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3800000004

第4章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伺机而动,雄心的一半是耐心(1)

我们在心里一定要清楚自己要“隐”什么,在“忍”什么,以及到了何时就无须忍耐。唯有如此,隐忍的能量才能助你把握机遇,从而实现厚积薄发。

1.隐要有章法,忍要有时间——做好隐忍的规划

很多人往往把隐忍当成了目的而不是手段,把隐忍理解为消极地躲避起来打发时间,这是错误的。隐忍的前提就是要有规划、有章法。

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现在怎样,而是将来会怎样。要看到事物的将来,就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清晰的目标,看清了它的将来,隐忍才是值得的,才是有方向的。

德州石油巨富亨特,从一个濒临破产的棉农成为一个亿万富翁。当有人向他询问,有什么建议可以给那些想在财务方面取得成功的人们时,他说只有两件:“首先,你必须确切地决定你想实现什么。大多数人在其一生中都不曾这样做过。其次,你必须确定自己为此要付出什么代价,并决心付出。”

就像一位跳高运动员,如果他的前面不放一根横杆,让他漫无目的自由地跳高,可以肯定,他永远也跳不出好成绩来。正确的方法是,在他面前设定目标,放置一根横杆约束他,让他不断地超越,横杆也就不断地升高。甚至会有这样的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横杆越高,跳得就越高;横杆很低时,他却跳不起来,因为,没有目标(横杆很低)时,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这又很像物理学的一条原理:没有参照物,运动或静止都没有意义。

有一年,一支英国探险队进入了撒哈拉沙漠的某个地区。在茫茫的沙海里负重跋涉,阳光下,漫天飞舞的风沙像炒红的铁砂一般,扑打着探险队员的面孔。口渴似炙,心急如焚——大家的水都没有了。这时,探险队长拿出一只水壶,说:“这里还有一壶水,但穿越沙漠前,谁也不能喝。”一壶水,成了穿越沙漠的信念的源泉,成了求生的寄托目标。水壶在队员手中传递,那沉甸甸的感觉使队员们濒临绝望的脸上,又显露出坚定的神色。终于,探险队顽强地走出了沙漠,挣脱了死神之手。大家喜极而泣,用颤抖的手拧开了那壶支撑他们精神和信念的水——缓缓流出来的,却是满满的一壶沙子!

“二战”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5%。据身临其境的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观察研究,幸存者几乎毫无例外,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地活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做的事还没有做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所以说,隐忍是必须要有目标的,并为这个目标作出规划。我们可以隐藏实力,但不能隐藏未来,我们可以忍耐,但是一定要忍得值得。

那么,我们如何为现阶段的隐忍做出一个规划呢?这是一件需要你花费很多时间去仔细考虑的事情。

下面的步骤可以让你开始这样的旅程:

1)写出一个你的人生目标的清单。

人生目标是一件重要的事,换句话说,就是你的人生抱负,不过抱负听起来总像一种超出你可控范围的事情,而人生目标是:如果你愿意投入精力去做,就可能达到的。因此,你这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是你真正想去完成的事情?什么事情如果你突然发现你不再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的时候,会后悔不已?这些都是你的目标,把每个这样的目标用一句话写下来。如果其中任何目标只是达到另外一个目标的关键步骤,那么把它从清单中去掉,因为他不是你的人生目标。

2)对于每一个目标,你需要设定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时间框架。

这就是你的十年计划,五年计划,还有你的一年计划。其中一些目标因为你的年龄、健康、经济状况等,可能会有“搁置期”,这些你需要用来完成目标的因素需要花一些时间来达成。

3)把每个人生目标单独写在一张白纸的顶端。在每个目标下面写上你要完成这个目标所需要但是目前你又没有的资源。

这些东西可能是某种教育、职业生涯的改变、财务、新的技能等等。任何一个你在第1步里面去掉的关键步骤,都可以在这一步中补上。如果任何一个目标下面还有子目标,都可以补上,以保证你的每一步都有精确的行动与之相对应。

4)写下你要完成每一步所需要的行动。

这可能是一个检查清单,这是你可以完成你的目标的所有确切的步骤。

5)在每一张目标表上写下你所要完成目标的年份。

对于那些没有确定年限的目标,考虑一下你想要在哪一年完成它并以此做为年限。检查整个时间框架,为你所需要完成的每一小步,写下你所需要完成的现实时间。

6)现在检查你的整个人生目标,然后定一个你这周、这个月和这年的时间进度表——以便你自己可以按照预定的路程去完成你的目标。

把所有的目标完成时间点写在你的进度表上,这样你对要完成的事情就有了确定的时间了。在一年的结尾,回顾你在这一年里面所做的,划掉你在这一年里面已经完成的,写下你在下一年里面所要去完成的。

可能你需要花很多年的时间去实现它,比如说,完成一次职位提升,因为你先要去找一份兼职工作以保证你可以获得更多的钱供你去读完一个在职课程以拿到MBA学位,但你最终会到达你的目标,因为你不但计划好了你要得到什么,并且也计划好了要如何去得到,在得到之前你要做哪些步骤。

2.何时勃然而发?——既要会忍又要会挺

欲成大事者必须能屈能伸。当然,屈伸之度必须由自己把握好,什么时候“屈”,什么时候“伸”,这里面大有学问。一味隐忍不知勃发、不求翻身出头反而滑进无底的深渊,那样,隐忍学这门功夫就算白练了,这条通往成功的途径也算是荒废了。

所以,何时勃然而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在中世纪的欧洲,教皇是基督教会的首脑。那时候,由于各个王国内封建主割据林立、连年混战,造成王权衰弱,局势混乱,这时只有罗马教皇可以统一指挥各国、各地区的教会,加上各民族又都信仰基督教,因此教会在群众中影响很大,这就使得罗马教廷成了凌驾于各国之上的政治实体,国王登位、加冕要由教皇来主持;和国王同行时,教皇骑马,国王只能步行;接见的时候,教皇坐着,国王要屈膝敬礼。神权高于王权。

不仅如此,教会还在各个国家拥有1/3的土地,并且向各国居民收取“什一税”。一个人从出生、成年、结婚一直到老死,处处都要受教会的管理和控制,教会拥有自己的监狱和刑法,还用“开除出教”的办法来对付一切反抗者。这是一种最令人胆战的惩罚,连国王、皇帝也不例外。

1076年,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与教皇格里高利争权夺利,斗争日益激烈,发展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亨利想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教皇则想把亨利所有的自主权都剥夺殆尽。

在矛盾激烈的关头,亨利首先发难,召集德国境内各教区的主教们开了一个宗教会议,宣布废除格里高利的教皇职位。而格里高利则针锋相对,在罗马的拉特兰诺宫召开了一个全基督教会的会议,宣布驱逐亨利出教,不仅要德国人反对亨利,也在其他国家掀起了反亨利的浪潮。

教皇的号召力非常之大,一时间德国内外反亨利力量声势震天,特别是德国国境内的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兴兵造反,向亨利的王位发起了挑战。

