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愚”是人世间最为高尚的美德,这种处世态度,包括了愚者的智慧、隐者的力量和真正熟知世故者的简单。凡人皆有凡心,遇事常生杂念,所以真正做到守愚处世,并不容易。虽然我们很难去如愚若怯,世事洞明,达观为人,但仍要向着智慧人生的方向努力,以求得人生大自在与大造化。这其中有些戒律当谨记严守,以安身立命,谋得幸福人生。
糊涂一下好处多
没有人不承认清朝大画家郑板桥是一位大智者,但他却有一方闲章:“难得糊涂。”此章一经刻出,便立刻变成了某些人津津乐道的座右铭,多少年来诸多文人雅士,乡野村官大多把此言做成条幅,张悬于书斋居室客厅,或者是自勉,或添些雅气。仿佛有许多人生的禅机一下子从这四个字中折射出了哲学的辉光。于是,这世上便有了糊涂哲学。
人活于世,显得太傻气不行,显得太聪明也不行。所谓“不智不愚”,其实就是假借糊涂之象行聪明之道的大哲学。
郑板桥先生的“难得糊涂”中的“糊涂”是一门学问,不仅高雅,哲理也很深。“难得糊涂”中的“糊涂”,并不是真糊涂,而是假糊涂,嘴里说的是糊涂话,脸上反映的是糊涂的表情,做的却是明白事。因此,这种糊涂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慧,是精明的另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适应复杂社会、复杂情景的一种高级的、巧妙的方式。所以,有时说话办事不妨就糊涂点,闭上一只眼睛,或两只眼睛都闭上。
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来到河边,一个年轻姑娘正犹豫着如何过河,看到和尚们来了便求和尚们帮忙。
老和尚念了一声“善哉”,便抱着姑娘过了河,姑娘千恩万谢地走了。走了相当长的一段路,小和尚突然问:“出家人不近女色,师父你犯戒了。”老和尚哈哈大笑道:“我早就放下了,怎么你还抱着?”小和尚面红耳赤。
很多人在处世的时候就像这个不懂真谛的小和尚,使自己心态处于不平和之中。
人常说:“给人方便,与己方便。”难得糊涂无非就是给人方便,人就会对我们也方便。两个过于精明的人就像两只酣斗的鸡一样,非要分出你胜我败来,这于身心的健康是没有什么益处的。
一个人在处世、生活中学会难得糊涂,会在很多方面受益无穷。
人们借助“难得糊涂”,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恰当地表现自身的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心胸之宽广、气宇之不凡。凡是世上能成大事者,或多或少都有“难得糊涂”的这番功底,但是,“难得糊涂”又是一种比较深奥的人生哲学,能不能实践并不是靠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它所需要的是一个人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复杂的人际技巧,因此对希望实践“难得糊涂”的人来说,就有一个怎样“糊涂”的问题。
一位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在黑板上刚写了几个字,学生中突然有人叫起来:“老师的字比我们李老师的字好看。”
真是语惊四座,稚嫩的学生哪能想到此时后座的班主任李老师是怎样的尴尬。对这位实习生来说,初上岗位,就碰到这般让人难堪的场面,的确使人头疼,以后怎样同这位班主任共度实习关呢?转过身来谦虚几句,行吗?不行。这位实习生灵机一动,装作没有听到,继续写了几个字,头也不回地说:“是谁在下边大声喧哗,不安安静静地看课文。”
此语一出,后座的李老师紧张尴尬的神情,顿时轻松多了,尴尬局面也随之消除。
在这里,实习生就是巧妙地运用装糊涂,避实就虚,即避开“称赞”这一实体,装作没有听清楚,而攻击“喧闹”这一虚像。既巧妙地告诉那位班主任“我”根本没有听到,又打击了那位学生的称赞兴致,避免了他误认为老师没有听见的可能,再称赞几句,从而再次造成尴尬局面。
俗话说:“生活拒绝烦恼,生存拒绝污染。”说活着太累的人,总是给自己太多的包袱,觉得自己左右为难。其实,人与人的关系不是一方一厢情愿便可以确立的,需要的是双方的相互付出。所以,我们并没有必要时刻患得患失。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想活得轻松自在,就需要学会,“难得糊涂”的处世方式,在可以糊涂的时候,糊涂一把。
哲理与智慧
糊涂是一种忍让,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别把很多事情看的那么重,别对很多事情斤斤计较。应该做到无关紧要的事情上能让就让,能忍则忍。有时候睁只眼闭只眼会避免很多的烦恼,还能赢得好的人际关系。
后退一步,不要太较真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态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开。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的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那家伙罪不容诛、不可救药了。
有很多人败就败在“较真”二字上。他们对别人要求得过于严格甚至近于苛刻,他们希望自己所处的社会一尘不染,事事随心,一旦发现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符合自己的设想,就怒气冲天,大动肝火,摆出势不两立的架势。若总觉得世界之上,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因此就会变得愤世嫉俗,牢骚满腹。
人们常说:“凡事不能太较真。”一件事情是否该认真,这要视场合而定。钻研学问要讲究认真,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更要讲究认真。而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琐事,不必太认真。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使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处处被动受阻,每当这时,如果能理智地后退一步,往往能化险为夷。
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团结大多数人。他们极有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目光如豆,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美国教育专家戴尔·卡耐基可以说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老手”,然而他在年轻时,也曾犯过小错误。有一天晚上,卡耐基参加一个宴会。宴席中,坐在他右边的一位先生讲了一段幽默故事,并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那位健谈的先生提到,他所引用的那句话出自《圣经》。然而,卡耐基发现他说错了,他很肯定地知道出处,一点疑问也没有。为了表现优越感,卡耐基认真又讨嫌地纠正了过来。那位先生立刻反唇相讥:“什么?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卡耐基的话使那位先生一时下不来台,不禁有些恼怒。
那晚回家的路上,卡耐基对葛孟说:“法兰克,你明知道那句话出自莎士比亚之口。”“是的。”葛孟回答,“在《哈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可是戴尔,为了那么一点小事就和别人较起劲来,值得吗?再说,我们是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明他错了?那样会使他喜欢你吗?他并没有征求你的意见,为什么不保留他的脸面而说出实话得罪他呢?”
