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19800000034

第34章 参考文献(2)

[29]刁永贺.论当前高校办学理念的创新[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6(6).

[30]曹光荣.科学发展观:高校办学理念与发展战略[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31]魏银霞.从人才类型看高校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J].教育与职业,2010,(2).

[32]秦英君.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百年来科学与人文思潮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33]刘宝存.什么是创新人才,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10(9)

[34]唐海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1:93-101.

[35]陈利民.哈佛大学办学理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6]杜国海.试论高等教育目标多元化与课程结构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0,(5).

[37]杨浩文、高中兴.论高校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原则[J].滨州师专学报,2000,(3).

[38]张能为.西方哲学视野中的“和谐”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39]徐志远.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J].广东社会科学,2001,(06).

[40]宋清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J].中州学刊,2005,(01).

[41]曾冬梅,邱耕田.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J].学术界,2002,(05).

[42]吴国盛. 科学与人文--在北大听讲座第5辑-理想的灵光[J].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43]周渠.美苏高等教育经验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84,(3).

[44]刘次林.自我扩展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03).

[45]郭国祥.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当代融通[J]. 学术论坛,2005,(01).

[46]史洁,翼伦文,朱先奇.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等研究,2005,( 5).

[47]万灵.浅谈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9).

[48]李曦,舒建国.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人文精神渗透 [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49]闫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策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 7).

[50]王红梅.对高校课程体系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6,( 12).

[51]李兴业.美日法三国名牌大学本科生课程体系改革及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2002,(7).

[52]于培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改革[A]. 2002电子高等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53]李峰.高校课程改革与大学生科学和人文精神教育[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12).

[54]江潭瑜.“实践教育”的意义与价值[J].学术界总第130期,2008.

[55]肖峰.科学技术与人的善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56]韩文甫,赵红光,成月季.现代化进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J].河南社会科学,2002,(03).

[57]张海滨.黑龙江省普通本科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

[58]黄永吉,韦小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的探索[J].大众科技,2009,(09).

[59]谭辉旭.面向“新课改,以校为本的“实践型”教师教育[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1).

[60]夏科家.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24).

[61]刘川生.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现代大学的使命[J].中国高教研究,2006,(11).

[62]张斌,蒋渊.现代大学制度架构下高校民主管理[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0).

[63]聂广明,罗公利,捏发凉.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化建设[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7).

[64] 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01).

[65] 周金声,彭书雄.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N].光明日报,2004,08(03).

[66]葛佳渊; 罗厚立.谁的人文精神[J].读书,1994,(08).

[67] 郭世佑.人文素养乃立身之本[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Z1).

[68] 冯红,张文福.从大学生的“精神成人”视角看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J].高等农业教育,2005,(07).

[69] 朱红文.论科学精神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3).

[70] 刘涛.大学科学精神的失落及其负面影响[J]. 理论前沿,2007,(20).

[71] 王忠武.科学精神与社会进步[J].社会科学,1992,(05).

[72] 王汝发.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7,(01).

[73] 古祖雪,李林芳.认科学的人文精神[J].湖南社会科学,2000,(04).

[74] 林晓妹.科学精神的思想障碍[J].新东方新领导,2007,(02).

[75] 张义俊.论人的科学精神[J].现代人才,2007,(02).

[76] 张文凯.工科专业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刍议[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4).

[77] 吴兆雪,江宏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06).

[78] 陈泗林.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中实现教育创新[J].理论与改革,2003,(01).

[79] 朱成全.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关系[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3,(03).

[80] 王龙,熊兵.科学活动中真与善的价值融合[J].科学学研究,2006,(S1).

[81] 赵明仁.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教育分离与整合的历史过程及其必然性[J].贵州大学学报,2000,(05).

[82] 彭建华.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思考[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05).

[83] 田海平.论科学之“善”[J].道德与文明,2004,(05).

[84] 马向真.科学活动中的道德选择[J].道德与文明, 2004,(05).

[85] 宋清波.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必然性和必要性[J]. 中州学刊,2005,(01).

[86] 陆明心.高校能力教育与基础理论教育的平衡[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5,(8).

[87]龚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实践教育[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7,(6).

[88]江爱平.高校理论教育、情感教育的辩证观[J].广西师院学报,2002,(10).

[89]胡弼成.构建“人的发展”取向的大学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90]张桂芳.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

四、文言文类

[1]《论语·卫灵公》

[2]《论语·宪问》

[3]《系辞上》

[4]《周易》

[5]《道德经》

[6]《易·文言传?乾》

[7]《孟子·告子上》

[8]《孟子·告子下》

[9]《孟子·尽心上》

[10]《孟子·滕文公下》

[11]《咸卦·彖传》

[12]《张子正蒙注》卷三

[13]《庄子·列御寇》

[14]《庄子·秋水》

[15]《汉书·宣帝纪》

[16]《周亚夫军细柳》

[17]《游黄山记》

[18]《战国策·齐策》

[19]《杂说》

[20]《论语·雍也》

[21]《论语·颜渊》

[22]《荀子·性恶》

[23]《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24]《离骚》

[25]《资治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

[26]《礼记·中庸》第十九章

[27]《论衡》

[28]《论语·述而》

[29]《大学·第三章释止于至善》

[30]《尚书·尧典》

[31]《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32]《国语·郑语》

[33]《论语·子路》

[34]《老子·四十二章》

[35]《孟子·公孙丑下》

[36]《庄子·齐物论》

[37]《广雅·释诂三》

[38]《史记·秦始皇本纪》

[39]《水经注·鲍丘水》

[40]《塞上曲》

[41]《上皇帝书》

[42]《汉书·元帝纪》

同类推荐
  •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俗物与天才(精典教育)