亨利面对危局,被迫妥协,于1077年1月身穿破衣,只带着两个随从,骑着毛驴,冒着严寒,翻山越岭,千里迢迢前往罗马,向教皇认罪忏悔。

但格里高利故意不予理睬,在亨利到达之前躲到了远离罗马的卡诺莎行宫。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又前往卡诺莎去拜见教皇。

到了卡诺莎后,教皇紧闭城堡大门,不让亨利进来。为了保住皇帝宝座,亨利忍辱跪在城堡门前求饶。

当时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身为帝王之尊的亨利屈膝脱帽,一直在雪地上跪了三天三夜,教皇才开门相迎,饶恕了他。

亨利恢复了教籍,保住王位返回德国后,集中精力整治内部,然后派兵把一个个封建主各个击破,并剥夺了他们的爵位和封邑,把曾一度危及他王位的内部反抗势力逐一消灭。在阵脚稳固之后,他立即发兵进攻罗马,以报跪求之辱。在亨利的强兵面前,格里高利弃城逃跑,最后客死他乡。

显然,亨利的“卡诺莎之行”是别有用心的。在他与教皇对峙,国内外反对声一片,特别是内部群雄并起,王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能不惜受辱取得暂时的和解,以便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再和教皇较量赢得喘息时间。结果,他胜利了。

古今中外的隐忍皆有勃发成功的目的,但更明显的共同之处是成熟时机的到来。时机不成熟就贸然行动,不但会使隐忍的功夫和成果毁于一旦,更会使规划好的宏图大业的目的暴露于敌人的火力之下。

3.看清楚自己的实力,比看清楚对手更重要

我们提倡隐忍,但隐忍是为了让你暂时隐藏起自己的实力,而不是让你看不清楚自己的实力,纵观历史,那些卓有成就的人,往往是些擅长经营自己的长处之人。

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原想通过学医来强健国人的体魄,但他后来发现用催人向上觉醒的文字,更能改变国民的精神、更能将沉睡的国民唤醒,于是毅然弃医从文,从而写下许多令世人警醒的作品,对我国近代史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使其成为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评论家、革命家。

东晋陶渊明先生,在为官后不久,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个性无法立足于封建官场,毅然辞官归隐,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的闲适生活。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大量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的优秀作品,诸如《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脍炙人口的佳作,从而奠定了其作为田园诗人之鼻祖的历史地位。

相反,有些站在历史较高起点,却给自己的人生留下败笔的人,往往是不能够好好经营自己长处的人。

南唐后主李煜,如果做一个专职词人可以风华绝代,可惜身在帝王家,作为一代君王,他缺乏领导好国家的才能和气魄,最终成了一个亡国奴。

正如一句格言说得好:“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田忌赛马的故事尽人皆知。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田忌的马略逊一筹,于是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与齐威王的上等马比赛;用中等马同下等马比赛;用上等马比他的中等马。就这样田忌用以长击短的方法最终赢得了胜利,从而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而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放弃走苏联红军“城市包围农村”的老路,毅然决定发挥自身优势,以“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其实,人生成功的战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正视自身,扬长避短。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让一个擅长写文稿的、见到数字就发晕的人去做会计,一定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王五和赵六是同学,前者善谈、外向,后者口讷、内向。毕业后,王五做了公司老总的秘书,公司老总经常提醒王五“言语要谨慎”,于是王五整天愁眉不展,畏畏缩缩,生怕自己一个不慎,将公司的“最高机密”给泄露出去。

而赵六却在一家服装公司做起了推销员。由于不善言谈,所以在公司的业绩月排行榜上他总是“压后阵”。为这事,赵六整天唉声叹气。

老师知道了他们的情况,于是就跟王五说:“你既然长于言谈,为什么不做推销员呢,能言善讲不正是你作推销员的优势吗?”

然后,又对赵六说:“你既然话语不多,就应该找个话少的工作,像会计之类要严守公司秘密的工作。”

两人听了老师的话,顿时茅塞顿开,两年后,王五成了一家公司市场开拓部的分部经理,赵六则成了另一家公司的主管会计师。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两人都觉得如鱼得水,过得有滋有味。

一位哲人曾说过:“一个人所成就的事业,必然是这个人的特长,舍长取短是天下最愚蠢的人才干的事。”

4.不争而争,后来居上

从表面上看,“不争”似乎有悖进化规律,然而背后有更深层的道理。“争与不争”的辩证法,透露着一个天机:不争而争、无为无不为、不争而善胜,乃是人类社会进化的公理。

所谓“不争而争”,并不是说什么也不争,而是弃其小者,争其大者;弃其近者,争其远者。所以,不争是相对的,争则是绝对的。所谓“不争”,是指小处不争,小名不争,小利不争;倘若是大处、大名、大利,也许就另当别论了。

康熙十四年(公元一六七五年),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很不稳定,康熙为巩固清朝政权,安定人心,改变清朝不立储君的习惯,把他的第二个儿子胤礽立为皇太子。

作为皇太子的胤礽,为保住自己的地位,希望康熙帝能早日归天,以便自己尽快登上皇帝的宝座。为此,他与正黄旗侍卫内大臣索额图结成党羽,进行了抢班夺权的种种活动。这些都被康熙帝发现,康熙下旨杀了索额图。没想到胤礽更加猖狂,不得已,康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废除胤礽的皇太子头衔。

皇子们见太子已废,争夺皇储的斗争更加激烈。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探听康熙的意图,打发皇亲国戚到康熙面前为自己评功摆好,搞得康熙“昼夜戒慎不宁”。没有办法,康熙在废掉太子后的第二年三月又复立胤礽为皇太子,好让诸皇子死了争夺太子的野心。

在皇太子废立过程中,诸皇子们使出浑身解数,最成功的是皇四子胤祯。在诸皇子的明争暗斗中,胤祯采用的是不争而争之策。

皇太子被废之后,胤祯没像其他众皇子一样,落井下石,而是采取维持旧太子地位的态度,对胤礽表示关切,并努力疏通皇帝和废太子的感情。他明白康熙希望他们情同手足,不愿意看到皇子们反目成仇。

对康熙的身体,胤祯也最为关心体贴。康熙因胤礽不争气和皇子们争夺储位,一怒之下生了重病。只有胤祯和胤祉二人前来力劝康熙就医,又请求由他们来择医护理,此举也深得康熙的好感。

诸皇子中夺位最得势的是胤楔。胤祯同胤楔也保持着某种联系,其实他心里不愿意胤楔得势,但行动上决不表现出来,表面上看胤楔当太子,他既不反对也不支持,让人感觉他置身事外一般。

对其他皇兄,胤祯也在康熙面前多说好话,或在需要时给予支持,康熙评价他是“为诸阿哥陈奏之事甚多”。当胤禧、胤穗、胤梅被封为贝子时,胤祯启奏道,都是亲兄弟,他们爵位低,愿意降低自己世爵,以提高他们,使兄弟们的地位相当。

