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41400000054

第54章 广播电视媒介产品的市场营销(2)

对广播电视媒介运作的这一本质,加拿大传播学者达拉斯·斯麦兹有精彩分析,他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此做了解读。他认为,如果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新闻、电视剧、音乐等广播电视媒介的节目并不是广播电视机构最重要的节目,广告才是。就像一些提供面包等“免费午餐”的酒馆一样,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卖酒,面包是吸引人们喝酒的一个幌子。广播电视媒介的节目就是作为免费午餐的“面包”,广告就是“酒”,通过“卖酒”获得利润才是最终的目的。于是,广播电视媒介的营销行为就这么完成了:以广告费支持的电视媒介提供的“免费午餐”是喜剧、音乐、新闻、游戏和戏剧,目的是引诱受众来到生产现场——电视机前。此时,测量受众数量的公司便能够计算他们的多寡,并区分各色人等的类别,然后将这些数据出售给广告者。媒介则根据“产品”(受众)的多寡和质量(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等人口指标)的高低(也就是购买力的强弱)向广告客户收取费用。所以,媒介公司的使命其实是将受众集合打包,以便出售。

在此,广告机构和广播电视机构的工作者都认同一个前提:当一档节目收视率(收听率)高的时候,它的广告的收视率(收听率)也会高,反之亦然。这种假设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比如历史上著名的“抽水马桶效应”的故事。20世纪50年代,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情景喜剧《我爱露西》,该剧播出后引发了巨大轰动。在美国某一城市的水厂,一位工作人员惊讶地发现每天晚上在几乎同一个时刻,水厂蓄水池的水位都会忽然下降,这说明在这一时间段,全市居民在集中大量用水。后通过调查发现,这一时段正是电视台播送两集《我爱露西》之间插播广告的时间。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告界和电视界的共同反思,即搭载高收视率电视节目的广告是否同样拥有高收视率。于是,节目的收视(听)率就成为衡量受众“注意力”的标准,这也是商业型受众测量机构存在的理由。

衡量广播电视传播效果的指标是收视(听)率。广播收听率是指在特定时段内收听了广播(或某频率)的听众数占被调查听众总数的比值。收视率的计算方法几乎是一样的,即收看一个特定电视节目的人口数占拥有电视人口总数的比值。

收听率和收视率是评估某一广播或电视时段价值的标杆。高收听率和收视率意味着广播电视机构拥有的受众数量众多。所以,在广播电视节目中,提高节目质量吸引更多的受众是媒介的不二选择。这也说明,提高收视(听)率是广播电视机构开发自身的“产品策略”的主要方向,我们以电视为例来看看提高收视率的主要办法有哪些。

(1)内容为王,通过提高节目质量来提升收视率

一般认为,把节目做好,观众自然爱看,收视率就提升了,广告客户也就被吸引了,广告收入也就提高了,这似乎是个常识。但是,对于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提高节目质量”往往是不可控的。这是因为:

第一,“节目质量”内涵的复杂。美国学者苏珊、道格拉斯等人在《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一书中谈到了电视工作者对节目质量的困惑:在谈及节目“质量”时,观众总认为他们知道其中的含义。实际如此吗?“质量”经常暗含很强的制作价值(大量的场景、著名演员、引人入胜的剧本和精湛的技术)和评论界的赞誉。那些想使节目具有高质量的人都在其中看到了重要的社会价值。那么,为什么大多数的电视节目都缺乏高质量呢?……也许质量仅仅代表观众的主观评判,而不是客观标准。如果我们无法在质量的标准问题上达成一致,那么它果真存在吗?使用“高质量电视节目”一词的人,恐怕实际上是想说“我喜欢的节目”。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司空见惯的,因为对节目质量好坏的判断有着多重标准。知识分子可能要求节目有教育意义,政府官员要求节目能够反映主流文化,普通市民要求节目能够给他们提供消遣和休闲等。即便是同一类需求中,其内涵也是多元的。比如普通观众大都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能给他们带来娱乐和休闲的效用,但是,何为“娱乐和休闲”,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认知。就性格气质来看,胆汁质的人也许觉得听摇滚音乐和观赏动作片是娱乐和休闲,而黏液质的人会更倾向于收看言情剧和收听轻音乐。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的存在,这样,对节目质量的评判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于是,这就带来了第二个命题——受众口味的难以把握。

