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1200000016

第16章 《努力周报》的启蒙(6)

胡适曾写过一篇《〈读书杂志〉的办法》,勾画了杂志栏目的设想和选用稿件的基本原则:(1)一般地,仅刊登读书研究的结果,但遇有外国的名著,也随时选择性地进行介绍。设“介绍外国新书”栏目,读过的书刊载提要,没见过的书梗概介绍书名、价格及出版者方面的信息。(2)设“书评”栏目,批评国内新出版的书报,借以督促出版界的进步。(3)适当选登一点儿“文学的创作”,作为杂志的“附录”。(4)无定期,但每年至少出六册。大概这篇东西仅是一个大致的设想,具体在兴办过程中,有的有所变更,杂志上没有出现过具体栏目的字样,出版周期也非常规律,每月一期。

杂志上新书书评并不多,前后总数大概不超过十篇,包括胡适为康白情的新诗集《草儿》和俞平伯新诗集《冬夜》所写的评论,还有任叔永评介英国科普读物的文章《评汤姆生的科学大纲》等。文学作品类文章只有一篇,题目是《北京的平民文学》,作者胡适选录了1896年意大利驻北京使馆参赞卫太尔搜集的民谣中的16首。数量最大的文章,都集中于对中国古代典籍的研究,其中最具影响的就是顾颉刚论古史的几篇,胡适对《西游记》的考证也较有影响。《读书杂志》上的作者大都是当时学界人物,有的还是著名学者,发表过文章的还有丁文江、吴虞、陆侃如、梁启超、董作宾、游国恩、陈衡哲等。胡适曾经致信周作人,邀请他帮助写稿,并请他向鲁迅“致意”,“请他加入”。不知是鲁迅没有接受邀请,还是写稿子没得到发表,总之《读书杂志》上并没有发表过鲁迅的文章。

无疑,胡适是最高产的作者,共发表15篇文章(全部文章计38篇)。

杂志上的文章当然都与启蒙有关,但有的比较直接,有的间接些。胡适的《读梁漱溟先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要算一篇旗帜鲜明的启蒙文章。文章发表于1923年4月1日杂志头版头条位置,当时人生观问题论战正在酝酿,国内复古已隐然形成一股势力,如同胡适1925年为《朝鲜日报》撰写的文章所说,“梁漱溟氏的著作大受尊孔的旧学者们欢迎”,“彼等欣喜若狂”。梁启超出版了赞颂孔子伦理及其政治哲学的《先秦政治思想史》,并对人讲“孔子之人生哲学,乃世界最善者。”在这种形势下,胡适的文章与丁文江论人生观的文章一样,具有鲜明的思想革命的性质。胡适发表这篇文章,也可看做是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一个策应战。

梁漱溟说,“凡一种文化,若不能成为世界文化,则根本不能存在;若仍可存在,当然不能限于一国,而须成为世界文化。”基于这种认识,他认为尽管目前是西洋文化时代,似乎东方文化衰运难免,气数已尽,但实际上接下去便是中国文化复兴成为世界文化的时代,再下去便是印度文化复兴成为世界文化的时代。梁漱溟认为,他并非有意把文化时代的转换“弄得这般整齐好玩”,只是世界上确实有这样三个文化层次,古人也的确分别走过这三条路,所以今后也会“重走一遭”。胡适对此评论说,梁漱溟的“全凭主观的文化轮回说,是无法驳难的”,是其“用一条线的眼光来看待世界文化,故世界文化也只走一条线了。”梁漱溟还对西方、中国及印度文化的特征进行了类似于公式般的提炼:“西方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梁漱溟还概括说,“西洋生活是直觉运用理智的”,“中国生活是理智运用直觉的”,“印度生活是理智运用现量的”。

胡适评价说,文化的分子繁多,原因也极为复杂,梁漱溟在文化观察上犯了笼统的大病,“要想把每一大系统的文化各包括在一个简单的公式里,这便是笼统之至。公式越整齐,越简单,他的笼统性也越大”。胡适举例反驳说,梁漱溟所谓中国人“安分知足,寡欲摄生,而绝没有提倡要求物质享乐的”,完全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梁先生难道不睁眼看看古往今来的多妻制度,娼妓制度,整千整万的提倡醉酒的诗,整千整万恭维婊子的诗,《金瓶梅》与《品花宝鉴》,壮阳酒与春宫秘戏图?这种东西是不是代表一个知足安分寡欲摄生的民族的文化?”胡适基于引领中国文化汇入世界进步潮流的目的,不能容忍梁漱溟为中国旧有文化辩护,他说,“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而民族生活的样法是根本大同小异的。为什么呢?因为生活只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而人类的生理的构造根本上大致相同,故在大同小异的问题之下,解决的方法,也不出那大同小异的几种。”

