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3800000009

第9章 有一类沟通叫隐忍——沉默的确是金,帮你征服所有人的心

有时候争辩、抢话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得不到尊重,觉得你不喜欢倾听他。这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即使你有再多的意见,也要学会“隐忍”,学会“沉默”,因为适当的沉默是一种倾听智慧,它在帮你赢得人缘的同时,也征服所有人的心。

1.收起沾沾自喜的感觉,少说“我”多说“你”

说话好像驾驶汽车,应随时注意交通标志,也就是要随时注意听者的态度与反应。如果红灯已经亮了仍然向前开,闯祸就是必然的了。

人们最感兴趣的就是谈论自己的事情,而对于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大多数人觉得索然无味。对于你自己有浓厚兴趣的事情,不仅常常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而且还会令人觉得好笑。年轻的母亲会热情地对人说:“我们的宝宝会叫‘妈妈’了。”她这时的心情是高兴的,可是旁人听了会和她一样高兴吗?不一定。谁家的孩子不会叫妈妈呢?你可不要为此而大惊小怪!这是正常的事情,如果不会叫妈妈的孩子才是怪事呢。所以,在你看来是充满喜悦的事情,别人不一定有同感,这是人之常情。

放学回家的路上,吴欢遇到了王老师,她气鼓鼓地说:“王老师,你说江珊多可恨,我和她吵起来了。”“为什么?”王老师一脸不解。“她非说张学友是最好的歌星,张学友鼻子那么大,丑死了。我就和她吵起来了。”吴欢接着说,“江珊太不够朋友,本来在班里我和她是最要好的朋友,可是她有什么心里话都不告诉我!”王老师问:“你从来都是把任何心里话都告诉江珊的吗?你想一想是不是每个人的喜好都一样呢?”一句话使吴欢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不好意思地说:“其实我也没把什么话都告诉她。”

自己喜欢的要求别人也要喜欢,自己没有把什么心里话都告诉好朋友,却要求别人对自己毫无秘密,全部公开,世界的丰富多彩就是因为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怎么能要求别人公开自己的隐私呢?即使是好朋友也没有这个权利。

竭力忘记你自己,不要总是谈你个人的事情,人人喜欢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际时你就可以明白别人的弱点,从而尽量去引导别人说他自己的事情,这是使对方高兴最好的方法。你以充满同情和热诚的心去听他叙述,你一定会给对方以最佳的印象,并且对方会热情欢迎你、热情接待你。

说话时,把“我的”变为“我们的”,可以巧妙拉近双方距离,使对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的话。

如果你在说话中,不管听者的情绪或反应如何,只是一个劲地提到我如何如何,那么必然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改变一下,把“我的”改为“我们的”,这对你并不会有任何损失,只会获得对方的好感,使你同别人的友谊进一步地加深。

我们经常看到记者这样采访:“请问我们这项工作……”或者:“请问我们厂……”经常发现演讲者使用“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让我们……”等表达方式。这样说话能使你觉得和对方的距离拉近,听起来缓和亲切。因为“我们”这个词,也就是要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

比如说“你们必须深入了解这个问题”,便拉开了听众与演讲者的距离,使听众无法与你产生共鸣。如果改为“我们最好再做更深一层地讨论”就会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使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2.一对会倾听的耳朵胜过一张能言善辩的嘴

在一个久远的年代和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国度里,有个整日坐在王座上的国王。一天,他收到邻国王子送来的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使者说他的王子要请教国王一个问题:三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回答正确的话,这三个金人将全部归国王所有,回答错误的话只可获得一个金人。这可有点难住国王了,因为无论是称重量还是看做工,它们都是一模一样的。

最后,一位智慧的老臣拿着三根稻草,他把第一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然后他又将一根稻草插入第二个金人的耳朵里,结果稻草从嘴巴里出来。最后他把第三根稻草插入第三个金人耳朵里,稻草掉进肚子里。

老臣说:“最有价值的是第三个金人!第一个金人是前耳朵进,后耳朵出。第二个金人是用耳朵听了,用嘴巴说出来。第三个金人是用心去倾听。”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一对会倾听的耳朵胜过一张能言善辩的嘴。事实上,倾听是获得他人好感的关键,用心地倾听他人话语胜过在众人面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那些整日在他人面前喋喋不休的人,总显得锋芒毕露、夸夸其谈、油嘴滑舌。话说多了,还有可能祸从嘴出。而静心倾听就没有这些弊病,而且益处颇多。用心倾听别人说话,别人就会觉得你谦虚好学,诚实可靠,善解人意。善于倾听的人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蒲松龄因为虚心听取路人的述说,写下了《聊斋志异》;唐太宗因为能够倾听魏征等人直谏,成就了大唐盛世;刘玄德因为恭听诸葛亮之言,而问鼎三国。

一个不懂得用心倾听的人,通常也是不尊重别人观点和立场、孤傲自大的人。这种人无可避免地会成为他人反感的对象。而用心倾听则是对说话者的尊重,它不仅是维系人际关系、保持友谊最有效的方法,更是解决矛盾冲突和处理抱怨的最好方法。

这日,刚工作不久的兰兰在一个小店里买了一件连衣裙,但不久她发现衣服起褶的厉害,于是,她拿着裙子来小店退换。她想跟售货员说说事情的经过,但没做到,售货员总是打断她说话:“我们卖了几十件这样的裙子了,您是第一个找上门来抱怨衣服起褶的人。”兰兰听了很生气,二人因此吵了起来。

正在此时,老板娘来了。她很内行,她向兰兰询问事情经过。兰兰说话的时候,她一句话没讲,很安静地听兰兰把话讲完。之后,她也听了听自家售货员的观点。听完后,她就开始反驳售货员,并帮兰兰说话。她不仅指出了裙子起褶的问题,还强调说店里不应当出售使顾客不满意的货品,应该立即退回厂家。当然,她也承认她不知道裙子为什么出现问题,“您想怎么处理?我尊重您的意见。”她对兰兰说。