第二,受众的口味难以把握。电视工作者喜欢把节目单比喻成餐馆的菜单,频道就像餐馆,节目就像食物。一个餐馆要办得好,首先要食物质量高,要符合顾客的口味。但是,对于广播电视媒介来说,顾客的口味是什么,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关于这一点,苏珊等人同样看得很清楚,他们说:仅仅询问电视观众他们想要什么是很困难的。观众经常在看到节目时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又厌倦了这样的节目,然后又产生新的需求。节目设计与运营人员必须要熟练应对善变的受众。节目设计与运营人员能够把握的只是发现受众如何在收看节目时做选择。广播电视受众的这种状况和他们信息接受的被动性有很大关系。我们知道,人们接受广播电视媒介的心态是放松的、被动的,这已经被很多理论家以及诸多的试验证明了。面对广播电视媒介,人们习惯于等着广播电视的信息送到自己跟前然后自己被动接受。在接受信息之前,受众自己根本不会去思考他们究竟喜欢、愿意接受何种类型的信息。这说明,相对于受众的反应,广播电视节目创作者的研究和反思是具有相当的滞后性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广播电视受众的需求处于一种未开发的状态,需要新节目对他们进行刺激他们才会有所反应——“哦,原来我是需要看这样的节目,这样的节目才是好看的”。

这种情况导致了广播电视节目创新的无序和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在广播电视实务界所采取的最常见的一种办法是“通过模仿策划新的节目”,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栏目克隆。

已故的美国学者斯尼·W.海德曾经描述过美国电视界这方面的状况:人们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大量可行的新节目创意和由新生作家创作的无数有用的剧本都在等待着被发现;只有那些违背常理的目光短浅的节目执行人员才会对这些新兴的宝贵财富不屑一顾。但是电视执行人员不敢轻易冒险将大量的制作成本投在未经试用的人身上和未经检测过的创意上。即使愿意,结果也不会有很大不同,因为大众娱乐始终保持着一个目标。即使是在像美国这样大的国家内(做一些肤浅和模仿性的节目),国家人才资源也不是非常丰富。非天赋异秉,是无法制作出能够吸引成百上千万人夜以继日关注的节目的。于是,在广播电视界我们很容易发现,成功的节目形式会不断被模仿,成功的广播电视明星会不断地在各种节目中露脸,因为这些都是收(听)视率的保证。我们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也是如此,以我国电视改革为例。最早进行改革的早间新闻节目《东方时空》的创办,在我国电视界虽属首创,但是策划这档节目的人明显受到美国电视界早间电视新闻杂志的影响。首先是当时的央视台长杨伟光,他到国外考察了一圈回来以后说:“真的不好意思和外国同行说,我们一个泱泱大国的国家电视台居然没有早间节目。”于是他下决心要改变现状。“别人有且成功了,那么我也得有,估计也会成功”,这是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的一个主流思路。后来,受我国台湾综艺节目《玫瑰之约》、英国电视节目《谁成为了百万富翁》、美国电视节目《美国偶像》等的影响,大陆电视界先后兴起了电视婚配节目(如上海电视台的《相约星期六》)、电视益智类节目(如央视的《幸运52》和《开心辞典》)、真人选秀节目(如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