在众皇子为争夺皇太子之位闹得不可开交时,胤祯却似乎悠闲于局外,没有明火执仗地参与其中,而且还替众兄弟仗义执言,这些都被康熙看在眼中,特传谕旨表彰:

前拘禁胤礽时,并无一人为之陈奏,惟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真是伟人。

胤祯在这场诸皇子争夺皇太子之争中,不显山、不露水,以不争之争的斗争策略取得了成功。一方面胤祯赢得了康熙的信任,抬高了自己的地位,密切了和康熙的私人感情。康熙一高兴,把离畅春园很近的园苑赐给了胤祯,这就是后世享有盛名的圆明园,康熙秋猎热河,建避暑山庄,将其近侧的狮子园也赏给胤祯。

另一方面,胤祯在争夺储位的诸皇子之争中,保持低姿态。使其他皇子们认为自己实力不够,对他不以为意,不集中力量对付他,使他有机会发展自己的势力。

结果,康熙在病重之际,把权力交给了胤祯,胤祯后来居上,脱颖而出成为雍正皇帝。

“争”,需要对手;而“不争”,是想别人没想过的问题,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善胜敌者,不争。

隐忍学主张,不争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去争,不是和对手争,而是和自己争,和自己争就是要战胜自我。这样做的道理,在于以“不争”泯绝那些形名之争,而得潜在的大势态,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5.刚柔并济,创造既斗争又互有台阶可下的空间

生活中,有些人一旦碰到不利于自己的形势,就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从一开始就增添了别人的疑云,这是不明智的。

隐忍学主张“刚柔并济”的策略。无论对待哪一种人,冷静应对一切突如其来的危机,是一种处变不惊的风度。只有学会隐忍,才能在气势上给对方造成震慑的力量,也为自己赢得应急的机会。

对伪君子——学会虚与委蛇

我们常常把那些虚伪的人称为伪君子,虚伪是他们最大的专利。表面上道德文章、行侠仗义,暗地里却窝藏不良居心,让人难以一下子明辨其真实的目的。

有些人面目狰狞、一脸凶煞,人们一眼即知其想法,但伪君子就不那么容易被识别,他们夹杂在人堆里客串君子,把君子的那一套为人标准背得滚瓜烂熟,简直比君子还君子。盗版的唱片装在精美的盒子里,放在格调优雅的唱片屋里出售,谁能那么容易就认出是盗版呢?除非撕掉外衣,才能见庐山真面目。

现实世界里,有些伪君子手握大权,频频施招,让你无法从正面脱身,和他对抗的安全系数又极低,此时何不换个角度去应付他们呢?

明朝奸相严嵩当政二十年来,表面上一心为国操劳,暗地里却害死了很多真正为国做事的忠臣。朝中官员升迁贬谪,全凭贿赂多少而定。正义之士虽深恨严嵩,却是无计可施。

徐阶身为重臣之一,忧心如焚,他见形势对严嵩有利,于是故意不问政事,反而和严嵩交往频密。徐阶和严嵩闲谈,说道朝中大臣反对严嵩时,严嵩恨恨地对徐阶说:“我为朝廷尽力,为皇上分忧,不想那帮小人不识大体,背地里还说三道四,太可恶了,我想重重地惩罚他们。”

徐阶深知严嵩虚伪,若是朝臣中有骨气者都被他贬逐,那么以后更无扳倒他的希望了。他便故作惊讶地说:“大人受此冤枉,我徐阶第一个不能和他们善罢甘休,大人可知他们是谁吗?”

严嵩一一说出姓名,徐阶倒吸了一口凉气,表面上却犹豫起来,故作哀声。严嵩责问之下,徐阶便说:“他们实在该死,可若将他们一一治罪,也不是上上之策啊。一来皇上恐有疑虑,二来把这些人一下揪出,也显得大人为政无方,御人有失,这对大人的清誉十分有害。”

严嵩听之在理,便问他有何良策,徐阶这才故作低声说:“我可以替大人出面,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如若他们不改弦更张、归附大人,到时候再治他们之罪不迟。若是他们投靠了大人,大人不仅去除了强敌,更增添了大人的势力,如此一举两得,岂不是最好?”

严嵩称是,徐阶于是分别拜访了和严嵩作对的大臣们,对他们说:“严嵩现在如日中天,皇上又沉迷道事,与其打虎不成,反受其害,何不暂时忍耐,以待他日?你们为国为己,都该保此名位,留下性命,否则来日和严嵩对决,朝廷又依靠谁呢?”

那些大臣听从了徐阶的劝告,于是佯装依附严嵩,且上门请罪。

严嵩大悦,对徐阶信任有加,视为知己。

徐阶丝毫没有放松戒备,他为了进一步和严嵩拉上关系,彻底打消他的猜忌,竟不惜把他的孙女嫁与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儿子为妻。

嘉靖四十年(1561年)冬月,嘉靖皇帝居住的西苑永寿宫被火烧毁,在议论皇上该暂住何处时,严嵩向嘉靖皇帝提议应暂住南宫。

徐阶见这回有机可乘,他私下对嘉靖皇帝说:“南宫乃先皇英宗被景帝囚禁之地,这是大不吉利的住所。严嵩明知此节,却偏偏出此主意,可见他居心叵测,实不敢想象。从前多位大臣都曾上谏弹劾他,我还不敢相信,如今看来,它不仅下压百官,更是以大不敬陷害皇上,此贼不除,还有天理吗?”

嘉靖皇上被戳到痛处,也下了决心。为了彻底除掉严嵩,徐阶又利用嘉靖皇帝迷信道教的特点,伪造神旨,表明罢黜严嵩是神仙的旨意,众大臣便纷纷弹劾严嵩。

不久严嵩被废,其子被定死罪,一朝奸臣终于除掉。

在鱼目混珠、凶险四伏的环境下,不妨做些必要的伪装和假象。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这样做不仅能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同时也能麻痹敌人,消除敌人对自己的戒心,从而赢得主动权。

敌人一向以伪装出招,你也要学会虚与委蛇,这不失为最有效的防身术。

他好猜疑——你用狐疑化危局

有些人,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便以为对方不怀好意,别有用心;看见两个朋友在窃窃私语,就以为他们在说自己的坏话;每当自己做错了事,即使别人不知道,也怀疑别人早就知道,好像正盯着自己似的;别人无意之中说了一句笑话也以为在讥讽自己……

他们,就是典型的多疑者。与这类人相遇,纠合在一起,难成大事。不过,如果对手或敌人是一群多疑者的集合,何不利用他们的互相不信任,为自己赢得胜利呢?

通过同盟势力来打击政敌,这是争执斗争中常有的现象。面对政敌的同盟,利用对手的互不信任,制造混乱。这样,既可消弱对手的力量,还有可能形成各个击破的态势。

灰兔正在山坡上玩,发现狼、豺、狐狸鬼鬼祟祟地向自己走来,于是急忙钻到自己的洞穴中避难。灰兔的洞一共有三个不同方向的出口,为的是在情况危急时能从安全的洞口撤退。

今天,狼、豺、狐狸联合起来对付灰兔,它们各自把守一个出口,把灰兔围困在洞穴中。

狼用它那沙哑的嗓子,对着洞中喊道:“灰兔你听着,三个出口我们都把守着,你逃不了啦,还是自己走出来吧。不然我们就要用烟熏了,还要把水灌进去!”