兰兰仍旧要求退货,她爽快地答应了。兰兰觉得心里有一丝愧疚,就换买另一条裙子了。之后,兰兰完全信任了这家小店,她也成为小店的常客。

只有很好地倾听别人,才能构建稳定的人际关系。凡是高明的谈话者,都有着很好的倾听素质。他们在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能够体察别人的感情,体谅别人的难处,宽恕别人的错误,容忍别人的缺点;他们有耐心,能够长时间地听取别人零乱、不成熟,甚至是语无伦次的谈话;他们还拥有一颗谦虚的心,一颗吸收性强的学习心,他们能够从别人的谈话中找到要害,能够用别人的思想来提升自己;他们又都是有趣的人,偶尔听到别人说出有趣的话,就会心的笑。当别人讲出一些经典话语时,就连连点头。由于具备这种素质,高明的谈话者往往能深刻洞察别人的心思,他说出口的话也就能深入对方内心。

想做一个高明的谈话者,还是想做一个滔滔不绝但令人反感的人,由你自己决定。

3.不当话痨,把话语权分给别人一些

希腊斯多噶派哲人芝诺说:“我们之所以长着两只耳朵一张嘴,是为了多听少说。”当一个青年向他滔滔不绝地说话时,他打断说:“你的耳朵掉下来变成舌头了。”

确实有许多能言会道的人,他们的嘴是身上最发达的器官,无论走到哪里,嘴巴是身上最锋利的武器。他们只想表达自己,却很少有心情倾听他人。虽然他们算得上一等一的话痨,和别人交流的机会也非常多,但他们并不了解别人。他们说得越多,了解别人的机会就越少。只有让对方多说,了解他的机会才会越多。而越了解一个人,你就越能赢得他的好感,他就越愿意与你打交道。

纽约大学的社会学专家达尼尔格兰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把每三个女大学生分成一组,每一组由两名同校女大学生和另外一名外校女大学生组成,让她们进行十分钟的交谈。在这个谈话过程中,因为三人中有两人是同一所大学的,所以大家谈话的时候就会忽视另外一人。结果,正常对话的同校女大学生在交流中使用的重音占谈话的11%,而被忽视的那名外校女大学生的对话重音达到了41%。而且在这些被忽视的外校女大学生中,也就是重音使用频繁41%的女大学生中,有一半人感到自己性格内向。

这个试验说明,当两个同校女生毫不顾忌地说话时,会夺走另一个外校女生的发言权,导致她因内心不舒服而出现说话声音增大的现象,这表明她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情绪。因此,从今以后,与人聊天的时候,别只顾着自己说话,也要问问别人:“你是怎么认为的?”多听别人说,引导别人多说,才是有效的沟通之道。

具体来说,我们应该掌握如下原则:

1)谈话中的20:80法则。

意大利著名学者帕累托指出,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素通常只占20%,其余80%是次要因素。因此,掌握20%的重点,就能操纵局面。谈话中,这个原则同样奏效。也就说,用80%的时间倾听,20%的时间说话,是最好的时间分配方案。这样,你能从对方的言谈中了解到更多,你能够冷静分析对方的谈话内容,抓住关键之处。

同时,在倾听对方说话时,不要只是简单地发出“嗯”“是”这样的声音,而是要安静下来,多注视对方,时机恰当时,通过有意义的语言和肢体动作来回应对方,这样便能形成一个较好的人际互动。

2)多用“设问”,引导别人多说。

在谈话过程中,你可以采用设问的形式引导对方多说。设问用得好,能够诱人思考,使谈话更加有吸引力。但设问并不是什么都可以问,你最好问能够引发对方感兴趣的,让对方感到骄傲的事情。比如他事业成功的经验,他目前最关心的话题以及他的兴趣爱好等。

当年日本著名的销售员原一平做销售的时候,拜访一个建筑企业的董事长渡边先生。渡边一见到原一平就下了逐客令。原一平并没有就此退却,他诚恳地问渡边先生:“渡边先生,咱俩年龄差不多,为什么你如此成功呢?能告诉我原因吗?”

渡边先生见原一平求知若渴,想学习自己的成功经验,就不好意思再回绝他,接着,他就讲述了自己的成功历程。没想到一聊就是半天,而原一平始终在认真地听着,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了一些问题,以示请教。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原一平拿下了渡边建筑公司的所有保单。

所以,征服人心其实很简单——不当话痨,把话语权多分给别人一些,你就拥有了更多成功的可能。

3)拿出诚意听,适时重复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

有些人在听他人说话时,听不到十分钟,就开始走神,眼睛不由自主地飘向对方的嘴巴、手、腿,抑或像一尊雕像般凝望着窗外。还有些更敷衍的,眼睛不舍得离开电视机,对方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多半会发火。

一个好的倾听者,即便对对方的话题不感兴趣,也会不时地重复对方话中的关键词,这样对方就会觉得面前的人是在认真地听,并且对自己的谈话感兴趣。

心理学上,把这种行之有效的重复关键词技巧称之为“反射”。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罗帕多埃里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90多名女大学生与事先雇用并商量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对话。有一半女大学生在发言时的“感情用语”或“关键词”被这些工作人员重复,而另一半女大学生在和工作人员说话时,工作人员并没有重复这些富有情感色彩的“关键词”。结果显示,和后半部分的女大学生相比,前半部分女大学生的谈话时间要长,谈话次数也多,她们对工作人员的好感度要比另一半学生高出11个百分点,她们还非常乐意同工作人员谈话。显然,注重重复对方的感情用语或关键词,不仅能够让对方更愿意交谈,还会让对方对你产生兴趣,引发好感。

当然,找到对方谈话中的关键词和带有感情的词语,是需要用心的。比如有朋友高兴地说“我升职当科长了”,你这时候,需要重复“升职”这个词。若是你搞错了,说成“你吗?”等类似的话,你们之间谈话的气氛就会一下子变了,对方还以为你是有意讽刺他。找到对方谈话中带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关键是要把对方谈话时的情绪与他所说的话结合起来,这样,你只需要略分一点听力,就可以让对方认为你对他的话题感兴趣。

