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取,就是不知足,就是不满足,不满足已有的发展水平,不满足已取得的成绩。所以志向高远、努力向上是进取;为改变现状而奋力拼搏也是进取。一个人若是有了它,充满生气,就会积极向上;一个社会有了它,就会充满活力,就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一个国家有了它,就会国富民强,蒸蒸日上。
找准位置,开拓进取
进取心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品质,它能促使一个人做他自己应该做的事,而不是在被动地状态下接受任务的。
乔治·林肯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1947年,已经是少将的林肯,完全可以向老首长马歇尔将军要求美军中的任何一个职务和岗位。但他竟出人意料地主动再三要求去西点军校的社会科学系教书,给当时任系主任的一位准将衔老战友做副主任。但西点的系副主任至多只能是上校军衔,林肯为了能到西点社会科学系任职,不惜向上级要求连降两级,从少将变成上校。
马歇尔再三劝阻无效后,只得批准了林肯的请求。这段“能上能下”的佳话,显示了林肯追求“百年育人”事业的卓越见识,和为了理想抛弃名利地位的出众品格。林肯后来在西点社会科学系主任的职位上又升为准将。按美军惯例,军官以退休时的军衔为最终和最高军衔,故林肯楼里,有关林肯的记载和牌匾都称他为林肯准将。
乔治·林肯就是找准位置,开拓进取的典范,他不惜降两级,主要是因为他想在他喜欢的领域进取。
所谓进取心,是指为人在世,应当不断地发展自己,不断地丰富自己。在眼界上,努力求取新的知识,思考新的问题;在学业上,努力争取不断的发展和增长。换句话说,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否定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断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一颗进取心,因为进取心犹如罐子里的火药,随着罐中火药数量的增加,它离引爆点也越来越近,最终将以一次巨大的爆炸释放自身的能量。进取的力量能够驱动你不停地向上提高,把成大事者的天梯搬到自己的脚下。所以,一个人要想做成一件大事,绝不能缺少进取的力量。
大凡那些成功的政治家、著名的企业家、优秀的艺术家、杰出的科学家、创造纪录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一般人所没有的成就动机,求上、求优、求高,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并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努力,使自己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进。
进取心,表现为人在不满足现状的情况下奋起,但细察起来,最引人注目的意义还在于对不利的生存环境的改变。例如古代穷书生发奋攻读,梦想金榜题名;今天农村的莘莘学子,为争取考上大学而含辛茹苦、熬更受夜的拼搏精神。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与意义,大而言之,是报效国家;小而言之,则在于改变他们自己相对艰苦的生存环境。
许多人都不满足于现状,正是由于这种不满,才促使我们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起初对一些事物的认识似是而非,不能有一个明确的、系统的判断。所以要想确定你自己的志向,想像力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
有多种梦想,就有多种机会,也就有了多种选择。有梦的生活,充满希望与热情。如果你有梦想,即使不能实现,也是会给人以追求和动力的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了梦想。
西点寄语: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这种内在驱动力——进取心就是我们本能地与时钟赛跑,即争取时间来完成我们的任务。无论你对自己的人生目的是否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你都会感受到进取心的这种驱动力不断地牵引你。
西点风采:
乔治·林肯是西点军校1929年的毕业生。他仕途顺利,升迁迅速,38岁时就成了陆军准将,是美国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最年轻的将军。林肯在美国陆军总参谋部担任过战略规划和计划职务,做过马歇尔上将的助手,曾为1945年罗斯福总统、邱吉尔首相和斯大林元帅在前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重要会议做过直接的组织工作。
永不满足,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1979年2月20日,西点军校校长A·J·古德帕斯特中将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修订了教育方针的总论。教育方针的总论规范了西点军校的使命:培养的每一名毕业生具备一名陆军军官所必需的性格、领导才能、智力基础和其他方面的能力,以便更好地效力国家,并且具备不断进步的能力,继续发展自己。
为完成这项使命,西点确定和完善了融智能、军事、体魄、道德伦理为一体的全面教育方针。这四个方面的教育方针较为准确地描述了西点军校为教育、训练和激励学员所实施的计划。四个方面是完整的一体,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可以为其他方面进行充实和补充。
因此,具体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到良好的本科教育,又要考虑到受陆军的人文和技术复杂性支配的要求。学员既接受持续的军事项目教育,又可以获得多种机会,提高理想军官所必须具备的领导能力。
而体育计划则把体质训练和体育教育紧密结合,以培养适应军队对身体条件的特别要求,以及在职业中进行模范服务所需的种种能力和品质。贯穿在上述各项教育之中的,是对每一个学员进行积极进取的道德精神品质的培养。
尽管西点军校的教育方针是较为系统的,但学校不期望学员以一种刻板的模式被动地来适应这种教育方针,而是期望以一种持续的、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的、联合实现教育方针的形式,顺利实现培养目标。军校强化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使4个年级的学员与他们的教育、训练和领导者之间建立互相合作的关系。
塞耶是做出这种努力的先驱,继任的优秀者无不想方设法在构筑这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上投入精力。在一些重要领域,诸如学员的学习态度、教官的战术以及学员自觉遵守荣誉准则和基本方针等方面,军校着力克服一种划分“我们与他们”的潜在意识,从而把军校变成共同的军校,把陆军变成我们的陆军,把国家变成我们的国家。由此及彼,通过共同关心军校,达到关心国家和发展个人的双重使命。
由于入学标准严格,只有那些真正显示出坚强的性格特征、高水平的智能、军事和体魄潜力的报考者才能有机会成为西点军校的学员。
在接受这一机会的同时,考入者也就获得了迎接挑战的机会,一种为达到最佳水平奋斗的机会,一种承负更重责任的机会。
虽然只有极少数学员能够取得最佳成绩,而且不会是每一方面都达到最佳,但学校仍然坚持要求所有的学员向最佳方向努力,并在各自的成长过程中,认识自身相对能力和极限,特别是认清自身未来要肩负的责任。
西点认为,建立起一种达到最佳的追求精神比建立起一套测定能力的标准更为重要。这种精神成为西点人承担责任和做出最大贡献的试金石。
达到最佳水平,是通过不断超越自身而实现的。西点一直努力为学员超越自身创造各种条件。他们引导学员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并学会扬长避短,由此建立和巩固自己的优势,使强项更强,弱项相对更弱。
在学员所做出的各种努力中,除了怎样支配时间和资源以外,学员必须加强在错综复杂的思考基础上做出合理的判断。
西点寄语:
无论是西点学校的教育机制还是学员本身的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一样的目的,那就是提高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全方位人才,这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学员有一颗进取的心。
西点风采:
安德鲁·杰克逊·古德帕斯特(Andrew Goodpaster1915一2005),美国驻欧洲武装部队总司令,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陆军上将。 生于伊利诺伊州格拉尼特。1939年毕业于西点陆军军官学校,后人陆军工兵部队,晋升少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工兵营营长,在北非、意大利战场作战。1954年任总统国防事务联络官兼军事秘书。1962年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助理,1966年任联合参谋部主任,1968年晋升陆军上将,1969年任驻欧洲美军武装部队总司令、欧洲盟军最高司令,1974年退伍。1977年再次服役,任西点军校校长,1981年退休。著有《共同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