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79100000026

第26章 长生的祝福与希望——祝寿礼(1)

祝寿礼具有标明进入人生重要年龄阶段的特点。寿,最基本的义项就是活得岁数大、长命,尽管各地习俗不同,对寿的认识也不统一,但从通过仪式的角度来看,只有在标志一个人的生命进入老年阶段那一岁(及其以后)举行的生日庆典,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祝寿礼。一般的生日礼由于不具备这种年龄分段的特征,而与祝寿礼有着不同的意义及文化意蕴。

福禄寿三星图。老三位可分可合,分,意味着对人生某一方面的追求;合,意味着对人生全部幸福的拥有。祝寿礼具有标明进入人生重要年龄阶段的特点。寿,最基本的义项就是活得岁数大、长命,尽管各地习俗不同,对寿的认识也不统一,但从通过仪式的角度来看,只有在标志一个人的生命进入老年阶段那一岁(及其以后)举行的生日庆典,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祝寿礼。一般的生日礼由于不具备这种年龄分段的特征,而与祝寿礼有着不同的意义及文化意蕴。

八仙贺寿就个人而言,在成年、结婚之后,由他亲自参与的、以他个人为主角的人生大事也就基本结束,只有一年一度的生日礼在一点点记录他走向成熟、走向老迈、走向死亡的脚步。相对于四大人生仪礼而言,生日礼的重要性显然要差很多,甚至可有可无。但是,在从结婚到人离开这个世界这段漫长的日子,也并非年复一年的平淡。虽然没有另外几项人生大礼那么重要,但人到老年的祝寿礼,还是因为附着了较多的意义和特殊的文化蕴含而变得不可或缺,体现着人们对于“夕阳无限好”的祝福和期盼。

1.迈过旬头福长伴

旬头,民间俗语,在这里并不同于现代汉语对“旬”取十进位的解释,旬头指六十岁。是对“六十一甲子”的通俗表达。六十岁,在民间百姓心中,就是最能体现老龄特征的岁数。人们认为,过了六十,也是度过了一个人生的重要关口,从此,就可以健康、从容地安享晚年时光了。这一点,与成年礼的“通过”功能相似,只是,它并不具有成年礼那样的重要性,成年礼是接纳一个年轻人正式进入社会,它所体现的所有价值都是正向的,或者说,它给社会带来的是增值效应,祝寿礼显然缺少增值效应,不仅如此,民间广泛流传的说法似乎昭示我们,祝寿礼的背景中还有对老年人的厌憎和抛弃。

镜头三十三:六十做寿

六十了。在不知不觉中,男人已经六十了。

真快呀,记忆中先是儿子成了家,然后儿子有了儿子,然后儿子的儿子也长大了,就在男人为着孙子的健康成长而欣喜、宽慰时,时间无情地提示他,没有只享受子孙成长快乐的好事,代价就是俗话常说的: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辈新人换旧人。

老伴儿早早就开始了准备,安排了身边的儿子媳妇,又通知了出嫁了的女儿。

正日子说到就到。

一大早儿,老伴就起身去忙活了。都说人老觉少,男人也睡不着,翻身起来,枕头边放着老伴儿给他准备的一身新衣。男人摇了摇头,心想:女人,真是让人弄不清楚,每年生日都这样,也不嫌烦。

用花卉组成的“寿”字图。和前面的花双喜可谓异曲同工。中国的汉字很多,却没有几个能享此殊荣。精思的艺术构思后面是心灵深处的祈盼。他收拾利落,到外屋坐下。

媳妇儿用围裙衬着手,把煮好的鸡蛋端进屋,看到男人,“爹,起了?”

“嗯。”

“您坐着,我这就喊孩子们来给您老磕头。”

“嗨,用不着,让孩子们多睡会儿吧。”

“起来过了。”

“咋怎么早?”

“今儿个您六十大寿,这做儿孙的,还能不勤勤点?再睡懒觉,不妥呀。”

说着话,男人的孙子孙女已经跑进了屋。

趴在地上咚咚咚地磕过三个头,爬起身,一边一个拉着男人的手。

“爷爷,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事事如意,健健康康。”

男人开心地把孙子孙女揽进怀里,笑了。

快晌午的时候,女儿女婿领着外孙赶到了。

老伴儿领着媳妇、女儿下厨,儿子、女婿也被拉去打下手,几个孩子在屋里笑着闹着,给一时被冷落了的男人调剂着情绪。

用鱼画成的寿字。首届民俗与语言国际研讨会期间,辽宁的书画家展示的作品。鱼、余谐音,象征盈余。“寿有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祝福。比之“寿比南山”的成语更多了些新奇和张力。午宴热热闹闹地开场了。

祝福的话年年说,年年听,照说早没有了新鲜感,可在这一刻,每个人仍然真诚地投入到庆贺之中。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男人笑着开了口:“我问问你们,这做寿是为了啥?”