通常情况下,你重复对方话语中的关键词后,对方都会很乐意让话题继续下去,当他说得尽兴的时候,也别忘了时不时给他来几句附和。附和他人有两个法则:第一个法则是“尽可能多说,并且附和的声音要大点”,用自己的热情来引发对方的谈话兴趣。第二个法则是“对谈话的前半部分附和要少,对谈话的后半部分附和要多”。若能如此,谈话的氛围将会比较活跃。

至于附和用语,最具有魔法效力的是“是啊”这句话。它含有“你所说的非常合理”以及“我非常认同你”这两种微妙的语感。这能让你和谈话者建立起互信关系,交谈会变得更加顺利。

你也可以用一些问句来附和,诸如“为什么?”“怎么会?”“真的吗?”“后来呢?”等。这些附和性的问句也能激发对方的交谈兴致。

其实,每个说话的人,都想从听众那里获得些许赞同的声音或表情,这样他才能更放得开地往下说。只要你的反应是一种鼓励式的,不管对方是谁,他都能在愉快交谈的同时,对你这个人有个好印象。

4.说“我懂你的委屈”,不如静静地听

卡卡总是觉得自己是一个很会安慰别人的人,每次朋友向他倾诉内心的委屈时,他都会说“我明白你的难处”“我知道你很倒霉”“我晓得”,然后他也开始说自己的事,告诉朋友自己最近工作不太顺利,追女孩还没有追上等。到了最后,他们之间是各说各的,各有各自的心事。事实上,朋友并不认为卡卡了解自己,而卡卡也不觉得朋友能听得进他的话。而且,朋友会认为卡卡“根本不可能了解我的委屈,他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只不过在敷衍罢了”!

一个人要想了解另一个人是很难的一件事,这就像我们在为自己的未来奋斗,在憧憬着今年能拿到多少钱,过两年投资点什么一样,但我们很难分心去想遥远的第三世界有人因缺水而皮包骨头,也很难了解那些刚刚遭遇地震、台风的人们,他们的心被怎样的痛苦侵蚀。

不了解就不要这样说。因为当事人向你倾诉的时候,需要的是你听,也许他也很希望你能给他指出一条好的路子,但他并不需要一个人只是嘴上说懂他的痛苦,但实际上并没有用心倾听。

还有“我懂你的痛苦”这句话,并不是每次别人向你抱怨时都能应付得过去,有时候甚至显得不合时宜。比如有人向你抱怨:“我本来去理发店是要烫梨花头的,可是店主却给我烫了个大妈头,丑死了。”“我都有眼尾纹了,老了。”这时,你最好立即说“哪有,很好看”或者“没有你想得那么糟糕”之类的话,如果此时你说“我懂你受的苦”“我了解岁月的无情”,恐怕会让对方心情更差。

不痛不痒地说“我懂你的委屈”,不如感同身受地去倾听对方,做一个好的听众。

规则一:在听对方说话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护一种积极的态度,这样做会营造良好的交谈气氛。对方越能感受到你的倾听兴趣,他就越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反,如果你在听话的时候表现出消极态度,总是动不动就说“我知道”“我懂了”之类不耐烦的话,对方就会很伤心,进而也不想和你交谈了。

规则二:全身心注意倾听。别人同你说话的时候,你要面向说话者,同他保持目光的亲密接触,同时注意姿态和手势,无论你是坐着还是站着,都要与对方要保持最适宜的距离。

规则三:以相应的行动回答对方的问题。对方与你交谈是想得到某种可感的信息,或者迫使你做某件事情使你改变观点,或者渴望得到你的安慰理解等。这时,你要采取适当的行动,比如对方和你聊到他遇到工作瓶颈,如果有好的建议尽管告诉他,如果有能帮他的书籍或者工具也可以提供给他,这本身就是对对方最好的回答方式。

规则四:倾听的时候,感同身受的对对方表示理解。这包括理解对方的语言和情感,把自己假设为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体会他的内心感情。

规则五:不要不懂装懂,没听见装作听见,也别逃避交谈的责任。作为一个倾听者,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如果你不明白对方说的是什么意思,你就应该让他知道你没听明白。永远别不懂装懂,那样早晚会被人识破。

规则六:要观察对方的表情。交谈很多时候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进行的,那么,你不仅要认真听,还要注意对方的表情变化。比如看对方的眼神、听对方说话的语气及音调和语速的变化等,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站着或坐着时与你的距离,这有助于你更好地倾听对方。

在倾听对方说话的同时,还有几个方面需要提醒你:

首先,别提太多的问题。问题提得太多,容易造成对方思维混乱,说话时注意力不集中。

其次,不要在别人说话的时候神游。有的人听别人说话时,习惯考虑与谈话无关的事情,对方问他话的时候,他会不知所云,想不起对方刚才说了些什么,这样彼此交流就变得困难。

最后,别匆忙下结论。别人说话的时候,不管你是表示赞许还是反对,都不要急着说出来,不经过认真思考的判断和评价,容易让对方陷入防御状态,造成彼此间交际的隔阂。

5.适度沉默,使沟通更加顺畅

现在,沉默是金这种理论逐渐被颠覆。从开始的赞同到后来的反对再到大加批驳,如今,沉默似乎是一件消极的事情,是谈话的大忌。人们每每聚在一起,都会想方设法得发出点声音。比如说你去亲戚朋友家作客,一般情况下,大家会第一时间打开电视,或边聊天边看,或干脆沉浸电视之中,倾听电视“说话”,被电视节目控制着。电视上的某个节目大骂演艺圈,大家也跟着骂两句;电视上某个热门剩女栏目闹点笑话,大家就跟着笑几声。几个小时下来,看似气氛不沉闷,可是大家真正交流的时间却没多少。再亲近的朋友与亲戚,都不可能每分每秒喋喋不休地讲个不停。不讲话时,会有一段时间很沉默。但沉默未必是坏事,适度的沉默,不但不会令谈话降温,还能使彼此的交流更顺畅。

