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28日上午9时30分,李宁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标志着李宁公司向现代化模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上市以后,李宁公司便宣布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战略规划:公司拟发行2.465亿股,其中2.218亿股为国际配售,其余2.465亿股在香港公开发售,每股定价介于1.76~2.23港元,集资净额约为4.339~5.497亿港元。所筹资金在扣除必要开支后,约有2.1亿元将用于零售网络的扩展和品牌推广,8000万元用于策略收购,包括收购及经营其他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管理权或特许权。
股市对李宁公司的上市反应相当热烈,当天上午,股票便飙升11%。公司上市后,李宁又推出了高派现而不套现的策略,以保证股市稳定。但对于第二大股东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所控制的TETRAD公司,则无禁售期限制,公司上市后可随时减持套现。上市之后,李宁公司的股票大体稳定,中间虽然出现过两次减持套现风波,但都有惊无险。2008年8月,李宁为奥运开幕式点火之后,李宁公司的股票一度出现飙升状态,达到每股18.66港元的高点,涨幅达到5.6%,而李宁也因持有2.668亿股股票而身家净升2亿港元以上。
不肯服输、不甘放弃的李宁在经过几番波折之后终于把公司推向了国际市场,开始了在资本市场的“托马斯全旋”。就像之前改革企业的管理体制一样,李宁只要认准了方向,就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家族服从企业,让个人服从现代管理体制。李宁相信,只有这样管理公司,公司才可能成为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相抗衡的一流企业。
以退为进,找到自身优势最重要
一开始,李宁公司凭借着李宁过人的知名度,以及赞助各项体育赛事,很快就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是随着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不断涌入国内市场,国内安踏、锐步等品牌的突然兴起,李宁公司开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过一番调查,李宁发现,虽然赞助体育赛事,以及推广全民运动活动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但在购买体育产品时,不少人还是优先选择耐克和阿迪达斯,原因无他,后者更加专业、更加时尚。与此同时,李宁公司打了多年的民族牌也不再那么有效,新一代的年轻人更注重个性和自由,看重产品所代表的文化和地位,而不仅仅是品牌所在地。以耐克为例,它的产品售价虽然高出李宁一倍多,但由于它成为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反而越卖越火。
2002年底,李宁公司与IBM的战略咨询服务团队合作,委托它担任自己在市场、推广、财务等领域的专业顾问公司。后者经过一番分析诊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李宁公司在十多年的经营与市场竞争中已经取得显著的业绩,积累了丰富的资源,成为国内销量第一、规模最大、认知度最高的国内体育用品品牌,同时具有完整的研发体系。进入市场早、销售渠道基础扎实、综合财力良好,是李宁公司最为核心的竞争优势。
但是由于战略不明确,李宁公司也存有十分严重的弊端。具体而言,李宁品牌徘徊于时尚与专业之间,新产品的推出与淘汰具有一定的随意性,销售渠道重于整体控制而缺乏重点,并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或零售多品牌产品,或专卖李宁产品,供应链则长期徘徊于市场拉动型与生产导向型之间,研发体系也受此影响,缺乏主导宗旨和核心技术。
这些体现在体育赛事上,则表现为赞助赛事时不惜花重金、下血本,在做辅助配套工作时却显得很混乱、随意,不注重品牌管理与维护,赛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给人的印象就是有钱,但不够专业。
有感于此,李宁决定收缩战略,走专业化路线,重点打造一些品牌产品,首先对象为年轻消费者。在一次公司例会上,他告诫在座的员工:“在适当的时候,要以退为进,把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这样会更有力!”
这种专业化首先从赞助体育赛事开始。以往,李宁公司是赞助整场体育赛事或是整支体育代表队,如今,李宁公司则开始关注专业单项赛事,并对篮球、网球、高尔夫球等市场潜力较大的主流体育项目进行重点赞助。
此外,李宁公司在全国进行一项关于中国运动类型的市场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年轻人最喜欢的运动是足球和篮球。于是,李宁公司决定改变过去过多关注体操、乒乓球等金牌项目的策略,转而加大对足球、篮球等项目的支持力度。2003年,李宁公司提出了“专业化”的战略目标,将重点转移到专业体育用品上,“以高端体育用品市场带动大众消费”,向耐克、阿迪达斯发起了正式挑战。此后,李宁公司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开展了数千场足球、篮球比赛,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连续三年赞助了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
在企业内部,李宁公司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关注篮球、足球活动与市场的工作人员。此外,李宁公司还增设了高尔夫事业部,抢占市场份额。
在销售渠道的终端,李宁公司也在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原先,李宁公司的专卖店强调休闲,相关的宣传和营销也以休闲为主题,经销产品缺乏运动性,这跟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形成了鲜明对比。经过一番调整,李宁公司的专卖店把宣传重点转向了运动性,对顾客详细阐述产品的技术优势,相关的产品标牌也对技术的重要性和复杂性进行了详细说明。
销售策略变了,相关的研发、生产体系也要跟着变化。在销售渠道上,李宁公司寻找新的扩张方式,学会融合社会资源,利用别人的优势来发展自己,不断地拉长市场战线。
首先,李宁选择了一些知名网站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因为遵循“年轻、时尚”的品牌发展路线,李宁公司的目标消费者主要集中在14~30岁年龄段,而这一年轻的人跟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网络结合得最为紧密。李宁公司的网站因为自身的局限很容易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相比之下,借力于一些门户网站既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又达到了最大限度地接近销售对象的目的。
2005年4月4日,李宁公司与网易公司签署了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包括:网易现有的体育频道更名为“李宁网易体育频道”,双方在市场活动、营销资源、企业文化等方面展开合作。据AC尼尔森在2004年底的调查数据显示,网易首页的独立访问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对高消费、高学历的人群也具有相当影响力。全新的页面给李宁品牌每年带来了高达几亿次的高击率,极大地扩大了它在年轻人心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李宁公司也为相关频道增加了不少精彩内容。李宁公司与网易公司的强强联合,使双方的资源达到了最大限度的共享,也为其他体育品牌和网络公司做出了良好的合作示范。
如果说广告营销是开路空军的话,那么店面营销便是李宁公司的地面部队。早在1993年,李宁公司便率先在全国建立起自己的连锁专卖店营销体系,主攻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李宁公司开始借力使力,创新性地提出了“特许专卖权转让”的营销模式,吸引了无数商家加盟,在扩大自身品牌知名度和提升销售业绩的同时,也较大程度地降低了管理成本。1995年9月16日,李宁公司派出代表,在河南郑州和16家特许经营方的代表在郑州亚细亚大酒店召开隆重的新闻发布会,举行签约仪式。这也是中国首次引进西方先进的特许专营模式,李宁公司再次走到了全国最前列。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李宁公司如今已在北京、广州、上海、天津、沈阳、济南、武汉、杭州、长沙、郑州、南宁、石家庄等地设立了14家全资子公司,立足直辖市和省会城市,通过公司专卖店、特许经营和店中店等形式向全国市场进发,同耐克、阿迪达斯、安踏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展开激烈的竞争。
无论是收缩的品牌战略,还是借助社会资源,拉长市场战线,李宁始终坚持一点,用最少的成本,吸收最多的资源,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其终极目标则是实现企业的产品专业化、管理先进化和市场扩大化,做最成功的体育品牌。通过这一收一放,李宁在经济赛场上打出了一记漂亮、有力的左勾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