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刁永贺.论当前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6).
[30]曹光荣.科学发展观:高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1]魏银霞.从人才类型看高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0,(2).
[32]秦英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百年来科学与人文思潮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3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9)
[34]唐海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1:93-101.
[35]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6]杜国海.试论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与课程结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37]杨浩文、高中兴.论高校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J].滨州师专学报,2000,(3).
[38]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9]徐志远.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1,(06).
[40]宋清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J].中州学刊,2005,(01).
[41]曾冬梅,邱耕田.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2,(05).
[42]吴国盛. 科学与人文--在北大听讲座第5辑-理想的灵光[J].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43]周渠.美苏高等教育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84,(3).
[44]刘次林.自我扩展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03).
[45]郭国祥.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通[J]. 学术论坛,2005,(01).
[46]史洁,翼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等研究,2005,( 5).
[47]万灵.浅谈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
[48]李曦,舒建国.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49]闫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 7).
[50]王红梅.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 12).
[51]李兴业.美日法三国名牌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2002,(7).
[52]于培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A]. 2002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53]李峰.高校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54]江潭瑜.“实践教育”的意义与价值[J].学术界总第130期,2008.
[55]肖峰.科学技术与人的善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56]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河南社会科学,2002,(03).
[57]张海滨.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
[58]黄永吉,韦小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探索[J].大众科技,2009,(09).
[59]谭辉旭.面向“新课改,以校为本的“实践型”教师教育[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60]夏科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4).
[61]刘川生.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现代大学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62]张斌,蒋渊.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下高校民主管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0).
[63]聂广明,罗公利,捏发凉.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7).
[64] 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1).
[65] 周金声,彭书雄.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N].光明日报,2004,08(03).
[66]葛佳渊; 罗厚立.谁的人文精神[J].读书,1994,(08).
[67] 郭世佑.人文素养乃立身之本[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Z1).
[68] 冯红,张文福.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视角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J].高等农业教育,2005,(07).
[69] 朱红文.论科学精神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
[70] 刘涛.大学科学精神的失落及其负面影响[J]. 理论前沿,2007,(20).
[71] 王忠武.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J].社会科学,1992,(05).
[72] 王汝发.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7,(01).
[73] 古祖雪,李林芳.认科学的人文精神[J].湖南社会科学,2000,(04).
[74] 林晓妹.科学精神的思想障碍[J].新东方新领导,2007,(02).
[75] 张义俊.论人的科学精神[J].现代人才,2007,(02).
[76] 张文凯.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
[77] 吴兆雪,江宏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06).
[78] 陈泗林.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教育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3,(01).
[79] 朱成全.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03).
[80] 王龙,熊兵.科学活动中真与善的价值融合[J].科学学研究,2006,(S1).
[81] 赵明仁.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分离与整合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J].贵州大学学报,2000,(05).
[82] 彭建华.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思考[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05).
[83] 田海平.论科学之“善”[J].道德与文明,2004,(05).
[84] 马向真.科学活动中的道德选择[J].道德与文明, 2004,(05).
[85] 宋清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J]. 中州学刊,2005,(01).
[86] 陆明心.高校能力教育与基础理论教育的平衡[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8).
[87]龚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实践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6).
[88]江爱平.高校理论教育、情感教育的辩证观[J].广西师院学报,2002,(10).
[89]胡弼成.构建“人的发展”取向的大学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90]张桂芳.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四、文言文类
[1]《论语·卫灵公》
[2]《论语·宪问》
[3]《系辞上》
[4]《周易》
[5]《道德经》
[6]《易·文言传?乾》
[7]《孟子·告子上》
[8]《孟子·告子下》
[9]《孟子·尽心上》
[10]《孟子·滕文公下》
[11]《咸卦·彖传》
[12]《张子正蒙注》卷三
[13]《庄子·列御寇》
[14]《庄子·秋水》
[15]《汉书·宣帝纪》
[16]《周亚夫军细柳》
[17]《游黄山记》
[18]《战国策·齐策》
[19]《杂说》
[20]《论语·雍也》
[21]《论语·颜渊》
[22]《荀子·性恶》
[23]《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24]《离骚》
[25]《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
[26]《礼记·中庸》第十九章
[27]《论衡》
[28]《论语·述而》
[29]《大学·第三章释止于至善》
[30]《尚书·尧典》
[31]《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2]《国语·郑语》
[33]《论语·子路》
[34]《老子·四十二章》
[35]《孟子·公孙丑下》
[36]《庄子·齐物论》
[37]《广雅·释诂三》
[38]《史记·秦始皇本纪》
[39]《水经注·鲍丘水》
[40]《塞上曲》
[41]《上皇帝书》
[42]《汉书·元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