沉默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并不是所有的对话都必须是持续状态才有意义。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重复并且长时间听一个话题,注意力就会逐渐分散,厌烦对方的谈话,可能导致“你说你的,我走神你也不知道”的局面产生。这样的对话看似在进行,实际上却在受阻。因此,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突然的沉默就能发挥作用了。谈话者可以突然沉默不语,这样听话者自然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你身上。

听话者也可以利用突然沉默这一策略打断对方的谈话,引出自己想谈的话题。这样既能使谈话的人反省,又不伤害他的自尊。比如在办公室,你的一位同事已经告诉你好几次他的一件事,你已经听得耳朵起茧了。但作为同事,遇到这种情况,你又不能直接对他说“你已经说了好多遍这件事了”,这样做会伤害他的自尊。如果继续听下去,你的心情真的不太好。因此,当他滔滔不绝时,你不妨突然沉默不作任何回应,让他自觉停止谈话,然后你再趁机巧妙转移话题。

突然沉默之所以能终止那些让你感到厌烦的话题,是因为你的沉默让对方感到意外,他会在心里嘀咕:“为什么这人一点反应都没有?是在想别的,还是不想听我的?”带着这样的疑问,对方不得不停下他喋喋不休的说辞,想办法找些你喜欢的话题来说。

有时候沉默的确是金,更是一种倾听的技巧与智慧。沉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具有恭维效果。

张磊与孙谦同是一家大型文化传播公司的策划,两人的项目设计均思维缜密、创意十足。按理说他们的水平旗鼓相当,在公司也应是平分秋色,但偏偏是张磊被提拔为策划经理。

孙谦不能接受的是,每次讨论他的策划方案时,大伙都提不出什么意见来。偶尔有人说点什么,孙谦都据理力争,直到让对方哑口无言,虽然大家都认为他说得有理,但感觉他有点清高。特别是有时总监极有风度地点拨他策划案中的某些缺陷时,孙谦显得欠沉稳,每次都要把总监辩倒才罢休,总监觉得孙谦不给他面子。

相比之下,张磊就特别平易近人,讨论他的策划案时,他通常不辩解什么,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无论是领导还是同事,不管是水平高的还是水平低的,都可以畅所欲言。张磊谦虚豁达,从善如流,他对每个人的意见都详细记录。即使有时候觉得别人是错的,他也会时不时保持沉默,洗耳恭听。最后,修改过的策划书必定是融汇百川,但又能以最高层的意见为主线。为此,公司里的领导和同事都愿意为他的策划案提出自己的看法。

等张磊和孙谦都想竞聘策划经理的时候,大家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投了张磊的票,而孙谦则愤然跳槽。过了两年,听说孙谦再次跳槽,而张磊则春风得意马蹄疾,据说要担任策划总监一职了。

有时候争辩、抢话让别人觉得自己得不到尊重,觉得你不喜欢倾听他。这并不能给你带来什么好处,而适当的沉默则是一种倾听智慧,它在帮你赢得人缘的同时,也征服所有人的心。

6.最好不插嘴,即便插嘴也要讲艺术

每个人都会有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冲动。当你看到你的朋友和另外不认识的人聊得起劲时,可能有参与进去的想法。但是如果在他人说话的时候,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不分场合与时机,随便插嘴抢话,这不仅扰乱了谈话人的思路,还会引起对方的不满,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必要的误会。更糟的是,也许他们正商议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你的加入,使他们无法集中思想谈下去。或许他们正在热烈讨论,苦苦思索解决一个难题,由于你的插话,他们思维卡壳,忘了刚才的话,导致一场失败的讨论。

这天,刚开贸易公司不久的江涛和几个客户在办公室里谈生意,谈得差不多的时候,江涛的一位朋友来了。这位朋友平时就是大大咧咧,他以为这几个客户是来找江涛闲谈的人,于是他不问缘由,就开始插话:“哇,我刚才坐地铁的时候,看见一个老头和一个年轻人因为座位发生争执……”江涛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说,但他却说得津津有味。江涛告诉他:“这几个是我的新客户,我们正在谈生意。”这位朋友顿感尴尬,借口去洗手间,悻悻地离开办公室。

“刚才说到哪里了?”几个人想继续刚才的话题,可刚出去的这个朋友觉得的挺失礼的,又回来向人家道歉。于是再次走进江涛的办公室,左一个“对不起”,右一个“对不起”,然后又开始啰唆自己刚才的话。

客户见谈生意的事被打乱,就对江涛说:“你今天先和朋友聊吧,我们改天再来拜访。”客户说完就走了。不多久,江涛再次邀请这几位客户时,人家已经把订单给了别的厂家了。

如果没有这个朋友过来插话,江涛可能早就做成一笔大生意了。这件事后,江涛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想理会这个朋友。

随便打断别人说话或中途插话,不仅有失礼貌,而且往往在不经意之间就破坏了自己的关系网。要获得好人缘,要想让别人喜欢你,万万不可在别人说话时随便插嘴。

1)当你想插话时,请提醒自己耐心再耐心,至少听完对方的话再发表观点。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心理定势”。即当一个人心里有事或有想表达的话题时,他就会启动其心理定势准备讲话,直到他把事情全部说完,他的心理定势才会转而倾听别人的话语。所以,你要想让别人倾听你,首先必须做到不随便打断别人说话,也不随便插话,学会耐心听对方讲话。这么一来,对方会有一种你很注意听他说话的感觉,认为你尊重他的意见,等他说完之后,他理所当然想听听你的想法。

如果你要发表观点,最好能做到即便话语遭到反对,或某人要发牢骚时,也能耐心地听对方把话讲完,并询问对方是否还有别的什么事情要说。这样做就消除了对方的抵触情绪,使他意识到你对他观点的兴趣。

