微弦,脾胃虚寒,肝寒之气上逆,为里寒之证。本条寸口脉弦,寒邪不但在表,而且入里影响肝经,为表里俱寒之证。

【原文6、7】 夫中寒①家,喜欠②,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③者,善嚏。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词解】

①中寒:“中”字有读去声者,指感受寒邪;有读平声者,指中气虚寒,二者可并存。

②喜欠:常打呵欠。

③色和:面色如常人。

【释义】 以上两条论述同因异证的感寒证。

前条言素体虚弱之人,感受寒邪后,在表之阳虽受阻遏,但里阳不虚,正气尚存,仍有伸展之机,故常呵欠。鼻流清涕,发热而面色如常人,这是新感外邪,正邪相争的现象。由于里阳尚和,正气有驱邪外出之势,故常嚏。

后条是言另一种情况,当感受寒邪后,很快发生下利。这是中阳素虚,卫外乏力,感寒后,寒邪直犯中焦,故腹痛下利。又因下利更损阳气,不能驱邪外出,故欲嚏不能。

以上两条指出感邪虽同,由于体质强弱有别,病变则不一。前条里阳不虚,感寒之后,正气犹能驱邪外出,故发热色和,善嚏;后条里阳已虚,感寒之后,不能驱邪外出,寒邪直中入里,故见下利,欲嚏不能。可知里阳的盛衰,是病变不同的关键所在。

【原文8】 夫瘦人①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②,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

【词解】

①瘦人:指形体羸弱之人。

②谷气不行:指大便不通。

【释义】 本条论述里寒证误下后的变证。

体质瘦弱而又阳气不足的人,发生“绕脐痛”和“谷气不行”,多由感受风冷,外寒引动内寒,寒凝气结,运化失职,导致大便不通,腹痛绕脐。此属寒结,治宜温化或温通。若医者未予详察,误以“绕脐痛”、“谷气不行”为阳明实热内结之证,而妄用苦寒药攻下,不仅风冷不去,更伤中焦之阳。如误下后,其气上冲者,可知正气较强,犹能抗拒下药之力,不致成为坏病;如无上冲现象,说明正气已虚,邪气势必陷于心下,聚而成痞。

【原文9】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①,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方

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词解】 ①饮食如故:饮食正常。

【释义】 本条论述腹满兼表证的证治。

“病腹满,发热十日”,为倒装文法,是言发热在先,腹满在后。病发热、脉浮为风寒在表,十日不解,邪入阳明,故脉不浮紧而浮数,腹部又见胀满,可知病情不全在表,已趋于里,且里证重于表证。临证可伴见大便秘结,腹部胀痛,口干口苦、舌黄等症状。由于病变重点在肠,与胃无碍,故饮食如故。证系太阳表邪未解兼见阳明腑实,里证重于表证,若单用辛温解表,则使内热更炽;单用苦寒攻里,则使表邪内陷,变生他病,故用厚朴七物汤疏泄里实,解肌发表,表里两解。

【辨治要点】

主证:发热,腹满,大便秘结,腹部胀痛,口干口苦、舌黄。

成因:太阳表邪未解,阳明腑实已成,里重于表。

治法:疏泄里实,解肌祛风,兼顾表里。

方药:厚朴七物汤(厚朴、甘草、大黄、大枣、枳实、桂枝、生姜)。

厚朴七物汤由厚朴三物汤合桂枝汤去芍药而成。方中重用厚朴、枳实行气除满为主,佐以大黄荡涤里实,通便导滞,与小承气之重用大黄有别,可知本方是气滞重于积滞。又以桂枝、生姜解表散寒,退热解肌,甘草、大枣补脾安中,因满而不痛不用芍药,是仲景用药之法规,盖因芍药阴柔之性不利气机流通。若胃气上逆则加半夏降逆止呕;若下利则脾胃已伤,故去大黄以免苦寒再损中阳;若寒盛则重用生姜,以通阳散寒。

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痢疾初起、肠梗阻表里俱在,腹满发热同时出现者;或胃肠型感冒有肝郁者;以及其他热性病初期,凡大便不通,气郁寒凝者。本方亦可用于外无表证,内有寒热夹杂的腹满、排便不畅等症,此时,方中桂枝、生姜,意不在解表,而在协助厚朴温通芳化,泄浊除满。

【原文10】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①,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三日服。

