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47100000057

第57章 “弥勒佛”转生了(2)

甄业成关怀最多的,除了孩子就是老人。1994年春节前夕,甄业成花钱买了袋水果糖,专程到澧源镇敬老院去慰问老人。这个敬老院座落在县城东一个山湾里。甄业成来到院内,见一老人正在房里火盆边烤火,就上前招呼道:“老人家,您好哇,贵姓哪?”

“我姓桂。”老人站身说:“请坐,你找谁?”

“我就找您,专来看看你们老人。”

“看我们?哟,你是民政局的吗?”

“不是。”

“是镇里的?”

“也不是……”

“我是个教师。”甄业成笑着道:“来,我给你们买了点水果,请大家来吃吧!”

老人听说这是位教师,很感动地说:“难为你这样的好人也来看我们,我去把他们找来吧。”于是激动地将其他院里的人都找来,甄业成数了数,一共7个老人。都是七八十多岁的人。

“你们的生活怎么样?”甄业成要大家都坐下,一面慢慢细谈。

“一天吃几餐?”

“吃两餐。”

“有几个人护理?”

“哪有几个,就一管理员,一天只弄两餐饭,又不洗衣服。”

“你们有什么困难呀?”

“我们就是生活费少了点!一个月每人只40元。吃得不怎么好。炭火也不够。”

甄业成又仔细问了各个老人的身体及起居情况,然后说:“我是当老师的,也是县政协委员,你们提的意见我会给上面反映。”

“那就好!那就好!感谢你这同志热心给我们帮忙。替我们说话。”

“我再给你们每人20元钱,好过春节!”甄业成说着,就从口袋里又掏出140元钱来,给了每个老人20元。几位老人千恩万谢,赞不绝口。

“我走了,你们多保重:”

甄业成告辞回去,果然又以县政协委员的身份,写了一份关于办好城关镇敬老院的调查报告。并就几个具体问题提出了多项建议。然后送到县政协。不久,县政协领导提案正式将甄业成调查报告呈送县政府,县政府将提案转有关部门,给予了答复处理。

甄业成帮助他人慷慨大方,无微不至,而自己这一辈子的生活却都是在克勤克俭中度过的。三四十年代兵荒马乱,他读书求学常常未得温饱。五六十年代参加工作后,他把自己的粮食多次救济过学生,最困难的时候,和群众一样挖过野菜,吃过蕨根。七十年代在回马洛等山界上教书,他又将自己的大米给贫困村民兑换,自己常常吃包谷面糊和红薯度日。八中代以来,他住在县城,周围环境条件有了改善,他却因为帮助别人,自己仍然过着极为简朴清贫的生活。他不抽烟,也很少喝酒。生活上没有什么特殊嗜好,他住在一间半简陋的房子里,没有电扇,没有电视,更没有冰箱等现代化家俱,全部的家当一直是一张旧板子床,一个旧木桌,几把小木椅,一些炊具,一个放书兼作放衣的旧木柜和一个小碗柜,那后两件家俱还是姐姐送的。此外就几乎一无所有了。

他平常的生活,每月大抵只吃4次肉,即每星期天吃一次。每次买肉炼点油,炒菜也要管一个星期,小菜则以萝卜、白菜、豆渣、合碴为主食。他很少吃肉,不是不能吃,七十年代初,在“五七”干校锻炼时,他曾和8个人一起,创造过吃两大盘肉(每人2斤多)的记录,他一餐还吃过两斤米一个南瓜。他不肯满足口腹,或讲究吃喝,全都是为节俭着想。生活只要过得去,肚子不饿着就行,这就是生活的基本信条。

平常他煮的饭也是半稀半干,“小菜半边粮”是他多年坚持的习惯:白菜、萝卜之类菜便宜,他买得最多且百吃不厌。他爱吃的还有种菜是豆渣,这豆渣又便宜又饱肚,他常常买来干炒或煮着吃。

1990年4月,他在给贺龙教育基金会捐了1500元款之后,生活十分拮据。为着节省开支,他又瞄准了豆渣作为主菜。这一天早上,他提着一个大塑料桶来到粮店内的豆腐厂,对过称的一位老人说:“师傅,给我买10斤豆渣!”