灰兔想,这样一直困在洞里也不是个办法,如果它们真的用烟熏、用水灌,情况就更加不妙了。忽然,灰兔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妙计。它来到狐狸把守的洞口,对着洞外拼命地尖叫,就像被抓住后发出的绝望的惨叫声。

狼和豺听到灰兔的惨叫声,以为是灰兔被狐狸抓住了。它们担心狐狸抓到灰兔后独自享用,不约而同地飞奔到狐狸那里,想向狐狸要回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聚到一起后,狼、豺、狐狸忽然意识到灰兔可能是用的声东击西之计时,急忙又回到各自把守的洞口继续把守。它们哪里知道,灰兔趁刚才狼到狐狸那里去的时候,早已飞奔出来,躲到了安全的地方。

灰兔把自己脱险的经过告诉了刺猬,刺猬说:“你真聪明,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妙计来的呢?”灰兔说:“因为我知道,狼、豺、狐狸虽然结伙前来对付我,但他们都有贪婪的本性,互不信任,各怀鬼胎,我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竞争者能得到盟友的相助,这是竞争者比较满意的结果。但是,如果能让竞争对手在同盟之间相互残杀,这将是竞争对手所能得到的最悲惨的结果,而对你来说,却是最好最省力的结果。

对多疑者的围堵,当如灰兔,善用狐疑方可不败。

他忘恩负义——你一手戴套一手持棍

忘恩负义,这个词字面意思简单,即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忘恩负义呢?

如果你送给你亲戚100万美元,他应该感谢你吧?安德鲁·卡耐基就资助过他的亲戚,要是卡耐基九泉之下有知,定会震惊地发现这位亲戚正在诅咒他呢!为什么呢?因为卡耐基遗留了3亿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他只继承了100万美元。

忘恩负义的人不会在心中印上“感谢”二字,尽管他可能嘴里会冒出“感谢”二字。

这类人小有成就时,上谢天,下叩地,对父母感恩戴德,对老师感激涕零,但归根到底,他仍认为自己的聪明才智居功至伟。有所成就时,他首先会认为是自己的功劳,别人再有功绩,也只是绿叶而已。口头上虚伪的感谢好一阵子,但真正强调的还是自己的天赋。当他失败时,却不能先从反省自己做起,多半是要找个让自己和别人信服的推诿的道理。如果很难找到过硬的道理,勉强让自己信服的也可以将就,有时候深知旁人都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他自己还陶醉在其中。面对责任,他们首先推脱给旁人,其次推给环境,最后实在没有理由可找,那就想到了一个逻辑:“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天下人皆如此。”

忘恩负义者,即使别人对他恩重如山,他也习惯性地忘记,而一但出了错,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他们喜欢假设,今天你给他一个陷阱,明天就恨你让他只得到了一个陷阱,因为说不定陷阱里还藏着大蛋糕呢!对此,只能说情义再大,也敌不过私利的虎口。

小白为人厚道,在公司里人缘极好。

这次,组里来了一个新同事,小白本着诚恳待人的原则,尽力照顾。谁知这位同事不但不感谢小白,还暗地打算盘,不仅不把其他同事放在眼里,还煽动一两位较不安分的同事结成一个“小帮派”,三番两次要给小白点“好处”。小白因未事先防范,应变不及,为了维护办公室的安宁,只好向他们低头,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小白以为他们会就此鸣金收兵,谁知过了不久,他们竟连同单位的其他人向他发难,欲逼他下台。由于小白在工作上曾有一次不小的疏忽,加上事起仓促,无从防备,因而“中箭落马”,而接他位子的,正是那位新进的同事。

小白防范不及,中的就是那群白眼狼的诡计。

可见,要防范好忘恩负义之人的进攻,我们必须明确这些人的心理发展路径。对付他们,要一手戴手套,一手持棍子。

首先,他们向你索要利益或寻求帮助时,警惕他们的要求,若一次给予后不见反应,迅速收工。

其次,他们再次索求无所得时,可能会失去理智,你应当支起棍子,远离为妙。

最后,如果他们变换脸色,假惺惺装正人君子,甚至百般感恩时,那更要注意了,因为此时敌人的反攻信号灯在亮了,要时时察言观色,对他们严加防范。

驯兽师之所以能在猛兽面前游刃有余,是因为他们一边有防护的工具,一边有制服动物的利剑。防范忘恩负义的人,何不学学他们的手段呢?

暗箭来袭——不妨以牙还牙

人生在世,难免会在有意、无意之间得罪人,从而成为他人的眼中钉。如果对方咽不下这口气,摆明对阵的态势,还容易应付;如果是阴险小人,他们往往会在暗地里突施冷箭,就真的叫人伤脑筋了。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明枪对阵,胜败之间看实力,如果被打败了,则无话可说;至于暗箭来袭,则防不胜防,如果因此被暗算,实在太冤枉了,所以如何攻防就要靠心机了。

一般说来,会被暗算,是因为自己的实力比对方强,对方不敢明着来,只好躲在暗处放冷箭,如果你应对不当,真的很容易因此中箭落马,摔得灰头土脸。

明朝时,有位御史下乡巡察,由于他与巡察地区的某位县令先前曾有过节,这位县令早就心存报复的念头。县令眼看机会来了,于是便安排一位自己最信任的侍从前去充当御史的临时护卫,以便找机会捣鬼。

由于侍从刻意用心服侍御史,没多久便获得了御史相当程度的信任。信任当然会让人疏于防备,也是下手的最好机会。这个时候,县令便指示侍从将御史放在印箧中的官印偷走,准备让御史吃不了兜着走。

官印是何等重要的东西?御史发现官印丢失后,相当紧张,怀疑必定与该县令有关系,不过碍于欠缺证据,所以也不能说什么,更不敢大肆张扬地把事情搞大,只好假装生病,闷在行馆里苦思对策。

过了几天,县里一位颇有名气的书生恰巧前来探访,由于御史早就耳闻这位书生的才智,所以便请他到房内,把官印被盗一事对他仔细说了一遍,看看他有没有比较好的办法可以帮忙。

书生听完之后,便出了一个主意,建议御史在半夜的时候派人偷偷地到厨房去放火。

一旦御史的行馆发生火灾,各级官员们一定都会火速跑来指挥救火。书生要御史趁着一片混乱的时候,将原本装着官印的印箧暂时托付给那位县令保管,说是为了预防官印在慌乱中丢失或遭到焚毁云云。

书生解释说,如果官印真的是那位县令所偷,趁着火灾将空的印箧托付给他,等于是将烫手山芋丢回给他,他绝对没有不将官印归回原位的胆量,因为丢失的责任在他身上,逃都逃不掉。