2)如果实在是想插话,最好这样做。

当对方担心你对他的话题不感兴趣,显露出犹豫、为难的神情时,你可以趁机插入一两句话,让对方知道你在听,并且喜欢他的谈话。你可以说诸如:“我对你说的话题十分感兴趣”“你能谈谈那件事吗?我想多了解一些。”“请你继续说,很有意思。”一旦你向对方传达一种“我愿意听你说话”的意思后,对方会更喜欢和你交谈。

当对方在叙述中加入过多的主观情感,甚至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时,你可以用一两句话来疏导,诸如“你一定很生气”“你心情看起来很烦躁”“你心里很难受吧”。对方听到你说这些话后可能会发泄一番,因为,这些话的目的就是鼓励对方把心中那些不良情感“诱导”出来,当对方发泄一番后,会感到轻松、解脱,也更想继续聊下去。

7.交友贵在真诚,但逢人要学会只说三分话

诚实是做人的准则,违背这一准则自然会受到惩罚。《围炉夜话》里说:“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末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意思是说尽管社会上盛行尔虞我诈的风气,但说到底还是忠厚老实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腐朽的社会习俗争相以奢靡浮华为时尚,但毕竟还是只有在清净平淡之中体会到的淡泊趣味更为持久绵长。

尽管社会上“假”字风行,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丢弃诚实这一做人的准则,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利,也能更好地完善我们的品行,使我们能正确地与人交往。

但是真诚交友,并不代表你要把一肚子话“和盘托出”,很多人有这样的毛病:肚子里搁不住心事,有一点点喜怒哀乐之事,就总想找个人谈谈;更有甚者,不分时间、对象、场合,见什么人都把心事往外掏。

按常理来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对,好的东西要与人分享,坏的东西当然不能让它沉积在心里,要说可以,但不能“随便”说,因为你每个倾诉对象都是不一样的,说心里话的时候一定要有“心机”,该说则说,不该说千万别说。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也许以为大丈夫光明磊落,事无不可对人言,何必只说三分话呢?老于世故的人,的确只说三分话,你一定认为这样很狡猾、不诚实。

其实,说话需看对方是什么人,对方不是可以尽言的人,你说三分真话,已经不少。孔子曰:“不得其人言,谓之失言。”对方尚不是深度相知的人,你也畅所欲言,以图一时之快,对方的反应如何呢?你说的话是属于你自己的事,对方愿意听你吗?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挚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显出你的冒昧;你说的话是属于国家的,对方的立场如何,你没有明白,对方的主张如何,你也没有明白,你高谈论阔、轻言更容易招祸!

森林里,狐狸垂涎刺猬的美味很久了,但一直苦于刺猬的一身硬刺,狐狸一点办法都没有。

刺猬和乌鸦是好朋友,一天,刺猬和乌鸦聊天,乌鸦说很羡慕刺猬有这么好的铠甲,刺猬经不起乌鸦的吹捧,忍不住对乌鸦说:“我的铠甲也不是没有弱点。当我全身蜷起时,腹部还有个小眼不能完全蜷起。如果朝那个小眼吹气,我受不了痒,就会打开身体。这个秘密我只跟你说,千万要替我保密,要传出去被狐狸知道了,那我就死定了。”

乌鸦信誓旦旦地说:“放心好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怎么会出卖你呢?”

不久,乌鸦落在了狐狸的爪下。就在狐狸要吃乌鸦时,乌鸦想到刺猬的秘密,对狐狸说:“你放了我,我就告诉你刺猬的死穴。”

于是狐狸放了乌鸦,后果可想而知。

其实,真正出卖刺猬的是它自己。它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弱肉强食的森林里,能保护它的只有一身硬刺。它却为逞一时口舌之快,把自己的破绽告诉了乌鸦。

所以,逢人只说三分话,不是不可说,而是不必说、不该说,与交朋友是否真诚,并没有冲突。

下面的故事是小强的亲身经历,也许可以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小强曾经放弃了原本发展不错的外资公司,与上司一起跳槽。因为他是老上司极力推荐的人选,新公司老总还算器重和信任他,把一些较为复杂的工作放心地交给他去做,这让他较欣慰。尤其让他高兴的是,只要他一从老总办公室出来,大伙就对他亲热起来,问长问短。

时间一长他发现,原来,大家总是想从他口里套到公司的有关机密。为了和大家打成一片,他就把一些事告诉了大家。可后来他发现,如此的“牺牲”并没换来同事的真心。一天同事在背后说:“一个连老板都敢出卖的人,估计不是什么好人,谁敢和他走得近!”听到这种话,他欲哭无泪,也很心寒。

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有同事将他所说的秘密告诉了老总。老总知道后非常愤怒——一个自己如此信任的人却可以随便将公司未公布的机密透露出去!一怒之下,只能将小强开除了事。

逢人只说三分话,并没有丝毫让人学狡猾的意思,因为有时你只说三分话,正是你的服务道德。做保密工作的自不必说;做人事工作的人,掌握工作单位所有人的档案,某某何时可升迁,何时受处分,自然了如指掌,但是决不可随便透露,如果口风不严,就可能授人以柄,陷入麻烦;做银行业务的人,业务大概情形,或者可以对人提及,对于存款人的姓名,你是绝对不该对人提及,这是银行人员的服务道德,依此类推,只可说三分话的例子还多着呢。

8.坦然地说“我不知道”,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欢迎

我国先哲孔子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话告诉我们这样一个哲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愿意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认为那样做会让别人轻视自己,使自己很没面子,结果却适得其反。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也曾说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苏格拉底以最通俗的语言表达了进一步开阔视野的强烈愿望。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请教,在别人面前仍然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太无知、太虚伪了。人不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人们都是在不断地学习探索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否则我们若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那只能是被后人贻笑大方,最终被社会淘汰。其实,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尊重。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不善于同他人交往,也不受人喜欢,而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则显示的是一种富有想像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需要思索或老实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的改善。这就是他竭力倡导的态度,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教益。