那老人认得甄业成,他接过桶问:“甄老师,你怎么老买豆渣?一次还买这么多?”

“我喜欢吃哩。”甄业成答道:“豆渣营养高,我喜欢炖吃,煮吃,炒吃,味道硬不错。”

“真是怪呀,别人都只吃豆腐,你却只吃豆渣,还说营养高。”

“我说的没错。豆渣好吃,又便宜,一个月还省不少开支。”

“原来你是算的这个帐呀!”

“不,不完全是!”甄业成又道:“我真喜欢吃哩。”

“好,那就给你多称点!”那位老人说罢,即给甄业成装了满满一桶豆渣,足有20多斤。“来,就算10斤,5角钱。”

“嘿,你怎给我装这么多,不止10斤吧?”甄业成问。

“就是这些啰,你提去算了!”老人说。

“那就谢谢啦!”

甄业成也不再客气,就给了5角钱,然后提着豆渣走了。

这一桶豆渣,甄业成整整吃了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以后,他又去买了一桶豆渣……。

如此开伙食,一个月下来,甄业成算帐,除去大米,伙食菜钱仅用了5元钱,这可是1990年的5元钱啊!如果换成肉钱,当时在这个县城仅能称一斤半肉。节俭,节俭,再节俭!甄业成就凭这样的节约方式,硬是度过了多年来一个又一个节衣缩食的日子。

甄业成生活简朴,连小偷都对他“手下留情”。1988年9月,有次甄业成值班到深夜12点,回去睡觉时,开门发现后窗被打开,有人进来翻箱倒柜,将他藏在一件衣服里的3千余元国库券偷走了。他当即报了案,公安局派人查了现场。第2天公安局召开会议说:“甄业成一生辛辛苦苦,从牙缝里攒出来的几个钱,买了国库券,突然被人偷了!这件案子一定要破!”

过了不几天,甄业成下班时开开门,忽见屋中间一张报纸包着什么,打开一看,全部的国库券都送来了,那小偷还写了几句话:“姓甄的,国库券送来了,我们对你不了解。你是从牙缝里攒的几个钱不容易,特此退还你,请莫再查了!”甄业成拿着这纸条送给公安局说:“即然这小偷知道改,这事就算了吧!”

甄业成自己过着简朴的生活,对别人却那么热心相助,为此许多人都说他“憨”,说他“傻”。他的姐姐起初对此也不理解。1992年9月的一天,60多岁的姐姐专程到县城来看他,进屋后老人里里外外一看,再对弟弟情景一想,禁不住热泪直流地哭道:“业成,难怪人家说你傻,你硬憨得很!屋里什么都没得。黑白电视都没一部,还是我家送你的两个小柜子,你还送钱给这人给那人,到底起么作用?你自己不顾,攒得要死。吃没吃好,穿没穿好,比个农民还差些呀!”

甄业成听姐姐数落完。他平静而又耐心地解释说;“姐姐,你讲的话有些是对的,有些还对我不了解,你想想?要为国为人民。不牺牲个人利益怎么行,我是共产党员。党章上说:共产党员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你再看看战斗时期,董存瑞拿着炸药炸碉堡,明知会牺牲,他为什么敢于舍身而上?他不是爹妈的血肉之躯吗?他还不是想到解放全国才这么做,我们今天建设四化,没有人牺牲个人利益,又怎么建设得好国家,何况我这样牺牲点个人利益,比起藿存瑞那样牺牲生命。还算得什么呢?”