克隆已经成功的电视节目形式,使用已经走红的明星(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这是广播电视机构策划节目风险最小的一种模式。策划广播电视节目如果完全追求原创,那就需要对受众的信息接受口味进行准确的预测,这种预测是一定会有风险的,因为无论什么方法都无法完全掌握受众的心态,节目策划者只能依据现有的市场资料对受众心态做出相应的揣测。所以,苏珊等人对于如何策划能有效传播的电视节目的结论竟是如下“揭秘”:将节目设计与运营作为一个严肃的主题来研究并非易事。尽管实用研究(视听率)是必须的,但是电视网和其他一些节目供应商是不会赞助太多理论研究的。虽然创意和样片都要经过测试,但是节目设计与运营始终就像是一场赌博,在这里直觉比科学更重要。这意味着,最原创的节目设计往往更接近一种艺术创作或者创意,这是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的第二种模型。在广播电视界,成功的节目类型有很多,但始终没有一条通用、固定的法则。这是因为真正原创的节目的成功往往来自不断地试验和调整,比如《东方时空·生活空间》,其节目理念就历经了从“为您服务”到“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转变,这就是一种创意。

更典型的应该是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的成功推出,这档节目的成功其根本原因是重新诠释了新闻价值元素,《南京零距离》把新闻价值中“接近性”元素提到了首要位置,而所谓“显著性”、“重要性”的新闻因素被放到了相对次要的位置,典型的标志就是政府活动、会议新闻经常被压缩在屏幕下方以滚动字幕的形式出现。它第一次在电视媒体中以“新闻”的形式报道普通市民最感兴趣的问题,同时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是新闻报道内容方面的一个完全的创新,但它却是直觉的产物,不断尝试的产物。因为《南京零距离》的创办是一种尝试,不是经过市场调查、受众研究、专家访谈之后有了充分的把握才进行的举措。创始人之一景志刚在后来回忆《南京零距离》初创时这样说道:“2001年冬天来临的时候,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四号的一间办公室里,一群深陷困局的电视人开始了一次前途未卜的突围”。所谓的“深陷困局”是指当时的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整体节目收视率低迷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南京零距离》是被逼出来的,但是这种“逼”的前途如何,是不知道的,这意味着没有任何理性的分析可以化解节目运作可能带来的风险。景志刚后来在自己的一篇论文里更加详细地描述了当时的状态: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正忙着《南京零距离》的推出,当时的心情兴奋而又忐忑,兴奋的是在一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开始了一次全新的电视尝试,制作一档每天60分钟的完全自采并且形式别样的新闻节目,并雄心勃勃地打出了这样的宣传口号:打造中国电视新闻新模式,忐忑的我们不知道这次尝试的成与败。一种“冒险”的心态在这里呼之欲出。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成功节目的策划实施很大程度上依据的是直觉,是对观众接受口味的一种感觉上的预测,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成功的电视决策者在理解了所有的诸如收视率、观众欣赏指数等一系列数字的含义之后,最后作为点睛之笔而存在的更可能是一种类似艺术创作的直觉。唯有此,他们才能创作出观众喜欢但绝对意想不到的节目形式。

同类推荐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财政干部应用文写作

    为全面提高基层财政干部的阅读理解应用文书的能力、沟通讲话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建构应用文写作知识体系,使财政干部能正确、有效地履行岗位职责,提升财政公务活动的执行力,以适应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们根据《财政部2010年关于开展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工作的通知》(财预[2010]58号)精神和《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岗位培训的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财政干部的认知规律、应用文写作教学规律和基层财政工作实际编写本教材。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 “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 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与生活质量

    休闲、休闲活动和休闲生活,从来就与人类本身的生存发展相生相依。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存在于闲暇之中,我们是为了闲暇而忙碌。”马克思指出休闲和劳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双重社会生活基础,将休闲看作人的基本生存状态之一。休闲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在国外已有百年,在我国大约也就十年光景。时间虽短,从原来一般视“休闲”为游手好闲、享乐主义,到当下重视休闲、研究休闲,发展休闲业,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象征,是人向自身本来意义和价值的一种回归。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热门推荐
  • 系统之都市火影