凡是聪明的人,都有勇气承认“没有人知道一切事情”的这个事实。他们面对不了解的事情能够坦然地说自己不知道,随后就去寻找他们所欠缺的知识。承认自己不知道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是一种动力,促使他们积极采取行动,进一步了解情况,求得更多的知识。

正因为人的心理通常是隐恶扬善的,所以人们会想尽办法来掩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宣扬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有时候,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和无知,人们喜欢摆出一副不懂装懂的姿态,殊不知这样反倒给人一种浅薄的感觉。

有一次,一位外国人去旁听一位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教授的演讲。课上他提出他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此时,有一位学生突然举手发问,提出了他的看法,并问这位教授假如用另一种方法来做,实验结果将会怎样?所有的听众全都看着这位教授,等着看他如何回答这个他根本就不可能做过的实验。结果,这位教授却不慌不忙、直截了当地说:“我没做过这个实验,我不知道。”

当教授说完“我不知道”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同样的情况假如发生在另一位教授身上,情形恐怕就会完全不同。他一定会绞尽脑汁,说出“我想结果是……”的话来。

一般人都有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弱点的心理,因此很难开口说“不知道”。殊不知,有时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可以增加人们对你的信任和亲近。因为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会给人留下非常诚实的印象,并且敢于当众说不知道,其勇气足以让人佩服。这样,对你所说的其他观点,人们会认为一定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对你也就会更加信任。

几乎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学问上的精通是相对的,认知上的缺陷是绝对的。世上没有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尽管人们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聪明而不自以为是,并且善于向别人请教的,才能成才。敢于承认对有些事情、道理“不知道”,正是求得“知道”的基础;“不知道”的强说“知道”,自作聪明,自欺欺人,最终只会贻笑大方。

有个美术评论家总是大吹大擂,凡事不懂装懂。

有一天,那个评论家受一位知名人士邀请。这位名人家里来了许多美术界的权威,他们畅所欲言,谈笑风生。

一会儿,主人拿来一幅画像说:“这是我刚买来的毕加索的画,请诸位评论一下。”

于是,那个不懂装懂的评论家马上站起来说:“色彩华丽,线条鲜明,果然是毕加索的画。你刚拿来的时候,我就看出是毕加索的画了。”

主人听完,再仔细看了一下画说:“真抱歉,刚才我介绍错了,这不是毕加索的画,而是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什么?米开朗基罗的?”

顿时,在座的各位看着那位评论家捧腹大笑。评论家满脸通红,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不要不懂装懂,所以孔子才告诉子由:“懂了就是懂了,没有懂就是没有懂,这才是真懂。”

求知最忌自欺欺人、不懂装懂。人们时常讽刺那种只会说“Yes!”的“假洋鬼子”,这是不懂装懂的典型形象。而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假洋鬼子”到处都是,充斥于各行各业。如果只是读书求知,这种“假洋鬼子”还不过是害己而已,没有什么大的危害。但如果让这种人从政治国,那可就不是害己的问题了,小则害己害人,大则亡党亡国。所以,我们绝不要低估了不懂装懂的危害。因为它完全可能由一种个人品质而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后患无穷。

9.善用体态语言——它比有声语言更真实

体态语言与有声语言相比,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性更强。它们常常能够表达有声语言所不能够表达的情感,又往往比有声语言更简洁、更生动。一个具有修养的人,一个体态语言把握得十分到位者,给人的感觉一定很好。

亲切的表情

心理学家认为表情是感情或情绪的外在表现形式,表情是人的第二容貌。

人的表情千变万化:喜、怒、哀、乐、羞愧、惊讶、藐视、厌恶、傲慢、谦卑等,无时不刻传递着人的各种信息。

生活中,行动有时往往比语言更具有力量。比如微笑,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最快捷的方法。

无论在何处,只要你不吝啬微笑,往往就能够左右逢源,顺心如意。因为微笑表现着友善、谦恭、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因素,是向他人发射出理解、宽容、信任的信号。

罗杰·E·艾克斯泰尔说:“有一个世界通用的动作,一种表示,一种交流形式,它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与国家中,人们不分国别、不分种族地使用它,并理解它的含义。它可以帮助你与各种关系的人交往,不论是业务伙伴还是朋友,它是人们交流中唯一最有用的形式,那就是微笑。”

微笑,是我们与身俱来的一种能力。如何自然、自如、自觉地使用它、表达它,需要经过有意识、反复地训练和培养。

怎样笑得真诚、让人接纳并感到温暖?怎样学会由衷而真诚地微笑?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以下一些要领:

1)真诚的笑容源于内心;

2)由衷的微笑关键在眼;

3)理想的微笑还包括眼、嘴、唇的角度,笑要适度;

4)美仪的微笑要注意声和形;

5)每天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练习10分钟的幸福感;

6)每天在镜前微笑两分钟。

儒雅的手势

手势是通过手和手指来传递信息,它包括握手、招手、摇手和手指动作等。手势作为信息传递方式,是先于有声语言的。所以,手势语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频率很高,范围也很广。手势是仪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如此,手势的运用决不能等闲视之。

手势语言动作灵活多变,表达的信息也极为丰富:

五指紧握拳并摇动手臂,向上或向前摇动,可以用来表示强烈的要求。

掌心向下,并猛烈下压,是一种表示抑制或压制的手势,能给人一种强制性和权威性的感觉。

两手掌心向着自己的前胸,好像是在拥抱,可以用来抒发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和认可的心情。

伸直手掌像刀一样上下斩切,可以在作决定时表示自己的果断和坚决。

掌心向外,用力推出,用来表示拒绝之意。

在与对方的交谈处于僵持状态时,五指成尖,仿佛在拿一件小东西,表示心情还比较平静,为了实现与对方的沟通和合作,乐于听取对方的意见。

右手或左手伸出大拇指,通常表示对对方的称赞和肯定,是“很棒”、“极好”的意思。

两手十指指尖交叉并拢,放在胸前或桌子上,能让对方感受到自己充分的自信心。……

恰当地运用手势,可以使你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但是,手势的使用应该以帮助自己表达思想为准绳,不能过于单调重复,也不能做得过多。反复做一种手势会让人感觉到你的修养不够,有些神经质;不住地做手势,胡乱做手势,更会影响别人对你说话内容的理解。所以,手势要用得恰到好处,有所节制,否则,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