“我们只可以说欧洲民族在这三百年中,受了环境的逼迫,赶上了几步,在征服环境方面的成绩比较其余各民族确是大的多得多。……现在全世界大通了,当初鞭策欧洲人的环境和问题现在又来鞭策我们了。将来中国和印度的科学化与民治化,是无可疑的。他们的落后,也不过是因为缺乏那些逼迫和鞭策的环境与问题,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上有什么持中和向后的根本毛病,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上有直觉和现量的根本区别。”梁漱溟试图对世界文化进行特征分类的探索,在学术上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梁的失误在于单凭主观想象,把纷纭复杂的世界文化过于简单地装入到他自己事先设计好的框架中。

此外,他的确没有看到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共同性,不了解西方文化、印度文化及中国文化之间的相通之处。大概最为令人遗憾的应该是:人类进入到工业社会后,各种类型的文化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相对孤立地发展下去了,各类型文化之间差异越来越小,共性越来越多,地理大发现之后全球化的曙光越来越耀眼,而梁漱溟仍然抱着前工业文明时代的眼光来判断所谓西方、中国、印度三种文化类型循环交替地引领世界文化,不能不说是纯粹的一厢情愿了。梁漱溟是怀着对孔孟儒家学说欣赏和眷恋的心态看待世界文化未来的,这种文化价值取向是与新文化运动的精神相背离的。实事求是地说,梁漱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很有限的,如同胡适评价说的,“梁漱溟氏未到过西欧直接考察,也未读过欧洲哲学原著。”

胡适对世界文化的交融和大的走势的洞察是比较深刻的,这应该得益于他七年美国留学生活的经历和他敏感于世事的天性。但他对世界文化的差异性的判断委实显得有些简单化,胡适本人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教不热衷(尽管他留学时期曾一度有过入教接受洗礼的念头),甚至后来经过研究禅宗更对佛教几乎深恶痛绝,他本人凭借广博的知识和实验主义哲学,理性而自信地生活,但似乎对多数民众依赖宗教认识不足,这大概也影响了他观察世界文化差异性时的眼光。事实上,东西方文化差异性是存在的,差异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宗教有关,西方文化精神的源头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及基督教教义,中国文化的特点很大程度上也与两千多年的儒教国家意识形态分不开,这方面胡适似乎谈得不多。

关于古史的讨论开始于1923年5月6日第9期的《读书杂志》,第三、四版上刊登了顾颉刚的《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包括顾颉刚对古史真伪看法的梗概介绍和顾写给钱的两封信的有关内容。顾颉刚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基本的看法:

同类推荐
  •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

    《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以发展传播学为视角。以二十一年来获中国新闻奖特别奖、一等奖的通讯社类和报纸类经济报道为研究对象,探讨经济报道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发展传播学视角下的经济报道》认为,获奖经济报道是国家主流意识的体现,具有主要来自以党政机关报(社)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正面反映经济社会主流价值、兼具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双重职能、舆论引导和宣传诉求强烈、专业性有待提升等特点。而中国未来的经济报道及经类媒体应努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和专业性,朝信息化、情报开发、数据库建设方向推进,并助力于国民塑造理性、健康的现代经济人格。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本书从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庭结构、乡里社区内居民的姓氏分布状况入手,着重探讨了这一时期家族宗族内部各成员间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动关系以及家族宗族关系对外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夏洛特·梅森家庭教育法(精典教育)

    本书是作者夏洛特·梅森在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后写成的,介绍了孩子的思维过程,使家长在教育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书中,夏洛特·梅森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发展可能性和能力的“人”,避免成为一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
  •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资本”影像: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热门推荐
  • 水叶惜