【词解】 ①雷鸣切痛:雷鸣,形容肠鸣的声音;切痛,形容腹痛剧烈,有如刀割。

【释义】 本条论述脾胃虚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证治。

“腹中寒气”是言病机,指本证由脾胃虚寒,水湿内停所致。中阳不足,虚寒内生,水湿不得运化,流于肠间,故腹中雷鸣切痛,寒气上逆,则胸胁逆满,呕吐。其腹痛的性质为痛如刀割但喜温喜按;呕吐的性质为呕吐清水;胀满的部位在胸胁。故治疗用附子粳米汤散寒止痛、蠲饮降逆。方中炮附子温中散寒止腹痛;半夏蠲饮降逆止呕吐;粳米、甘草、大枣缓中补虚,诸药合用,则痛、呕、满诸症可除。如脾胃寒甚者,可加蜀椒、干姜逐寒降逆。

【辨治要点】

主证:腹中雷鸣切痛,但喜温喜按,胸胁逆满,呕吐清水。

成因:脾胃虚寒,水湿内停。

治法:散寒止痛,蠲饮降逆。

方药:附子粳米汤(炮附子、半夏、粳米、甘草、大枣)。

本方治疗腹满痛而呕吐泄泻之阳虚挟湿证,除上述证候外,又有四肢厥冷、小便清长、脉沉而紧、舌苔白滑等症者,确有较好的疗效。

本方与理中汤、小建中汤均治中焦虚寒证,但理中汤偏治下利,小建中汤偏治腹痛,本方偏治肠鸣呕吐。若腹痛延及心胸部,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宜与大建中汤合用;若呕甚者,再加吴茱萸、竹茹。本方还可用于急、慢性胃痉挛、溃疡病、尿毒症之寒呕等。

【原文11】 痛而闭①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

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词解】 ①闭:指大便秘结不通。

【释义】 本条论述胀重于积的腹满证治。

“痛而闭”即腹部胀满疼痛而大便闭结不通,亦无矢气。其病机为实热内积,气滞不行,且气滞重于积滞。治不用承气而用厚朴三物汤行气通下。方以厚朴为主,行气泄满;大黄、枳实去积通便。本方“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属中病即止之用药法度,以防攻下太过而伤正气。

【辨治要点】

主证:腹部胀满疼痛,大便闭结不通。

成因:实热内积,气滞不行,且气滞重于积滞。

治法:行气泄满,去积通便。

方药: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枳实)。

厚朴七物汤证与本证同为气滞所致的腹满,主方均有大黄、厚朴、枳实。前者表里俱病,以里证为急,故用桂枝去芍药合厚朴三物汤调和营卫,荡涤里实。后者纯属里证,而无表邪,故以厚朴三物汤行气泄满。本方与小承气汤药味相同而用量不同,主治也有差别。厚朴三物汤意在行气除满,故君厚朴;小承气汤意在荡实去积,故君大黄。由此可知,厚朴三物汤证的胀满,较小承气汤证为重。

同类推荐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并附有相关的实验要点。
  • 护理学导论

    护理学导论

    本书共分十一章,内容包括:绪论、健康与疾病、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护理学相关理论、护理学理论、护士与患者、评判性思维、护理程序、健康教育、护理与法律、循证护理。
  •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中华实用方剂大典)

    《本草纲目》最早出自李时珍之手,撰写于1578年,初刊于1593年。全书共载药1800余种,其中1000余种为植物药,其他为矿物及其他药物,由李时珍增入的药物就有374种。书中附有药物图上百幅、方剂万余首,其中约有八千多首是李时珍自己收集和拟定的。每种药物分列释名、主治、发明和附方等项。书中不仅修订了我国古代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而且还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对药物进行了相对科学的分类,特别是李时珍对动物药的科学分类,说明他已具备了生物学进化思想。
  •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养护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诊疗养护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类风湿关节炎的中(西)医诊疗和日常养生常识,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论治、西医诊疗、常用中成药及方剂、中医名家论治心得、内服妙方、外治良法、常用西药、食疗药膳、保健常识等。
  • 名方60首讲记

    名方60首讲记

    作者以自己的方剂课堂讲稿为基础,分别从来源、组成、剂量、用法、配伍、应用、加减、名家论述8个方面,介绍了常用名方60首的学用心得,既有翔实的理论知识,又有具体的临床实践。
热门推荐
  • 青帝大陆

    青帝大陆

    当他醒来发现已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充满神魂与魔兽的世界。作为新世界的旅客他没有任何能力去征服这世界,直到那青莲降世他开启了自己的强者之路。青莲降世,王者归来!征服了一切的他突然发现一切都是个阴谋。一个巨大的阴谋。。。。。。
  • 龙凤传说