仪态万千,手势领先。优雅地运用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并训练:

1)手势因人而异。

不同的人有自己独特的手势。

男女手势有着本质的区别。手势的性别有明显的特质,男性刚毅有力,威武雄壮;女性轻柔、温婉、妩媚。千万不能互相混淆。

青年人血气方刚,朝气蓬勃,情感外露;成年人老成持重,沉着镇静,感情含蓄。手势在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2)手势力求简约、自然、适度、和谐。

男性的手势一般简练明快,女性会比较琐碎繁杂。从美仪的角度来讲,女性的手势应该着眼于简约,手势的繁杂会影响女性的妩媚。

手势是语言的辅助手段,不能过多过滥,哗众取宠,也不能随意发挥,宁少毋多,必须恰如其分,寓意深刻而动作精练。

手势的运用贵在自然、适度、情之所至;动作必须端庄、高雅。自然适度的手势语言,应符合要表达的内容、符合生活的美学情趣,是理、情、仪三者的和谐统一。

3)手势要训练,让其成为人体语言最和谐、最完美的组成部分。

手势的形成不是与生俱来,是受生活环境、语言习惯、个性修养、情感表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着浓厚的个人特质,清晰地反映着个人的内在修养。

10.即使压制自己的意见,也要在场面上迎合对方

如果事先通过调查了解了对方的看法或主张,那么在谈话时,你就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意见主动提出来,而对方肯定会赞同你的说法:“是的,是的,我也这样想。”从而对你产生奇妙的认同感,或者说是同感。

比如,假设对方坚决反对公司裁员。

你就可以在他面前大肆宣扬裁员的坏处:“裁员只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产生反作用。”因为对方也是这么认为的,肯定会同意你的说法。这样一来,就加深了他对你的信任,在你面前放松警惕。

如果对方崇尚独身主义,你可以说:“结婚后麻烦的事多着呢,真羡慕你们独身的人。”相反,如果对方婚姻生活幸福美满,你就应该说:“还是结婚好。”也许有人认为这样毫无原则地转变意见就像变色龙一样,但我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因为对方喜欢。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的教授经过研究证实,如果对方的意见与自己一致,人们一般就会认为对方的意见是正确的,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一致效果”。

如果你能事先看透对方的想法,然后把它当成自己的意见提出来,那么在一致效果的作用下,就能增强他对你的信赖感。

人们对于和自己的主张不一致的说法以及意见,都相当敏感,比如类似下面这样的说法:

“是这样吗?”

“我不这么认为。”

“我感觉不太对。”

不管是谁,如果遭到了这样的反驳,感觉肯定好不了,还有可能破坏他的情绪。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变坏了,他的嘴巴就会像贝壳一样闭得严严实实,再也不会说真话了。

因此,直接地反驳有很大的负面作用。要想让对方说出真心话,适度地“迎合”是必要的。

即便我们拥有明确的信念,有时也要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隐藏自己的想法,或者说些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的观点来迎合对方。

如果对方不喜欢你,就不可能对你敞开心扉。如果你认为让对方敞开心扉是最重要的,那么适当压制一下自己的意见也无可厚非。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韩非子认为,在看透对方心意之前,不能轻易说出自己的意见。假如你不合时宜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就有可能破坏对方的心情,导致谈话无法进行下去。

本书的目的是告诉你如何探究对方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如何和对方争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只要有需要就必须压制自己的意见。

自尊心过强的人,对于压制自己的意见多少会有些抵触。但是,最好不要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自尊心而去与对方争论,一定要有能够接受任何观点的胸襟。

对于相反的意见,要暂且表示同意

人和人的意见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保持一致。比如爱不爱吃肉,喜不喜欢工作等,人们的意见多少会有些偏差,这才是人际关系的有趣之处。如果所有人都像克隆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想法,反而很无聊。

话虽如此,我们不管是在闲聊还是进行谈判时,最好将“意见不一致”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即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要将这些否定性的语言咽到肚子里,至少要在表面上表示自己有“同感”。

“您不喜欢吃炸土豆饼?说实话,我也不喜欢吃。”

“我也读了那本书,开头真是引人人胜,让我印象深刻。”

“正如先生所说,这个方案无法获得顾客的认可。”

就像这样,通过发表相同意见,就能拉近自己和对方的心理距离。

不论出于什么样的理由,反对都意味着扫了对方的兴。因此,尽量不要提出相反的意见,特别是在初次见面的情况下,或者在想讨好对方的时候,如果能表示认同,说一些“的确如您所说”之类的话,会让对方感觉你是个不错的人。

“表示赞同”可以说是防止人际关系恶化的“预防针”。只要能在一开始发表一些相同的意见,即使后来在某些方面跟对方意见相左,彼此的关系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我们不可能对反驳自己的人敞开心扉,甚至会反感或憎恨对方。相反,如果自己的意见能很快被对方接受,就愿意敞开心扉了。因此,最初一定要“容纳”对方的任何观点,而且这样做也可以迅速化解我们内心的紧张感。

“不是这样的。”

“你的说法中有很大的漏洞。”

“你的想法有些落伍了。”

如果总是遭到这样的反驳,估计不论是谁都会很恼火。特别是在刚见面不到10分钟的情况下,如果你凡事都唱反调,对方肯定会想“没有办法再和这种人交往了”。

总之,在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表示同意。表示同意,其实是向对方发送了一种信号——我已经完全接受了你,对方肯定会很高兴。

擅长提问题的人,比如心理专家、律师、咨询师、补习班的老师等,毫无例外都擅长接受对方的观点,他们很少提反对意见。因此,他们容易得到对方的信任,从而能探听出别人无法问出的信息,甚至包括对方的隐私。