    水叶惜

    水叶惜,一个水一般的女子。云淡风轻,举手投足之间,从容随意。惊鸿一瞥,你会惊诧于她的不食人间烟火;偶然间,你又会好奇她的单纯可爱;而长时间下去,你会迷惑她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会有如此庞大的背景。她的存在,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人们追逐她,她却若影若现。无论是谁,都为她疯狂。而她,淡然的看着世俗,想置身事外,却被外界所逼,不得不参与其中。今生为了身边的人,她对待敌人可以无情无心;前世爱情的背叛使得她不再轻易的相信感情。而就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又会去往何处呢?能跟她携手一生的人,又会是谁呢?
  • 黑白面之起灵白旨

    黑白面之起灵白旨

    异界大陆,势力横行,谢必安的传说,你想来看看吗?
  • 月上璃茉

    月上璃茉

    “月儿,月儿,你挂在天上寂寞吗?我想你应该很寂寞吧,每天你只有星星陪着。璃茉也很寂寞,你下来陪璃茉玩好吗?”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托着下巴坐在院子里自言自语。“娘亲,娘亲,你现在在天上过的好吗?月上现在很想你,你有妹妹陪着应该不会寂寞吧!我今天十二岁了,我想您应该会很高兴吧!不过我并不高兴,今天一过就意味着这一切将翻天覆地。。。。。。”一个少年正对着天空倾述。两个人自小没有见过一面,却不该有着相同的命运,他们见面后却无端折磨,这又是为何呢?月上: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璃茉: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 婚姻在左,爱情在右

    婚姻在左,爱情在右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你就在我身边,我却得管你叫嫂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爱与恨,而是我在你身旁,你却得管我叫妹夫。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 一宠成婚:财阀老公太危险

    一宠成婚:财阀老公太危险

    季小沫活了二十三年,做的这辈子最蠢的事情,就是错把渣男当成男神。十年的男神,三年的丈夫,等到最后她得到的只是一纸离婚协议书,和丈夫和小三的爱情结晶。这也就算了,可有时候人倒霉,连喝凉水会都塞牙缝。她季小沫不就是伤心和闺蜜买醉么;不就是任由自己伤心了一下么;不就是找了个碰瓷的么;谁知道悲催的竟然上了自己的大伯?弟媳和大伯滚床单,哦买噶,谁来拯救悲催的她?她的生活从此一团糟,挫折连连,幸好有真正的男神相助,外加好闺蜜和追求者的帮助,从此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她季小沫的幸福生活,无人可挡!
  • 幻想乡的圣骑士

    幻想乡的圣骑士

    咱真的没有玩过山口山啊口牙!(扭头),咱也没有玩过圣骑士啊口牙!(扭头),所以说这真的不是幻想乡的同人小说啊口牙!(正色)
  • 爱在潮起潮落间

    爱在潮起潮落间

    潮起,我们相爱了!潮落,我们还能继续挨着彼此吗?在这潮起潮落间,我们的爱情经历了种种的磨难,是劳燕分飞?还是苦尽甘来?爱过就已无悔!!甜蜜无人晓,辛酸只自知!!
  • 小鬼策:妈咪,谁是我爸爸

    小鬼策:妈咪,谁是我爸爸

    被组织抛弃的杀手,手无缚鸡之力的神医,浪漫多情的乐师,在叶璇儿离开王府之后,越来越多的男人被她所吸引,为她而卖命,只是,当这个女人再次出现在王爷面前,他们之间又会有怎样的纠缠,怎样的精彩?古怪精灵,聪明绝顶,稳重冷酷,叶璇儿无限欣喜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如果他不再问自己要爸爸,或许,他就是一个十全十美无可挑剔的孩子!可是,为什么他非要给自己找一个爸爸?
  • 异世之最强武神

    异世之最强武神

    地球华夏青年穿越异界,意外获得机缘,融合万千血脉,成就最强武神!
  • 王爷,我不嫁

    王爷,我不嫁

    第一次,一盆菜汤泼下来,两人打的不可开交,得知真相,纳兰云朝简直要吐血:“我绝不嫁给这个扫把星!”东方风旭也不甘示弱:“你以为我想娶你?要内涵没内涵,要身材没身材,倒贴我都不要!”“哼,不要?不要你还像跟屁虫似的连着?王爷?不过是我的一个玩物”可是就在这吵吵闹闹中,她成了他的少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