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是文体革新领袖,成就很高,但是词与他的散文、诗似乎不同步。这与词的发展本身规律相关。词毕竟晚于诗文,到了北宋,诗文已相当成熟,而词才有200余年的历史,此时人们还是把它作为娱乐工具,并不把它作为严肃文体对待。欧阳修就是如此。正因为他是一代文宗,尽管他仅在“吟咏之余溢为歌词”。但每每所为却都有独到之处。他写男欢女爱全打破了体态色相描写,而在细腻的神态与心理的刻画上,趋于高雅,抒情味较浓,情调也显高远深邃。除此之外,他歌咏自然风光,抒发仕宦遭遇、人生感慨和豪迈性格的内容,也打破了传统题材,这都是一代宗师不自觉的贡献。他的词的创新,完全是他修养、学识、情趣、性格、人品的体现,所以他的词中深挚、自然、爽朗、豪放等色彩,必然产生不小的作用,如他的词有自然、爽朗的,如《朝中措》;有豪放激越的,如《渔家傲·十二月严凝天地闭》中“陇上雕鞍惟数骑,猎围半合新霜里。霜重鼓声寒不起。千人指、马前一雁寒空坠。”那深致高远之势十分浓郁。刘熙载评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正因为词人的思想和艺术追求的不同,即使同宗于一人也各有风情。他的《蝶恋花》一词就极为深致厚重。“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首词重点在贵妇心理活动的拓展上,因为深致的内涵,所以,引起了历代人的遐想猜疑。《踏莎行》一词(侯馆梅残),虽然写男女爱恋相思之情,上片写行人,下片写思妇,虽为儿女情肠,但极显大气之势,手法新颖,极为别致。可见,大手笔不为则已,一为则必佳篇佳境出之,这些词均表现了欧阳修词的深致发展的特征。
第三方面,欧阳修词寄托忠爱悲愤的慨叹之作也独有特色。他先后两次遭贬,心情可想而知。如他的《圣无忧》(世路风波险),《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我们先来看他的《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情不关风和月。离歌且莫翻新阙。一曲能孝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这首词写离情就与前人不同,是从自我的情绪中超脱出来。不仅仅局限于离情的痛苦,在婉转蕴藉的抒情中推导出一种人生哲理,即人类普遍存在的感情规律由此而出。王国维说“永叔‘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词中那豪放与沉着的特点在北宋词中是不多见的,尤其在欧阳修之前的词人中更不多见,因为他们大多都陷入儿女情肠的痛苦中,境界较狭窄,而欧阳修这首词打破了这一类型化的模式,把这一内容推及到人生哲理。涉及社会人生这么深刻的命题,欧阳修不仅涉及了,而且阐发的还比较巧妙,这是在内容上的开拓创新,表现其独特性。他的《浪淘沙》(把酒祝东风)与上首词意相近,通过感叹人生聚散无常推想开去,展开了深刻的发挥,特别是“聚散若匆匆,此恨无穷”写出了人生聚散无定的普遍规律,在朋友惜别话语或心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尽情的发挥。后半片推进了一个具有富于高度概括意义的境界,产生了较高的艺术效果,历来被人称道,也是对欧阳修词的艺术境界的肯定。欧阳修词朝着通俗化发展,写了大量的定格联章体词,如咏叹二十四节气的《渔家傲》,扩大了要表达的内容,词的容量也加大了,丰富起来了,另外两首《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浆”和“荷叶田田青照水”)分别描绘采莲女的浪漫欢乐和爱情苦恼,也表现了清新格调。有的专家认为,在宋词史上,欧阳修是第一个向民歌学习并汲取营养的人,这也是其词清新明畅风格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边塞、怀古凭吊内容入词
在宋初词坛上,范仲淹是一个另辟新境的词人。他曾在仁宗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抗击西夏。多年的军旅生活,使他的视野开阔,人生感情十分丰富,对他先期情柔绵婉之风有了大突破。如他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写的是旅行在外的乡愁以及离情别恨。这里的离情别恨已不是男女分手后的离别,而是离开家乡的别恨,上片的意象是天地、黄叶、山水、空烟、芳草及斜阳,极有层次的给读者勾画出了一幅生动的深秋景色图,为下片的抒情渲染出了特定的环境。上片纯为写景,下片写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词人用夜不寐、酒来反复渲染愁情,曲折多姿,使词题更深一层,受到后人的广泛欣赏和赞誉。唐圭璋说:“此首曰‘化作相思泪’;《御街行》曰‘酒未到,先成泪’;《渔家傲》曰:‘将军白发征夫泪’,三首皆有‘泪’,亦是见公之真情流露也。”,许昂霄《词综偶评》评说:“铁石心肠人亦作此消魂语。”可见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他的《渔家傲》一词更是把词的内容拓宽到了边塞题材上,更加丰富了词的内容和题材,使词境别开生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是面对广阔辽远、萧瑟荒凉的边塞景色而引发的,词人因有边塞生活的亲身体验,所以写来气象万千。