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在困难时得到帮助,就应在平时待人宽容。”接纳、包容、笼络更多的人,在顺境中共同奋斗,在逆境中患难与共,从而为自己增加成功的能量,制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人们往往将宽广的胸怀比做大海,因为大海能海纳百川,也从不惧怕暴雨和巨浪;也有人把耐性比做弹簧,因为弹簧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人们在一个单位或集体中学习工作,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或摩擦。然而,经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谁都不肯让步,以致大动干戈,事后反省自己,当时如果能忍让三分,自会海阔天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际上,越是占理的人,如果表现得越忍让,就越能体现出他胸襟坦荡,富有涵养,反而更能得到他人的敬佩。
汉朝时有一个人名叫刘宽,为人忠厚仁慈。他在南阳任太守时,小吏、老百姓做了错事,为了警醒别人,他只是让衙役用蒲草鞭责打,使之不再犯第二次,此举为他赢得了民心。刘宽的夫人为了试探他是否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仁义,便让佣人在他和属下集体办公的时候捧出肉汤,装作不小心把肉汤洒在他的官服上。要是一般的人碰到这种情况,至少也要训斥一番。但是刘宽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问佣人:“肉羹烫着你的手没有?”由此可见刘宽为人宽容之肚量确实超乎一般人。
这就是有理让三分的典型例子,刘宽的肚量可谓宽广。他为此赢得了人心。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在生活中,对一些不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主动体现出自己比他人更有容人之雅量。
古语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难免会犯错,因此每个人都存在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大部分人一旦深陷于争斗的漩涡,便鬼使神差地焦躁起来,有时为了争取自己的利益,或者是为了面子,也要喋喋不休,一争高下。而一旦自己得了“理”的话,便决不留情,非逼得对方承认错误不可。但是这次“得理不饶人”尽管让你吹着胜利的号角,但也会成为你下次争斗的前奏。因为这对于“战败”的对方来说也是一种面子和利益之争,他当然要寻找机会报复。
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学学刘宽,即便自己有理,也应礼让别人三分。其实,在给他人让出台阶的时候,也是为自己笼络了人情,为日后留下了一条后路。
宽以待人,要有主动礼让精神,对别人宽容。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由于个性、脾气、爱好、要求的不一致,以及价值观念的偏差产生矛盾或冲突,这个时候我们应谨记一位哲人的话:“航行中有一条公认的规则,操纵灵敏的船应该给不太灵敏的船让道。我认为,这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也是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所以,做一个能理解、能宽容他人优点和缺点的人,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相反,那些只知道抓着小辫子不放,又喋喋不休地批评说教的人,不可能会拥有亲密的朋友!人们对他只有表面上的恭敬!
推己及人,才能做到宽以待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拿自己的心去揣摩别人的心,做事要替别人考虑。还可以用角色转换的方法,让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对方可能有什么反应、感觉,从而不至于误解他人,理解他人,明白了这点,当别人理亏时就会宽容他人,他人也会容让你,以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