甄业成的运一番话说得真诚实在,他的姐姐听了.无言以对。也许,他觉得弟弟说得也有道理,此后,这位老人竟再不埋怨甄业成了,而且每隔一段时间,还给甄业成要送些鸡蛋和清油来。

甄业成说服了姐姐,也更不在乎别人说他如何傻如何憨。他认定了这辈子就向雷锋学习。多做好人好事。他节衣缩食一辈子、所有的收入除了少量的伙食开交之外,几乎全部拿来为国家为社会和为他人作了奉献,这里,仅将他从五十年代来一个很不完整的捐献统计数字开列如下:

1955年10月,给梭子丘乡农民甄如玉捐40元。

1956年10月,给梭子丘乡农民甄才雁捐40元。

i965年10月,给官地坪公社买拖拉机捐200元。

1974年9月至1975年9月,给回马洛学生交书籍学杂费200元。

1977年9月,给回马洛大队买机械、办商店共捐1100元。

1978年7月,给官地坪公社车耳坪水库捐100元。

1984年5月,给马合口乡村民谷梅花捐100元。

1985年7月,给马合口白族乡政府成立捐200元。

1985年8月,给马合口乡中学捐100元。

1986年8月,给赤溪乡金家台村火灾捐款100元。

1987年9月,给县人民医院落成捐100元。

1988年6月,给洪家关乡王海燕家捐100元。

1987年7月,给马合口乡刘世根烧屋后捐2,00元。

1989年3—10月,累计给聋哑残疾人捐资400元。

1990年4月,给县贺龙基金会捐1500元。

1990年10月,给洪家关乡龙风村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1年5月,给陈家河镇居委会两村民谢流树买牛蛙捐700元。

1991年3月,给全县党员扶贫捐100元。

1991年7月,给县民政局社救股社会救济捐200元。

1991年5~8月,给陈家河镇居委会邓冒正买猪和粮食计捐700元。

1991年10月,给金藏上坪小学修学校捐500元。

1991年9月,给马合口乡红十字会成立捐200元。

1992年6月,给马合口乡文化科技站落成捐100元。

1992年7月,给马合口乡长马坪村村民谷忠平、谷忠国买牛蛙捐600元。

1992年9月,给市森保节捐200元。

1992年9月,给空壳树乡陈辉同学到北京自费读书捐100元。

1992年10月,给县党校捐200元。

1992年9月,给团县委希望工程捐200元。

1992年9月,给马合口乡刘家峪刘世盛家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2年9月,给马合口乡瓦庄坪村村民向发生买蛙种捐200元。

1992年10月,给芙蓉桥乡合群村钟耀华家买牛蛙种捐200元。

1993年2月,给武汉市一患自血病患者捐寄200元。

1993年4月,给麦地坪乡芦场小学修学校捐400元。

1993年4月,给吉首电大分校捐100元。

1993年11月,给县政府募捐办社会救灾和教育投资共捐800元(300元一次,500元一次)。

1993年3月,给凉水口镇谷罗山乡侯九云家买牛蛙和长寿瓜种捐300元。

1995年3月,给全县学生扶助金捐200元。

1994年8月,给洪家关贺龙纪念馆捐1500元。

1994年5月,给淋溪河农民谷镇军救小孩捐500多元。

1994年9月,给团县委希望工程捐100元。

1994年2月,给教委集资办校捐300元。

1995年正月,给澧源镇敬老院捐100元。

1995年5月,给马合口乡万众洛组村民甄国强受火灾,捐现金200元,牛蛙种500元,长寿瓜种300元。

1995年6月,给上洞街二虎溪村向仙华买牛蛙种捐100元。

以上捐款都是100元以上的统计数字,也是甄业成至今还回忆得起来的数字,有些数因为年代久远早记不清了。而几元、几十元的捐赠小数,更不知有过多少。在陈家河镇风木滩居委会,甄业成曾记有明细的十多家的单据,上面记载着甄业成1992年帮助困难村民代交各种税务的情况:

“向春英5.00元,谢远家3.75元,周怀玉4·42元,谢远永4.42元,陈××5.00元,谢胜周3.75元,夏××2.00元,谢胜召8.26元,马××4.00兀,向××4.00元,邵××30元(买猪)……”