其思想内容是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积极大于消极,表现了词人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愿望,但是久戍边塞,将士们未免思念家乡和亲人,然而,敌人没有全部消灭,功业未成又与心不甘,虽然悲壮苍凉,但又有深沉抑郁的情感,这种多方位的描写边塞生活和将士们的复杂情感为宋词开辟了新的审美境界,为词写现实生活和人生开了先河,为豪放词奠定了基础。把柔靡词风转变到了阔大无比的意境上,范仲淹是第一人。为此,宋魏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范文正公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劳苦,欧阳公尝呼之为穷塞主之词。”可惜这组反映边塞生活的词早已散佚,仅剩这一首了,如果这一组词全部保存留传下来的话,艺术境界,审美品味会更加高远,会产生出无穷的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单就这一方面而言,范仲淹的贡献是巨大的,他的开拓创新精神也沾溉了宋词文坛,历史功绩也是彪炳史册的。
在尝试创新上的另一位词人张先,写词直击生活,把现实社会生活与创作有机结合,他描写歌舞的场景和切身感受形诸于词,能把歌妓的才艺和表演情态传神地表现出来,使人闻其声,见其人,如身临其境。在他的词作中,最善于表现歌舞和音乐,能将歌妓的舞姿用形象化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减字木兰花》、《庆春泽》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他还善于用生动传神的语言捕捉到琵琶、胡琴等精妙的音乐,这与词人的语言功力和对音乐欣赏当有直接关系,具体表现在他能把声音这一无形的事物转化为有形有质的事物,让人可感可触,如《定西番》中的“三十六弦蝉闹,小弦蜂作团。”《醉垂鞭》中“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这种把音乐歌舞表现的精妙绝伦,有形有质是张先词的一大特色。另外,张先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有超常的本领。往往通过景物的影表现其动态和朦胧特征,喜欢描绘朦胧的美,朦胧的事,朦胧的物,朦胧的情思。由此产生一种令人意料不到的美感,给人以很强的审美愉悦。据宋胡仔记载:“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行香子》)也。’公曰:‘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旧朝欢》)、“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剪牡丹》),此余平生所得意也。’”。可见张先词描写的细腻具体,此方面与柳永相同,与柳永相同处是,张先的长调词多,标有题序,常以宴饮为题材,含蓄典雅是其词的艺术所长。特别是他的小令与中调词更是清新活泼,注重炼字,语言精工,把朦胧美写得恰到好处,给人以回味品赏之余地。他为长调慢词的发展与成熟做出了贡献。正因他的词句的艺术魅力,有人戏称他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同时,他把酬唱赠别引入了词中,经常与文人雅士交际来往,先后写有20多首这方面的词,如《定风波令·再次韵送子瞻》、《玉联环·送临淄相公》等,扩大了词的交际功能,也对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将日常生活场景引入词中,有70多首词用了题序,增强了词的叙事性,往往把眼前景,身边事写入词中,使词更贴近社会生活,使词具有了真实性。
王安石在词的内容上也很有开创性。王安石本身就是一个力主变革的人,他在政治上推行革新,在文学上更是不落前人窠臼,走出了词坛新天地。他的《桂枝香·金陵怀古》、《浪淘沙令》就是冲出唐五代旧习之作,除表现自己怀抱和个体人生感受之外,使词转向了人对历史的感受和对社会的反思上,现实性加强了。王安石是宋词中写咏史怀古词的第一人。在咏史怀古中,又多借景生情,借古讽今,识见有力度和深度,就这类题材而言,大概不少,但王安石更为绝唱。为此,宋杨湜《古今词话》记载:“金陵怀古,诸公宋词于《桂枝香》,凡三十余首,独介甫最为绝唱。东坡见之,不觉叹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所以说,王安石对扩大词的题材,推动豪放词派产生了积极影响,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北宋前期词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欧阳修、晏殊、范仲淹、张先、王安石等,他们在创新体制和内容上都有不朽的努力,其词的特点是:婉约为其主流。这是因为词仅有200余年的历史,还不太成熟和完善,北宋初词人还在不断摸索前行、创新;此时虽有豪放之声,但因为没有形成气候,最终没有掀起巨澜;同时,因为文人们以诗文为正宗,在写词上还以小儿科对待,所以人们的重视度还不够,为此,词作名家名篇还不算丰富多彩,还不算十分多样性。正是这一时期人们的共同努力,使词的发展和成熟基本完美,由此,可以说,这一时期词是由唐入宋的过渡期,唐五代之风还未减弱,内容以艳情为多,形式多为小令,风格多为婉丽,词的发展还处于低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