“还能为啥?做儿女的表表孝心呗。”心直口快的女儿抢着说。

儿子看到男人在瞅自己,也忙着接口:“妹妹说得对着哩!”

“那你们知道今年这六十做寿有啥讲吗?”

女婿说话了:“六十一个甲子,这一轮过完了,新一轮又开始了,值得纪念吧?”

男人点了点头:“也对。还有呢?”

子女们面面相觑。

老伴儿说话了:“别卖关子了,就说吧。咱这孩子用不着教育也不孬。”

儿女们听当娘的说到这话,一时还纳闷不已:这做寿咋又跟教育人扯上了?

男人端起杯子喝了口水:“好,今儿个我就给你们说道说道:说这古时候,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兴这么一个规矩:人到了六十岁,不管青红皂白,一律得杀掉。”

“为啥?”女儿问。

“那时候人都觉着人上六十就不能干活了,成天白吃饭,浪费粮食。皇上还专门下了旨,到六十就杀。这皇上跟儿有个大臣,他爹已经五十九了。可他是个孝子,想着他爹当年省吃俭用供他读书,现在还没享多少福就快死了,心里不落忍,就把他爹藏起来,每天送吃送喝,希望能让爹躲过六十那一刀。这时皇上碰到了难题,外国来的使臣进贡了一只怪物,有牛那么大,满朝文武谁也不认识,皇上急了,这不丢人吗?要传出国门,不叫人笑掉大牙?他下旨,谁能认出这只怪物,重赏!而且时间紧迫,不能多等。这个大臣下朝后就跟他爹说了,他爹教了他个法儿。第二天上朝,大臣带了只猫,拿到那只怪物跟儿,怪物一见猫,直往后退,大臣有了数,就当着外国使臣的面说这是西洋鼠。老鼠怕猫,洋老鼠也一样。果然对了,外国使臣本就存心刁难,又拿出一根木头,两头一般粗,叫分出哪边是根,哪边是梢。又把满朝文武问住了。皇帝没办法,只好先稳住使臣,说改天答复。大臣回家跟他爹一说,他爹说:这容易,把那木头摞水里,根那头重,会下沉。第二天大臣果然分出了木头的根和梢。外国使臣又拿出两枚金币,说明一个是真金,一个内芯是铜,要让分出真假,大臣当场就答应了,叫人拿来了一架天平,金子沉、铜轻,一称果然就分出来了。皇帝大喜,要升他的官,还赏了很多钱,问他咋知道的。大臣不敢说瞎话,就说出了他把爹藏起来,是爹的主意。皇帝由这事明白老人见多识广,体力不行了,可脑子还管用,就下旨废除了以前的规定。还把大臣他爹请来设宴谢他,巧了,这一天正好是这大臣他爹六十生日。从这以后,人们才开始在老人六十岁时设宴祝寿,表示孝心。”

“爹,照这么说,这六十做寿不光有表孝心的意思,还有纪念六十岁又获得一次生命的意思哩!”

“嗨,这都是故事,就是教子女知道孝敬老人。”男人还没开口,老伴儿先说了。

“中了,不说了,菜都凉了、举杯吧。”

绘有祝寿图案的瓷罐镜头中提到的杀掉六十以上的老人的风习,现在只能从各地流传的民间故事中见到了,据人类学、民族学的考察研究,这种风气在遥远的古代曾在世界各地较普遍地流行。具体到中国,民间对此还有专门的俗称,叫“花甲葬”,也叫“六十返仓”,大体是说在老人到了六十花甲的时候,一律得处死,方式多种多样,有活埋的,有垒到墙里边的,还有送进“自死窖”(山洞)或地下墓穴里任其冻饿而死的。据研究,这种弃老杀老的行为在原始的狩猎、采集时代较为盛行,原因很简单,没有足够的剩余食品养活已经没有多少劳动能力的老人。为了族群的生存,只能牺牲掉在谋食和迁移等方面已经成为累赘的他们。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并不是什么不道德的行为。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发展,定居生活成为可能,来自物质方面的压力减轻使弃老习俗有了改变的可能,而稳定的农耕作业也改变了以往狩猎时代崇尚勇气和力量的风气,智力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尊重。老年人因为生活经验的丰富,能够贡献给集体更多、更有价值的智慧,这给了体力衰弱的他们存活下去的新的理由。而社会继续发展,父系血缘关系的最终确定,使子女与父母有了确实的联系,血浓于水的亲情给了弃老风习最后一次致命的打击。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众多的民间故事为什么都认同“六十遭弃”,六十岁为什么会具有这种分判壮—老,分判生—死的作用?