从甄业成回忆不出的一些几元几十元乃至百元以上的捐献款物,真不知到底有过多少。这几十年来,如果要将甄业成的全部捐款统计的话,那么至少他将工资收入的3/4,全都拿来献给了学生、农民、老弱、病残者、灾区、国家……值得分析的是,甄业成的捐款,如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其价值也是很大的。譬如,70年代他一次就给回马洛捐款1100元。这个数目如果按物价上涨的情况,不低于现在上万元,所以,甄业成这几十年的捐款仅从经济上来看就是一笔很不小的数目。而甄业成这几十年为人民无私作奉献的高尚精神,就更不是以物质价值所能衡量的了。

1991年3月的一天,甄业成应邀作学雷锋的经验介绍时曾说:“我学习雷锋同志到现在几十年了,这些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只作了上万件平平常常的好人好事,捐款累计有数万元。”接着,他便从50年代参加工作讲起,将自己在10多所山村小学如何教孩子,如何从生活上关心贫困娃儿上学,如何兢兢业业工作,如何艰苦奋斗办校,如何扶贫帮困,如何节衣缩食的生活历程都作了回忆介绍,一干多人的会场听着他的讲述,竟鸦雀无声,有不少人听到感人处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报告会后,许多人都议论说:“甄业成这样的典型在全国恐怕都很鲜见!他的事迹太感人了!这样的先进人物,就是给他立座丰碑,塑个铜像都应该呀!”还有不少青年男女在听报告后,甚至主动写信给他,要求给他当儿子或女儿,愿服侍他终生,甄业成一一回信表示了感谢,同时也作了谢绝。

同类推荐
  • 妈妈手记:北大推荐生梁昊成长及记录

    妈妈手记:北大推荐生梁昊成长及记录

    大鼻子的小男孩出生了,被“生存本能”害惨了,打针可以哭,为什么愿意上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穗花幼儿园的“三浴”锻炼,吃饭问题,不爱吃蔬菜,钻桌子与做客礼仪,一瓶汽水:“小气”与“大方”,妈妈,我长大了要和你结婚,妈妈,我不要你老等!
  •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撕开社会的假面:鲁迅杂文代表作品选

    杂文是以论说为主的一种散文。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一书中认为,中国现代散文之所以在“五四”时期走向成熟,有两重原因:一是外援,一是内应。“外援即是西洋的科学哲学与文学上的新思想之影响,内应即是历史的言志派文艺运动之复兴。假如没有历史的基础这成功不会这样容易,但假如没有外来思想的加入,即使成功了也没有新生命,不会站得住”。
  •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全集(3)

    文爱艺的诗被人称之为“青春流行诗”。它以忧郁、迷婉、清新、赢得了读者的青睐。语言对文爱艺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他的诗的语言,清新流畅、简洁凝练,配以喁喁絮语般的语调和参差的长短句,造成一种迷婉、绵延的语境,俘虏了读者的心。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入骨相思知不知:醉倒在中国古代的情诗里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以诗为食粮果腹,以诗为空气呼吸,以诗下酒,以诗会友,以诗传情,最后以诗殒命,以诗殉葬。作者以文字传递一种温柔的、唯美的、无际涯的细微知觉。深信:每个人内心的曲折宛转,如若不断,终会触及那些遥远的相同的灵魂深处。
热门推荐
  •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

    中国奇异档案记录

    1871年,广西出现神秘的僵尸,屠戮上百无辜村民;1934年,辽宁营口天空上掉下一条神话里才有的“龙”;1956年,诡异的报警电话,敲开恐怖的上海老宅,林家宅37号的门……中国往事悬疑事件探秘篇,惊险讲述!南京大学刁爱青碎尸案至今结论未定;死不瞑目的红衣男孩遭遇了什么;已;DV影像中惊现逝去护士身影,是恶作剧还是幽灵现身……中国现代灵异事件,真相待解。1977年,神秘飞人背负黄延秋三次飞跨全国;1994年12月1日凌晨3时,贵阳都溪林场惊现“空中怪车”惊醒附近居民;1985年,甘巴拉雷达站的一位值班士兵发现雷达站探测到百万平方米的物体……
  • 被捡来的孩子