当天午夜,御史便照着书生的计划上演了一场“火烧御史行馆”的戏。趁着烈火熊熊燃烧之际,御史将保管官印的重责托付给那位县令。等大火扑灭之后,县令归还印箧,御史打开一看,发现官印果真安然物归原位,一切似乎都印证了书生的设想。

此时此刻,对于那位书生的绝顶聪明,御史不禁又感激又佩服。据说,那位书生就是后来的一代名臣海瑞。

官印丢失,在古代就是杀头之罪,县令显然有致御史于死地的意图,御史吃下这口黄莲,不仅有苦说不出,而且天天坐立不安,冷汗直流。还好,借着书生的聪明才智,御史将烫手山芋丢回给县令,在不动声色之间买空卖空,完成了一次无声的绝地大反击。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如果硬碰硬,或许很快就能见胜负,但也有可能两败俱伤,甚至没完没了。

如果能够“搭座桥”让对立的双方在意气与利害之间有个回旋的余地,在不动声色之间,创造既斗争又互有台阶可下的空间,或许还能缓解彼此的紧张关系。

而书生将烫手山芋丢回去的做法,放出“我并不是好惹”的信息,软中带硬,对手必然不敢掉以轻心,任意挑衅了。

6.最不动声色的成功,就是建构有效的朋友圈

你几乎看不见他奔波劳碌,但是在不动声色中,他就已经实现人生目标。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建构并有效地利用了自己的人脉关系。

在美国,曾有人作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

1)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

2)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

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2/3的雇主的理由都是:他们是因为不会与别人相处而被解雇的。

可见,好人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很重要。

大卫在一家广告公司做事,他很会发展人际关系,不久便发展了最大的两家客户。同时,他的年薪也大涨。由于公司具有十足的发展潜力,因此他的前途也很光明。但是,他仍然希望能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他认为"打铁需趁热,再不开始施展抱负,可能就要坐失许多良机。于是,就在27岁那年,他辞去了令人羡慕的职位,投身于自己的事业。此时,他过去的一些交际关系便派上用场了。

通常来说,广告业比其他行业更重视个人交际,甚至可以说广告业就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的基础上,需靠交际才能得以维持。一家广告代理公司建立之初,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才能获得顾客,此时,公司职员们过去的个人交际便能产生极大作用。

大卫曾经是许多公司的赞助者,信誉卓著,各方面关系都不错。所以,他的公司一开业,便有厂商指名要他代理,这使他的公司业绩蒸蒸日上。

5年后,公司已有30名职员,全美各地都有客户,其中足以维持公司的大客户就有15家之多。而他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及其交际能力皆是他成功的重要保障。

大卫就这样利用人际关系赢得了成功,但他是否从此就满足而不再前进了呢?当然不是。

据说,他后来又创办了一家“一年一元俱乐部”。该俱乐部是同业友人聚会的场所。凡是会员,业务上有任何疑问或困难,都可在俱乐部公开提出讨论或在会员间彼此交换意见,俱乐部可以算是“脑力激荡中心”。俱乐部的会员中,有一流的出版业者、广播业者、广告业者等,都是社会上的精英。通过这种形式,他的人际关系又得到了发展。大卫本身在即将进行某一新企划时,也会到俱乐部寻求各方面专家们的意见,他对于在那儿讨论出的结论极有信心与把握。

他工作上所需要的交际多半都在白天进行,但有时候夜晚也得做。他不仅常把工作带回家,也常请俱乐部的朋友到家里来。

后来,他的朋友数量在不断增加,交际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相信将来他还会从丰富的人脉资源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契机。

约翰逊是纽约某大报的记者,他大学毕业后,当了两年兵,退伍后顺利地到一家大报社当财经记者,他的采访工作总是进行得非常顺利。附带一提的是,由于约翰逊长得很帅,又是大报的记者,所以受到许多美女的青睐。

就在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有一次,约翰逊与公司主管发生了冲突,心里觉得很委屈。这时候,突然有一家小型报社想高薪聘请他,而且愿意让他主跑外地新闻线。

约翰逊心想:我在新闻媒体圈才工作了一年,就已经小有名气了,现在有人出高出原来50%的薪水挖我,又让我跑自己喜欢的新闻线,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生闷气呢?于是,约翰逊跳槽了。

约翰逊到这家小报社上班后采访的第一天,怪事便发生了。原本可以立即顺利邀约采访的明星和大老板,都推说有事,要另外安排时间;而原本安排给自己出书的出版社,也突然推托说由于经济不景气,出版计划要暂停。

刹那间,全世界都好像在跟约翰逊作对,变得不认识约翰逊这个人了。当然,约翰逊由于业绩不如预期,也时常遭受新老板的冷眼相对。其实,约翰逊不知道自己原来就像一只“狐假虎威”的狐狸,不知道以前别人对他表现出的尊重与喜爱,是因为他背后的大报社的招牌力量,而不是因为他本身的专业与人际关系的积累。

看完大卫的故事,再与约翰逊的失败对比一下,相信你已经明白人脉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了。个人事业的成功,80%来自于与别人相处,20%才是来自于自己的专业技能。人是群居动物,人的兴衰成败只能来自于他所处的人群及所在的社会,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游刃有余,才可为事业的成功开拓宽广的道路。

我们都不可能生活在《鲁滨逊漂流记》里的那个孤岛上,更何况,即使是鲁滨逊还有个“星期五”相伴呢!切勿让自己陷入人脉孤岛中,否则你的生活、你的工作都将举步维艰。

当然,人在河边走,难保不湿鞋。交友也是如此。很多人都有过交友不慎而被朋友出卖伤害的痛苦经历。

你和最要好的朋友彼此交往愉快,能互相取长补短,那么在一定时间内,你们还可以称为是真正的朋友。然而一旦你们之间产生了利害冲突,就很难保证这段友谊不会变质,最恐怖的是,朋友从你背后用力一击可能是最致命的,因为在那些亲密接触的日子里,他们早就拿到了你的“死穴”。

李某的遭遇就说明了这一点。去年3月李某从某国企下岗了,于是他就找了当地的一家汽车加油站上班,他的工作是会计,老板对他相当不错,做出纳的张某更是拉着他称兄道弟。

李某对这份工作满意极了,一段时间后,他和张某越来越熟悉,两人常一起吃吃喝喝,有一次两人喝酒时,张某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其实弄点钱是很容易的,你想,如果咱哥俩儿联手,那钱还不像流水一样啊!”

李某当时回了他一句:“别开玩笑了!”