    本书前半部分,作者塞德兹先阐释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念而在后半部分,又以小塞德兹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论述了天才教育法的实践过程。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胡华文集(第五卷)

    胡华文集(第五卷)

    本书是胡华文集的第5卷,收录了胡华关于周恩来等党史人物的研究论文、评论数十篇,系统地研究了周恩来生平、思想、革命历程,是研究周恩来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珍贵文献。
  •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范儿

    《大国与小民》被鲁迅、柏杨等中国顶层知识分子评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这是一部湮没百年的社会学经典译著,作者明恩溥在二十多年审慎研究和大量观察的基础上,生动概括、描述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现实和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其观点客观犀利。以前的人是怎样的?别人眼中的我们又是怎样的?今天的中国由何而来?几百年时间里中华民族经历了哪些伟大而深刻的变化?了解和思考这些,对个人的自省自觉,甚至对民族的振兴发展,都是非常有必要且有益的。
  •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

    本书内容包括: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初一新生的入学适应、高一新生的入学适应、对家庭环境改变的适应、对学校环境改变的适应。
热门推荐
  • 春日宴

    春日宴

    穿越,又见穿越。女主非万能,非绝色,非妖孽,非宫斗,非小白。不涉江湖。男主非万能,非美男,非腹黑,非皇子,非脑残。微涉官场。大虐不曾有,小虐不曾缺。喜乐忧愁,有舍有得。若能把平凡的时光拉成琐碎的幸福便好,唯一不平凡的是一场劳心劳力却终于皆大欢喜的爱情。
  • 剑傲江湖

    剑傲江湖

    剑!剑客!一个由剑而开始的故事,也是一个由剑而结束的故事!剑是一切,但是剑客才是根本!剑存在的意义,就是成为剑客手中的剑!
  • tfboys恋上圣樱三少

    tfboys恋上圣樱三少

    读者大大们你们自己看吧?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大大们,要有什么建议,加我QQ:861399195,我每天都在线哟![这本小说纯属于想象,大家务必当真]这的确是我抄的你们爱砸场子就砸吧本人不会管你们,毕竟是我自己犯贱去抄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 重生之恶毒女配从良记

    重生之恶毒女配从良记

    一场莫名其妙的车祸,让本是普通外卖员的顾呦呦成了某个豪门里千宠万宠的千金小姐。可惜金枝玉叶不好当!花痴,败家,脑残,三位于一体,这俨然就是个恶毒女配的标准配置!而更不好的也来了……“娃娃亲”的未婚夫?圣母型的白莲花情敌?比她还恶毒的女配角?靠——还让不让人活了?等到一枚足以闪瞎众人眼球的钻戒出现在眼前时,顾呦呦这样表示:其实穿越的生活还是挺美好的啊~
  • 恋上高跟鞋女郎

    恋上高跟鞋女郎

    爱情,就是一朵开到靡荼的花。而我们生活的真谛,就是不断跋涉,依旧无畏寻找这朵花的执著过程。迪希是个有远大抱负的英俊青年,在一场不慎卷入的并购阴谋中意外认识了美貌少女伊黛。两个年轻人,在爱情和职场这个交叠的大漩涡中几经挣扎、几经周折,在揭开每个人身上秘密的同时,也不可遏止地发现彼此就是心中的唯一。
  • 爱ta守护ta

    爱ta守护ta

    作品写了魏辰和吴悄俏从讨厌到喜欢在高中发生的故事
  • 全球灾难之战神觉醒

    全球灾难之战神觉醒

    原本和平的世界!却因为一场天文奇观!变的人吃人!人类为了生存!居然易子而食!在这个强者为王的年代!我为了生存!带着家人走上了朝不保夕的路上!但是!一切现实来的太突然!人类的生存!居然只为了一场游戏!这一切是个阴谋!还是!
  • 一姐是怎样炼成的

    一姐是怎样炼成的

    佛不度我,我自成魔,我若成魔,天下无佛!!!主要讲述一个黑道大姐冷千寻的坎坷成长使,看她是怎样一步步,步入黑道,成为川三省叱诧风云的人物,又是怎样遇到了中国的地下皇帝谢浩扬,并和他有着怎样的感情,最终成为了中国的地下皇后。我早已放弃所有想哭的理由,因为我早已习惯活在无情的现实里头,人生要如何起头,改变又将如何起手,当活在泥沼中,又如何才能金盆洗手。
  • 武极旷世

    武极旷世

    一心救人却遭遇车祸“有幸”穿越,唯武独尊的世界,用武力来证明自己!!!武学之极境,旷世之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