法兰克所说的道理人人皆知,但并非人人都能做到。正如他所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错误,放过去无伤大局,那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这不仅是为了自己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人事纠纷,而且也照顾到了对方的名誉,不致给别人带来无谓的烦恼。这样做并非只是明哲保身,而是为了体现为人的大度。
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发生的小错误很多,有的是在称呼上,如将经理称为科长,将小姐称为太太、夫人,甚至连姓氏有时也会搞错。有的是在谈话所表述的内容上,把“第二次世界大战”说成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莫泊桑”说成了“巴尔扎克”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与谈话主题没有多大关系的小错误,发生在谈话者之间,我们就没有必要去纠正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最好了。这样不但能保全对方的面子,维持正常的谈话气氛,还能使我们有意外收获——在对方和在场的人的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印象。
当然,要真正做到不认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情,需要有良好的修养,需要善解人意,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思考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多一些宽容,就会多一些和谐。
哲理与智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如果眼里不揉半粒沙子,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就会躲我们远远的,最后,我们只能关起门来“称孤寡道”。相反,如果能互相谅解,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这样我们才会有更多朋友。
争一步不如让一步
象棋是中国的发明,其中蕴藏着中国人的人生智慧。
高手往往能从大局出发,不争一子之得失,着眼于长远,走一步看三步,甚至更多,有战略布局造势,有策略设圈埋伏;而低手,只能从局部出发,走一步看一步,无长远之眼光,为争一子之得失往往陷于对手之圈套,损城失地,直至输棋。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和忍让,缺少这两样便什么事也干不了。如果遇事斤斤计较、小题大做,在给对方设一道门的时候,其实也把自己堵在了门外。
两个人在一架独木桥中间相遇了,桥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两人都想着让对方给自己让路。
一个说:“我有急事,你让我先过。”
另一个人说:“我们谁也不愿让,那就同时侧身过桥。”
两人一想也对,就侧过身子脸贴脸地过桥。这时一个人暗暗推了另一个人一把,另一个在挣扎中抓住了他,两人同时掉进了水里。
墨子曾说说:“恋人者,人必从恋之;害人者,人必从害之。”构建平和的心境,争一步不如让一步,这也是我们得到方便的根源。
做人是一生的学问,凡是在争来争去中度过时光的人,都算不上真正懂得做人底线的智者。与之相反,“求让”则是保证能够安心做事的重要的做人底线。
暂时的让步不是吃亏,而是为了更好的前进,为了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就是做人的道理,赢在结果,不强调过程。
王林是一个化妆品公司的推销员,王林的公司几次想与另一个化妆品公司合作都未如愿。经过王林的不懈努力,该公司终于答应与王林的公司合作,但有一个要求:要在其化妆品广告词中加上该公司的名字。
王林公司的老总却不同意,认为这是花钱替别人打广告,协商又陷入僵局,合作公司限王林的公司两天内回话。
王林听到这个消息,直接找到老总,让他赶紧答应,否则会错失良机。老总不乐意地说:“我坚决不妥协,他们这是以强欺弱。”
王林认为把产品和一个著名的品牌绑在一起是有利的,经他的劝说,老总终于同意了合作的条件。事情正像王林预料的一样,公司的生产蒸蒸日上,销售额直线上升,王林也因此被提升为业务总经理。
实际上,让一步是在冷静中窥伺时机,然后准确出击。
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邻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传至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却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菜根谭》中说:“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涉世一极安乐法。”妥协从退让开始,以胜利告终,表面是以对方利益为重,实际是为自己的利益开道。以小让步换取大踏步的前进,何乐而不为?
“争”与“让”的区别在于:“争”在于不失分寸,“让”在于敢舍一切。如果用“争”的方法,我们绝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但用“让”的方法,收获会比预期的高出许多。语言的杀伤力也是巨大的,如果我们非要在嘴劲儿上争一下,倒不如让步为好。
承认自己有错总让人有些难堪,心中总有些勉强,但这样做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加顺利,成功的希望更大,带来的结果可以冲淡认错的沮丧情绪。况且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我们先承认自己错了,别人才可能和我们一样宽容大度。这就像拳头出击一样,伸着的拳头要再打人,必须要先收回来方有可能。
遇到争论时,首先做出让步,这是有礼貌的表现,而不是伤面子的行为。如果执意争吵,只会对双方都造成伤害。因此,快速、真诚地让步,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就会与对方的距离拉近,在他人觉得我们真诚的情形下,他也会真诚地待我们了。
当我们对的时候,我们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使对方同意我们的看法,而当我们错了时,就要迅速而真诚地认错。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果,而且会让我们把办不成的大事办成。人们最容易被“让”所打动,最容易被“争”所激怒。让与争关系的选择,常为低调做人的智者所把握,成为他们行之有效的做人方式。
哲理与智慧
凡事让一步是一种谨慎的处世方法,适当的谦让不仅不会招致危险,反而是寻求安宁的有效方式。个人生活中,除了原则的问题必须坚持,对于小事,对于个人利益,谦让一下会带来身心的愉快,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