以后张某再没提起过这件事。但李某却起了疑心,一次他翻了翻以前的账目,发现有不对劲的地方,他考虑再三,就把张某约了出来,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并要将这件事告诉老板。

张某一听,吓得哭了,他跪在地上求李某高抬贵手,并表示将筹钱,把账补上,李某当时心就软了,自己要是现在告诉老板,那张某非得进监狱不可,还是给他个机会吧……

就这样,一个星期、两个星期,每次催张某,张某都说自己正在筹钱,李某正着急时,这边就东窗事发了:老板请人查账时发现了张某贪污的痕迹,警察带走了正准备举家外逃的张某,还有一脸惊慌的李某——因为张某一口咬定李某收了他钱才没检举他。

荀子在论人性时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固然有些偏激,但现实生活中在与人打交道时的确要谨慎小心,对朋友不妨多点戒心,考虑一些防患对策,为自己留些“逃生”的余地,才不至于在事情发生之际追悔莫及。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慎重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

人,不能没有朋友,没有朋友的日子是煎熬的。但是,芸芸众生谁可以成为朋友,需要慎重选择。交朋友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结交那些对你有害无益的朋友,不要被他们拖入浑水之中。

以下为你介绍几种择友之道:

1)和那些有进取心的人交朋友

如果你的朋友比你层次高,这样的朋友无疑将会往高处带你,而层次比你低的朋友大多是拖你后腿的。那些只问“你的房间有多大,有什么家具”,而从不与你交流思想的人是狭隘的人,小心不要受其影响。你的进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周围的朋友。因此,为了你的进步,选择那些积极上进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希望看到你的成功,会给你的计划提出积极建议。如果你没有这样做,反而结交了那些低级趣味的小市民,渐渐地你自己也会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2)选择志同道合的朋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直的人不会和奸诈的人交好,不同类的事物在一起是难以共存的,所以当鹿把狗当作同类时,惨剧就发生了。

有人说看一个人的底牌要看他身边的朋友,此话不假。有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朋友,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

3)与机缘好的人交朋友

古人曾说:“行雾中,衣裳不觉中湿透。”同样,平日常常接近优秀杰出之人,自己也会不知不觉中成为优秀的人才。

4)选择一些与你观点不同的人做朋友

在当今社会,思想狭窄的人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重要的职务和崇高的责任只有那些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人才能胜任。我们必须相信,他们都是有潜力的人。

在工作与生活的过程中,试图维持所有关系似乎是不可能的,而想要在现有的人际网络内加进新的人或组织就更加困难。因此,在组建人际资源的时候,必须学会筛选。换言之,你必须随时准备重新评估早已变得难以掌握的人际网络;对现有的人际资源重新整理;放弃已不再对你感兴趣的组织和人。

7.无论内心对他多么不满,公开场合请给他留面子

常言道:“人有脸,树有皮。”这句看似简单的谚语,却蕴涵着人性的特点:爱面子。的确,每个人都爱自己的面子,因此在你拼命维护自己的面子时,千万不要忽略了别人的面子。

隐忍学主张,无论你内心有多么不满,也要学会给别人留面子,尤其是在公开场合。

在一次生产会议上,一位公司的产品质量总监,曾就某个材料的质量问题,当着会议上的众人厉声质问一位质检员。本来并不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但是他的语调以及态度带有很强的攻击性,言辞也极为苛刻。事实上这位总监的意思只是想提醒质检员在工作中要更为认真和严肃。

这名质检员本来在公司中是出了名的好脾气,但是这次为了使自己不致在同事、领导、下属面前失面子,竟然和这名总监吵了起来,两个人在会议上闹得很僵。

在这次事件之后,这名老实的质检员在以后的工作中经常表现得不积极,并且在两个月后离开了公司,去了另外一家同类公司。据说他在那里是一名非常称职的质检员。

给对方留面子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会在他人面前丢面子,是因为他们没有给对方留面子。就像职场中的质检总监,他不仅在领导以及下属面前颜面尽失,而且还失去了一名好员工。尽管他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种有损他人面子的行为,却给自己以及公司带来了无法预料的损失。

人就是这样奇怪的动物,可以吃暗地里的亏,也可以吃明面上的亏,但就是不能吃面子的亏。

汉王四年,韩信平定了齐国,齐国人蒯通知道天下的胜负取决于韩信,就对他说:“相你的‘面’,不过是个诸侯,相你的‘背’,却是个大福大贵之人。当时,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悬在你手上,你不如两方都不帮,与他们三分天下,以你的贤才,加上众多的兵力,还有强大的齐国,将来天下必定是你的。”

韩信说:“汉王待我恩泽深厚,他的车让我坐,他的衣服让我穿,他的饭给我吃。我听说,坐人家的车要分担人家的灾难,穿人家的衣服要思虑人家的忧患,吃人家的饭要誓死为人家效力,我与汉王感情深厚,怎能为个人利益而背信弃义。”

我们姑且不论刘邦以后如何处死了韩信,但就人情世故而言,刘邦很成功,他能令韩信在想到背叛时心中想产生了愧疚,不忍去做。

通晓人情从反面讲,就是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爱面子,那你就不要伤别人面子;你要别人尊重,就不能不尊重别人。像“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人做。

而因为人人都要维护自己的面子,所以就会在社会交往中发生这样的事:两个争执的人常会找第三方——比如你——来评理,让你给他们分个高下。

这时,为了你们的友谊不受伤害,你需要让他们平息纷争,能解决问题最好,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至少也要给足双方面子,不能厚此薄彼,这就是“打圆场”,是人际交往中人们必须具备的一种社交技能,也是智慧的隐忍学者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技巧。

A和B同在办公室工作。一次,A去市政府听报告,B不知道,因此对A很有意见,当面质问A为什么不告诉他听报告的信息,两人因此而大吵起来。这时候部门领导了解吵架的原因后,对B说:“听报告没有通知你,这不是A的错,是我没有要他通知你,因为你们两人有一个人去听报告就行了。你如果有意见就对我提吧,不要责怪A。”B听后,觉得自己错了,于是主动向A道歉,部门领导又对A说:“B是把你当好朋友,所以才这样有什么跟你说什么,发火也不掩饰,要是换了别人,当面不说,暗地里整你不是更不好吗?”A听了,觉得B脾气是不好,但是为人却很坦白,有什么说什么,反倒放下心里的石头了,于是大方地接受B的道歉,他们又和好如初。而那位部门领导在他们心里的地位更是大大提高了,A和B都觉得这个领导值得信赖,有亲和力。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诀窍,打圆场也有打圆场的学问。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揭示矛盾的症结所在,引导双方自省。当双方为某事争论不休,各说一套、互不相让时,作为矛盾的调解人,无论对哪一方进行过分褒贬地表态,都犹如火上浇油,甚至会引火烧身,不利于争端的平息。因此,此时你只能比较客观地将矛盾的真相说清楚,而不加任何评论,让双方从事实中反省自己的缺点或错误,使矛盾得到解决,达到消除误会实现团结的目的。

将双方有争议的话题岔开,转移注意。如果不是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那么这场争论就没有必要再继续下去,作为第三者,如果仅仅向双方力陈己见,理论一番,恐怕不会有效。这时,你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力。

巧用调虎离山,暂熄战火。如果任由一些无原则的争论发展下去,它就会变成争吵,甚至会大动干戈。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第三者即可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把其中一人支开,让他与另一个人暂时脱离接触。等过一段时间他们消了火气,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趋于平静了。