    龙凤传说

    千年前,他们深深相恋却抵不过世人反对。一个是自负天下,我行我素的魔王;一个是清冷孤傲,对爱执着的武林神女只因一时的不信任,反目成仇。一个被封印溶洞,一个遭烈火焚身。所有的恩怨凝结成一颗灵珠,引来无穷争夺......千年后的大都市中,好奇心竟引她穿越到一个腥风血雨的时代。身为灵珠的守护者,她尝到了人生百味。在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后,我们的小迷糊能否完成命运交给她的使命?
  • 奢爱之爱做囚笼情做圈

    奢爱之爱做囚笼情做圈

    离开五年回到故里,他的身边已有妻女,杨思思抱着五岁的畸形儿,只能对着他的背影默默自语:“死神举起镰刀那一刻,宁愿你恨我也不要你孤影可怜的活,可是,牧景成,死神不要我。”她曾是他的致命宠儿,如今是他前妻,他有那么漂亮健全的女儿,她只能藏起属于他的畸形儿,五年前离开的原因烂在了肚里,相遇误会重重。高级会所被人卡油,他献身相救,捏着她的下巴笑的凄凉:“你怎么都喂不熟。”她咽下泪水笑的明艳:“还不如狗是吧?”他问:“多少钱?”“十万。”“不贵,我攥在手心长大的,值这个价。”刷刷两笔在支票上多填了两个零。却没想,一场畸形关系临头。
  • 神噬天穹

    神噬天穹

    这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时代,这是一个众神云集的大陆,无数天才大神尽皆汇聚于此。神耀之地,盘亘着数股强势无比的古老实力,但此地确实拥有一个绝对的霸主。那便是横亘整片神耀之地的超级势力【唐门】,唐门弟子无数,其掌控者便是古今大神第一人,人称战神【唐家三少】大陆之北,【绝世天府】盘踞于此,其势力厚实至极,而其掌控者便是被世人古今传颂的绝世大神【天蚕土豆】而其的封号则是名震古今的【拖神】大陆之南。英才辈出,无数震世怪才尽皆蜂拥于此,而在这片土地上,也是横行着一位旷古大神,其麾下势力【遮天
  • 殿下当心:夺命伪萝莉

    殿下当心:夺命伪萝莉

    依妍雪,依家的千金小姐,被自己的好闺蜜算计,男友背叛。当重生后,她不再是傻傻懦弱的骄纵女,而是杀手界的女王。伪装,是她保护自己的最好的办法。当杀手界的女王,变身清纯小萝莉时,到底谁才是她的王子呢?敬请期待。
  • 无土时代

    无土时代

    小说以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木城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石陀、天易、天柱、柴门等一群与城市格格不入的怪人,变着法儿与城市“对抗”,他们生活在城市里,却怀念乡村,留恋农耕,渴望原生态的风景,甚至试图在城市里开荒种地,种麦苗种蔬菜,上演了一出出悲喜剧……
  • 一念刑天

    一念刑天

    出生之日,彩色雷霆下,诅咒夺去了他的血脉天赋,他,就是一个不被天命所佑之人。九死一生的梦,让他有了一颗强者之心。凡界之仙,不过仙界之凡,成仙路上,他看到了过去的一角。老虎额头上的罪之印记,倒成了兽中之王的象征。本应身披无限荣耀的触天与呼风两个种族,在凡界竟成了任人碾压的蝼蚁与令人厌恶的老鼠。诅咒出自谁手?自开伪轮回又为哪般?天地究为何?玩弄众生命运的,又是否是天地?天不佑我,我又何需?天要阻我,我血沸腾。天不喜我,我又何惧?天要亡我,我自大笑。玄天地秘,究天地源,终有一天,他要登临绝巅,刑天罚地!
  • 时代先锋

    时代先锋

    这是一个平凡人在生活中奋力拼搏的故事,钭文忠因一次生产事故具备了透视异能,从此生活在他面前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天窗,他变得不再平凡。这是一个土鸡变雄鹰的故事,其中,有压抑,也有畅快;有不解,也有共鸣。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弘扬正能量,消灭害人虫。飞雪书友群456157738期待与你相遇
  •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猎人同梦魇

    猎人同梦魇

    我的自由我掌控!杀手什么的都是浮云!娅蒂娜的猎人界之旅,敬请期待吧~~~以前创了一个粉丝群喜欢的可以加加29234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