    系统之都市火影

    他曾经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凡人,拥有了系统之后,他现在与各个帝国的强者斗争;来回穿梭于平行宇宙之中。
  • 英雄联盟之叫我盖伦

    英雄联盟之叫我盖伦

    这不是游戏,而是一部玄幻!符文之地,在这里,魔法不只是一种神秘莫测的能量概念。它是实体化的物质,可以被引导、成形、塑造和操作。符文之地的魔法拥有自己的自然法则。源生态魔法随机变化的结果改变了科学法则。一个被魔法与科技双重扭曲的地方一个人与兽相争的地方,这里有的不只是弱肉强食的法则还要需要被守护的东西…
  • 魔轮万象

    魔轮万象

    本书讲述了一个魔族的少年来到人间寻求召唤兽的故事写出了魔族少年的勇敢担当牵扯出来的一系列故事不知道远方月影依旧、还是帷幕不散
  • 腹黑邪王的高冷妃

    腹黑邪王的高冷妃

    她,一身白衣淡看天下本想远离深宫无拘无束,奈何天不如愿,回宫当日两国提亲,两国太子点名要立她为后,千万聘礼羡煞旁人,她却只是勾唇一笑“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又如何,如若我嫁身无分文我给他,我若不嫁给我天下我也不要”他,一身红衣魅惑苍生,练就一身医术却从不救人,崖底与她再次相遇她却身负重伤,命悬一线..........
  • 白蛇之碧水青韵

    白蛇之碧水青韵

    “西湖水底岑碧青,这句话你们可知晓?”一只老龟在茂密的莲叶之下摇头晃脑的说,“咱们在这西湖水域做妖,那是没什么规矩。就是要牢记这么一句话。那岑碧青,岑大人是万万不可招惹的。情愿惹上了西湖龙宫的人,也别去冒犯了岑大人。”“知道了,知道了。”一只小虾兴冲冲的接道,“是青姑娘嘛!”“不是青郎君么?”旁边的小鱼一脸疑惑。到底是青姑娘,还是青郎君?谁知道呢。
  • 老王的故事

    老王的故事

    一个小王,因为父亲的原因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里,他遇到了各种样子的人,包括形形色色的妹子,他打算用自己的双手,使自己的父母和自己喜欢的妹子过上幸福的生活
  • 妃倾天下

    妃倾天下

    当遇上暴躁别扭的傲娇王爷唯我独尊的专横女王,结果是——被推倒。这事没完。当然没完,大婚当晚的新娘(郎)竟然是她(他)!她来王府三天不到,人打了,牌匾换了,鸡毛拔了,鹅尾巴也秃了,王府的人以为闹鬼了,于是他去兴师问罪了。“证据就在她手里。”他指着书桌边忙着收拾证据的丫鬟道。“哦?那你去拿来看看。”她淡定地道。又于是,他去了,结果他被坑了——“这是什么?”他捏着手中长长那一片白色东西面露疑惑。“它是集结防侧漏、易换洗、不易掉等多种新式功能的月事布创新式飞跃版。”她解释。他瞬间惊悚了。而后就是欲哭无泪,仰头,举臂,哀呼——天上为什么要掉下个佟薇雨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限刀皇

    无限刀皇

    一个人,冷眼看待无数世界。一把刀,斩杀身前一切敌人。鲜血和杀戮描绘了一幅真实的画作,背叛和欺诈组成了渲染的花边。这里是地狱……这里是主神空间!(告诉我,你们对这个简介很满意……告诉我!!!!!)
  • 仙葫如玉

    仙葫如玉

    仙葫如玉,葫藤绕仙杖,夭夭仙藤花灼灼耀其华,贪痴嗔欲,不扰我道。
  • 花开半城

    花开半城

    难道只有百富美才有那样美丽梦幻的爱情嘛?那不是让我们这些普通少女只能想想了嘛?万一得妄想症怎么办?所以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的爱情故事~由于是新手所以内容简介就先这样吧...请看文~