对双方的论点进行归纳后,公正评价。假如争论的问题有较大的异议,而双方的观点又都有偏颇,但是本质十分接近,只是由于自尊心,双方又都不肯服输,那么第三者应照顾双方的面子,将双方见解的精华进行系统地归纳,也将双方观点的糟粕整理出来,做出公正评论,阐述较为全面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这样,就把争论引导到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统一上来了。

巧妙地联络感情,寻找共同点。假如你想让两个彼此成见很深的人消除前嫌;假如你的亲人突然遇到过去关系很坏的人而你又在场;假如你作为随从人员参加的某个谈判暂处僵局……作为第三者,你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联络双方的感情,努力寻找双方心理上的共同点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有的时候一幅名画、一张照片、一盘棋、一个故事、一则笑话、一句谚语、一段相同或相似的经历,乃至一杯酒、一支烟都可能成为双方感兴趣的话题,都可以成为融洽气氛、打破僵局的契机。

8.引而不发——若想推广传播,请先学会隐藏忍耐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想把某件事或信息隐瞒住不让别人知道,越容易引起他人的更大兴趣和关注,人们对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通过别的渠道试图获得这些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被他人知晓,进入了传播领域,就会因为它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被人争相传播,进而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从而与隐瞒该信息的初衷背道而驰。

这就是隐忍学中说的:“引而不发,跃如也。”每个人似乎都有这种奇怪的心理:越是得不到的东西,就越想知道;越是若隐若现的东西,就越想看清楚。如果我们能巧妙利用这种心理,就可以达到不错的传播效果。

马铃薯在法国的推广就是巧妙利用了这种心理。

巴蒙蒂埃是法国著名的农学家,当年他在德国做俘虏时,曾吃过马铃薯,被释后他带着马铃薯回到法国,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无法说服人们栽种马铃薯,导致马铃薯在法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发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牧师把马铃薯称之为“魔鬼的苹果”,医生认为马铃薯有害于身体健康,农学家则认为马铃薯会使土壤枯竭。

于是巴蒙蒂埃决定采取一个计策。1787年,巴蒙蒂埃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法国国王,让国王批准他在一块以贫瘠著称的土地上种植马铃薯。同时巴蒙蒂埃要求国王派遣全副武装的士兵在田野里,白天守卫,但到晚上一定要撤兵。人们发现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心想:那块土地上到底种了什么东西,为何派重兵把守呢?这种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人们有所行动:人们开始在晚上偷偷地把马铃薯挖走,种到自己的菜园里,而这正是巴蒙蒂埃所企求的。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在现代商业领域,很多企业经营者都希望自己的公司、产品美名远扬,为了打开产品销路,很多企业都会努力到各大媒体露面,打广告、搞宣传,为的就是提高产品知名度,而有些企业经营者却反其道而行之,有意隐藏自己的信息,给人留下故意躲避的印象,从而吸引人们特别是媒体的关注。待人们努力了解后,才发现原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样人们就对该企业、该产品印象深刻了。

加娜庙是印度的一座古寺庙,它周围环绕着红墙,绿树成荫,庙门宽敞。但庙里的空间不大,行人从宽大的庙门前经过,就能将庙里的景致一览无余。因此,没有多少游人进去观光,日子一久,寺庙只好关门大吉了。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自从加娜庙的大门关闭之后,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游人走到这里,经常会在庙门前停留,他们扒着门缝儿往里看。每天窥探的人比往日大门敞开时进去观光的人多了许多倍,甚至工作人员也被影响了,也扒着门缝儿往里看,想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庙里一切如同往常,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能看到的景象只是一块红墙、一角砖地,一棵老树,其他的东西被大门遮住了,无法看到。

当地的和尚对这种现象感到好奇,便统计了一下每天扒着门缝儿往里窥探的人数。这一数不要紧,大家被巨大的数目吓了一跳,窥探的人一个挨着一个,竟比之前开门时多了几十倍。

在这种情况下,加娜庙终于向游客开放了,不过这次开放与以前不同,和尚们把一道影壁立在大门的里面,阻挡人们的视线。人们总想一探究竟,所以踊跃购票。

和尚们还有意锁上几间房门,留些小缝供人们窥探。房里同样放了屏障,让人窥探起来很费劲。不过仔细一看,也只能看到一张老床,一个老柜,一双旧鞋,再向里看,还能看到一尊小泥菩萨,但人们却乐此不疲。

后来加娜庙里来了一个奇怪的和尚,这个和尚没什么知识,也没什么特长,但说话从来都是说半句,故意留半句不说,故意不把事情说完整,他是真的没有本事说完整。可正因为这样,前来讨教的人反而说这和尚的学识高深莫测,非常灵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加娜庙与这位和尚都有浓厚的兴趣,将其奉为神灵,前来烧香拜佛的人与日俱增。

加娜庙及那位和尚之所以那么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显然是因为“引而不发”在发生作用,正如那句话所说,“越想推广传播,越要闭口不说”,留一点窥探的小缝,给人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欲语还休的效果可以吊足听众的胃口。

很多精明的商人也善于利用顾客的逆反心理,刻意营造出产品畅销的假象,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一些商家在店内悬挂“某商品已售完”的告示,引起消费者的兴趣。等他们慕名前来购买的时候,商家再告诉他还有一小部分存货,这样就更容易做成交易。

有一家饮食店,门前摆了一个大酒桶,上面写着几个引人注目的大字:“不许偷看!”很多路人经不住诱惑,停下脚步往桶里看个究竟。谁知里面又有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我店有清醇芳香的生啤酒,一杯五元,请进店享用。”一句“不许偷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很多人“上当”后,酒瘾顿生,便情不自禁地到店中品尝美酒。

同理,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不想要别人做某件事情,可以采用较为温和的劝诫方式,而不要粗暴地禁止,如果因此激发了对方的逆反心理,反而会让他们的行为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9.给人帮助要低调,人情债千万不要四处宣扬

帮助人是中外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你帮助别人时不注意方式,往往会损害受帮助者的尊严。这时候,你的帮助就会变味,不但帮不了人,还会给受帮助者带来莫大的危害。

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民不聊生,这一年,齐国大旱,饥民遍野。有一个富人叫黔敖,开仓赈灾,吩咐人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敖又叫道:“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说完,这个饥民昂首挺胸地走了,最后饿死了,但是他宁死不吃嗟来之食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

一个人饥饿到了极点,到了几乎不能维持自己生命的时候,却依然能够拒绝别人轻蔑的施舍,让他能够付出生命代价去维护的,就是他的尊严。每个人都遇到过难处,都有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在人们准备请求获得帮助的时候,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如果别人拒绝怎么办?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心灵就已经极其敏感了。

如果你不是一个死缠烂打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考虑到:假如对方表现出些许的为难,或者说了推辞的话,你会怎么办?当然是体谅人家的难处,收回自己的请求,如果对方对你不尊重,冷嘲热讽呢?我们自然会挺直腰杆,宁可无助,也决不再接受对方的帮助。

所以,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维护对方的尊严,不要让他们已经受到创伤的心灵再遇挫折。