    被捡来的孩子

    这是一个没有时代背景,假设发生在当今世界的故事。鱼天是一个东北小镇上的孤儿,今年9岁。这里交通便利,某年的一月三日,鱼天就是在小镇的火车站的候车室里面被人遗弃在一个纸箱里,看的出来他出生不久,也许仅仅因为他的左腿是先天畸形。当时的他刚刚出生,卷在一个小被子里面因为饥饿而响亮的哭着,也许,这就是命运,因饥饿伴随着的命运,10年里面饥饿的感觉一直没有离开,到现在也没有。因为找不到他父母的线索,交通便利的小镇人来人往,拣破烂卖废品的刁老太太收养了他这个没有人要的孩子,这个世界,往往是穷人更加具有同情心。
  • 刁蛮公主恋上拽少爷

    刁蛮公主恋上拽少爷

    一次意外,伊晴听到了黑社会的对话,在走的时候不巧被他发现了,强吻了伊晴,并且让她做奴隶,堂堂的伊国公主会与司徒殿下擦出怎样的火花......
  • 靖明离乱

    靖明离乱

    她是亡国公主却也是倾世皇妃,心之所系,情仇所在。是意外还是阴谋?记忆全失,只携一本残卷,由深宫中踏上漫漫江湖。迷离!追寻!异国他乡能否解开心中疑惑?九峰之巅,高手云集,她却已经将生死看淡;边陲大漠,黄沙漫漫,神秘古镇隐藏惊天秘密。挚爱相随,但求无怨无悔;情深手足,只为血浓于水;生死之交,看淡世间纷扰……
  •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

    新乡土中国是什么样的呢?浙江省武义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经验闯入了笔者的眼帘,刻入了笔者的脑中。笔者在为武义的惊人变化感到震撼之时,认定这就是笔者心中的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经验提升为武义模式,其结构大而分之可分为人与自然的关联在协调中平衡,人与人的关联在沟通中和谐两大基本元素。
  • 网王之一口一口吃掉你

    网王之一口一口吃掉你

    一不小心穿越到网王世界里的鬼马精灵欣妍,碰到装小绵羊的大灰狼龙马,“是谁告诉我漫画里的龙马是爱情白痴的!!!果然童话里都是骗人的!!”欣妍哀怨揉着腰看着身边一脸餍足的龙马抱怨道。当逗趣的欣妍暗自高兴,自己一步一步的把龙马攻下的时候,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龙马舍下的陷阱里,到最后被腹黑的龙马拆骨入腹,连渣都不剩……
  • 校花凶猛

    校花凶猛

    “我希望我们的婚礼是在海边举办,最好是在沙滩上,可以不要红地毯,但必须要有鲜花拱门,然后我们两个光着脚丫子走在沙滩上,可以不要很贵很贵的戒指,但你必须要当着所有亲朋好友好的面给我来一番洋洋洒洒的爱情宣言,你呢?”“我啊,我其实没什么要求,只要有你就够了!”“傻瓜一个!”和校花的梦幻爱情之路,屌丝逆袭的传说成就!
  • 木海传奇

    木海传奇

    天启大陆,六大帝国,木海之路,传奇人生。
  • EXO之吸血鬼:月光

    EXO之吸血鬼:月光

    男主边伯贤,是吸血鬼,与女主是青梅竹马,后女主也变成吸血鬼了,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章。。。第二部EXO之吸血鬼:暮色
  • 盛女当家

    盛女当家

    陈景以为重活一世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可是这一世怎么没有按照剧本演奏?她是人,有自己的意志,修真神马的怎么也来了,我不懂诶。哦,我的天,还有更绝的,灵宠竟然反上天,看我大棍,论论谁是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