同类推荐
  • 挑战无极限

    挑战无极限

    影响百万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感恩教育读本,著名英语教育专家.爱国演说家张雄老师倾情力作!“永不放弃挑战极限您就是下一个奇迹”
  • 最神奇的75堂哈佛心理课

    最神奇的75堂哈佛心理课

    据一些研究机构统计显示,对哈佛学生的心理测评一一积极、情商.抗挫折.压力调试、爱心等分值远高于同类学府。哈佛的心理训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比他们的专业素质更多地成就了哈佛毕业生。
  • 细读菜根谭

    细读菜根谭

    本书分八个章节阐述了思与行的关系和行动力的重要性,是一部既有可读性又有实用性的励志书。
  • 看得破,跳得过:视角变了,世界就变了

    看得破,跳得过:视角变了,世界就变了

    人生,换一个角度去看,真的没什么大不了。本书以此为主旨,引导读者转换过去的视角,学着以新的角度看待与思考人生的方方面面,比如以现在的视角解读过去、以平凡的角度看待生活、以内省的角度衡量自己等,从而发现生活不同的面貌与意义,化解困惑与迷茫,练就豁达、淡然的心境,领悟“只要看得破,一切都能跳得过”的真谛。
  • 低效率人士的七个习惯

    低效率人士的七个习惯

    习惯改变命运,七个坏习惯导致了你的低效率,改变你的坏习惯,可以让你最大程度地接近完美。本书从让你改变低效率的习惯入手,告诉你怎样克服拖拉等坏习惯,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你从自己期望过高和繁忙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热门推荐
  • 制霸好莱坞

    制霸好莱坞

    北京女孩陈贞在美国女孩珍妮·杰弗森身上得到重生,命运的安排是如此的神奇,也注定要她走上一条无比艰难却又传奇辉煌的道路——不仅仅是成为像玛丽莲·梦露、奥黛丽·赫本、安吉丽娜·朱莉那样的传奇影后,而是,成为好莱坞历史上最璀璨的传奇,从而制霸好莱坞!!如此宏伟的目标,却是从一名极其普通的餐厅女招待开始的……
  • 制霸老公,请放手

    制霸老公,请放手

    她为了保住父亲生前的心血,被迫和他分手。从此他们形同陌路却又日日相见。他和别人相亲高调喊话,让众人关注。“相亲就相亲,我不在乎,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无动于衷。正式订婚时她却意外出现,包中藏刀。“你敢和别人结婚,我就敢死在当场。”“张兮兮,是不是我把手里的股份给你,你就会和我睡。”他邪魅的问道。“你就不能把股份分几次给我,多睡几次!”捂脸~~
  • 东周英雄志

    东周英雄志

    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是风中的飞蓬,无处藏身。每个人都无法挣脱这命运的束缚,能做的唯有在有限的命运中博得无限的可能!求点击,求推荐,求收藏!
  • 先天大帝

    先天大帝

    宅男中医穿越游戏时空成了平庸少爷,没金钱没头衔,没神丹也没法宝,可是诸多属性都在掌握之中,艰难地修炼过程,注定了暴强的必然结果。
  • 闲散大玩家

    闲散大玩家

    个性的人物,幽默诙谐的语言,无法让人直视的对话以及屌丝男主!男主嘿然笑道:我是你写的,你说我不就是说你?三百跳脚大骂:你丫的居然威胁我,信不信下一章就让你变太监!男主摸了摸嘴把苹果核扔掉:先把你电脑里那些废稿扔掉再说别人太监吧!三百已经哭晕在厕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话说谁叫雷同?男主一跳跳的越出人群:我我我!
  • 四战国传奇

    四战国传奇

    瓦普大陆,风云再起,矮人争锋。看剑冥传承执剑走天涯,朱雀后裔浴火重生;品乱世纷争无休,群雄并起,那一段烽火硝烟中的铁骨柔情。神界,冥域,世间何处是尽头!
  • 莽荒圣君

    莽荒圣君

    在这片浩瀚无际的大地上,一直流传有关圣者的传说。这里种族林立,强者一念之间乱天动地,一怒之间流血漂橹。群雄并起,诸王争霸,且看一个巫族少年从大荒走出,书写血与火的帝王史诗。机关算尽,以百族之骨为引,以自身为炉。融巫祖精血,聚十二都天神煞阵,证得九天圣君。翻云覆雨,掌御天下,一场繁华,却是冠盖遮哀伤。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一生的处世哲学,在于把世间的一切力变为己力。他知道,借物为小借,借势为大借。只有善借力者,才能平地起风雷。他有一套自己的法则和战术,巧妙处世,迎上取下,侍君才媚兼施,为政刚正不阿。他的官场经验可以简单归纳为几点:第一,靠山要找得准。他明白,没有靠山,在官场上举步维艰。选靠山,一定要有眼力,看准了。不可选小人,不可选庸人,不可选不办事之人。第二,看大势。乾隆禅位之际,纪晓岚毅然决然和一帮正直大臣站在新皇帝嘉庆一边。第三,不要放任自己的物欲,“心肥为取祸第一事”,只有保持对物欲的节制谨慎态度,方可不为暗处虎视眈眈的敌人留下把柄。纪晓岚为人为官的策略还很多,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有所收获。
  • 追妻,寻亲.记

    追妻,寻亲.记

    一朝穿越,她,成为白相府的废材嫡女.他甚至曾嫌弃过她。却因种种原因爱上了她。可她却不领情,给他找各种情敌。他追了她一次又一次,克服了种种困难。甚至满世界内都是他追她的身影。待看他苦哈哈的追妻之路。小片段;"嘿嘿,娘子,看天上夜黑风高,繁星满天,如此良辰美景,是不是该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某男眼睛中闪着精光,猥琐笑道。某女淡淡道“是个好主意”·······不一会儿,房间内传出某女彪悍的嗓音·············(提示:看文的童鞋们不要注意语言是否优美,内容是否充实,只要将内容想象出来便可,因为宝宝是理科生······)
  •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七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