寿字瓷盘

镜头中已经提到,六十是一个甲子循环的完成。甲子循环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原来,甲子是中国干支纪时法的第一位,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共有六十组,用来纪年或计算岁数,六十组干支字循环一周就叫一个甲子。花甲这一指代六十岁的雅称,正是“花甲子”的简称,花,头发花白之意。这一名称,和来自古代礼仪的弱冠(二十)以及来自圣人话语的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等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整数年龄的特指称谓。六十在《礼记》中又被称为“耆”,但流传明显不如上述几个称谓广泛。年近花甲、年过花甲的说法至今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前面成年礼一节中提到的“十二”相似,六十也是一个周期,显示着某种状态、行为、情境的圆满或完成。六十寿之所以受到特别的重视,应与这一“周期”的特征有关。民间祝寿又极其重视整寿,就是整数之寿,比如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一百大寿,这也给了六十寿辰以特别关注的理由。加上又在后世的流传中,复合进了弃老—敬老的文化因子(原始时代的时间观念和人的寿限都到不了对“六十”有深切体验的地步),六十又有了和成年孔丘像。圣人就是圣人,孔子恐怕想不到,他的寿限、竟成为后人难以逾越的一道槛,连带着“七十三”也成为一个充满禁忌的数字。礼相类的“重生”的意义,满足了民间百姓求平安顺利的世俗心态。他们总是把一些灾厄放在某些个关坎,一旦顺利通过就以为可以摆脱这些不利因素的纠缠,从此可以无往而不利地享受以后的时光了。

同类推荐
  • 天赋石嘴山

    天赋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异域风情

    异域风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神秘异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藏、神农架、新疆、楼兰。让读者畅游在这异域风情之中。
  • 花鼓戏

    花鼓戏

    《花鼓戏》主要内容分为走进花鼓戏、瑰丽的艺术、花鼓戏的种类等。 花鼓戏是湖南、湖北、安徽、广东各地的花鼓戏、采茶戏、灯戏和杨花柳等剧种的统称。主要曲调来源于民间小调,如花腔、打锣腔、川调、口子调、筒子腔等。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中华文化的深厚积淀,渗进了中华儿女的血脉里,根植在自古至今的万物中。它们用其坚韧的存在,证明着文化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天地为武

    天地为武

    一手倾天覆地,一脚翻江倒海,虚无中寻找路途,茫茫中默默前行。不放弃,只是因为曾经的诺言;不抛弃,只是为了那临别时的笑颜;这一切就在这里......
  •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是一个才情横溢的诗人,一个入木三分的评论家,更是一个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第一代才女”的她,集佳话、传奇、艳情、才艺、品学、美貌于一身,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及作家,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一生的传奇经历都为当世仰叹。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其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和小说《九十九度中》堪称经典。《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收录了林微因的散文、小说、书信等有代表性的美文,包括对古代建筑的看法及评价,真正将一个文艺复兴式的人物展示在我们面前。
  • 神界创世录

    神界创世录

    黑夜,到处溢出死亡的气息。死亡,只不过是转瞬间的事。没有人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亡,百叶千逸默默地接完最后一单,退出了杀手界。但,他们会放过吗?一个承诺让他转战神界,在寻找阴谋的路途中他却发现了更大的......生--死,一念之间。
  • 血剑败天

    血剑败天

    万物皆有灵,彼苍者天,尔独何泣。血剑伴生,剑舞苍穹。人生蹉跎,岁月如刀,刀剑如梦,梦如人生;在如歌可泣的岁月,上下求索,只为那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当站在天空之颠,却道是梦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戏外几人分清。
  • 重识朱元璋

    重识朱元璋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留在这个倒霉的时代,据说到处是战争,没有汽车,没有美酒,美女估计有,但两个时代的人怎么沟通啊?
  • 混沌尊者

    混沌尊者

    少年苏梓航的身上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秘密,将来的他又将去想什么地方。。。。。
  • 太上道祖

    太上道祖

    入世修行的形意拳少年宗师李小白一觉醒来发现这个世界变得不一样了,熟悉的高中传授的不再是单纯的文化知识,居然还有武道!而他暗恋了三年的大长腿校花是全校第一高手,打遍全校无敌手!绰号灭绝师太的年级主任竟然真的有倚天剑!于是曾经的少年宗师变成了修炼不出真气的学渣,这让李小白极度崩溃。不过李小白却发现在这个新的世界里,他家祖传的先天功居然有了用武之地……先天之后,天下无敌!我是道祖,不服来战!
  • 浅忧伤

    浅忧伤

    浅一,一个似坚强却脆弱的女孩,却摊上一个十分花心换女人如换衣服一样的男朋友,神秘的她能否抓住爱情,当有一天,一切突然改变,令他措手不及,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 不化骨修真途

    不化骨修真途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五仙之下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他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他受天地灵气所至,死而不腐,僵而生灵。虽在这华夏大陆所生,却超脱六道轮回之内,不在五行之中。
  • 异常者

    异常者

    标签和类型都超难选……一个有杀人坐牢前科的女主怎么追求一个外表精英实际上是隐藏的精神病患者男主的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怪胎精神病心理障碍各类异常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