曾经有一个残疾的乞丐,他断了一只手臂。一天,他来到一户人家门口,向主人乞讨活命的食物。这时,从里面走出一个中年妇女,她仔细端详了乞丐一番,对乞丐说:“现在经济形势这么恶劣,我没有多余的钱施舍给你,不过,如果你能帮我们家做一些事的话,我倒不介意为此付给你工钱。”

乞丐纳闷了:自己一个残疾人,能干什么呢?妇人把乞丐带到后院的一堆砖边,指着那堆砖说:“你只要把这些砖搬到前院,我就给你钱。”

乞丐听完后,很气愤,压抑不住心中的怒火,说:“你明知道我只有一只手,还叫我搬砖,不给钱就算了,你还羞辱我!”但那妇人却拿起一块砖,对他说:“拿起一块砖,一只手的力量就足够了。你虽然只有一只手,但你可以用你的一只手搬砖啊,照样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赚钱!”乞丐听完后,似乎懂得了什么,他吸了口气,用他的一只手,一块一块的把砖搬完了。妇人看着乞丐把砖搬完后,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给了些钱给乞丐。

几年后,有一个气度非凡,身穿西装的青年来到这个妇人家,感慨万千地谢谢那妇女,那位妇女开始并不知道他是谁,后来看出了那人是独臂,才想起是当年来自己家乞讨的那位乞丐。那位乞丐现在成了一家搬运公司的老板,他正是用他的那一只手,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这位青年对妇女说:“非常感谢您,要不是您帮我找回我的尊严,我哪会有今天!如果没有您对我的教诲,我……”

妇女又领他来到了后院,指着依然堆在那里的砖头说:“呵呵,其实我并不需要挪动那堆砖头,这些年来,每个到我家来寻求帮助的人,我都会让他们搬那堆砖头,我只是想让他们体面地获得帮助。同时告诉他们: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钱财,今天你的成就,就是你辛勤的劳动和自信带来的!”

故事中这个妇人的做法非常高明,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她很好地维护了对方的尊严,并且通过劳动给对方一个提示——尊严可以靠劳动来维护,命运也可以靠劳动来把握。

在今天的社会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异常密切,这也就导致互帮互助变得越来越平常。但在有些人的意识里,帮助者和受帮助者并不是平等的,帮助人的人处于强势地位,自然可以高高在上,而受帮助者由于有求于人,就应该卑躬屈膝,低人一等。

在这种观念的误导下,他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会显露出自己的优越感来,从而使自己的表情变得傲慢,语气变得不屑,言辞变得尖刻,眼神变得冷漠,给受帮助者一种心寒的感觉。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我们处在受帮助者的位置,我们还能接受这样的“帮助”吗?

同类推荐
  • 逆境中的自在

    逆境中的自在

    领悟佛语经典,参透人生百味,看破荣辱得失,活得自在安然。一桩桩禅宗公案,一则则佛家故事,在轻松自然的享受中,让你参透人生的禅机,发现人生的真谛,升华人生的意义。
  • 不只是留学

    不只是留学

    本书分理性留学、全力投入、成长理念、重视设计、真切感悟、教育实话等六篇,通过真实的经历、故事和感悟,告诉读者有关留学的问题、孩子成长设计问题和教育的真实理解和把握问题。
  • 人生谋略全书

    人生谋略全书

    当代社会如滚滚洪流,竞争激烈,追求卓越,渴望成功是每一个人寻求自我提升的最高境界。
  •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

    本书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创作的70篇文学精品,在这些优美的文字中,我们仿佛得到了一种灵魂的洗礼,心灵顿时变得清澈、亮丽起来。这也是作者倾心创作的奉献给广大读者的最美的心灵鸡汤,这本书适合各类人群阅读,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实用价值。
  • 佛光菜根谭:耐得烦

    佛光菜根谭:耐得烦

    每日一偈,终生享用,成就事业,需要勇气;成就家庭,需要和气;成就人际,需要结缘;成就生命,需要智慧。全球超千万人,都在阅读的心灵滋养经典,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做人耐烦,才能结缘,做事耐烦,才能成事。
热门推荐
  • 走向黑暗

    走向黑暗

    混迹人生,如何在黑暗中成长。如何摆脱黑暗,在黑暗中求生。慢慢的走向黑暗……
  • 王妃嫁到:腹黑王爷接招

    王妃嫁到:腹黑王爷接招

    大婚夜被人设计,第二天她便被新婚夫君休出门。半年后,她查清真相,带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娃儿揪出了幕后黑手。原来当初陷害她的人竟然是……“娘亲,他说他是我爹爹。”宝宝指着俊美邪气的妖界之王满眼好奇,她冷冷一瞥,眼神陌然,“宝贝,我们走,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 彩民徐建设

    彩民徐建设

    徐建设是个标准的彩民,但并不盲目,他每周只买两注,周三和周五各一注,每次都是一个相同的号码,从不间断。徐建设没中过奖,这没什么,他觉得就像抽烟喝酒,过过瘾就可以了,不必留下什么。
  • 撒旦王子请转身

    撒旦王子请转身

    他是这个世上最不可一世的男人,这个名叫西侧影的男人,仿佛是这所学校最高贵的王子,每一个人都必须屈居在他的膝下!她叫浅小笛,是这所学院中最悲剧的女人,偏偏就让她和他给杠上了,受尽了欺压,宛若被大石头压着的小花,胆子却越来越壮!两人的碰撞,精彩十足,看看多多!
  • 爱的救赎

    爱的救赎

    这是一部反映当代都市情感生活的文学作品。全文记述了最警世最真实的情感世俗画卷。一部描写男人与女人之间,情感,道德与人性的力作,情节跌宕起伏,故事耐人寻味。
  • 管窥《道德经》

    管窥《道德经》

    本书旨在向朋友们推荐《道德经》这部非常经典的著作。希望读者们读了它之后能够有所解,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发现和顿悟生活中的“道”,进而循“道”而行,成为“修善”,“有德”的人。
  • tfboys一生一世陪伴你

    tfboys一生一世陪伴你

    星月、恋月、婷月,是世界首富英国国王的三个公主。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是王氏集团,王氏集团,易氏集团董事长的三个儿子。有一天三位公主厌烦了皇室生活,隐藏身份来到了中国,他们的父王并不知情。三位公主在机场与三小只相遇。三位皇室公主会与三小只发生什么故事呢?
  • 葬世新生

    葬世新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部小说都有一个传奇。传奇不开始与你也不会结束于我。一个平凡的小人物洛云海的传奇,也是文明被埋葬后的一缕光明。他不光给自己希望,他也带给别人希望。
  • 死生契阔——子偕

    死生契阔——子偕

    世人都说妖狐织幻境迷惑众生,人却不需法力,只凭一句话,便织出了一个美丽的幻象,沉于此幻象中的妖,为了这一句话流连等待。
  • 死亡诡记

    死亡诡记

    晚上在殡仪馆附近,遇到了一个美女,结果发现她是一个女鬼.....随后又遇到一个猥琐老头竟要收我当他徒弟.....而我莫名其妙的成了钟馗后人,且看我这一路抓鬼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